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600000006

第6章 周纪(5)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于是决定应约,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胆略过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赵国危矣!这在他们的语言中都有体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将相和”的故事才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赵王害怕,不得已,只好为秦王鼓了一曲。

触龙说赵太后

蔺相如的门客看到了,问蔺相如为何如此惧怕廉颇,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认为廉颇将军的威严跟秦王比,善于人和,哪个更厉害?”门客说:“当然是秦王。”

前265年,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发兵进攻赵国,已经攻下了三座城池。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长安君是太后的小儿子,深受太后宠爱,太后舍不得他,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公开对左右近臣说:“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

有一天,让蔺相如作为他的随从。

廉颇送他们到赵、秦边境,左师触龙求见太后,太后正怒气冲冲地坐在那儿等触龙进来。触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慢慢地挪动着脚步,到了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不能快跑,很久没来看您了。我私下埋怨自己呢。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辇走动。蔺相如为维护赵国的尊严,就上前去请秦王为赵王击缶。”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触龙说:“我的儿子舒祺,出使秦国,年纪最小,没有出息,但我私下里最疼爱他,我在这儿不得不冒昧地向您请求给他补一个黑衣侍卫的缺,让他保卫皇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我答应你,他有多大了?”触龙回答说:“十五岁了。年纪虽然小,但我希望在自己还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太后。”太后问:“你们男人也更加疼爱小儿子吗?”触龙回答:“比起女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后笑着说:“胡说,哪里能跟女人相比。

将相和

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以颈中之血溅大王之身。”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那么为他的将来打算得也越长远。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摸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再加上秦王相会的各种礼仪不到三十天您就应该能胜利返回。如果三十天以后您还不回来,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经常思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这不正是为她的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能在燕国相继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又问:“从现在算起上数三代,赵王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位的吗?”太后回答:“没有。”触龙说:“这就是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为什么国君的儿子被封了侯就没有好结果呢?因为他们地位高却没有为国家立功,俸禄丰厚却没有为国家流汗,秦王约赵王在黄河边上的渑池相见,而且还拥有许多国家的贵重器物。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了一下缶。如今您抬高长安君的地位,封给他肥沃的土地,赏赐他许多国家贵重器物,却不趁您还在世时,让他多为国家立功。请恕我直言,一旦您不幸去世,长安君能够凭借什么资本在赵国立身呢?”太后恍然大悟,说:“是啊,随便你派他去做什么吧,我决不干涉。”

于是,赵国为长安君备齐一百乘车辆,然后送他回到赵国。赵王见蔺相如立下大功,让他去齐国做人质。齐国这才派出救兵,秦军也就撤退了。

《鬼谷子》一书曾讲“钓语”:“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常持其网驱之,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钓语是言谈开始时的导引性、启发性言语,以便引出对方的话头以及对方不愿外露的思想情感。就像钓鱼投饵一般,用简单而富有引诱力的话语引导、启发对方,使得对方非得开口说话不可。

平安回到赵国后,赵王大大赞扬了蔺相如,任命蔺相如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蔺相如听说以后,有意避开与廉颇相会;上朝时,总是称病不去,不想和廉颇争位列的次序;出门时远远望见廉颇的车驾,便让自己的车驾改道躲避。

触龙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劝说、启发赵太后:父母应为子女作长远打算,我们要作最坏的打算。您走之后,而不能只考虑他们眼前的安乐,不能让他们养尊处优、无功食禄。触龙的劝说最后终于打动了太后,使她欣然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换来了齐国的救援。触龙抓住老年妇女溺爱幼子的心理特点,设身处地替她打算,将长安君的利益和赵国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把利害关系说得具体生动,曲折委婉,层层深入,巧妙地达到了劝说的目的。

长平之战

周赧王五十五年,也就是前260年,不想去。廉颇、蔺相如劝他说:“我们也知道这次聚会一定很危险,秦国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赵国的长平(今山西高平县)。当时驻扎在长平的是赵国老将廉颇,率领部队与秦军几次交锋,都被秦军打败。廉颇是一个非常懂得用兵打仗的老将军,于是采取守势,拒不出战。赵王认为廉颇屡战屡败,现在还胆怯不肯出战,特别生气,派人责备廉颇。

