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退让,利人利己
《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的故事。
杨翥的邻居丢失了一只鸡,指骂说是被杨家偷去了。家人气愤不过,把此事告诉了杨翥,想请他去找邻居理论。可杨翥却说:“此处又不是我们一家姓杨,怎知骂的是我们,随他骂去吧!”
还有一位邻居,每当下雨时,便把自己家院子中的积水放到杨翥家去,使杨翥家如同发水一般,遭受水灾之苦。家人告诉杨翥,他却劝家人道:“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
久而久之,邻居们都被杨翥的宽容忍让所感动,纷纷到他家请罪。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欲抢杨翥家的财产,邻居得知此事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难。
人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和别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磕磕碰碰,出现点儿摩擦,在所难免。此时,如果仇恨满天,得理不饶人,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而如果采取宽容退让之道,则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待对方觉得从你的宽容退让中受了实惠,觉得欠你的时候,你就是该获得补偿的时候了。杨翥获得的补偿比他因退让失去的要多得多、重得多,两相比较,哪个更划算,不言自明。宽容的退让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退让之苦能换来和睦相处。
有位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
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甘心回头,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说:“亲爱的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推车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执起来。这时,河面漂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人便不约而同地请和尚为他们评理。
和尚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
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
和尚说:“你既然急着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儿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和尚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我已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给农夫让的话,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和尚反问道,“你既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满脸通红。
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是一种需要操练、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你用宽容对待别人了,别人也会因此而对待你。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
如果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化解,极易导致肌体内分泌功能失调,诸如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过量分泌,引起体内一系列劣性生理化学改变,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等;并可伴有头昏脑涨、失眠多梦、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等症候。
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贻害身心健康。有的过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酿成祸端,造成严重后果。而一旦宽恕别人之后,心理上便会经过一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过程,使人际关系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愁烦闷可得以避免或消除。
