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加拿大某工程公司做高级工程师的华裔,刚进公司时,为了表现自己勤奋苦干的敬业精神,在下班后他总是主动晚回家。但是,不久他就被上司叫去谈话:“如果你下班还不回家,说明你在工作时间内不能及时完成你应该完成的工作,我们会考虑你是否适合高级工程师的位置。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表现,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加班并不是高效率的表现,我们是工程咨询公司,以花费的时间向客户收费,我们也要提供给客户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我希望你在上班时间高效率地工作,下班后多休息,以便上班时能够更高效地工作。”
也许你会觉得,员工主动加班,老板何乐而不为呢?但你必须承认这位上司的话非常有道理。加班只是表面形式,其实你完全可以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的:
把所有工作划分成“事务型”和“思考型”两类,分别对待。事务型的工作不需要你动脑筋,可以按照所熟悉的流程一路做下去,并且不怕干扰和中断;思考型的工作则必须你集中精力,一气呵成。事务型的工作,你可以按照计划在任何情况下顺序处理;思考型的工作,最好的办法不是匆忙地去做,而是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利用一切零碎时间不停地想:吃饭时、睡不着觉时、路上等等。当你的思考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再安排时间集中去做,你会发现思路泉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固定时间处理一些日常工作,这些工作包括查看电子邮件,和同事或上级的交流,浏览你必须访问的 BBS,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常规的工作杂乱而琐碎,它们可能随时都会跳出来骚扰你,使你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别的任务,或者会由于你的疏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处理这些日常工作的最佳方法是定时完成:在每天预定好的时刻集中处理这些事情,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两次,并且一般都安排在上午或下午工作开始的时候,而在其他时候,根本不要去想它。除非有什么特殊原因(例如你在等待某个人发来的紧急邮件),否则,强迫自己在预定时刻之外不要查看邮箱,不要浏览BBS,不要去找领导汇报工作,这样,处理这些事务的效率才会提高,并且不会给你的其他主要工作带来困扰。
列出工作计划,并且用明显的方式提示你完成的进度。工作计划必不可少,它是为了让你记住有哪些事情需要去做,而不是被无形而又说不清楚的工作压力弄得头昏脑胀。在每周开始时列出本周的计划。计划的内容就是本周准备做哪些事情,除非是外界有严格时间限制的任务(例如周三必须向客户提交出产品文档),否则,周计划无须设定每项任务拟订的进行时间,也没有必要详细去说明任务的内容。你只需要一些提示,让你不会忘记本周要做的工作;然后,每天早上列出时间表,从周计划中选择出当天想做的事,并安排具体时间去完成;列出所有需要打的电话,和每个电话的内容。这张时间表应该随时在你身边,一抬眼就能看到,它就像一个忠实的助手,随时告诉你下一步工作的内容。
千万不要忘记进行工作计划的总结。完全没有必要把工作总结想得很复杂,它简单之极:用粗笔把你做完的事从周计划和日时间表中重重地划去就可以了。你一定要明白,制定计划的根本目的不是给你施加任何压力,而是给你一个有序的、有准的工作安排。因此,不要为未完成预定的任务而懊恼,而是记住这些任务,并且尽快安排去进行。
安排好随时可进行的备用任务,绝不浪费你的时间。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打开或下载某个网站内容,连网速度却慢得像蜗牛;离预定好的约会还有半个钟头的空余时间;焦急地等待某人或某物,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来;心情不好或情绪不高,不想做任何需要投入精力的工作;所有任务都已完成,而下班的时间还未到来。通常,人们遇到这些情况时,会采用两种方法去对待:或者百无聊赖地等待,或者随便拿起一项工作来做。无所事事地等待是自杀的最好方法;而随便进行一项工作,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在这段空白时间过完时必须放弃手头的没有完成的工作,下次再重新开始。对待这样的空白时间最好的方法是:预先准备备用的任务,而利用这样的时间去进行(不是完成)它!这样的备用任务要求具备的特点是: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去思考;随时可以开始,随时可以中断,并且下次可以继续进行;没有时间的压力,不必在某个时间非完成不可;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的乐趣。这样的工作有:浏览报刊杂志,阅读有益的但是非专业的书籍,查看网络新闻,随意访问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对自己已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美化加工(例如整理文档,修饰绘图设计),整理文件,将顾客名单裁成小条等等。如果你安排好了这样的任务,你不光可以把这些需要等待的空白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并且你还可以有额外的惊人收获:整齐美观的文件柜,有价值的新闻或文章,或者在一年之内读完了自己喜欢的数本小说。
上面是几个非常有用的建议,如果真能做到,相信你的工作效率会大为改观。最后,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条:不能拖延。
奥巴马告诉你
决定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干脆利落,只有具备果断、快速、强大的执行能力,你才能胜出。
▲双赢是最完美的结局
