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600000028

第28章 霸纪中(1)

七雄略第十八

战国时苏秦的六国合纵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而张仪用连横之术各个击破诸侯国,成就秦朝的统一大业。两位口辩奇才,凭借智慧和谋略,掌控诸侯于股掌之间。

原文

臣闻天下,大器也;群生,重蓄也。器大不可以独理,蓄重不可以自守。故划野分疆,所以利建侯也;亲疏相镇,所以关盛衰也。昔周鉴二代,立爵五等①,封国八百,同姓五十。深根固本,为不可拔者也。故盛则周、召相其治②;衰则五霸扶其弱。所以夹辅王室,左右厥世,此三圣制法之意③。然厚下之典,弊于尾大。自幽、平之后④,日以陵夷,爵禄多出于陪臣,征伐不由于天子。吴并于越,郑兼于韩,鲁灭于楚,海内无主,四十余年而为战国矣。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蚕食山东,山东患之。苏秦,洛阳人也,合诸侯之纵以宾秦。张仪,魏人也,破诸侯之纵以连横。此纵横之所起也。

注释

①立爵五等: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②周、召:周公旦和召公。③三圣:指的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④幽、平:指周幽王和周平王。

译文

我听说天下仿佛一个大容器,百姓就像是容器中的蓄水。容器太大,一个人就管理不了;蓄水过多,一个人无法守住。所以要划分疆界,要建立诸侯国;按照亲疏关系确定镇守的领域,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盛衰兴亡。从前周王朝吸取夏、商的经验教训,设立五等爵位,分封800多个诸侯国,其中同姓诸侯国50多个,周朝统治,根基深厚坚实,不可动摇。因此,国家兴盛的时候就有周公、召公辅佐治理;国家衰弱的时候有五霸扶持弱小的周王室。以此共同辅助王室,掌握那国家大局,就是三圣当初制定分封制的本意。但是,厚赏臣下的典章制度的弊端在于尾大不掉。自周幽王、周平王之后,周王室日渐没落,爵禄多由陪臣赐予,征伐的大权也不由天子决定。吴国被越国吞并,郑国被韩国兼并,鲁国被楚国消灭。天下没有权威的君主,这样的状态持续40多年,形成“战国”时代,秦国依仗地势险要,运用狡诈善战的军队,一点点地侵吞山东六国,山东各国深以为忧。苏秦,洛阳人,联合诸侯一起抵御秦国;张仪,魏国人,用连横的方式,离间拆散诸侯的合纵联盟。这就是纵横活动的由来。

原文

苏秦初合纵,至燕,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①,西有云中、九原②,南有呼、易水③,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④,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所以不犯寇被甲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⑤;渡呼,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于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事矣。”燕文侯许之。

注释

①林胡、楼烦:是战国时代北方的两支游牧民族。②云中、九原:云中,郡名。战国赵武灵王置。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地区。九原,秦郡,在今天包头西。③呼、易水:呼沱,即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流域在河北西部。易水,也称易河,流域在河北易县。④碣石、雁门:碣石,山名,在河北昌黎北。雁门,位于山西代县。⑤东垣:古代地名,概今河北正定。

译文

苏秦最初组织合纵联盟时,首先去了燕国。他游说燕文侯说:“燕国东边有朝鲜和辽东,北边有林胡和楼烦,西边有云中和九原,南边有呼河和易水。土地方圆两千多里,拥军几十万,战车达六百辆,战马有六千匹,粮食够数年食用。南边有碣石和雁门有丰饶物产,北边有枣和粟子的获利收成。人民即使不耕田种地,枣和粟子就足可以让人民吃饱。这是所谓的天府之国啊!国家安乐无事,看不到军败将亡这样伤心的事,这些有利条件没有谁比燕国更多的了。大王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燕国之所以不遭受战乱,是因为在南方有赵国做屏障。秦、赵争战,相互损耗,而大王再赵国之后,使能保全燕国,控制住这个大后方,这就是燕国不遭受侵犯的缘故。况且秦国如果攻打燕国,必须要逾越云中和九原,经过代和上谷,这就是数千里的路程,即使得到燕国的城邑,秦国也难以守住,秦国无法伤害燕国也是很清楚的。现在若是赵国进攻燕国,只要发出号令,不到十天,数十万大军就可以进驻东垣。再渡过呼河,涉过易水,不到四五天就靠近国都了。因此秦国攻打燕国,须在千里之外开战,而赵国进攻燕国,可以在百里内开战了,不忧虑百里之内的祸患,却重视千里之外的隐患,没有比这个计谋更错误的了。所以希望大王与赵国合纵,天下为一体,那么燕国就不会有忧患了。”燕文侯认为苏秦说得对,便同意合纵抗秦。

