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23年)和更始政权(公元23~25年)。
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而到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更加强盛,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中亚和西域各国也都与之通好。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之一。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代称。
约法三章
前206年十月,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抵达灞上。当了四十六天秦朝皇帝的子婴乘坐白车,驾着白马,颈上系着绳子,将皇帝玉玺和符节封好,在轵道亭旁边向刘邦投降。
有的将领认为应该杀掉子婴,刘邦说:“当初怀王派我前来,就是因为我能宽容待人。人家已经投降了,再杀他显得不够仁义。”于是把子婴交给官吏看管。
刘邦率军进咸阳后,将领们看到秦的宫室中骏马、宝物、美女等不计其数,都争先恐后地跑到秦的金库,将金银财物抢出来分掉。萧何却首先进去寻找秦丞相府的地图册和户籍档案,将它们交与刘邦,刘邦才得以了解天下的自然险要、户口的多少及力量强弱的分布。
刘邦想居住在豪华的皇宫里。樊哙说:“您到底想拥有天下呢,还是只想做一个富翁?这一切美丽奢华的东西,正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您要它们干什么呢?希望您赶紧返回灞上,不要留在宫中!”刘邦不听。
张良也附和说:“秦暴虐无道,因此您才能够来到这里,为天下人铲除残害百姓的秦贼,应该像服丧一样身穿缟素,以此赢得人心。如今您才刚入咸阳,就安于享乐,人们就会说您‘助桀为虐’啊!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听从樊哙的劝告。”刘邦幡然醒悟,于是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率领大军返回灞上。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父老乡亲们害苦了。我与诸侯们约定,先入关中的人,在关中称王。依据约定,我应当在关中称王。现在我与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者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此之外,规定秦朝的法令全部废除,各官和百姓都按照原来的位置不动。
刘邦继续说:“我们之所以到这里来,是为了替父老们除害,而不是要来侵犯你们,请你们不必惶恐!我率领军队返回灞上,只是要等各路诸侯到来以后,一起制订法令,好让大家安居乐业。”听了刘邦的解说,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刘邦一再辞让不肯接受,说:“仓库中的粮食还很多,并不缺乏,我不想让百姓破费。”百姓们更加高兴,反而担心刘邦不在秦地称王。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现在“约法三章”泛指以语言或文字形式定出几条简单的条款,要求大家共同遵守。
鸿门宴斗智
当初,楚怀王答应项羽和刘邦,谁先占领关中,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
前206年刘邦进入咸阳后,有人劝他说:“关中地区比其他地方富裕而且地势险要。听说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在关中称王。现在倘若他来了,您恐怕就不能再拥有此地,应当迅速派兵驻守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入。然后再慢慢从关中地区招募兵士,增强自己的实力,抵御诸侯军队。”刘邦同意这个计谋。
不久,项羽到达函谷关,却见关门紧闭。项羽听说刘邦已经占据了关中,大怒,派黥布等人将函谷关攻破。十二月,项羽进军到戏水,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为了求得项羽的封赏,派人告诉项羽说:“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任命秦王子婴为相,奇珍异宝全都归为己有。”项羽大怒,让将士饱餐一顿,打算第二天向刘邦发起进攻。当时,项羽有四十万兵,号称百万,驻扎在新丰县的鸿门;刘邦有十万士兵,号称二十万,驻扎在灞上。
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劝项羽说:“想当初在崤山以东的时候,刘邦既贪财又好色。而这次他进入关中地区,既不搜刮金银财宝,也不宠幸歌姬美女,说明他的野心不小啊!我让术士观他的气象,都是龙虎形状,有五色的云彩缭绕,这是天子之气啊!务必尽快进攻他,否则恐怕以后会生出祸端来呀。”项羽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楚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私下与张良交好。如今张良跟随者刘邦,项伯就骑着马连夜赶到刘邦的军营中,偷偷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想让张良和他一起走,说:“别跟刘邦一块死!”张良听后,没有跟他一起走,张良说:“如今沛公有难,我自己逃走,是不义之举,不能不告诉他。”说完就进去禀报刘邦,刘邦听了惊恐不已。张良说:“您估计兵力足以抵挡项羽吗?”刘邦沉默了一会才说:“兵力望尘莫及。该如何是好呢?”张良说:“我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羽。”刘邦问:“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啊?”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一起出游,他曾经杀人,是我救了他。”刘邦说:“你去叫项伯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张良坚持邀请项伯进去,项伯于是进去见刘邦。刘邦竭力讨好项伯,并和他结为亲家。刘邦手捧酒杯为项伯祝寿并说:“我入关以后,登记官民百姓,封闭府库,等项羽将军到来。我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盗贼出入和防止异常的情况发生。我日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又怎么会反叛呢?希望您将我的心意转告项将军。”项伯点头应允,对刘邦说:“你明天一早去鸿门,亲自向项王道歉。”刘邦说:“一定。”
项伯连夜赶回军营,把刘邦的话报告给项羽,并趁机说:“刘邦之所以把军驻在灞上,实际上是一直等您来呀。刘邦如果不事先攻下关中,您又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立了大功却还要去攻打,是不仁不义呀。不如就此好好对待他。”项羽同意了。
第二天,刘邦带领张良、樊哙和一百多名随从骑马到鸿门见项羽,道歉说:“我与将军合力攻秦,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自己也没想到能率先攻入关中,能够在这里与您再次相见。现在有小人进谗言,让您与我之间产生误会。”
