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069

第69章 初展谋略

公元前180年,刘恒在群臣山呼万岁中登上了帝位。

不管之前朝局多么惊险,不管大臣多么压抑,都已经成为过去。宗室,外戚,大臣这三驾庞大的权力马车在经过短时间以命相搏之后,最终以宗室和大臣的联盟获胜而告终。

刘恒想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在代王府的日子里,他就曾经思忖过,假如哪一天他位高权重,他会如何治理这万里江山?为了这个答案,他曾经埋首于各种典籍之中获取营养,也曾经不断地学习父亲和高后的治国方法。

高后称制八年,刘恒的日子并不好过,看着自己的亲族一个个死去,他甚至感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他走过来了,这段苦日子,只有刘恒,才能真正体会到个中滋味。所以,即便高后管制下的帝国仍然生机勃勃,但离刘恒的理想国度还非常遥远。

为了心中的盛世,刘恒,开始努力吧!

刘恒才二十三岁,但他的坚毅与冷静却远远超出他的年龄。让他无法想象的是,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皇位。现在的刘恒,不是位高权重,而是九五至尊,是天下所有人都得顶礼膜拜的一国之君。

在入主未央宫前殿的当夜,刘恒为了稳定朝局,率先控制了守卫京城的南北两军,而且连夜下达了大赦的诏书。

刘恒的沉着稳重,让所有人都惊叹新皇帝的老练。在大臣们的想象中,刘恒这个偏远的诸侯王只不过是有个好名声的人而已,代国那么荒凉的地方一年到头芝麻大的事也就没几件,哪能跟朝廷处处玄机相提并论,而刘恒当天的表现却仿佛一个政治老手般,恰到好处地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陈平在新皇帝身上看到了他前所未有的帝王天赋,这让陈平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在朝廷混了这么多年,他比谁都明白大臣中不乏投机客,这些人表面上认可刘恒的恭孝仁顺,实际上都打着另外的小算盘,如果刘恒像刘盈一般除了宽仁,而没有手段,那么到头来还是会成为别人的玩偶。如此,那么他陈平等一班老臣有何面目去见高祖?

然而,刘恒入主未央宫当夜的一道道命令却分明地在告诉大家他的水平足以带领着这个年轻的帝国走向繁荣富强。

刘恒后来的举动则更加证明了陈平的判断,刘恒会成为一代圣君。而他所要做的只是让这位未来的圣君尽早地熟悉政务。

刘恒九月即位,登基忙活了个把月,总算得了闲暇。

为了回报那些拥立自己的大臣,宗室,刘恒决定即刻给与他们报酬。

在周勃安刘事件中,陈平算是谋划者,而周勃是统帅,两人的功劳大得几乎伯仲,如果两人都要升迁,周勃只能升为丞相,而陈平原本就是丞相,可是丞相位置只有一个,看起来有点不好办。

但刘恒却并没有被问题所难倒,他仿效孝惠将丞相重新分出左丞相,右丞相。刘恒原本想让陈平担任最高官职右丞相,但陈平坚持认为周勃的功劳比自己大,由周勃任右相合适,而他任左丞相即可。

陈平在丞相位置上混了十多年,他比谁都清楚百官之首最难当,才能不足上去了迟早也得下来。况且周勃的为人陈平很清楚,周勃不但好勇而且争功,诛杀吕氏,周勃一直认为自己是第一功臣,所以不把百官之首的位置给他,恐怕会丧失数十年来将相和的大好局面,这对于新皇帝是大大不利的。因此,倒不让周勃去火坑上烤一烤,让他自己去慢慢体会。

结果,陈平说服了刘恒,刘恒任命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右丞相。车骑将军灌婴晋升任太尉。

年轻的刘恒就这样不留痕迹地封赏中重新构建了朝局的权力天平。

与陈平得到封赏的平静不同,周勃在得到右丞相的任命后,一脸骄色地出了未央宫,文帝则望着他出去的背影,非常恭敬。周勃的踞态被一位仁兄看到了,心中不满。

他的名字叫袁盎。

袁盎时任中郎,在吕产和吕禄府上做过家臣,文帝即位后,由其兄袁哙举荐做了中郎将,他机智雄辩,且又耿直敢言,袁盎的性格和才能注定了这位仁兄终究会成为朝中的风云人物,而且多年后他将一手炮制一个天大的冤案。

这位仁兄非常的勇敢,吕产的风头还没过去多久,他就敢跑去向刘恒告了周勃一状,要是胆小的人,唯恐避之不急,等过了风头再说。

袁盎见到刘恒问道:“陛下将丞相视为何人?”