原文

苏秦如赵,说赵肃侯曰:“臣窃为君计,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民为也。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而不得,则民终身不安。请言外患。齐、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毡裘狗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皆可使致汤沐之奉,而贵戚、父兄皆可受封侯。夫割地包利,五伯之所以覆军擒将而求也;封侯贵戚,汤、武所以放弑而争也。今君高拱而两有之,此臣之所为君愿也。

“夫秦下轵道①,而南阳危;劫韩包周,则赵自操兵;据卫取淇、卷②,则齐必入朝秦。秦欲已得乎山东,则必举兵而向赵矣。秦甲渡河逾漳,据番吾③,则兵必战于邯郸之下矣。此臣之所以为君危也。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燕固弱国,不足畏也。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而伐赵者,何也?畏韩、魏之议其后也。然而韩、魏,赵之南蔽也,秦之攻韩、魏也,无名山大川之险,稍稍蚕食之,傅国都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则祸必中于赵矣。此臣之所为君患也。

“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士,不过三千,车不过三百乘,卒不过三万,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科其敌之强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于胸中矣。岂掩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按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西向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见破于人,臣人之与见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秦成,则高台榭,美宫室,听笙竽之音,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吓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熟计之。

“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强兵之臣,得陈忠于前矣。故窃为大王计,莫若一韩、魏、齐、楚、燕、赵,纵亲以叛秦。合天下之将相,于洹水之上④,通质,刑白马而盟。约曰: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其粮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其粮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奏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⑤,韩、魏皆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⑥,齐涉清河,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不如约者,以五国之兵共伐之。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之业成矣。”

赵王曰:“善。”

注释

①轵道:古道路名。在今河南济源境内,是豫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重要通道。②淇、卷(quān):淇,古为黄河支流,自河南省林县东南流到汲县淇门镇南入黄河。卷,古邑名,战国时魏地,在今河南原阳县原武镇西北。③番(pó)吾:古地名,战国时赵地,在今河北磁县境。④洹水:今名安阳河,又名洹河。从林县隆虑山向东流,经安阳,汇入海河。⑤渤海:指今沧州。⑥河外:指黄河以南地区。

译文

苏秦来到赵国,游说赵肃侯说:“我为大王着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人民安定闲适,不要多生战事,加重他们的负担。而使人民得以安定的根本,就在于有选择性地对外交往。选择好的交往方式,人民就能得到安定;选择不好的外交方式,人民就一辈子不安宁。请让我谈谈赵国的外患。齐国和秦国是赵国的两大敌人,这是人民不得安宁的原因所在。如果依靠秦国进攻齐国,人民得不大安宁;如果依靠齐国进攻秦国,人民也得不到安宁。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意见,那么,燕国一定会给您送上生产毡毛、裘皮、良狗的土地;齐国一定会送上产鱼、产盐的海边土地;楚国必定给您送上长橘柚的果园;还有韩国、魏、中山把他们国内封地送给您;而大王您的尊贵的亲属和父亲兄弟都有希望被封为诸侯。从别国割取土地,得到财物,这是春秋五霸不惜覆军擒将,冒生死危险追求的东西;给宗族亲戚封侯,是商汤、周武王冒着弑君的罪名也要争取的。如今大王毫不费力,拱手而得到这两件东西,这是我祝愿大王的事情。

“如果秦军攻下轵道,南阳就会处于险境;再劫掠韩国,包围周王室,赵国就得武装起来以求自保了;秦国再占据卫国,进而夺取淇、卷,那么齐国就得向秦国臣服。秦国的欲望既然已经取得山东各国,必然会发兵攻打赵国。秦兵渡过黄河、涉过漳水,占据番吾,就可以打到赵国的邯郸城下了。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事情。现在,山东各国,没有比赵国更强大的。赵国土地方圆两千里,军队数十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数年用度。西有常山,南有黄河、漳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国本来就是弱国,构不成祸患。而在各诸侯国中,秦国最怕的就是赵国。然而,秦国不敢发兵攻打赵国,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秦国害怕在进攻赵国时,韩国、魏国从后面攻抄它的后路。可见,韩魏两国是赵国南面的屏障。如果秦国要韩国、魏国就不同了。韩、魏没有名山大川的险要地势的阻隔,这样,秦国就可以一点点地蚕食他们的国土,就能一直逼近韩魏两国的国都。如果韩、魏无力应付秦国,必然臣服秦国。而韩、魏臣服了秦国,秦国就扫除了进攻赵国的障碍,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祸患就会直接落到赵国头上,这正是我为大王忧虑的。

