1.区域发展差距的定性分析标准
关于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理论界莫衷一是。有学者主张对区域差距不必大惊小怪,区域发展差异是必然的客观历史现象,也有学者认为区域发展差距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否则会天下大乱。在此,对于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提出一个定性分析标准,供理论界参考。这个标准包括两点:
第一,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的人口大国,区域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有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是,在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容纳能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引起劳动力的过度流动,使得某个区域的城市就业压力较大,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和城市正常生活,那么就是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表现。民工潮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劳动力过度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二,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发展理念,也是中国的国策之一。如果区域差距引起不发达而资源丰富的地区长期依赖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来支撑和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从而引至经济和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那么就是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表现。
2.生产要素流动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辩证分析
对于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不少学者寄希望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来缓解区域矛盾,实际上对这个观点需要辩证分析。“威廉姆森法则”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呈现倒U型关系的结论,地区差距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会扩大,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会逐渐缩小,即先发散后收敛的趋势。但是,这一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的观点必然存在许多限制性条件,例如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基于人力资源之上的技术扩散与技术转移的接受水平和区域长远发展潜能。这里,讨论一下生产要素流动性问题。
第一,生产要素流动是缩小区域差距的基本条件。如果对资金流动性加以限制,那么就会促使不同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趋异或者发散,扩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第二,生产要素流动会遭遇一些障碍。劳动力从低收入区域向高收入区域流动不仅受到户籍等制度性障碍的约束,而且必然会遭遇诸如信息成本、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障碍;资金流动也受到落后区域的制度环境、高信息成本、人力资源及自然资源、配套设施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第三,不同生产要素流动对区域发展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资金流动可能对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增长或者GDP的增长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沿着均衡的增长途径趋于收敛或者缩小区域差距;而劳动力流动则可能对区域收入水平的趋同或者均衡增长起决定性作用。
第四,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其流动的方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如果引入收益递增概念、产业聚集趋势和生产技术的规模报酬递增规律,就可能导致生产要素不会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甚至出现逆向流动,发达区域就会保持甚至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使市场体系越来越偏离均衡状态,从而区域之间收入水平差距扩大,导致区域差距缩小的设想化为泡影。这一过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现象和各国增长经验相一致。
(三)协调中国区域矛盾的基本原则
协调区域矛盾,统筹区域发展,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层面的战略要求。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跨省区市的区域经济体与发挥各省区市积极性的关系,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指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等各种区域都得到发展,经济和社会都得到发展,物的价值和人的发展都得到全面实现。
2.努力促进区域合作,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原则,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协作,缓和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矛盾,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各种区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区域关系融洽。通过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新格局。
3.从大国国情和区域实际出发,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地域广大,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等千差万别,必须坚持坚持区域发展多元化原则。从统筹区域发展的四大区域来说,各自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西部主要是落后问题,东北主要是萧条问题,东部主要是膨胀问题,中部主要是经济地位下滑问题。从各个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仅可以很好地发挥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而且可以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现实基础。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协调中国区域矛盾的基本对策
促进区域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及政府决策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探讨区域发展问题时不能不涉及非市场力量——政府行为。政府的决策或者制度的制定会对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或者经济运行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地完成,政府缩小区域差距的意愿及其左右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区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的作用可以通过长远规划,逐步实现国家长期的发展目标。
1.调整区域政策,继续推进西部开发
调整区域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发展,是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深思熟虑、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区域人口较少,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远低于东部区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是中央新一代集体对以往正确决策的坚持和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西部区域,难点也在西部区域,特别是在西部区域的广大农村。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进而言之,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西部区域发展滞后,是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搞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发挥西部区域优势,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空间;有利于推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同时,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全国来看,水土流失面积、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大多数都在西部,大江大河源头也在西部。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直接关系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特色产业发展开始起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众的思想观念明显转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第一,基础设施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国家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基础设施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陆续新开工一些重大建设工程,投资规模大为增加。一些枢纽机场的改建扩建和支线机场的建设、铁路和水运等交通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高速公路的2/3左右都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通信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第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了明显加强。西部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退牧还草取得较大进展,天然林保护、水污染治理、江河源头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项目全面展开,对西部区域的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技体制创新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重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尤其是国家西部区域“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西部区域“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实施国家西部区域“两基”攻坚计划是,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西部区域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东西部差距,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区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家西部区域的“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有力推动西部区域教育的发展,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2006年对西部区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由于农村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区域,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区域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两基”攻坚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2007年,现代远程教育基本覆盖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园,生活在相对闭塞环境中的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共同成长进步。
第四,西部区域民众的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西部区域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商品经济意识进一步增强,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上迈出了新的步伐,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大力发展,确立新的资源观、开发观、发展观、优势观、人才观、合作观,在开发体制上逐步形成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的新型西部开发机制。
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西部区域人民看到了西部发展的希望和前景,进一步增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但是,西部区域的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与其他区域特别是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仍在扩大,必须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2.加强区域合作,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区域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区域崛起,鼓励东部区域加快发展,在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分工布局合理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合作,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这是党中央把握规律、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
西部区域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突出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省际公路和西电东送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植被保护,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东北区域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大进展。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区域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4年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2007年国务院批复正式公布《东北区域振兴规划》。《东北区域振兴规划》以“一条主线”、“六个加快”为核心展开,即:以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实施东北区域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实施东北区域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是东北三省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东北区域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