转眼四个月过去了,秦国攻打长平的战势还没有丝毫进展。这时,秦国的应侯范雎就派人带千金到赵国使反间计,所以怀恨在心。蔺相如怒目呵斥,把侍从的气焰压了下去。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向人们散布谣言:“秦国什么都不怕,只怕赵奢的儿子赵括领兵。赵王真是老糊涂了,他大概不知道,廉颇容易对付,何况他过不了多久就要投降了!”

当谣言传到赵王耳朵里,他更加坚信了以前的看法,于是赵王就让赵括代替廉颇率领军队。蔺相如劝谏道:“赵括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可是您因为赵括有名气就派他做将军,这就像用胶粘住弦柱,然后再鼓瑟,怎么能称心如意呢?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任命他为上大夫。

蔺相如多谋善辩,而不知道如何行兵打仗。”但赵王没有改变主意。

赵括从小就精通兵法,自以为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曾经和父亲赵奢讨论军事,赵奢不能难倒他,却从来没有称赞过他。赵奢说:“打仗,是最危险的事情,而赵括那么轻巧地讨论它。假若赵国不让赵括当将军倒还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那么有一天让赵军败亡的一定就是赵括这小子。”

赵括的母亲知道赵括被任命为将军后,上书说不能任用赵括。

到了渑池,秦王举行宴会招待赵王喝酒,喝得有些醉意的时候,秦王提出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说:“不要再说,我已经决定了。”赵母就说:“那假如将来他有不称职的事情发生,不但没有杀他,我请求不要牵连到我。”赵王答应了她。

秦王听说廉颇已经被赵括替换下来,就暗中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让王龁做他的副将,并且下令全军:“谁要敢泄露白起为统帅的消息,立斩。”

蔺相如平和地说道:“这就对了,即使像秦王那样的威严,我也敢当面顶撞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没本事,也不至于唯独畏惧廉颇将军。但是,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将军两个人在。秦王不愿意,蔺相如说:“我跟您相距不过五步之遥,您如果不击的话,我将拼死一搏,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完璧归赵”故事。如果我们互相争斗,这就让秦国有机可乘。我之所以对廉颇将军再三避让,是先考虑赵国的利益,而后才想到个人的私怨啊!”

赵国在不知道对方的主将是谁的情况下,就让赵括上任。他上任后,完全改变了以前的军事部署计划,更换了各级将领,出动大军进攻秦军。白起假装败逃,同时分出两支奇兵迂回反击。赵括以为秦国士兵只是害怕自己,于是乘胜追击,反而对他颇为礼貌,攻打秦军的防守阵地,但因秦军防御坚固而无法攻入。这个时候赵括才发现上当了。

这时,白起派出的两支奇兵,第一支切断了赵军回国的退路;另一支骑兵切断赵军出击部队和大本营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粮食补给也已中断,赵军被一分为二。

之后秦王还想刁难赵王,但在蔺相如的周旋下没有得逞。白起派骑兵攻击赵军,赵军战斗失利,就筑起工事坚守,等待援兵到达。

赵军粮食供应中断。而秦王亲自到河内发动十五岁以上男子,让他们全部赶去长平,不畏强暴,切断赵国援军以及粮食补给的通道。

到了九月,赵军断粮已经有四十六天了,营内兵士甚至互相残杀取食。赵括见情势紧急无法再守,只好主动出击进攻秦军堡垒,想分成四拨轮番进攻,可连续攻了四五次,还是突围不了。赵括亲自率领精锐士兵战斗,被秦军用箭射死。赵军大败,四十万大军全部投降。

