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6800000014

第14章 鲁迅:现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首批耕耘者

作为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也是我国现代图书馆的开拓者。

1912年3月,鲁迅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负责社会教育工作。当时教育部社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筹建中央图书馆。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后,鲁迅于同年5月被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该科业务包括领导、管理全国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及调查和搜集各种文物,所以实际上是国家直接管理全国文化艺术事业的领导机构。从1912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南下厦门止,他整整工作了14年。

鲁迅对我国现代图书馆特别是对北京市的图书馆建设,做了许多具体细致的工作。查阅这一时期的鲁迅日记,可以看到有关图书馆建设的记载,共有94次之多,内容涉及馆址选择、藏书建设、人员配备等各个方面。国家图书馆至今还保留着许多鲁迅参与当年该馆建设的珍贵文献。

奔波操劳,奠定京城图书馆基石

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1912年7月,馆长江瀚向主管部门教育部呈报“京师图书馆暂定阅览章程十八条”,它由已任教育部佥事、主管图书馆工作的鲁迅签发。这也是我国第一份由中央政府部门正式批准颁布的具体的图书馆法规。

1913年2月,江瀚调任他职,由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兼管京师图书馆,第一科科长鲁迅负责主管图书馆,由此他经常前往京师图书馆处理各种事务。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大雪连绵,鲁迅在日记中写有“积雪厚尺余,仍下不止”。然而鲁迅于“午后同夏司长赴图书馆,途中冷甚。晚食山药作饭”。

鲁迅重视大众教育,到教育部后不久就参加了通俗教育会。主管图书馆后,为了让这一具有独特社会教育功能的机构广泛地面向普通百姓,他开始筹办京师图书馆分馆和通俗图书馆。1913年4月1日,他同教育部同仁一起查看前青厂图书分馆,此时离他正式接手京师图书馆只有十多天,1913年10月21日通俗图书馆又在宣武门内大街宣告成立。由于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鲁迅认为青年总要超过老年,因此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通俗图书馆的建设就体现了鲁迅的这一思想。该馆的藏书分普通用书和儿童用书两部分,还附设一个儿童体育场,它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儿童图书馆。通俗图书馆后与图书分馆合并,就是今天首都图书馆的前身。

1913年10月,因为京师图书馆所处的广化寺过于偏僻,交通不便,读者寥寥,教育部决定将其暂时关闭,委派鲁迅负责清理和改组搬迁工作。为了搞好改组搬迁,鲁迅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他在日记中写有,“终日造三年度预算及改组京师图书馆事,头脑岑岑然”。在国家图书馆的档案里还保留着鲁迅当年指导搬迁的文献,他要求馆员把所有藏书都“分别部类,编列号数,刊印表签,逐册粘贴,依序陈列,以便收发检查”。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馆址,鲁迅曾计划把故宫的端门、午门一带建成文博区,设想把京师图书馆建在午门楼上,而在端门上设置历史博物馆。然而,由于被推翻的清朝小皇帝溥仪仍占据着故宫。端门、午门是故宫的门户,所以鲁迅的设想未能实现。京师图书馆最后设在清国子监南学旧址——安定门内方家胡同。1917年1月26日,京师图书馆在方家胡同开幕,鲁迅前往参加,并与其他来宾合影留念。这张照片今天仍然珍藏在国家图书馆。

中央公园图书阅览所是鲁迅创建的又一所图书馆。1916年9月,教育部在给内务部的咨文中提到,计划在中央公园(今工人文化宫)内设置图书馆和教育博物馆,准备“购置通俗图书,并陈设教育上简易物品,专备游人观览。”这件工作具体就由鲁迅负责。经过一年的筹建,1917年8月21日中央公园的图书室对外开放,由于公园游人众多,阅览读者一直非常拥挤。鲁迅打算将图书阅览所扩大为图书馆,为此在1919年9月22日他专门同三名部员“往市政公所议公园中图书馆事”。遗憾的是,鲁迅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否则,北京将又会多一座环境极佳的图书馆。

想方设法充实图书馆藏书

鲁迅对藏书搜集相当重视,不断借助行政手段向有关部门调拨图书充实馆藏。1912年他以教育部名义为京师图书馆征调各省官书局所刻书籍。1913年9月又将一部《古今图书集成》调拨给京师图书馆。1916年10月以教育部名义咨文全国,征集各地的地方志和各种著名的碑碣石刻。最让人称道的是,鲁迅据理力争使两部举世闻名的珍贵典籍——被浩劫后的《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得以入藏京师图书馆。

《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类书。正本约于明亡之际被毁,副本在清咸丰朝后逐渐散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副本大部遭焚毁,未焚的也几乎全被劫走。残本在京师图书馆筹建时已决定移交该馆保管,但一直没有办理。辛亥革命后,残存的64册《永乐大典》被清末状元陆润庠浑水摸鱼搬回了家。经过鲁迅以教育部的名义一再催讨,陆才于1913年7月将其交还给京师图书馆。