“我听说,古代的尧开始连三个农夫的家产都没有,舜也没有咫尺的之土地,而后来都拥有了天下;夏禹聚集的人群不到一百人,而后却能称王于诸侯。商汤、周武王的兵将不过三千,战车不足三百乘,兵卒不过三万,而后来都成了天子。这关键是因为他们都实施了正确的策略。所以圣明的君主,对外能判断掌握敌国的强弱,对内洞察部下的能力,量才使用,这样不用等到两军在战场上对垒,就对双方胜败、存亡的可能了然于胸了。岂能被众人的闲言碎语所困惑而靠卜卦的冥冥预断来决定国家的存亡大事呢?我曾依据天下各国的地图分析过,发现天下诸侯的土地面积是秦国的五倍;诸侯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集中力量共同向西进攻秦国,秦国必定被攻破。可如今各国却甘愿面西,向秦国称臣。击败别人与被人击败,征服别人与被人征服,岂可相提并论?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是想割让诸侯的土地来与秦国讲和,秦国的目的达到了,那些人就可以有高大的房屋,豪华的宫室,欣赏优美的笙竽音乐,虽然国家备受秦国兵马的蹂躏,但他们自己却不为国分忧。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整天拿秦国的权势恐吓诸侯,以求分割土地给秦国。对此,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一下。

“我听说,圣明的君王遇事不犹豫,不听信谗言,抵制流言飞语,堵塞结党营私之门。这样,那些愿意报效国家的贤能之臣才能争相尽忠于君王。我为大王着想,认为不如联合韩、魏、开、楚、燕、赵六国的力量抵抗秦国。让各诸侯国的将相一齐来洹水结盟,互相交换人质,杀白马盟誓,约定:如果秦国进攻楚国,齐国、魏国就各派精兵援助楚国,韩国断绝秦兵粮道,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牵制秦军,燕国坚守常山之北;如果秦国攻打韩、魏两国,那么楚国就断绝秦军的后路,齐国派精兵援助,赵军渡过黄河、漳水等待出兵,燕国把守云中;如果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就断绝秦的后路,韩国防守成皋,魏国截断秦军的粮道,赵军渡过黄河、漳水,到博关等待机会,燕国派精兵进行援助;如果秦国进攻燕国,那么赵国就防守常山,楚国屯兵武关,齐军开过渤海地区,韩国、魏国派出精兵进行支援;如果秦国进攻赵国,那么韩国就驻军宜阳,楚国驻军武关,魏国出兵河外,燕国派出精兵进行支援。诸侯中有不遵守盟约,五国就共同讨伐它。如果六国实行合纵联盟对抗秦国,秦国必然不敢出兵函谷关侵犯山东六国。这样,大王宏图霸业就可以实现了。”

赵王说:“你讲得很好,就听你的吧。”

原文

苏秦如韩,说韩宣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①、商阪之塞②,东有宛、穰、洧水③,南有陉山④。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栝洞胸,近者镝掩心。韩之剑戟,则龙泉、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夫以韩卒之劲,与大王之贤,乃西面而事秦,交臂而服焉。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大于此者也。是故愿大王熟计之。大王无事秦,事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之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夫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可异于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窃为大王羞之。”韩王勃然作色,按剑太息曰:“寡人虽不肖,不能事秦。”从之。

注释

①宜阳:位于河南省西部。②商阪:即商山。在陕西商县东南。③宛(yuān)、穰(rǎnɡ)、洧水:宛,古邑名,在今河南南阳。穰,古县名。战国时楚邑,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邓州。洧水,古水名,即今双洎河,源出河南登封阳城山,最后流入颍水。④陉山:又称邢山,位于今河南新郑西南,以山脊为界,北属新郑,南属长葛。

译文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热门推荐
  • 再婚时代:首席前夫你够了

    再婚时代:首席前夫你够了

    总裁大人说:“你是木晴雪?江城第一少女?”结婚后,总裁大人很无赖。离婚,&quot;结婚前,总裁大人没有只言片语。再婚,某女终于忍无可忍,将首席前夫虐成渣渣。&quot
  • 悍女修仙

    悍女修仙

    男人婆一朝穿越到古代,终于实现想要变成淑女的念头。可素……穿墙咒是什么东东?什么?你这里的东西要用灵石买?有没有搞错,老娘只有银子啊银子!
  • 养肾补肾小百科

    养肾补肾小百科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身体的" 老本",如果只使用而不保养,肾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虚证,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调补,补足肾气。本书立足于中医学之上,除了介绍补肾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从饮食、运动、物理疗法等出发,明确提出最有效的补肾方案,让你一步到位,辨证施治,远离肾虚的烦恼。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死太监当爹了