白起见降兵太多,有点不放心,与部下商议说:“赵国士兵向来反复无常,举行友好会谈。赵王担心秦王另有所图,不把他们全部杀掉,他们恐怕会勾结起来,迟早会生出祸乱。”于是使出诡计,将这四十余万赵军降卒,除幼小的二百四十人之外,全部残忍坑杀。”赵王同意了。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长平之战,赵军士兵前后被杀的共有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无不震惊。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秦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二是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其三是白起善察战机,说:“您这次去一定凶多吉少,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加以聚歼。赵国失败的主因是:在战争初期,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将大举进攻摧毁赵国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

魏相子顺不得志

秦国开始进攻赵国时,魏王问当政大臣这事对魏国是否有好处,各位大臣都认为秦国攻打赵国对魏国有好处。他们都说:“秦国打败了赵国,那么我们就从此归服秦国;如果秦国不能打败赵国,那么我们可趁它战败疲惫而去攻击它。”子顺却说:“不是这回事。秦国自孝公以来,使赵国丢掉了几座城池。

前279年,作战没有失败过,现在又交兵权给良将,哪里会有战败疲惫的可能?”

大夫们又说:“即使赵国被秦国打败了,对魏国又有什么损害呢?邻国失败的羞耻,正是值得我们国家高兴的啊。”子顺说:“秦国,贪婪残暴,它打败了赵国一定又会向别的国家提出要求,我恐怕到那时魏国要受到它的侵略。我请求把太子立为王,以断绝秦王拿您做人质的念头。有这样一个故事:燕雀居住在房屋上,母鸟与雏鸟相哺食,它们自以为安乐无忧了。然而屋里的炉灶烟囱火焰上冲,很是赏识,整座房子即将被焚毁,燕雀安详的样子不变,它们却没意识到祸患即将来到。现在各位大夫不醒悟,看不到赵国破灭的祸患即将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难道人可以像燕雀一样无知吗?”

廉颇心里不平衡,说:“我是赵国的将军,驰骋疆场,与赵王告别,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蔺相如原本只是贫贱之人,如今不过靠着嘴上的本领,地位居然还在我之上,真让我感到耻辱!”于是放出话来说:“要是让我看到蔺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

子顺是孔子的第六代孙。当初,魏王听说子顺贤明,便派人带上黄金和礼物,聘请子顺为丞相。子顺对使者说:“假如魏王信任我的治国方略,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的强盛,即使吃蔬菜喝白水,我都会尽力而为。如果只是想利用我这个人,可是赵王您如果不去,给我很高的俸禄,那我也只不过同一个普通人一样罢了。”使者坚决请求,子顺于是前往魏国。魏王到郊外来迎接他,任子顺为魏相。

子顺撤换过去魏王宠爱的官僚,而任用贤能的官员;剥夺不任事官员的俸禄来赏赐给有功的官员。那些丧失了职务和俸禄的人都不高兴,于是纷纷在背后毁谤子顺。”秦王示意身边的侍从,他们想杀蔺相如。

子顺说:“民众,不可与他们谋划事业已经很久了!古代善于处理大事的人,他们任事开始时都不可能不受毁谤。子产任郑国的相,三年之后毁谤才停止;我的先君孔子任鲁国相,三个月以后毁谤才停止。如今我治魏国政事一天天见成效,秦王觉得蔺相如是个贤人,虽说还赶不上贤明的人,但是岂能去理会毁谤呢!”

子顺任魏国宰相共九个月,向魏王陈述的治国方略都没有被采用,叹气说道:“意见得不到采用,这是由于我陈说得不恰当。陈说的话对主上不相合,做主上的官,享受主上的俸禄,这是白得利白吃饭,我的罪过实在不浅啊。

有人对子顺说:“魏王不信任你,你怎么不出走呢?”子顺回答说:“又能到哪里去呢?崤山以东各国都将被秦国吞并,秦国不仁不义,我估计路上的时间,仁义的人是不愿去的。”于是,子顺以有病为由闲居在家。

新垣固问子顺:“贤人任职的地方,一定政治相应清明。现在你为魏国相,没有做出特别的政绩就自行引退,可能是因为不得志吧,为什么这么快离开相位呢?”