刘恒有点不解:“不言自明,社稷重臣?”

袁盎摇摇头道:“非也,丞相是功臣,非社稷之臣,臣认为陛下对丞相过于恭敬,丞相不知内省退让,反而面有骄色,这岂是君臣之道,臣私下认为陛下不应用此等恭敬态度待丞相。”

刘恒听完,虽然心里一惊,很是认同袁盎的说法,但刘恒却默不作声,不置可否。

刘恒不是不知道君臣之道,但是当务之急自己立足不稳,只能对大臣加以笼络和容忍。所以即便袁盎的建议很正确,他也不能明显的表态。

袁盎是个聪明人,他见刘恒不置可否,也不多说什么,只能悻悻然告退。

让人意外的是,周勃很快就在右相职位上出了洋相。

文帝元年四月,刘恒在朝堂上问周勃道:“天下一年决狱断案有几件?”周勃一听就慌了,回答说不知道。刘恒再问道:“一年钱谷出入有多少?”周勃顿时汗流浃背,还是不知道。刘恒见周勃一问三不知,眉头稍皱,脸色变得有点不好看了。刘恒便问陈平,陈平答道:“陛下可以去问主事!”

“谁是主事?”

“陛下问决狱,找廷尉;问钱谷,找治粟都尉即可!”

“哦,如果都有主事,那丞相要来何用?”

“宰相上佐天子,下治万民,外镇抚诸侯,内亲附百姓,使百官公卿各司其职!”

刘恒微笑着点点头。周勃听完陈平的回答,顿时满脸通红。

下朝的路上,周勃偷偷地找到陈平,抱怨道:“你怎么不教我?”

陈平笑了:“周兄身为右相,怎么却连职责都不清楚?如果陛下问长安盗贼有多少,难道要强对么?”

周勃听了这话,一时哑口无言,心想这百官之首实在难当,反复思量之下,决定辞职不干了。八月,刘恒就下旨免了周勃,取消左右二相之分,由陈平专任丞相。

在刘恒封赏的过程中,大部分人是非常高兴的,比如刘泽徙封燕王,终于摆脱了小国诸侯的苦恼。纪通,刘揭等被光荣封侯。

高兴的人有,郁闷的人也有。

刘襄三兄弟就很不平衡。

杀吕产是他刘章的功劳,去未央宫清场是刘兴居干的。他们提着脑袋战斗在第一线,可谓居功至伟,但除了得到些食邑和赏钱,头衔没有换,官职没有升,以前是什么现在还是什么。作为刘氏皇族中反吕集团的标杆式人物,刘章有一肚子委屈没地发。原本他想凭着杀吕产的功劳好歹也能捞个诸侯王做做,而今却还顶着侯爷的帽子,能不郁闷么?

刘章的一肚子牢骚只能压在心里。话说回来,刘章也怪不得刘恒对他寡恩,当初,刘章诛杀吕氏的目的是为了迎立大哥刘襄,偏偏刘章保密工作没做好,让刘恒知道了。虽说刘恒宽仁,但也不傻,不翻旧帐算好的了。但刘章的悟性不高,老觉得刘恒对不起他。

直到文帝二年(前179年),刘恒察觉到了刘章兄弟的牢骚,在大肆封王的同时,顺便封了他们兄弟俩,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国土小的可怜,还是从齐国割出来的。

刘襄的郁闷之处在于,皇位本来就要到手了,却硬生生被刘泽给搅黄了。

什么母家太盛,会带来第二个吕氏。刘襄越想越气,甚至想着递一封奏折上去,告刘泽一个打击报复的罪名。

刘襄郁闷之下,竟然生起病来,挨到文帝元年八月就挂了。

他的兄弟刘章虽然被封了城阳王,但与刘章想要的大国相去甚远,也是抑郁成病,熬到文帝三年四月,也跟着挂了。

仨兄弟剩下刘兴居一人继续郁闷,他把大哥二哥早死的气都算在了刘恒头上,于文帝三年五月,趁刘恒到代地故地重游的时候,铤而走险,起兵谋反,他的起兵也首开同姓诸侯谋反的恶例。一个月后,就被刘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扑灭了。

