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作者是名副其实的“科班出身”。然而,中文系毕竟不以培养作家为己任(其它系更不用说了),要当作家还得靠自身努力,多读多写,深入社会,别无捷径。前文已提到,大学写作者们身上,多多少少还存在这些问题:急于求成,功利性强;写得多,看得少,思考更少;阅读仅限于最新报刊,中外名著读得少,基本功不扎实;题材、风格上明显的“学院派”倾向,追求文采、意象、形式、技巧,过分“先锋化”,而与现实生活联系少;“个人写作”成份较多,思想境界、社会意义欠缺。除了受校园环境,写作者本人的年龄、经历、能力等所囿外,也与近几年整个文坛的风气有关。不少成名作家大肆宣扬“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只强调审美不重视教化,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回顾一下整个中国大学校园近20年来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人们不能不承认,近几年是有些走下坡路,与整个成人文坛的趋势相吻合。仅有少数较猛的“游兵散将”,仍在单枪匹马、冲锋陷阵。看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良好局面吧,群星灿烂,佳作迭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校园文学创作丛书。应该说,如今发表机会更多、经济基础更好、国家政策也更宽松呀!除了成人文坛的不良影响外,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们自己的原因。实用主义实在害人!诸文学“同志”们,你的出路在哪里?
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把整个大学校园文学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尤其是创作者本人,应该把文学事业作为真正的理想,倾注自己的精力与生命,广泛接触各种社会人事,弘扬高亢的人文精神与传统美德,关心国家与人民,狩猎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优秀书籍,勤于笔耕,淡泊功名,写作时力求体裁、题材、风格上的全面发展,为将来步入正式创作生涯建立厚实的基础。
“还我们以辉煌!”
3、必须拒绝世俗化写作
其实你根本不够格“小资”
韦艳(化名),南方一所大学中文系2000级女生,现已毕业数年。她所写的东西,代表了当今大、中学校园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出生的大多数学生的格调:本是中产阶层出身(甚至还不够中产,仍只是劳苦大众),根本不够“小资”的格,却自以为很“小资”,写起东西来不外乎天马行空、东拉西扯、表现自我,文字轻飘飘、玄乎乎的,虚得很、怪得很,带点玩世不恭、愤世嫉俗,似乎挺前卫、挺绚丽,却不知在说些什么、不知要反映什么,隐隐晦晦、杂乱无章。
这个女生长得又矮又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太好,打扮非常普通,交际能力很差,朋友非常少,个性非常古怪,因为长相、生活、学习、能力、成果上都不如别人,却又不愿流俗,瞧不起一切功名利禄,书倒是读了一些,又读得杂,内心里颇自命清高,以为无人理解、怀才不遇,只好每天不停地“涂鸦”、“爬格子”,写那些表面上看好像还颇有才情学养、其实毫无思想内容与积极意义的小篇什。说实话,这是当今校园创作上非常典型、也非常普遍的走火入魔。他们有点基础,也很勤奋、很特别,可惜就是误入歧途。但这又是谁之过?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属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出生,基本上属于独生子女,基本上属于中等家庭(及以上),基本上是在变形金刚、蓝精灵、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奥特曼等日本、欧美卡通片,周杰伦、陈小春、任贤齐、张惠妹、王菲等港台流行音乐,痞子蔡、郭敬明、张悦然等青春文学,以及王朔、余杰、韩寒等的另类反叛,沈浩波的“下半身写作”,村上春树等的“后工业时代的冷郁派”,安妮宝贝的新式言情,卫慧、绵绵等“美女作家”,还有所谓的“私小说”(如陈染、林白),还有九丹的《乌鸦》、虹影的《K》、木子美的《遗情书》等,顶多不过是在张爱玲、三毛、王家卫中长大的。他们的优点是新颖、时尚、灵动、跳脱、精致、另类、自我、注重叙述与形式,但缺乏稳重、质朴、厚实、悲悯、传统根基与平民精神。这在戴着老花眼镜、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们看来,也许太离经叛道、惊世骇俗了;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眼里,倒还总算能够接受,只是要真写得好。所以问题在于,大家如何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写出更好的东西来。
近期大学“文青”(文学青年)、或者说校园“文青”(包括中学),乃至80后、90后“文青”(绝大部分曾经、现在是大、中学生),以及相当一部分70后“文青”,他们在写作及阅读上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有优点也有缺点)就是:他们很向往“小资”生活,也在模仿“小资”生活,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人生与写作。从远点说,他们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与为人;从近点说,他们喜欢三毛的创作与人生;再近点说,他们喜欢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港台导演王家卫等人的作品,平时生活上爱喝点咖啡、品点绿茶、吃点西餐、饮点鸡尾酒,戴着耳机听西洋音乐,穿标有英文的衣服,偶尔泡泡酒吧、蹦蹦迪,去不是太热门、但有点独特的景点旅游,爱一个人行动,瞧不起劳苦大众与世俗生活,对政治、传统、人文表示淡漠、疏远,颇有点反叛、放纵、清高,略带点忧伤、深沉、虚幻……
一句话,他们貌似“小资”而实非“小资”。他们顶多也就是中层阶层出身,甚至还是来自城镇或乡下的普通劳苦大众家庭,骨子里根本无法“小资”化,所以其实并不配“小资”。但他们不自知,要么自知,但讨厌自己的出身与现实,于是追求“小资”——却不过是“形似而神不似”。再说,对现实问题,对阶级矛盾,对社会本质,对自己出身,若是无知因而麻木、懦弱因而逃避,那就更可悲了!