子顺说:“没有特别好的政绩,因而退位。况且,即使是良医也治不好死亡的。现在秦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以仁义去侍奉它,一定不能得到安全;拯救危亡都来不及,秦国对赵国发动了多次战争,哪里还谈得上兴起教化!古时伊尹在夏朝,姜子牙在商朝,而夏、商两国也没有得到治理,难道是伊尹、姜子牙不想治理好吗?是天下大势不允许啊。现在崤山以东的国家衰败不堪,韩、赵、魏这三晋之国割让土地给秦国以求苟且偷安,东周、西周屈服并入秦国,燕国、赵国、楚国也已经屈服了。就这样直到酒足饭饱席散场,秦王也始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由此看来,不超过二十年,天下一定全部归秦国统治了!”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一传统,叫做“合则留,不合则去”。子顺便取了这一态度。子顺的言行有两点值得赞许:其一,那就显示了我们赵国的懦弱。”赵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做官是为了办事,不能办事何必做官;其二,办事须依自己信奉的正确准则,此准则不受尊重,便不可胡乱做事,便不应继续做官。这是一种为政的原则。

白起之死

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余万。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进军,一鼓作气继续攻伐韩、赵两国。秦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令韩国和赵国都很恐慌。两国便派了一个说客苏代带着重金去游说秦国的丞相范雎

同类推荐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赘婿

    赘婿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望见结束的第一缕曙光,天祚帝、完颜阿骨打、吴乞买,成吉思汗铁木真、札木合、赤老温、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秦桧、岳飞、李纲、种师道、唐恪、吴敏、耿南仲、张邦昌,忠臣与奸臣的较量,英雄与枭雄的博弈,胡虏南下,百万铁骑叩雁门,江山沦陷,生灵涂炭,一个国家与民族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先行者的哭泣、呐喊与悲怆……而在这之前一点点,江宁城中,暗流涌动,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热门推荐
  • 地下,地上

    地下,地上

    解放前夕,八路军侦察连长刘克豪,奉命假扮被俘虏的国民党军统参谋乔天朝,在沈阳军统东北站取得了站长徐寅初的信任,获取了很多机密情报,为我军顺利解放东北,立下了卓著功勋。为免国民党怀疑,组织上又派来女游击队长王迎香,假扮乔天朝的妻子王晓凤与他团聚。两个热血革命青年,有同样的理想和目标,却有不一样的性格和作风。他们在战斗中共浴风险,在生活中磕磕碰碰。解放后,他们几经波折,啼笑成姻缘。新婚燕尔,朝鲜战争爆发,王迎香要求参战,后来,不幸牺牲,留给丈夫和儿子无尽的怀念……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玫瑰绽放的年代。
  • 失心倒计时:名门少爷的遗爱

    失心倒计时:名门少爷的遗爱

    昔日亲密无间的恋人变成熟悉的陌生人,她千方百计的谋算他的心,却不料他扮猪吃老虎,中了他的计中计,傲娇首席外老里嫩对上外嫩里老的汉子女,究竟会擦出怎样的计谋火花?带着‘文艺’的霸道,带着‘文艺’的追逐,最终,谁是谁的猎物,谁把谁遗忘,谁使谁失心。
  • 千面杀手妃:误落龙榻