《四库全书》入藏京师图书馆更为曲折。清政府在筹建京师图书馆时决定将文津阁《四库全书》移交该馆收藏,但一直没有办理。鲁迅到教育部后即与当时主管承德地区的热河都统联系催办。1914年1月6日,文津阁《四库全书》运抵北京,然而却被内务部拦截而去。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在1916年7月12日使文津阁《四库全书》由内务部发还,全部入藏京师图书馆。

为了使京师图书馆具有较稳固的书源,鲁迅借览国外经验,大力推动我国出版物呈交本制度的建立。1916年4月,鲁迅在取得政事堂通过,内务部同意后,以教育部名义发布通令,要求凡在内务部立案出版发行的图书,都要呈交一本给京师图书馆。为了促使这项制度更有效地实施,次年3月,鲁迅又以教育部的名义咨文内务部,要求内务部也发布正式文告。同年4月,内务部正式通令京内外的书局,务必认真执行教育部的文告。从此,京师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接受国内出版物的呈交本制度正式成立。

鲁迅还向许多图书馆赠送自己的著作和各种图书。京师图书馆、图书分馆、通俗图书馆及故乡绍兴的剡中图书馆等,都先后受到过他的馈赠。赠送的图书有辑录古代有关会稽历史地理逸文的《会稽郡故书杂集》、古文字专著《小学问答》、介绍西方美术的《炭画》等。鲁迅还多次向京师图书馆分馆和通俗图书馆赠送《新青年》。

身传言教宣传图书馆功能

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鲁迅积极对外宣传介绍,想方设法扩大图书馆的影响。蒋抑卮是鲁迅的同乡好友、留日同学,鲁迅编译《域外小说集》时曾得到蒋的鼎力资助。小说出版后,又在蒋家开的上海广昌隆绸庄设立国内总经售处,并由蒋通过浙江图书馆分赠社会名流和各方学者,使该书得以广泛流传。蒋抑卮对古迹兴趣浓厚,鲁迅专门写信向他介绍图书馆收藏的珍贵秘籍。此外,鲁迅还多次向友人(包括一些外国友人)讲解如何利用图书馆,介绍通俗图书馆新版书大致齐备借阅便利的情况,引导他们前往借阅。

鲁迅一辈子与书为伴,在利用图书馆方面为世人后学做出了表率。蔡元培回忆道:在南京时,鲁迅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办公之暇,抄录从图书馆借来的善本书。《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小说史。为了收集史料,鲁迅经常出入图书馆。十多年后他回忆当时收集史料的情景时写道:“时方闲瘁,无力买书,则假之中央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教育部图书室等,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时或得之,瞿然色喜。”收集的艰辛,获得的喜悦,跃然纸上。1928年夏,鲁迅携许广平到杭州旅行,不知情者以为他去度蜜月,而实际上他一连7天都泡在浙江图书馆,为的是研究该馆收藏的《四库全书》。

鲁迅的最后10年居住在上海。他曾经计划编撰一部中国文学史稿长编和中国字体变迁史。对此他很自信,认为能够写出一些别人没有的新观点。然而,清末民初,我国不少省都建立了有规模的图书馆,但上海却迟迟至二三十年代仍缺乏一家中心的市级图书馆,以致当时的上海却没有可供鲁迅利用的图书馆,“即此长编,已成难事。剪取欤?无此许多事;赴图书欤?上海就没有图书馆。”(《致曹聚仁》)从而使鲁迅的两部著作没有诞生。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学史研究的一大憾事。

(上海图书馆邱五芳)

链接鲁迅之《阿Q正传》在报上连载时,有不少人写信提抗议,他们都以为是写他自己的。但沈德鸿(茅盾)发表评论认定是杰作,说是阿Q并不会真有这样一个人,可是到处可以碰见这样的人,他是个代表人物,就是所谓典型。

余思1.鲁迅在哪几篇著作中谈到了图书馆的功能?

2.鲁迅为什么重视古文献辑佚?

同类推荐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又称文件,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向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
  • 进退博弈

    进退博弈

    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博弈之道尽现历史风云。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处理行政公务往来的文书。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广泛的文体。一、从公文的性质分公文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会团体公文及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办公文书的种类和写作方法。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热门推荐
  • 极品总裁小可爱

