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沟通
常言道,“不走不亲,常走常新”,谈的就是亲属间要经常走动,你来我往,经常交流才能深化感情密切关系。亲属间的沟通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有助于个人人脉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亲属间凝聚力的重要标志。我们提倡多沟通,也并不是“串门”越多越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彼此的生活和工作都很紧张,走动频繁会给双方都造成很大负担,所以沟通频率要适当,沟通方式要多样。除了拜访交谈以外,还可以搞些郊游,共同参加一些文娱活动,这些对于丰富业余生活,使彼此的身心得到放松及密切彼此关系都是大有益处的。
礼尚往来
亲属间的交往,礼节应酬发生的频率较高,如新婚之喜、寿诞之喜和乔迁之喜等,总要有所表示,以示祝贺,这是人之常情。礼品是感情的载体,然而礼品不是万能的,亲属间的交往终归是情感的交流。
人际学中的礼尚往来,并不是经济学中的等价交换。如果亲属有可贺之喜或有疾病在身,带点儿礼品去看望是应该的,但要注意“度”的问题。古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说法,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庆贺或慰藉之情就可以了。如果彼此在礼节上应酬过多、过重,不仅会增加彼此的家庭开销,而且还会使人觉得庸俗,进而淡化人际关系。因此,在亲属交往中,应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方式,注重情感交往,克服那种“礼品越厚重人情越深”的庸俗思想意识。
不要给亲友出难题
给亲友出难题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让亲友帮助办违章违纪的事;二是要亲友代办力所不能及的事;三是事无巨细,明明自己能办的也要亲友代劳,理由是,既然是亲友关系,就应替我奔忙。
亲友之间的帮扶是应该的,但帮助人从来就是相互的。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说过:“我结交朋友的方法是给他人以好处,而不是从对方得到好处。”亲友之间交往应遵从这一原则。那种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甚至不惜把亲友置于违法境地的做法是极端自私的表现。亲友间一方要考虑另一方的难处,另一方也应体谅对方的困难,应该帮的或能够帮的,就要主动热情地帮助对方。但要注意“人情交易”中的原则,即不能拿原则做人情交易。而应保持理智,坚持公私分明。
识好朋友再相交
中国人历来重视友情。古人有“虽未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意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友情誓言。也极其重视“为朋友两肋插刀”义气。但是,害你的也是往往是“朋友”,我们如何结交真正的朋友,拒绝损友恶友呢?
益友交于“义”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说的就是知心朋友的可贵。在交际中,多结识益友是非常重要的,他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忠言逆耳的劝告,就会激起你的自信。那份自信可以让你读懂很多道理,定会让你获得双倍的收获,让你渐渐走向成功。
从前,一个富翁的儿子交了许多酒肉朋友,那些所谓的好朋友经常到富翁家里大吃大喝的,还以是富翁儿子的好朋友而自居。富翁看出这些人不是他儿子真正的好朋友,便经常劝导儿子远离这些人。然而,儿子却认为这些朋友是好朋友。富翁想出一个办法,让他儿子假装杀了人,去求他的朋友帮助,结果,富翁儿子的这些酒肉朋友全都一溜烟地跑掉了,还有的在那里幸灾乐祸。
父亲对儿子说:“我平生只交了一个半朋友,一个是朋友,一个是半个朋友。你去我的这一个半朋友家看看吧。”富翁的儿子先到了父亲所谓“半个朋友”的家,仍是假装杀了人,“半个朋友”给了富翁儿子一大笔盘缠助他逃走,并保证不会告发他。富翁的儿子又到了“一个朋友”的家,只见“一个朋友”把富翁儿子的服装换了下来,并告诫富翁儿子今后要好好做人,让自己的儿子替富翁的儿子去顶罪。
可见,“半个朋友”会帮助你,并不会落井下石;“一个朋友”为了帮助你、挽救你会不顾自身的一切,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结交益友是非常重要的。交一个好朋友会受益终生,交一个坏朋友会给你的一生带来灾难。当然,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作为朋友的朋友,也不应要求朋友过多,有些情况下,我们也要设身处地地为朋友着想。有时候不是他不肯帮忙,是他能力有限。有的朋友虽穷困,但在你需要帮助时倾尽所有。有的朋友虽富甲一方,在你需要帮助时,却只是意思意思而已。这里面即可看出“朋友”的含金量。
交友要有自尊
人际交往最忌讳大献殷勤,不卑不亢才是交际的首要原则,因为自尊是交往中首要的吸引力,如果抛弃自尊去讨好别人,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酒肉朋友不可交
其实,“酒肉朋友”一词早就有了,古人最不屑这种建立在吃喝之上的朋友关系,而许多现代人却恰恰以此为荣。其实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交际,都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个体展现自我的过程。在展现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格力量被别人欣赏,当两个人互相欣赏时,友谊就产生了。
要知道,酒宴只是交友的一种途径,交友的途径是很多的。街上偶遇可以结识一个挚友,邻座而识也能成就友谊,甚至仇人相斗也能不打不相识地“打”出友谊。
酒肉可以帮助我们结识朋友,但仅靠酒肉维系的肯定不是真朋友。
朋友之间宜常联系
和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即使你们从小一起长大,若干年不联系也可能形同陌路。因为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不经常交流肯定会产生隔阂。所以,朋友宜精不宜多,要悉心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能鼎力相助,而不是建立在纯粹的利益基础之上。
一些生活中的朋友要多加联系,因为这些朋友都是些有着共同经历、经过时间考验的知心朋友,要留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加深友谊。这部分朋友是最可靠的,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一份最纯的友谊,任何时候,他们都能给你帮助。
交友时要有一定戒心,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一个人交往时要判断对方和你交往的动机是什么,是看重你的人还是其他,如果纯粹看重你的钱和势或其他利益,那么就不必深交。如果能形成互利互惠,当然也不妨交往一下。
