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是创新基石
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 这里所说的发散性思维是指与集中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极进行比较,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可以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发散式思维可以使我们考虑问题像自行车轮子一样,以车轴为中心沿半径向外辐射,向多个方向延伸开去,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广阔的空间。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所以,培养发散思维与打破思维定势是非常一致的。
有一天晚上,卓别林带着巨款骑车经过一条僻静的小路,一个强盗突然持枪拦住去路,逼他交出钱财。卓别林身材矮小,哪是强盗的对手?只得乖乖下车,略加思索,便对那强盗说:“钱嘛,总是可以商量的!不过,要请你帮个小忙,在我的帽子上打两枪,使我回去好向主人有个交代。”强盗一听有理,伸手便拿下帽子,“嘭嘭”开了两枪。卓别林又说:“还不够像。再麻烦你在我的衣服上打两个洞吧!”强盗也照办了。但是,开了一枪却未听到枪响。卓别林知道强盗的子弹已经用完,急忙骑上车飞驰而去。等到强盗醒悟过来,卓别林已走远了,还幽默地对强盗扬扬手说:“再见,朋友!”
卓别林之所以能想出这个方法,就在于他运用了发散式思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运用发散式思维,就会使我们的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考虑问题全面,能够提出多种巧妙的方案或办法。这显然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且带有浓厚创造精神的思维方式,能够在我们的创造性活动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是加拿大的太阳马戏团。1984年,一群街头表演者创办了太阳马戏团,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它的收入达到了全球马戏大王——玲玲马戏团通过100多年的努力才取得的高度 。它有什么秘方吗?有的。它在经营理念上就有出奇的一招,那就是停止与其他竞争者的竞争!双管齐下地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是这个马戏团的核心所在。一般马戏团在建立之初,都集中力量与对手看齐,通过对传统剧目的小修小补,竭力扩大自己在已经收缩的市场需求中所占的份额,同时花高价去挖更多著名的小丑、驯兽师。但太阳马戏团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打破市场的界限,将马戏与戏剧中的最佳元素结合起来,着眼于戏剧市场,推出了新的非马戏元素。这对马戏业来说是全新的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娱乐形式,从而大获成功。这样的商业经营理念是发散思维的结果,它不局限于一种思维惯性,而是选择传统之外的方法,同时把不属于自己行业的内容吸收过来。
因为发散思维总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思维空间,所以它被称为创新的基石。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好处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发散式思维并不神秘,只要我们在思考中不满足于“这个问题原来是这样”,而去多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可能是那样”,“如果那样来解决,会出现什么结果”等等,就会使自己的思维发散开去,从而找到多条解决问题的路径。下面,我们就来看两种发散思维的具体形式。
◆逆向思维与侧向思维
发散思维的常见形式有立体思维、平面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横向思维、多路思维、组合思维等等,这里我们主要来看逆向与侧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引导启发思维的方法。之所以可以这样,是因为客观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甲能产生乙,乙也能产生甲。如:化学能能产生电能,据此意大利科学家伏特1800年发明了伏特电池。反过来电能也能产生化学能,通过电解,英国化学家戴维1807年发现了钾、钠、钙、镁、锶、钡、硼等七种元素;说话声音高低能引起金属片相应的振动,相反金属片的振动也可以引起声音高低的变化。爱迪生在对电话的改进中,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法拉第的老师戴维发现,当电流通过绕在铁块外面的导线时,铁块便成了磁铁。法拉第对此极为感兴趣,经多次重复老师的实验之后,他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也能产生电。正是这样一个逆向思维,发电机被制造出来了。
种种例子都告诉我们,应该学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它还会使你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制胜于出人意料。
那么,如何进行逆向思维呢?你可以就事物依存的条件逆向思考,如小孩掉进水里,把人从水中救起,是使人脱离水,司马光救人是打破缸,使水脱离人,这就是逆向思维。曹冲称象时没有按通常思路去考虑如何直接称象,而是反过来考虑大象的等重量物,即一堆石头如何称。你还可以就事物发展的过程逆向思考,如人上楼梯是人走路,而电梯是路走,人不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故意去训练自己的逆向思维,相信定会有所收获。
侧向思维又叫旁通思维,是从与问题相距很远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比如19世纪末,法国园艺学家莫尼哀从植物的盘根错节想到水泥加固的。这种思维发挥作用的原理在于:当一个人为某一问题苦苦思索时,在大脑里形成了一种优势灶,一旦受到其他事物的启发,就很容易与这个优势灶产生相联系的反映,从而解决问题。
不管是逆向思维,还是侧向思维,都要求你跳出自己已经习以为常的顺向思维,换个角度考虑一下。不仅用上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可以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别忘了,“头脑风暴”的威力惊人。
奥巴马告诉你