主动退让,后发制人
以退为进不仅作为军事谋略应用于军事中,而且也广泛地运用于谈判、职场和生活的交际应对中。
以退为进,化解谈判危机
谈判时己方本来非常希望同对方合作,这样对双方都能够带来实际的利益,但是由于对方拒绝合作或者提出较为苛刻的要求和条件,使谈判很容易陷入僵持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己方可运用欲擒故纵的技巧,主动提出放弃进一步谈判或者合作的企图。这样一来,由于对方失去合作对象之后,不但不能够满足进一步的要求,而且连最起码的利益也不能获得,因此对方不得不答应妥协和让步,放弃进一步的要求以使自己的根本利益不受到伤害。
在美国南方的一座小镇郊外有一家大型的家具厂,这家工厂的建立为当地社区的人们提供了许多就业的机会,也为当地带来了繁荣和经济发展。当地社区的人们看到工厂的建造为他们带来的利益和繁荣景象都欣喜异常。几年之后,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座家具厂决定扩大规模,另外建造一座新的工厂。
新的工厂在热火朝天中开始建造了,由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很快就建好并准备正式投入生产了。可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由于新工厂没有全套的自动洒水设备,保险公司拒绝为新工厂提供相应的保险业务,而当厂方打算配套建造这种洒水设备时,却又发现现有的水管根本就不适合这种设备,因此必须重新铺设工厂的水管。
为了这件事,工厂的经理主动找到当地的镇委员会,要求就另铺水管的事情进行谈判。但是镇委员会认为原有的水管是为了紧急救助而用的,不能挪为其他用途,因此拒绝了工厂另铺水管的要求,并且表示,无论如何,镇上都不会给厂方任何形式的补助。经理经过多方努力,设法同镇委员会接洽谈判,最后举行可行性调查的听证会。
听证会上,厂方极力告诉委员会他们增加了大批的员工,需要更多的水,同时工厂的扩建能够进一步帮助本镇的繁荣,等等。但是委员会仍然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一再表示镇上经费不够充裕,无法对另建水管进行补助,谈判又一次出现了危机。为了打破僵局,工厂经理愤愤然地离开了会场,扬言要把工厂搬到另一个镇子上去,声称在那里他们可以享受到非常优惠的条件。
后来,通过当地的报纸和其他渠道,镇上的居民知道了这个案件的始末,他们了解到自己的城镇竟然连水管也不能铺设,不能建自动洒水设备,而别的城镇却很乐意补助,感到非常愤慨。
在这个时候,镇委员会才开始认识到工厂经理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家具厂搬走,不仅会丧失很多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使城镇的繁荣消失,导致民心涣散,后果将变得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镇委员会又主动找到工厂经理,双方再一次进行了谈判。工厂经理看到镇委员会主动前来与自己谈判,知道自己从开始的被动形势变为主动了,于是不仅要求镇委员会重新铺设水管,而且还必须给他的工厂一些优惠政策和相应的经济补助,否则的话,他将仍然考虑将工厂迁出本镇。镇委员会无奈,只好答应了对方的条件,不仅为工厂另铺水管,而且还努力地提供贷款以及其他的优惠政策,家具厂取得了谈判的最后胜利。
工厂经理为了实现能在小镇新建厂房、铺设水管建造自动洒水设备的目的,巧妙地运用了欲擒故纵的谈判技巧和方法,扬言要将工厂搬到其他的镇去,使镇委员会最后作出让步。这个欲擒故纵的策略,使工厂方面完全控制了谈判的局面,为进一步取得谈判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镇委员会正是被厂方的这种计策所迷惑,不仅被迫答应了对方的要求,还给对方提供了诸多原本没有的优惠政策,使得家具厂成为真正的赢家。
在面对商场上的矛盾、冲突时,回避锋芒,不直接对抗,不去正面迎敌,找到突破口后再伺机而动,这样方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解决职场人际,可以以退为进
在职场的交际中,也是如此。面对竞争,有时候采取以退为进,后来居上的策略也不失为一种高招。
虽然管理的职位越来越少,但你想担任管理职位的心情如果越迫切,就越会引起反效果。若同事比自己较早升任主管,你就嫉恨的话,那么,主管的职位就会离你更远。
人一焦躁或嫉恨时,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并产生异常的心理。心态异常的人,是很容易失去机会的。
当同事比你抢先出头时,你不要着急,也不要妒忌,还是应该尽全力工作。这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办法。
工薪阶层职员的沉浮,完全是由领导的看法和周围的状况决定的。如果同事升迁就表示不满,朋友薪水比你高就眼红的话,你便不能出人头地。你若不了解以退为进、后来居上的战术,必定无法获得胜利。
面对挑衅时,后发制人
在面对挑衅时,后发制人是一种聪明招式。运用这种招式,往往是先让对方动手,自己主动退让一下,然后再反击,以制服对方。由于后发制人是在对手已经有了行动,并且从一定意义上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之时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临危应变术。