对朋友,可以不必天天问候,日日关心。但终究朋友有难,一定要尽力相助。而你有困难朋友肯定也会大方出手。
与朋友相处,讲朋友之道的前提下,可针对不同朋友的心理需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人制宜地与之相处。
睦邻友好才可贵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一种普遍关系,好的邻里关系等于为自己添了左膀右臂,在困难的时候,可以得到邻里的帮助。因此,处理好和邻里的关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
怎样搞好邻里关系呢?我们认为邻里间交往要遵守以下原则。
主动交往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彼此相倚”现象。在陌生人之间,开始如果没有人打破沉默的话,往往大家都默不作声;如果有人谈笑风生起来,于是其他人也会很快响应。就是说,大家都相互示范。邻里间的交往也是如此,如果谁也不去主动交往,可能彼此间就一直“不相往来”下去;如果有一个主动些,大家彼此就会亲热起来。主动交往不仅是邻里交往的开端,也是邻里友好交往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克服封闭心理,发展融洽的邻里关系,要提高交往的主动性。人际交往是互动的,只有在互动中人们才能彼此加深了解,深化感情。然而在交往的开始阶段,总要有一方更主动一些。对一些不熟悉的邻居,不妨主动请教他们的尊姓大名,主动借各种机会,如去买菜、去幼儿园接孩子等,说一些与他们相关的话题,找出双方的兴趣点和共同点。这就为进一步交往打下了基础。
严于律己,礼让在先
严于律己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因自己的快乐和方便而去影响别人。如不多占用公用的区域;午休与晚上休息时间音响尽量小些,不大声喧哗等。严格要求自己是一种文明的、有修养的交往方式,也是人际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常言道:“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指的就是高尚的道德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感染作用。
明朝时,山东一姓董的人在京城做官,家里给他捎来信,说家中因盖房砌墙和邻里发生争执,要他出面干预。此人见信后便题诗一首给家人:“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墙又何妨?”其家人接信后受到启发,砌墙时主动让出一些地方。其邻里也从中受到教育,也主动让出一些地方。结果两家墙砌好后,中间形成了一条八尺宽的过道。这过道被后人称为“仁义胡同”。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邻里间如果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克制利己欲望,彼此礼让,不怕吃亏,就会减少或避免矛盾的产生。
不干涉“内政”
人们常用“亲如一家”形容邻里关系之好。邻里之间相处时间较长,经常互相帮助,形成了比较亲密的关系。这种邻里友谊给双方都带来了许多方便和愉快。但这种友谊再深也只是邻里之间的友谊,而不能忘了“不干涉内政”这条原则。
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既有共同的社会属性,又有其独立的人格品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不同的人其活动圈永远不会完全重合。个人身上的事,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就没有究底的必要。诸如私生活、家庭状态和宗教信仰等,那是个人的人身权利,邻里间关系再好都不能妄加评论,更不能以个人感情代替他人的意志,否则就会出现好心无好报的现象。有些关系密切的邻里,忽然关系恶化了,甚至反目成仇,原因就在于超越了邻里交往的界限。
热情帮助,相互理解
邻里之间要主动、热情,相互帮助,不能关起门来对邻里的急难之事不闻不问。对邻里的老人、行动不便的病人以及其他有生活困难的人,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到邻里关系的温暖,增强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邻里间的交往是双向的情感交流。如果你希望别人尊重你,你必须对别人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是改善和发展邻里关系的重要手段。理解他人和克制自己是一致的。如果邻里是天南地北地凑到一起来的,性格各异,爱好不同,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就更需要彼此理解和尊重。
处理邻里关系的“三戒”
有人总结了处理邻里关系的“三戒”,可供参考:
一戒搬弄是非。有些邻里习惯风言风语说闲话:看到别人打扮得漂亮些就说三道四,邻家的男主人家来了个女客人就胡乱猜疑;别人家婆媳间有点儿小口角,就添油加醋地传来传去,往往闹得邻里间矛盾丛生。戒除这种现象的有效办法就是不给搬弄是非者以市场,既不去打听邻家的私事,也不偏听偏信。
二戒多心多疑。邻里间出现矛盾,往往是出于误会,或是自己好猜疑,习惯于以偏概全所致。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凡做了错事的人,都有一种内疚感,这就更需要别人的宽容与理解。宽容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温暖和力量,使人心里感到安慰。如果对做错事的邻居一味责难,反而会使其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三戒以邻为壑。战国时有个叫白圭的人自夸善于治水,孟子批评他说,你用筑堤挡水的办法使水流到别的国家,实际是把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壑。后人就用“以邻为壑”形容那些只顾自己利益,而把祸害转嫁给别人的人。与邻里相处切不可扫开了自家的路却挡住了别人家的路;不愿往自家门口泼脏水,而把脏水泼在邻家门口……
如果人人都遵守邻里间交往的规则,那么邻里间的矛盾就会大大减少。如果出现了矛盾,也不要感情用事。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冷静协调,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只要抱着以和为贵的态度,矛盾就不难解决了。
交际操纵术
1. 既要辨好与对方的角色关系,也要辨好众人之间的多种角色关系。
2. 用好“常”字:生活中亲戚要常串,朋友要常联系,邻里之间要常找机会一起交往,职场中与相关人士要常沟通。
3. 说话要符合自己在角色中的定位,不要越位说话,而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4. 要注意不要任意而为,要多加调查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