“留心的人会发现,年复一年只会让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全部缺点,那是一些盲点,是一些反复出现的思维定势,它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的,而时光的推移几乎注定了这一切只能每况愈下。”
▲找准独到的创新切入点
所谓创新,就是要突破前人固有的理论定势,批判其缺点,并对现有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创新的出现,可能是出于偶然,但是从更加积极的角度来说,个人的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具有创新意识,才意味着你对创新的机会保持警觉,当机会来了,你才会抓得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运气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创新的切入点很多,可以是难题,可以是矛盾,可以是细节,可以是任何你能看到的契机。总之,面对一样产品、一个理论、一项制度的时候,你可以发掘它所有显性和潜在的前提、假设、可能性等进行解读。一旦有一处站不住脚,这就可能是一个切入点。
◆于“无疑”处“有疑”
宋代学者张载有句话:“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创新,都是这样。苹果落地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多少人对此熟视无睹。而牛顿却有新的思考,这就是创新。
著名哲学家罗素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在英国的剑桥大学读书的罗素问他的老师穆尔:“谁是您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 维特。”他又问:“为什么?”老师说:“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有一大堆问题要问。”果然,后来维特的成就 超过了罗素。有人就问维特:“罗素为什么落后了?”维特说:“因为他没有我好问。”也就是说,质疑好问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
我们中国人,通常会太尊重权威。可是如果要创新,就一定要懂得批判、懂得挑战、懂得质疑。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不能完全相信网上找到的东西。一定要有一个质疑的想法,或者思维。
30年前,全世界的电风扇都是黑色的,沉闷又单调。可没有人想过应该给它换个颜色,因为电扇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就是黑色,人们似乎认为电扇就应该是黑色的,毫无疑问。
终于,有人在这个毫无疑问的地方产生疑问了,他是东芝公司的一名员工。原来,那年全世界的黑色电扇都处于滞销局面。日本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东芝电器公司也陷入困境。它的14个大仓库积压了大量电扇及其材料,无法处理。整个公司上至董事长石坂下到普通职工,没有一个不是愁眉苦脸的。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这位普通的职工突然找到大老板石坂,进谏道:“我认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品的要求已开始逐步从实用型趋向美观实用型。我们由于没认识和适应消费者的要求,才造成电扇的滞销,如果在色彩和样式上改革一下,将黑色改成漂亮的水色,样式也改得优美一些,我们公司的生产就定能走出低谷。”
石坂听完他一席话后,顿开茅塞,不禁连连拍打着那员工的肩膀,赞不绝口道:“好!好!好!你这办法也许是打开销售僵局的最佳选择!”说干就干。第二年夏天,东芝电器公司向市场推出经过改装的水色电扇,人们立即为那宜人的色泽和形状的优美所倾倒。数月之间畅销数十万台。公司历年仓库积存的产品经改装后全部出空,新造的更是供不应求。石坂以此为契机,继续推出各种颜色和式样的电扇,并将这种改革精神运用于其他电器产品上,都收到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读到一段话,看到一件事、一样东西,不要立刻信以为真或是认为理所当然,如果把很多事都认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如果对任何事情都加以思考,就会发现,虽然很多事情现在如此,但是没有必要一定如此,也有可能事别的样子。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
你所看到的是那个样子,但它未必一定要如此。一定要用怀疑的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虽然不是每个思路都有结果,但我们可以在批判和怀疑中找出创新点。
◆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往往会造就创新的灵感,从而能让一件简单的事物产生一次超常规的突破。创新不是那种浮夸的东西,它要做的只是某件具体的事。很多创新都是从不起眼的细节开始的,人类的多数创新其实原本是对一些细节的改进、修订或提升。
一百多年前,人们是靠手工从籽棉中剥出棉花的,所以效率特别低。许多人挖空心思地琢磨着高效率剥离棉花的方法和途径,设计了各种工具和机械,这些剥离棉花的工具和机械各有特点,但效果都不甚理想。一天,康奈狄格州的惠特尼看到一只猫在逮铁丝网后面的小鸡,猫怎么也抓不住小鸡,仅用爪子抓下了小鸡身上的一些羽毛。他仔细观察,主要是因为铁丝网将猫和小鸡隔开的缘故。
惠特尼由此联想起那些剥离棉花的工具和机械,如果把棉花桃当作小鸡,棉花就是小鸡身上的羽毛,隔着铁丝网使用一种类似猫爪的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分离棉花。他在轧棉机上设计了有铁丝钩子的滚筒,能把棉花从棉籽上迅速撕下来,再用刷子把钩子上的棉花加以收集,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剥离棉花的机器,使清除棉籽的效率提高了1000倍,从而使美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棉花出口国。
如果说创新是一种“质变”,那么这种“质变”就必然要经过“量变”的积累过程,才自然会达成大的变革。而这种量变的积累过程,就是一种在平凡的细节中创造不平凡的自然而然的过程。虽然每一个细节看上去都很小,但是这儿一个小变化,那儿一个小改进,则可以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创新算是难事、大事了,它也需要从细处做起。如果你能够认认真真地关注细节,注重对细节的研究,相信也一定能结出创新的硕果。
奥巴马告诉你
对现实有足够的了解是提出新想法的前提,对事实多思考发问是开创新理念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