    死太监当爹了

    师傅说她今年命不好!死老头,乌鸦嘴,真被说中了:一场海难将她卷入了无边的漩涡!她有时候觉得自己运气好到爆棚!居然狗血地遇上了穿越这等好事,还好死不死地砸在郑和的床上!虾米!这太监…居然是假的?!她发誓,她只是一不小心摸到了太监本应不存在的宝贝而已…再发誓,她摸第二遍只是想证明自己没有摸错而已…坑爹的货,就因为那“一不小心”,命运竟然奇妙地将她与郑和牵扯到了一起,从此之后,真半仙与伪太监的狗血情路随着下西洋一路展开…一路坑蒙拐骗,吃喝玩乐样样占全,因为老娘一手绝活,谁怕谁?除了偶尔掐指算算,闹闹小场,发发神威,其实生活无比惬意!只是,尼玛,老娘是你什么人,居然给我定了这破规矩?美男不让看,美食尽情尝,虾米!还得负责给死太监生个娃?◆◇◆◇◆◇【惩罚篇】某半仙做错事,郑和罚其跪佛堂自省。晚上郑和问道:“面佛一日可有觉悟?”某半仙答:“有。”郑和问:“能悟出我佛在想什么?”某半仙答:“想动动......”【生娃篇】某女怀了娃,与郑和府上的仆人打赌生男生女。仆人赌夫人肚子定是大胖小子。某女坚持说是女孩。待临产之日,众多的仆人聚集在产房外,皆捏拳屏气。就在郑和焦急不安之中,忽听里面某女的惨叫声:我要重新下注,稳婆说我的肚子一个顶俩!注:1、本文大量各色养眼帅哥涌出,宠文加结局一对一。2、小说虚构,背景明朝,资料各路搜集,纠真党绕行。3、最后闪泪求动力,封面下方的加入书架,亲们费点小力点下哦。
  • 重生珠光宝鉴

    重生珠光宝鉴

    *新文推荐《邪少猛追妻,彪悍小中医》*一次飞机失事,使得三十六岁的苗函嫣回到十八岁那年。随着命运的改变,拟补前世的遗憾,使得悲剧不再重现,更让她学会了珍惜。一步步登峰踏远,却发现父亲和她前世的死亡并非意外,在恨意的使然下,她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漫步浮世间,她只为活出自我保护家人!皎月难圆,我命由我不由天,既然上天给了她如此天赋,她便要狂给世人看!古董界的鉴定大师,赌石界的翡翠王,考古界的天纵奇才,商场上的高傲女神……只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女神撇撇嘴:“自恋是病,得治!”
  • 跟诸葛亮学口才:成大事必备的说话艺术

    跟诸葛亮学口才:成大事必备的说话艺术

    语言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说话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的常变常新的资本。好口才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和财气,所以拥有好口才,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一个人,不管你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你无法流畅、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你仍就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本书通过现代事例加以诠释后,成为快速提升说话能力的一部奇书。
  • 下堂医女

    下堂医女

    他是归云岛岛主,承长兄之位,身带顽疾她是归云岛范姜医苑苑主,少年得名说到底她范姜杏就是岛主的私人大夫“红杏,我这病,这辈子怕是离不开你,为免误你终生,我决定娶你。”她拒婚无效,吉日一到,她便被他的云龙护卫队“送”到他跟前拜堂新婚之夜,他陪着他同样体弱多病的寡嫂她丝毫不在意他关心寡嫂比关心他的妻子多,她也不在意但是,他因他嫂子的病情延误而大骂她是庸医就太过份了“我要你治好她。”“我尽力了,”药医不死人,治不了心病。“她若有任何差错,范姜医苑休想继续在归云岛立足。”她不是治不好,是不能治,范姜家受牵连,范姜一族从此消失在归云岛三年后,他出现在她面前,指责她红杏出墙“白纸黑字,休书为证,你我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她抖出一张薄纸“休书非我所出。”“休书上有归云岛主印章为证。”他抵死不认,好,他既然指责她红杏出墙,她范姜杏就出墙给他瞧瞧——
  • 穿越飘渺修神路

    穿越飘渺修神路

    在看了第五遍《飘渺之旅》后,林雨凡深深的被里面李强所遇到的奇幻修真之旅所震撼。在一觉醒来后他发现自己竟然进入了李强的世界,看林雨凡怎样跟随着木子一起修真成神,不一样的修真界,失踪的佛宗,古神藏背后的秘密,幻神殿的神奇,灵鬼界的背后,林雨凡会带着大家一起经历不一样的飘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