    千面杀手妃:误落龙榻

    一朝失足,他误将她当成别人,将她当礼物收了。霓裳真是觉得什么都白搭了,想她好不容易才结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切,还没放松过来就掉到了这莫名其妙的地方。掉了就掉了,她认了,可是为什么身边要跟着一个癞皮狗,活像个心智不足月的小娃儿。看在这货好歹还是个王爷,她又需要栖身之所,就只好暂时委屈下了。墨夷轩墨夷王朝皇帝最无法掌控却又是最受皇上器重的王子,外人眼中的无用皇子,殊不知却是掌控整个王朝命脉的人。一朝相见,那抹身影进驻他的眼里,再也逃不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他的眼神总是详和一片——因为人生几近无所求他的日子总是在奢求——多活一刻都是上天保佑片段一:天微亮,日阳未及现身,一抹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的——“偷菜?”“宝宝,你怎么回来了?玉虚观的静心师太怎么样了?咦——你在做什么?宝宝,为什么要拔掉爹种的冲天椒——”。小小人儿充耳未闻,她不仅拔了她爹种的冲天椒也拔了她娘种的“十八学士”,然后,种上她的绝情花、丧魂草片段二:“宝宝,要不要随爹娘一起下山散散心去?”“才不要,山下无聊,生病的人没有大病,中毒的人中的不是剧毒,下的毒又没人解得了——”,天妨英才,她已经天下无敌了。“……”。“胡说,爹知道有一个人你一定救不了”。“谁?”“临安长孙家的长孙无病”,一个半个身子踏入鬼门关的男人。片段三长孙府门外“我是来——”。“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了”。咦?片段四:“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下堂医女的短命夫》尽请关注后续!
  •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抢夺小丫头:妖孽太缠人

    抢夺小丫头:妖孽太缠人

    “纪小欢,你这辈子注定会是我的女人!你就不要再把多余的感情放在别人的身上,否则——我会你生不如死。”这个跟她有命定之缘的男人宠她至及也伤她至极。“你放心,哪怕是背叛整个家族,哪怕是牺牲天下人痛恨成为千古罪人,我都会让你好好的活着,只是,你可否做我一天的女人?就一天……”这个原本与她是天敌的男子却为她倾尽一生。
  • 谁是人才

    谁是人才

    本书对我国人才的制度框架、理论基点、科教平台、激励机制、业绩定位、宏观环境、管理队伍和企业用人等环节进行了问询,提出了解决人才的得与失、禁与漏、导与堵、权与责、信与滥等辩证观点与制度治理建议。
  • 鬼王爷的呆萌妃

    鬼王爷的呆萌妃

    【本文属于男强女强!一对一!,绝对宠文!】古武世家夜月舞在接任掌门之位的短短几天时间内竟然穿越到一个不受宠,而且还痴傻的小姐身上,本身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却被人陷害成为丑陋不堪,武学奇才被人说成废柴,看一个废柴如何在以武为尊的大陆崛起。契神兽,炼元丹,欠我的统统还回来。腹黑狡诈的鬼王轩辕绝一生只痴缠于她,为她受伤,为她送命,在一次次的危险中不知是谁折服了谁。风云变化的大陆,两者携手走向大陆的顶端,为彼此创造自由的天空。精彩片段你在干嘛,某男愤愤的看着夜月舞说,亲你,走开啦,没看见我在喂奶啊,我也要吃,滚,否则今晚没得吃,某男灰溜溜的走了。……………………………………………………………爹,娘把你的南海大珍珠磨碎了,说要美容,某小男孩眨着两个大眼睛说道。随她,某男头都没抬一下。爹,娘把那株千年结一次果的树烧掉炼丹了。随她。爹,妹妹说想跟哥哥一样出去玩。派人暗中保护。爹,娘说宫内太无聊了,出去走一走。某男嗖的一下就不见了。小男孩对着旁边的一个长得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小女孩说道,“跟你说了在爹心里,娘是最重要的,你还不信!”然后就看见小男孩从窗户内飞了出来,这次比之前的几次好像飞的更高,更远了。少宫主的武功又长进了,不知道这次多长时间回来,路人甲暗自叹息!他身边有青龙呢,放心好了。可怜的少宫主啊路人乙感叹道!
  •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历史上四川籍的文化名人,以及长期客居四川的文化名人,与川菜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相如、左思、李白、杜甫、薛涛、苏东坡、陆游、李调元、张大千、李劼人、黄晋临等大名鼎鼎的诗人、作家、画家、官人,或用诗歌,或用锦绣文章给我们留下了川菜的精神元素。他们或者亲自下厨,或者自办餐厅,给川菜创制了许多名菜,给川菜留下了许多佳话,注入了许多文化的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