项羽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要不然,我不至于会这样做。”刘邦急忙点头称是,于是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张良见状,到营帐门前见樊哙,樊哙说:“事情怎么了?”张良说:“现在项庄拔剑起舞,心思却放在沛公身上,在寻找机会刺杀沛公。”樊哙说:“那样说来,情况紧急了,让我进去与他拼命!”樊哙握着剑、举着盾,往里闯,营帐门前的卫士想挡都挡不住。他掀开帷幕站在那里,睁大眼睛瞪着项羽,头发竖了起来,两边眼眶像要裂开一样。项羽握住剑柄站起来,问:“你来干什么?”张良说:“这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果然是壮士!赐他一杯酒!”左右侍从给了樊哙一大杯酒。樊哙拿起来站着一饮而尽。侍从们给了他一条生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倒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面,用剑切肉大口吞吃。项羽说:“壮士,还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灞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大王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乘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刘邦说:“我要是现在走,还没有告辞,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刘邦于是就决定离去。他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杯,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
鸿门与灞上相距四十里,刘邦丢下车辆、马匹不管,自己一个人骑马,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手持剑和盾牌跑步跟随,从郦山下去,取道芷阳,抄小路返回灞上,留下张良向项羽辞谢,将白璧献给项羽,将大玉杯献给范增。
张良估计刘邦抄近路已经回到军营,就向项羽道歉道:“沛公因为喝醉了,不能亲自告辞。谨让我奉上一对白璧,再拜敬献给将军;一对玉杯,再拜敬献给亚父。”“沛公呢?”项羽问。张良恭敬地说:“主公不胜酒力,因此不辞而别,现在已回到军中了。”范增接过玉杯放在地上,用宝剑将它们击碎,说:“唉,不足以与这小子图谋大事!将来夺取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这些人也要成为他的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按军法处置了曹无伤。
范增的预言在数年后应验:项羽和刘邦在随后的四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最后项羽败北,在乌江自刎而死,刘邦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项羽杀了一辈子人,在鸿门宴中却选择了忍住不杀,在事件中缺乏当机立断的能力,间接导致范增的计划失败,亦埋下了自己日后败死的伏笔,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鸿门宴”一词在后世被用来比喻“不怀好意的筵席”。
萧何慧眼识英才
韩信是刘邦手下有名的大将,不过在还没有显达时,他生活在淮阴一代(今江苏淮阴西南),家境贫寒,无甚德行,一直没人推举他去做官,也懒得做买卖谋生。他常常跟着别人蹭饭吃,大家都很厌恶他。
有一次,韩信在城墙底下钓鱼,有一个在水边洗衣服的妇人见他饿得不行了,就给了他口饭吃。韩信非常感激妇人,对她说:“等我以后发达了,一定会报答你的。”妇人听后说:“你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怎么报答我呀。”
当时,在淮阴地区有一个屠夫,很瞧不起韩信,屠夫对韩信说:“别看你长得人高马大,不过是个胆小鬼而已。如果你不怕死,就用你的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什么也没说,就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
项羽的叔父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去投奔他,然而在他手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韩信又投奔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计,项羽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地,韩信逃离楚军,归附刘邦,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终于,韩信因连坐获罪,被判处死刑。与他一起的十三个人都被斩了,轮到韩信的时候,他抬起头,正好看见腾公夏侯婴,就说:“刘邦不是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还要斩杀壮士呢?”腾公听了有几分惊奇,又见他相貌威武,就没有斩杀他。与韩信交谈一番,非常欢喜,就奏报了刘邦。刘邦就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但并不认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韩信经常和萧何谈话,萧何很赏识他。刘邦到达南郑的时候,将领和士兵都回到东边的家乡,有很多人中途逃走。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应该向刘邦举荐了他,但看得出来刘邦仍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于是他也逃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亲自去追赶韩信。有人报告刘邦说:“丞相逃走了。”刘邦大惊,如同失掉了左右手一般。
过了两天,萧何来拜见刘邦。刘邦又气又喜,骂他说:“萧丞相,我一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也要逃走?”萧何说:“我哪里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刘邦说:“是什么人值得你去追呀?”萧何说:“韩信。”刘邦又骂他说:“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你都没有去追,偏偏追韩信,为什么?”萧何说:“其他将领逃跑了。找一个替代的并不难。韩信这样的人,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带兵的人了。就看大王到底想怎么样。”刘邦听后说:“我自然要东进,总不能老在这里郁郁不得志吧?”
萧何说:“如果您决定向东发展,能任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任用他,他还是会逃走的。”刘邦想了想,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命他为将军吧。”萧何说:“就算做将军,他也不会留下来的。”刘邦道:“那就任命他为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
刘邦想要召见韩信并授予官职,萧何说:“大王如果想得到天下,想要得到人才,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现在要任命大将军,却像招呼小孩一样,这正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倘若你真要授予他官职,就要挑选吉日,斋戒,设坛场,安排仪式,这样才显得郑重。”刘邦答应了。
就要拜任大将军的时候,将领们都很高兴,许多人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军。等到真正任命时候,大家才发现竟然是韩信,都异常惊讶。
韩信的任命仪式结束后,汉王坐了下来,问韩信:“丞相多次说起将军,将军你用什么计策来指教我?”韩信对刘邦说:“现在大王向东去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大王你自己估计,在勇猛仁爱等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一会,说:“我比不上他。”
韩信一再作揖说:“不仅大王,就连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是我曾经事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
“如今,项王虽然称霸天下,统治诸侯,而他却在彭城建都;违背义帝‘先破秦入关者王之’的约定,把自己亲近喜欢的人封为王,有失公平;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满目苍夷老百姓不归附他,只是被他的威势强横所胁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