比如说,他们爱好并模仿张爱玲、王家卫等人的东西,但是他们还达不到张爱玲、王家卫等人的境界,写起东西来,虽淡淡地有了那种情调、感觉,似乎挺另类、挺幽婉了,却轻飘飘、玄乎乎的,味道不够正宗,永远没有人家内在的那份纯纯的、醇醇的品格,便成了“画虎类犬”,“形似而神不似”也。
“美女作家”的历史遗留问题
若干年前,陕西省西安市某中学的一位毕业班女生,人长得并不是太好看,但还有点才气,在本省的一家出版社买了一个书号,自费出版了一部诗集。她希望通过这本诗集被某所全国名牌大学破格录取,这是许多与她类似的人走的一条类似的道路。最初她是想联系进人民大学。她的诗作虽有些晦涩、深奥,一时叫人难以看懂,却只不过是受了所谓“后朦胧派”或“先锋派”的影响太大,倒还有一定的朝气、有清新的文风,跟她这个年纪还算比较相称。后来人大中文系没接纳她,她却成功地进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这样更好,毕竟北大中文系在全国首屈一指,且北大也才有这种不拘一格、爱惜人才的大容量与好风尚。
再后来,该女生在北大中文系就读了,文学创作方面的确持续活跃;但很长时间内,并不见她有非常优秀的作品公之于众。文友们原以为她已“江郎才尽”了,这是许多与她类似的人的一个类似的结局。然而,不甘寂寞、冷落的她,几年后又爆放出了一枚“重型炮弹”来——她公开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由西北某省级文艺出版社出版,自然“北大才女”的金字招牌又一次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家刚听说时,非常惊讶,一个20岁刚出头的女大学生,竟出版了长篇小说,真不简单!看来,北大中文系毕竟是北大中文系,北大才女毕竟是北大才女!
可等文友们打开这部以当代女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感和学习为题材的洋洋20万言的作品时,这才发现,其语言与描写相当世故、妖冶、大胆、老练;似乎饱经沧桑、久历风尘,显得老气横秋、毫不在乎,完全是一名少妇的心态,而非20岁少女的青春情怀了。它连篇累牍、极尽张扬、不乏嗜痂成癖地去描述女性的生理、心理隐私,甚至还有不少性行为的泛滥展示,简直濒临“黄色文学”的边沿了。而其故事情节与场景,也非常张扬、低俗、成人化。这让大家更加惊讶:这些内容竟然是她——一位20来岁的少女写出来的?
多年前,曾有一帮京城女作家的所谓“私小说”;前两年,又有了一帮上海的所谓“美女作家”的“美女小说”;再到这位“北大才女”的这部长篇,到《K》(虹影)、《乌鸦》(九丹);后来甚至有了《遗情书》(木子美)等尤其登峰造极的迷狂、放纵、渲泄、暴露之作。可以说,它们都是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大家前后畸形地模仿、继承、攀比、发扬罢了。在以传统道德与东方文化为荣的中国,那无非是一些精神垃圾罢了。这与把自己全身脱光给别人看、给别人X、给别人谩骂、给别人耻笑,又有什么区别?这是人们对当今许多与该女生类似的作者与作品的一个共同评价。
4、必须拒绝功利化写作
要发“北大财”也得注意档次高一点
名牌大学的牌子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由头与商业卖点。在中国,最好的大学牌子,自然非北京大学莫属了;其他学校根本无法望其项背,只有清华大学还勉强能与其分一杯羹。谁叫人家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是中国大学的代表呢!所以,电视台要做校园和教育新闻,非去北大不可;报刊要做大学与大学生文章,也非提到北大不可。莫非中国其他的大学都完蛋了不成?北大自然了不起,北大学生自然优秀;但是北大也不是十全十美嘛,北大学生也不见得个个很优秀嘛!
再说,你们可以放眼全国各高校去做校园和教育、大学和大学生等题材,不管是整体扫描(介绍)还是个案分析(解剖),都好。老是以一所大学为由头、卖点,不知有多少的科学性?有多大的普遍意义?其价值究竟何在?而且老是“北大”、“清华”的,新闻界、出版界、文化界难道就这么没有创意、这么喜欢重复?这种“名校情结”(或者干脆叫“北大情结”)固然颇为圣洁、美好,但当它变成商业卖点,拿来出书与“炒作”时,岂不变味?而这种“名校图腾”(或者干脆叫“北大图腾”)的状况几时方有改观?你究竟还要发多久“北大财”?