文帝三年八月,济北王刘兴居在狱中自杀。

当然,刘襄三兄弟的歇菜对于朝廷的影响并不大。但另外几个重臣元老的逝去却引起了朝局的变化。

文帝元年三月,楚元王刘交薨。

文帝二年冬,陈平薨。

文帝四年,灌婴薨。

刘恒送别了一个个左膀右臂,他们的逝去虽然是朝廷的损失,但也给刘恒腾出了施展拳脚的空间。

为了盛世的到来,刘恒坚毅地接过父辈们手中的权杖,义无反顾地前行。

同类推荐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展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那已然褪色的画卷中,将纷乱交错,遥不可及的人与事呈现出来,虽然不尽详述,但也可从中追寻到历史曾经的蛛丝马迹,在未来的方向中偶尔回首过去的沧海桑田。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坐不改姓”,却不多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国人历来重视姓氏。“行不更名,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和人初次相见,是做人的尊严。这个“某”,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就是对方的姓
热门推荐
  • 总裁的替婚前妻

    总裁的替婚前妻

    “老公,你今晚会回来吃饭吗?”婉馨眼眸含笑地在电话这头温柔地问道。电话那头传来君昊淡淡的,听不出任何感情的声音,“嗯,会。”“那我等你哦,么么。”婉馨在话筒上甜蜜地亲了老公一下,耳边却已传来了电话被挂掉发出“嘟、嘟!”的声音,婉馨的好心情顿时有些失落,定定地看着话筒,他今天怎么了?平时就算心情再不好,也从来没有在不打招呼的前提下挂掉自己的电话。更何况平时都会在电……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千金再嫁:夫君萌萌哒

    千金再嫁:夫君萌萌哒

    第一次,她穿为小病君的冲喜新娘,被他视若珍宝,一心相护,却仍死于非命。十数年后,她重生为林府傻千金,对他一见钟情。他却痴恋亡妻,将她一剑穿心。然后,请旨相娶。柳伊:夫君念念不忘的亡妻就是自己肿么破?急,在线等!吃醋吃到前世的自己头上,她也很绝望啊!
  • 天后逆袭记

    天后逆袭记

    她不过是为了一笔救急的钱在咖啡厅里扮演了被他抛弃的女人一回,害他出糗,不仅仅惹得这位总裁大人对她上了心,还新仇旧恨一起算……收购她所在的演艺公司也就算了,还要她继续扮演他的女人?她是喜欢演戏,可不喜欢和他上演你侬我侬的爱情游戏!这是一个草根女逆袭娱乐圈的故事,且看草根怎么命犯腹黑总裁!
  • 嫡女策,王的阴毒医妃

    嫡女策,王的阴毒医妃

    他说,阿黎,待我荣登大宝,必十里红妆迎你入宫。但他朝权稳固之时,不但灭她满族,还将她送给他人做妾。赫连清绝,我若不死,必要你血债血偿!不堪受辱,濒临死亡前赌下血海誓言!***再次醒来,她竟成了将军府嫡女,千方百计入宫,争得荣宠,为的就是他的命!悬崖边,女子长发乱飞,红衣妖娆,魅惑众生的笑容下,是血肉入腹的滋滋声。“为什么?”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尽没入腹的匕首,面色苍白如纸。“因为,我要你陪葬!”苏家一百多口的性命,还有他……身子不受控制的往后,她笑,风华绝代,入目里,却是他惊恐跌来的声音。“阿黎——”她身形一震,笑容在脸上碎裂开,震惊的看向他泣血的双眸。你早就知道我是苏黎,对不对?所以才容我,纵我,宠我,对不对?可是清绝,阿黎已经死了。人生没有第二次……***再次归来,她已成当朝清王疼爱的宠妃,再见,她眉眼温润,往昔不在。他声声唤她,“阿黎。”她回过头来,笑容灿漫,“皇上认错人了吧。”【简介无能,内容绝对精彩,大气磅礴的复仇重生文,喜欢的亲一定不要错过!】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仓央嘉措,是西藏一个极具有传奇色彩,也极具有争议的一位活佛。他是藏传佛教地位崇高的一位上师,也是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诗人。他是高门宫苑里供奉的佛爷,却向往宫门外的自由。他是念经打坐苦海孤筏的僧,却渴求无法企及的爱情。一位拥有世间一切爱的活佛,一段倾倒后世追随者的传奇。
  •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现代女子林微微高中毕业之后的某天,在家中一朝穿越成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五岁多的宝贝女儿长孙无垢;将军爹爹的宠爱让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爹爹战死之后,却因着她的缘故娘亲和嫡亲哥哥都被同父异母的大哥赶出府门,却意外遇见了长得与隔壁班校草酷似的灰衣书生;她亲历了历史著名的玄武门之战,并且这场兄弟之间的夺嫡居然是为了她;她从古灵精怪,到贤良淑德俱佳,成了满朝文武,世间众人敬服的贤德表率的传奇故事。盛唐红颜长孙无垢,贤德冠三宫,恩宠覆六殿;一身宠,满门荣,名留青史,一代文德顺圣贤后长孙氏。
  •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