“双赢”来自于英文:“win——win”的中文翻译,强调的是双方的利益兼顾,即所谓的“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多数人所谓的双赢就是大家都有好处,至少不会变得更坏。“双赢”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理念相结合的产物,而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我们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美国著名拳击手杰克每次比赛前都要做一次祈祷,朋友问道:“你在祈祷自己打赢吗?”“不”杰克说道,“我只是祈求上帝让我们打得漂漂亮亮的,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最好谁都不要受伤。”杰克的话中渗透着双赢的智慧,他用美德为竞争镶上了美丽的花边。日常的为人、处事中,你也需要这种智慧。
◆把竞争对手变合作伙伴
竞争与合作通常被看成两种不相容的行为,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摒弃单纯竞争的企业运作理念,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从“你死我活”的旧局面转向为“双赢”的新局面。敏捷制造、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等新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蕴涵着竞争。国外学者把这种基于“双赢”基础上的经营模式称为“合作性竞争”,它已成为新时代竞争的新形态。
你听过一种“龟兔双赢理论”吗?龟兔赛了多次,互有输赢。后来,龟兔合作,兔子把乌龟驮在背上跑到河边,然后乌龟又把兔子驮在背上游过河去。这就是“双赢”,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
马克思说得好,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聪明的人不但要积极与伙伴合作,也要勇于与竞争对手合作并从中获益。竞争与合作并不是一对“敌对兄弟”,竞争离不开合作。因为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既竞争又合作,才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实现双赢或多赢。
“神州”和“万家乐”是旗鼓相当的两家大型热水器生产厂家。“神州”的广告语为“款款神州,万家追求”,而“万家乐”的广告语为“万家乐崛起于神州”。他们各自的广告语中都包含了对方的产品品牌。这样双方都能扬名获利。你把客户送到我这里,我把客户送到你那里。两种热水器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为两家企业带来丰厚利润。他们在竞争中合作,实现了双赢。
通常来说,单赢的竞争策略对你是不利的,除非对方软弱无能,否则你在与对方进行争斗的过程中,必定会付出很大的心思和精力,而当你打败对方获得胜利时,你也许已经疲惫不堪,甚至所获得的还远远不足以补偿自己的损失。或许你并不喜欢你的竞争对手,但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你不可能始终将别人踩在脚底下。你的竞争对手既是潜在的敌人,也是可能的朋友,何不早点把他变为伙伴呢?如果你不想自己身边危机四伏,那就让你们的关系发生变化吧。
◆和对手一起走向成功
两个贩子背着酒篓走在去集市贩酒的路上,他俩竟打起来赌来:赢者饮对方一勺酒。一路上,他们不断地赌,也不停地饮,到达集市时,各自的酒几乎全尽了。两个人都感到高兴,因为赢尽了对方的酒。想必聪明的你不会有如此愚蠢的举动,那么就让我们做聪明人该做的事吧:和对手一起走向成功。
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曾为了争市场而展开了半个世纪的激烈竞争。可它们的竞争是“未必要打倒敌人”。当大家对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战兴趣盎然时,双方都是赢家,因为饮料大战引起了全球消费者对可乐的关注,大家都来喝可乐。可乐大战给我们的启迪是,并非只有“消灭”对手,才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惟一途径。在有些情况下,接受对手的存在并善待竞争对手,也同样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
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我们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于是,我们的竞争手段在不断变化,从开始的招招致命,置对方于死地而后生,到时下广为采用的强强联手,组成不同形式的战略联盟,形成竞争对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新格局。为什么呢?并仅仅是为了避免两败俱伤或是赢得遍体鳞伤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竞争中合作,可以促使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人们常把市场比蛋糕,若所有对手都分得一块,自己会少得一块,所以竞争的焦点是“掐死”对手,但当你掐死对手时,却挡不住更多的新对手不断冲到你面前,甚至把你掐死。在这种打杀过程中,竞争的实质是为了生存,而往往不会产生利益长期增加结果。
现在,我们不这么想了,不再是“少一个对手,自己就能多得一份”,而是与对手共同去创造一块更大的蛋糕然后再分,从而造成双方双赢的结果。竞争的焦点不再是抢蛋糕,而是如何做一块更大的。竞争的残酷性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资源整合以及优势互补的智慧法则。高明的一方在蛋糕分配上相对多一些,另一方绝对利益并不因此减少,同样增加,所谓双赢的根本:不是绝对公平的平均分配,而是双方都接受的一个共识。
不管从那种角度看,用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方式,从实际利益和长远利益看都是不利的,因此,应该运用双赢的策略使彼此都存在。作为一种良性的竞争方法,双赢将是最完美的结局。
奥巴马告诉你
对手不是仇敌,皆大欢喜的结局比你死我活更成功。
2008年10月20日,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参加竞选活动。当天,佛州选民开始提前举行大选投票。对手也可以变为盟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