在图书出版方面,与北大有关的可谓泛滥成灾,其选题便不过成了次等品。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有多少人(主要是北大教师与学生)、多少出版社、多少书商大发了“北大财”。什么“北大演义”、“北大往事”、“北大旧事”、“北大日记”、“北大小说”、“北大老照片”、“曾经北大”、“我在北大这四年”……简直是铺天盖地。(去年又在“大炒”北大110周年!)
“青年才俊”余杰之所以后来红透了大半个中国,也是1998年借北大百年校庆的良机,由书商贺雄飞的“草原部落”“黑马文丛”为其包装,什么“北大第二个王小波”(另一说法是“大陆的李敖”)、“北大抽屉文学”、“曾以手抄本形式在北大广为流传”,其实才没有如此辉煌呢!余杰在成名前,狂妄的北大人哪会稀罕他?在高手如云、藏龙卧虎、人人觉得了不起(也确实大都有两把刷子)的北大,几个人会认识他、看过他的东西?也更从何谈起喜欢他的东西?可是,在北大念书、被北大保送读研、不少北大名师抬举、最后又靠北大成名(其文、其书)的余杰,竟对北大并不买帐,老是批评它。是数典忘祖,还是“吾爱母校,但吾更爱真理”呢?当然,他越批评,名气也越大了。他也还是发的“北大财”啊!
有个湖南籍的文化人,曾经读的是北大中文专科、人大新闻本科,这些年没找什么固定工作,就是在北京“漂”,以北大为卖点,每年做一两本与北大有关的书(都是编选的),“北大情事”、“北大情书”、“北大情诗”……尽管选题一般,但因为有“北大”的头衔,他编的书还是能出,所挣的稿费也尚能保证自己在消费水平甚高的京城里勉强度日。
至于平时大家在书店里看到的,关于北大的图书,什么“北大状元谈高考”、“在北大听讲座”、“北大学得到”、“北大教授XX主编”、“北大才子XX参与”、“北大才女力作”……到处都是。
这些书,要是质量真的很高、内容真的很好,倒还值得提倡,值得购买,值得阅读;要是只不过打了个“北大”的牌子而已,“挂羊头,卖狗肉”,粗制滥造,质量、内容很差,那便有些辱没“北大”的盛名,甚至辱没中国所有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的荣誉了!
与“北大”有关的图书选题,毕竟一般。不过靠着“北大”的盛名,还勉强可以销出一部分。所以,作者、编者也好,出版、发行机构也好,随时随地会想着弄一两部。但是,正因为选题滥了,现在想靠北大发财也难了。著名演员李保田说得好,拼到最后,还是得要拼文化呀!
纯粹靠大学牌子做书的,除了北大一枝独秀,只有清华偶尔能竞争一下。但也可能是人家清华的师生比较低调。要是他们也像北大的师生一样爱张扬、会来事,大规模地打着清华的牌子来做宣传、发文章、弄图书,一旦像北大这样也成了规模效应,恐怕就不比北大差了,鹿死谁手,还难说呢!
与清华有关的,某友只听说过一个人,他还不是地道的清华学生,而是从外地某文科大学(文科生就是张扬一些)毕业后,多年来一直“泡”在清华园及其附近,做了多本与清华有关的图书,但还都是他自己写的,什么“清华园的故事”、“清华演义”等;后来,他又把清华与北大放在一起,把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放在一起,做了好几本书,尽管质量并不咋的,而且不过是以采访学生、整理史料为主,但比那些纯粹的“编选”来,原创味还是多一些了。此处暂且称之为发“清华财”吧。
西藏回来的“签约作家研究生”不过尔尔
地方某出版社的老总,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相当有才气,而且属于地方文坛的长辈和权威;更重要的是,他的职务还能产生一些作用,大家买他的帐。他的儿子就不一定有才气了,但也在他的文坛长辈和职务的作用下,大家还得买他的帐。
他的儿子前两年去了一趟西藏,回来后出了一本有关西藏的散文集(因为尝到了甜头,后来又出了一本类似的),竟然在还没加入任何作家协会的前提下(尽管这个名分并非关键,但毕竟是个名分),成了地方部门的“签约作家”——那更是“作家里的作家”了。“签约作家”数量很少,那可是每个月上千块钱的补助啊!既有钱又有名誉,多好!所以,凡有作家名分的都争着想要,趋之若骛。但既然数量很少,谁能得谁不能得,其中就大有文章可作了。
这位“签约作家”老兄,曾经大学时还不是读的中文系(而是北方的一所经济类院校)。当然,许多没读中文系、甚至没读大学的人也很有才气。可他那本关于西藏的书确实很不咋的,平铺直叙,轻描淡写,记流水帐而已。主要是因为西藏那个地方本身神奇、神秘、神圣,有看头,书有卖头(这些年来,关于西藏的东西似乎什么都挺值钱,包括小说、电影、歌曲、书籍、活动、新闻等,好像一沾上“西藏”这两个字,就立马身价百倍),所以他的书能出,也能卖掉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