在《水浒传》中有一段“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在发配沧州途中,被柴进接到庄里,设宴款待。柴进家中的洪教头觉得林冲只不过是一个“配军”,因而瞧不起他,而柴大官人又如此礼待林冲,因此引起洪教头的嫉妒之心,决计要与林冲比试高低。只见洪教头先起身,连声说:“来、来、来,和你使一棒。”便脱下了上衣,站到场地中央。当林冲站起身时,洪教头又喝道:“来、来、来!”林冲碍于柴进的面子,只得草草应战,刚使了四五个回合,便跳出圈外说:“小人输了。”柴进见林冲并未使出本领,便极力劝林冲再使一棒。洪教头见林冲刚才棒法怯了,也想再显威风。但见他又连喝三声“来、来、来!”使棒朝林冲舞了下来。林冲不慌不忙地往后一退,洪教头赶人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此时,林冲见他脚步已乱,于是,将手中的棒从地上一挑,和身一转,那棒直扫洪教头的臁儿骨上。洪教头招架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林冲以后发制人之术,获得了比武的胜利。
林冲碍于情面,先是主动退让,还了柴进的人情,也使得洪教头自以为了不起,助长了他想一争高下的心思。结果,他真正主动出击后,眨眼工夫便将洪教头打败,使这位挑衅者颜面扫地。
学习退让有方法
美国有位总统名叫马辛利,因为用人问题,遭到一些人的强烈反对。在一次国会会议上,有位议员当面粗野地讥骂他。他极力忍耐,没有发作。等对方骂完了,他才用温和的口吻道:“你现在怒气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然愿意详细解释给你听……”他的这种忍让的态度使那位议员羞红了脸,对马辛利的敌对态度立即缓和下来。
试想,如果马辛利得理不让人,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得理的优势,咄咄逼人地进行反击的话,那对方决不会服气。由此可见,当双方处于尖锐对抗状态时,得理者的忍让态度,能使对立情绪“降温”。
下面介绍一些适时退让的方法。
主动规避法
《将相和》中蔺相如对廉颇主动回避,不与廉颇有任何直接摩擦,这是最基本的退让法。最终他赢得了廉颇的负荆请罪,为赵国创造了内部团结的政治局面。古时候,有些仁人志士也经常用这种方法拒绝与当局合作,不同流合污。
阳货是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也是实际掌握鲁国政权的人物,气焰熏天而且图谋不轨。当时,孔子在鲁国的名声很大,各派政治力量都想把孔子争取到自己的阵营中,阳货也不例外。可是孔子却不为所动,专心在家研究学问。
有一天,阳货要到孔子家里去。孔子提前得知了消息,躲开了。可是阳货送了一只烤乳猪给孔子家。按照当时的规矩,“来而不往非礼也”,孔子也必须到阳货家里去回拜。
孔子虽然得罪不起阳货,却也不想和他发生什么往来,背上和乱臣贼子交往的恶名,给政敌留下攻击自己的口实。他想了一个主意,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这样既不失礼,又保全了自己的名节。
不料,半路上孔子却和阳货撞上了。
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你这么有本事却不施展,听任国家混乱,这难道是仁吗?”
孔子没有办法,只好敷衍说:“不是。”
阳货又说:“你这么喜欢参与政事,却又屡次错过机会,这难道是智吗?”
孔子说:“不是。”
阳货紧逼:“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啊。”
孔子说:“好好,我会去做官的。”
从孔子的内心来说,对阳货是深恶痛绝的,可是他没有力量去遏止,所以尽量避免与他发生直接的冲突,维持表面上的正常关系。虽然孔子口头上说要去做官,实际上在阳货把持朝政的时局下,他始终是独善其身的态度。
调和退让法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特别固执己见,十分容易为一些事情同别人争论,而且火药味浓烈。这时候,得理的一方应当有饶人的雅量,他可以一面解释一面折中调和,最好使用不带刺激性的“各打五十大板”或者“你好我好”的语言形式,以避免冲突的扩大。
一次,有一位先生在岳父家吃饭,进餐时翁婿两人聊起了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问题。这位先生强调:“公路的进度一再推迟,是有关方面的一个严重错误。”而岳父则不同意,认为公路本来就不该兴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渐趋激烈。
后来岳父把问题扯到“年轻人自私心重,没有环保意识”上面,显然是在批评这位先生。这位先生怕再争论下去伤和气,便开始缓和下来,他婉转地说:“可能我们的看法永远也不会合辙,可是,那没有什么,也许我们都是对的,也许我们都是错的,这也是不可知的事。”
这位先生的一席话,不仅给自己搭了台阶,也维护了岳父的面子。避免了双方争论不休,矛盾扩大,影响感情。试想,如果那位先生意气用事地与岳父争论下去,结果会如何呢?很可能惹火老岳父,被臭骂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