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300000003

第3章 烛光中的谈话(1)

后来我记起来的是,我在一场非常可怕的噩梦中醒来,眼前闪烁着刺眼的红光,光线中间被一根根又粗又黑的线条所隔断。我还听到了低沉的说话声,仿佛被一阵大风或急流声掩盖住了似的。激动不安、困惑不已以及压倒一切的恐惧感,使我神志模糊。不久,我感觉到有人把我扶起来,让我靠着他坐着。我觉得以前从来没有被人这么轻手轻脚地抱起过,我把头倚在一个枕头上或是一条胳膊上,感到很舒服

过了五分钟,心头的疑云消散了。我十分清楚我正在自己的床上,那片红光是育儿室的炉火。已经是夜间了,桌上点着一棵蜡烛。贝茜端着个水盆站在床脚边,一位老先生坐在我枕旁的椅子上,俯身看着我。

这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宽慰,一种确信受到庇护而产生的安全感油然而生。我知道房间里来了一个陌生人,一个不属于盖兹海德府的,又与里德太太非亲非故的人。我的目光离开贝茜(虽然她在我身边远没有阿波特那样的人让我讨厌),细细打量着这位先生的面容。我认识他,他是劳埃德先生,是个药剂师。有时里德太太请他来给下人们看病,但是她自己和孩子们有病时,请的则是别的医生。

“瞧,我是谁?”他问。

我叫出了他的名字,同时向他伸出手,他握住我的手,微笑着说:“咱们会渐渐好起来的。”随后他扶我躺下,并嘱咐贝茜要多加小心,夜里别让我受到打扰。他又交代了一番,说了声明天再来后,就走了。我感到非常难过,因为他坐在我枕边的椅子上时,我感到那么的有依靠感,而他一走,关上了门,整个房间立刻便暗淡了下来,我的心情又一次变得沮丧起来,一种莫可名状的伤感散布在我全身。

“你想睡了吗,小姐?”贝茜问,口气相当温和。

我几乎不敢回答她,生怕她接下来的话会粗声大气的。“我试试看。”

“你想喝点儿什么,或者能吃点儿什么吗?”

“不想,谢谢你,贝茜。”

“那么我先去睡了,已经过了十二点啦,不过要是夜里你有任何需要的话,你叫我即可。”

多么周到有礼啊!于是我鼓起勇气问了个问题。

“贝茜,我怎啦?我病了吗?”

“我想,你是在红房子里哭坏了身子。不过你肯定会很快好起来的,肯定没问题。”

贝茜回到了附近的仆人的房间里。我听见她说:

“赛拉,你过来跟我一块儿睡在育儿室吧,今儿晚上我怎么也不敢一个人和那个可怜的孩子过夜。说不定她会死的。真奇怪,她竟然会昏了过去。我怀疑她是不是看见了什么。太太真是太狠心了。”

赛拉跟她一起回来了,两人都上了床,她们悄悄地说了半个小时才睡。我零星地听到了她们的只言片语,但这足以让我清楚地推断出她们谈论的主要话题。

“有什么东西从她身边走过,一身雪白的衣服,转眼就不见了……”“一条大黑狗跟在他身后……”“在房门上重重地敲了三下……”“墓地里有一道白光,正好扫过他坟墓……”等等。

最后,两人都睡着了,炉火和烛光也都熄灭了。我就这么心情恐惧头脑清醒地挨过了漫漫长夜,耳朵、眼睛和头脑都被恐惧感弄得紧张不堪,这是一种只有孩子们才会感受到的恐惧。

这次的红房子事件并没有给我带来慢性的或严重的生理疾病,它只是使我的神经受到了一定的震撼,这种感觉直到今天我仍然会有所感受。是的,里德太太,你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某种可怕的创痛,不过我应当原谅你,因为你并不清楚自己做了些什么,你在让我难过欲绝时,却自以为是地认为是要铲除我的劣根性。

第二天将近中午时,我起来穿好衣服,裹了一条披肩坐在育儿室的壁炉旁。我虚弱无力,像要垮掉似的。但最大的痛苦却是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苦恼,它使我不断地默默流泪。我刚从脸颊上抹去一滴咸咸的泪珠,另一滴马上又淌了下来。不过,我想我应该感到高兴,因为里德家的孩子们都不在,他们都坐了马车跟妈妈出去了。阿波特也在另一间屋里做针线活儿。贝茜呢,一边来来去去地收拾着玩具,整理着抽屉,一边不时地同我说上一两句少有的亲切话语。过惯了那种动不动就被训斥且怎么努力都费力不讨好的日子后,这样的情景对我来说,应该像宁静的天堂了。然而,我那饱受折磨的神经已经变得痛苦不堪,以至于任何平静都抚慰不了我,任何欢乐也难以使我振奋。