    极品总裁小可爱

    零零的群:178143034她,一个从农村出来,为了抗拒命运的女孩儿,因为奶奶的话,表面安静、固执、坚强、在遇到他后,她渐现本色、他,一个出身贵气家庭,却因为父母从小留下的阴影,腹黑、霸道、危险,遇到她后,才知道什么是劫,她就是他的劫!情节1“哧,呲”一辆车急驶过来,开车的司机停下昂贵的车,拍拍胸脯下来,对这场“肇事”的肇事者骂骂咧咧。车子带过的风将她的帽子弄飞了,女孩儿往一边跑去捡了帽子,找了一面镜子,重新戴好子走了。车上的男人看着车外正对着他车的后视镜的女孩,她的那头飘逸长发很快消失了,十足一个还在发育中的小男孩,他的心里起了涟漪,渐渐泛起了浓浓的兴趣。情节2“你是谁?”女孩盯着男人的眼睛看了半天,奇怪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在他的眼睛里竟然会看到自己影子。“我们结婚吧!”男人底下头吻住了女孩诱惑人心的红唇,没想到她的滋味亦如她的人一样,充满神秘。她和他去了民政局,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两个红色的小本本。情节3“你要相见儿子,就按照上面写的做!”对着她,他冰冷地宣布着他的决定,对上那个容颜依然美丽的女子。想起了那日,她为了早日见到儿子,能让儿子健康的回到她的身边,看都没看那份协议,就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男人安奈住心里的悸动,告诉自己,不要在乎,不再在乎,那些多余的在乎,只能......男呸脚:她说:“我们不适合!”只因为她的心再次被他占据。他说:“我太冲动了了,对不起!”说完,温柔的为她披上外衣,送她回家了。温暖!她说:“代言活动已经结束,你还来找我作甚么?”疾言厉色。他说:“我们之间永远没有结束!”说罢,拉过她,欺上她的唇。恶心!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本文有宠亦有虐,有霸道亦有放手,有固执亦有放弃,要看最后结局,且看零慢慢为大家分析来!收藏评语鞠躬
  • 智慧处世术:91种左右逢源的圆融处世艺术

    智慧处世术:91种左右逢源的圆融处世艺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冤家路窄:逃婚也有爱

    冤家路窄:逃婚也有爱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中,本要娶邻国郡主的王爷和本要嫁青梅竹马的少主同时逃婚,在这么不巧的情况下又同时相遇,相遇之后一同躲避家人的追捕,在以为好玩的才刚刚开始之时,一个阴谋才慢慢浮出水面。女主说:俗话说的好,百年修得同船度,但是!我要是知道和你在一条船上,那百年前我早就跳河自杀了!男主说:哼,千年修得共枕眠,我要是早知道我这个脑袋和你躺在一个枕头上,真想回到千年前去,我先把我这脑袋砍下来塞茅房去。
  •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每个深谙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凡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利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正是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到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温,使他终归自己账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 异能女王强势归来

    异能女王强势归来

    是自己太好了吗?是自己太过于善良了吗?亲爱的妹妹,即便是我对世人无情,即便我是冷血嗜血的女王,却从小都给你想要的东西,结果你的回报却是杀父弑兄,甚至还连我丈夫都不肯放过,呵呵!韩菲你最好祈求不要有来世,要不我会让你尸骨无存,沐云溪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人生轨迹也随着改变,逆天的随身空间,可爱的小宠,神兽助阵,俊男美女齐齐效忠自己,这时候报仇...没兴趣,只要仇人看着自己站在最高点,不用报仇,她也会气的吐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凰王妃

    凤凰王妃

    他因为要借用她家特有的兵种对敌娶了痴傻的她;她呆的彻底,傻的无救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身为一境之主的他;只是,据说他早有了心爱的青梅竹马…只是,在大婚的前一夜她早已不是她…江山如画,美人如花男人的万里江山,女人的痴缠踩踏谁能用兵如神,使得南蛮北疆闻风而先生惧怕?谁能孤城一座兵临城下而不动声色饮茶?他想要抓住的,除了这万里江山,是不是还有一个她?她想要逃避的,除了那你踩我压,确实还有一个他。【小剧场】他看着身下面庞酡红,紧闭双眼,气息微乱的绝美女子,只觉得下腹更加的紧绷,竟似是带了一丝笑,轻声自语道“这般痴傻的呆子,身子竟美成这样,真叫人欲罢不能,小月儿,你真该庆幸自己什么都不懂。”男子终于按捺不住的覆身上去,叫嚣的欲望让他没有发现身下的女子在听到他的话时身子一僵。【二】稚嫩漂亮的男孩嘴角带着弯弯的笑意“爹爹,你说我聪明吗?”祈月停下夹菜的动作,看向对面的男孩“自然,三岁识字,四岁已经可以作诗,很聪明。”男孩晶亮的眼睛也染上了笑意“那爹爹可不可以不要说娘已经死了?”祈月放下筷子,笑道“为什么?”男孩嘟着嘴道“因为天儿很喜欢娘,不管她什么样子,天儿都喜欢,不想听到她被说成死了。”她叹息了一声,早知道会有今天,只是比自己预想的要早,点点头,对着对面的孩子笑道“好。”此文一对一,恋很用心的在打造,希望喜欢的大人们给个收藏,嘻嘻
  •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犹太民族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成员之一。她创造了以《圣经》和《塔木德》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希伯莱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研究犹太做生意的智慧、控制金钱的智慧,还不如学习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因为后者是前两者的基础。
  • 重生嫡女另聘

    重生嫡女另聘

    “二爷,到底要保孩子还是大人啊?”连温玉眼内的最后一些光亮给了齐君然。齐君然的浓眉一直都是紧拧着,然后他转过身,吐出来的还是那几个字,“保孩子,快些。”前世,她错认良人,被相公和妹妹联手害死。谁料,死后重生,这一世,她护母学医,另遇良缘,终于是扬眉吐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