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土地,需要自己来耕耘。在自己事业的这一片土地上,能否耕耘出幸福,则需要一个人心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理念,把命运紧紧攥在自己手中。尼采说:“如果人生没有意义,我就给人生一个意义,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职业生涯就好比是一次旅行,而职业规划就是寻找让你自己幸福的职业,说白了,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个追逐幸福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追逐幸福的过程
无论是时间较长的旅行,还是三两天的短途旅行,我们都会做一番认真的策划后再出发,一次小小的旅行尚需如此用心。在人一生当中,用时最长、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旅程莫过于我们的职业生涯之旅,时间跨度长达20年、30年、40多年,多者甚至50年。面对长达一生的职业生涯之旅,你可曾用心想过如何来完成呢?
人人都有事业与生活,人人都有人生。职业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职业规划是人生的必修课。今天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对你仅有一次的人生负责。一个好的职业生涯,就等于幸福人生的一半。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客观认知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自我观念,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关键成功因素,确定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高效行动,灵活调整,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执行、决策和应变技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个人在职业起步阶段成功就业,在职业发展阶段走出困惑,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取最大程度的事业成功。
如果把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比作一次旅行,那么出发之前最好先设定旅游线路,既不会错过梦想已久的地方,也不会千辛万苦却去到并不喜欢的景点。
为自己制定一个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构筑自己人生的宏伟大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和自己的美好愿望形成一个科学的、紧密的连接。
有人制定的目标就像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美丽、浪漫,但是飘忽不定;
也有人定的目标像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它也美丽、浪漫,但相距甚远,在有生之年达不到。
我们要把目标定成远处山冈上的一棵树,虽然脚下没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向那棵树,但是我们坚信:只要不放弃,只要坚持去努力,就一定能走出一条路,到达那棵树,摘取成功的果实。这就是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一个长远而科学的职业规划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越是趁早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优势能力,就能越早地找到与自己匹配的目标工作,也越容易在这份工作中体会到幸福感。与其在职场中横冲直撞,到处碰壁,或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如借助职业规划的帮助,适时地描绘出目标明确,道路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蓝图,然后集中精力去实现这个蓝图。
我看过很多伟大人物的自传,大多都有论述自己职业生涯的内容。
韦尔奇是世界第一企业家,也是当今最受崇拜和尊敬的企业家,虽不能说是“前无来者”,但也还是有些“无与伦比”的味道。他经营的是世界规模最庞大、产业最庞杂,同时又是历史最悠久的企业,而且连续18年使这个“巨无霸”企业生龙活虎,业绩步步攀升,靠的是什么?也是他在就业之初就有个雄心勃勃却实际可行的“职业生涯计划”。他大学毕业后就定出了参加工作之后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一开始只是薪酬(业绩标准),多少年之后要当总经理,最后是世界著名CEO……最终他通过这个目标管理,果然逐级实现了他的职业生涯计划。
彼得?德鲁克,是世界第一管理学者,也是世界管理学界的顶尖大师,几乎处于“前无古人”相比的地位。但他从管理学入门到公认的“大师的大师”,只用了十年。他靠什么获得成功?靠的就是“职业生涯计划”。他通过拜访美国管理老师,请他们每人提供十位名师、十部世界管理名著。他就通过这些名师名著入门,“学徒”成为管理学家。
“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即实现自己职业生涯计划中成为名家的。德鲁克一生写了37本书,但仅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二是企业管理、社团管理;三是个人管理。而个人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人生。
只要你敢追逐,幸福就会来敲你的门。祝愿职场中的朋友们都能在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过程中顺利、成功、幸福!
找到你的职业锚,寻找让自己幸福的职业
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让他们每人提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所以,如果你想三年后在事业上有所收获,或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么从今天开始,你应该做出选择,理解你的选择,并为之而付出努力。
接下来,我再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小王是我从小到大的朋友。18岁那年分别后,我在外为生活四处漂泊奔波;小王却上了大学,什么事都挺顺当。在这分开的十年里,我们几乎每隔两三年见一次面。每一次我都喜欢问他同一个问题:你将来的目标是什么?
得到的答案总是不相同。下面记录的是小王每次谈及目标的原话:
18岁,高中毕业典礼上:我发誓要当李嘉诚第二!我要当中国首富(好大的口气)!
20岁,春节老同学聚会上:我想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时拥有资产2000万。
23岁,在某工厂当技术员,第二职业是炒股:我正在为离开这家工厂而奋斗,因为在这里工作太没前途了。我将全力炒股,三年内用5万炒到300万元(似乎有点实现的可能)。
25岁,炒股失意而情场得意,开始准备结婚:我希望一年后能有10万元,让我风风光光地结婚(挺现实的想法)。
26岁,不太风光的结婚典礼上:我想生一个胖小子,不久的将来当个车间主任就行,别的不想了(是不是结婚就会使人成熟)。
28岁,所在的工厂效益下滑,偏偏正是妻子怀胎十月的时候:我希望这次下岗名单里千万不要有我的名字(这时候我还能说什么)。
从上面的小故事可以看出,小王显然没有对自己的职业或人生进行合理的规划,刚开始作为技术员,他没有去细心研究技术,而是去炒股,想赚到300万,后来炒股失败忽而又想当车间主任,最后可能技术也不是很精通,担心下岗名单中会出现他的名字。他这样一个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也就是说没有找到自己职业锚,显然是很容易失败的,当然,在工作中也毫无幸福感可言。
所以说,在职业生涯中?,找到职业锚是幸福的。
职业锚实际上就是内心中个人能力、动机、需要、价值观和态度等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审视自我,逐步明确个人的需要与价值观,明确自己擅长所在及今后发展的重点,最终在潜意识里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找到职业锚之前,你只不过是自己人生之舟的水手;找到职业锚之后,你才真正是自己人生之舟的船长。一个人确定了自己的职业锚之后,他的职业生涯就会转变为事业生涯,是职业生涯转换为事业生涯的里程碑。所以,在进行职业规划前,必须全面认识自己,搞清楚“我是谁”,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锚。
想知道“我是谁”,你得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你把这几个问题弄明白了,你就有可能知道“我是谁”了。
1.我喜欢做什么(主要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
2.我适合做什么(主要包括职业性格、气质、天赋才干、智商、情商等);
3.我擅长做什么(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倾向,如语言表达、逻辑推理、数字运算等);
4.我能够做什么(主要包括自己掌握的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锚,从而更加合理、准确、科学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最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最大的成功!
有的人获得了情感生涯的爱,他有了情感方面的幸福;有的人找到了职业锚,他有了职业生涯方面的幸福。如果我们这两个幸福都有了,那就拥有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希望我们大家在职业生涯中努力地去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锚。
确定职业目标,为自己的职业幸福找准方向
国外有句谚语说得好:如果连你自己也不知道你要到哪里,往往你哪里也到不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才能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获得幸福。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25年后,学校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的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的生活与工作安稳,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坐落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可是在肯·莱文 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肯·莱文作为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其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要转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他做了一次实验,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