贝茜到楼下去了一趟,端上来一个小馅饼,盛在一个色彩鲜艳的瓷盘里,盘子上画的是一只极乐鸟,栖息在玫瑰花织成的一圈花苞上。这幅画在平常总能激起我热切的羡慕之情。我常常恳求让我端一端这个盘子以便仔仔细细地看个究竟,但一直被认为不配享有这样的权利。此刻,这个珍贵的器皿就放在我膝盖上,人家还热情地邀请我吃那块放在器皿里的精美的糕点。徒劳无益的垂爱啊!如同其他许多一直朝思暮想却始终落空的希望一样,它来得太迟了!我怎么也吃不下这块馅饼,而且那鸟的羽毛和花儿的色泽也奇怪地黯然无光了。我把盘子和馅饼挪到一边。贝茜问我是否想看看书。“书”这个字眼儿,就像兴奋剂一样让我一时兴起,我请她去书房取来一本《格列佛游记》。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兴致勃勃地精品细读过这本书。我认为书中讲的都确有其事,而且觉得它比神话故事更有趣。至于那些小矮人们,我曾在洋地黄的叶子与花冠间,在蘑菇底下和爬满老墙角落的常春藤下翻找了个底朝天,结果我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承认这个令人感到悲哀的事实:他们都已逃出了英国,到某个更加原始的国度去了,那儿的树林更加原始茂密,人口更为稀少。而且,既然小人国和大人国都是地球表面实实在在的地方,那么我坚信有朝一日我会通过一次远航,亲眼看到一个国度里那小小的田野、房子、树木,还有那小人、小牛、小羊和小鸟们;还能亲眼看到另一个王国里面森林般的麦田、高大的猛犬、吓人的巨猫以及高塔般的男男女女。然而,现在我手里捧着这本心爱的书,一页一页地翻着它,在精妙的插图中寻找着以往每读必爽的魅力时,我找到的只是怪异和乏味。巨人变成了骨瘦如柴的妖魔,小矮人成了恶毒可怕的小鬼,而格列佛则成为了陷身于绝境险地的孤独流浪者。我不敢往下看了,合上书,把它放在桌上那块一口都没吃的小馅饼旁。

贝茜这时已经收拾好房间,她洗过手,打开一个里面装满了漂亮的零碎绸缎的小抽屉,开始给乔琪亚娜的布娃娃做一顶新帽子。她边做边唱起来:

记得当初我们一起去流浪,

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

我以前经常听到这首歌,一直觉得它欢快悦耳,因为贝茜的嗓子很甜,至少我认为如此。可是现在,虽然贝茜的嗓子依旧甜美,但歌声里透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哀伤。有时,她干活儿出了神,把那句副歌唱得很低沉,拖得很长。一句“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唱得如同挽歌中最哀伤的终调似的。她接着又唱了一首民谣,这次可是真是哀怨凄恻的调子了。

我走得双脚酸痛,四肢乏力,

长路漫漫啊,我走过荒山无数。

月亮暗淡无光,暮霭苍凉,

将要笼罩着苦命孤儿的旅程。

为什么要让我孤苦伶仃,远走他乡,

流落到荒原无边,峭岩裸露的地方?

人心狠毒啊,只有天使善良,

保佑苦命的孤儿一路安康。

柔和的夜风,从远处微微吹来,

晴空无云,星光温煦。

仁慈的上帝啊,你赐予万众平安,

抚慰苦命的孤儿,让他看到希望。

哪怕我一时失足,从断桥坠落,

或是被迷雾所蒙蔽,误入泥淖。

天父啊,你带着祝福与许诺,

把苦命的孤儿拥入你的怀抱。

哪怕我无依无靠,无家可归,

那个赐我以力量的信念永驻心头。

天堂永远是我归宿,随时让我得到安息,

上帝永远是苦命孤儿的朋友。

“好啦,简小姐,别哭了。”贝茜唱完了说。其实,她还不如对火说“你别烧”呢。不过,她又怎么能猜出我所陷入的那种极度的痛苦呢?

早上,劳埃德先生又来了。

同类推荐
  • 辽海丹忠录

    辽海丹忠录

    小说叙述明朝万历末年努儿哈赤袭抚顺,明将李永芳归降;明廷以杨镐为经略与奴儿哈赤征战未胜,遂擢熊廷为经略以代杨镐。小说叙写时事,多据史实,文笔详赡细腻,结构完整。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主角是班纳特家的五个女儿,势利眼的母亲一见到富家公子宾利和达西前来小镇,便逼不及待安排女儿钓金龟……
  •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

    ,小小说的前景充满了光耀。内容丰富,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风格多样,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总之,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的出版就显得别有意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套书阵容强大,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
  • 你迟到了许多年

    你迟到了许多年

    有多久没见你,以为你在哪里,原来你就住在我的梦里,陪伴着我的呼吸。曾经人人都当她是玻璃罩里的玫瑰,童话破灭了许多年,她竟似野草般活到今日。爱,爱,爱……这世间的爱于她而言,曾是阳光雨露、蛋糕蜜糖一样唾手可得的东西。直到剧情瞬间坍塌,星光陨落。他的出现,是她平静生活里的狂雷闪电。梦中纠缠多年的无脸人被赋予五官,却愈加狰狞。一个大信封,果断地断她生计,却又峰回路转,与她合演一场险象横生的戏。她久无风浪的心,开始因一个约定而摆荡。他是何时认出她,或许仍在试?无脸人唇角竟漾出笑意,他向她伸出手,是梦境的接壤,抑或另一段故事的伊始?好多好多年过去了,她都忘了,被那铺天盖地毫无道理的爱包围的感觉。她曾经被宠坏,又跌至谷底。他年少动荡,早已忘却温暖的滋味。终于,在迂回的迷藏中找到彼此,轻轻问一句:咦,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就算世界无童话,如你信爱,废墟中亦能开出花来。
热门推荐
  • 双重心跳恋爱曲

    双重心跳恋爱曲

    从狮子座来到地球的少王金狮占据了帝辕熙的身体,令帝辕熙的女朋友唐羽纱心生疑惑。她不明白帝辕熙的性格为什么会大变,所以便暗下决心要想办法让从前的帝辕熙回来。可是,当一个叫做萧香的女孩走进他们时,唐羽纱心里所有的血液都奔腾了,她内心不停地呐喊着:“她不认识她!为什么她却认识帝辕熙?为什么她和帝辕熙的感情还那么的好!”
  • 天云之莲

    天云之莲

    从出生就被无视的存在,因为机缘穿越到了未知的国度,额生妖异红莲胎记隐藏的是怎样的身世?当一切真相昭然若揭的时候,她又应当如何抉择?
  • 洪荒之大师兄

    洪荒之大师兄

    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身合盘古元神,得证大道!渡量劫,三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成圣!圣人游洪荒,掌控宇宙行!大师兄,看你的了!,拜鸿钧为师,混沌开天死
  • 孕妇也穿越:误撞轩王心

    孕妇也穿越:误撞轩王心

    都说女人不坏男人不爱,梦中泡了个绝色帅哥有错吗?可谁知这样也能怀孕!YYD,原来睡觉也能穿越。好不容易说服老妈留下这个孩子,但也不用让她再穿吧?咦,她穿到哪里了?好像是坏了某人的好事。“你们继续……”象征性的捂着眼,非礼勿视,她可是啥也没看见,可帅哥发火了,说她……甚至不相信她肚中的孩子是他的!王爷有什么了不起,她又不是他的妻,他凭什么指责她?????????
  •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本不该是我的命运,却因为一次阴差阳错而开始了我的战国之旅。本不该相逢的我们,却偏偏相逢在赵宫的那个阴冷败落的冷宫中。本不该开始的缘分,却因为他的算计,因为他的霸道而纠缠不断。本不该延续的爱恨,却因为他的牵绊,我的不舍而再度牵扯万千。我不爱他的时候,他情深万千。我爱上他的时候,他冷酷无情。命运和我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玩笑,而我们终究是情深缘浅……PS:历史考究派勿入.此文无关历史,只谈风月.(此文纯属自娱娱人,如果看后有头晕,呕吐不适现象的,请尽快绕道而走.)第一篇文,估计很傻,没心里准备的勿入,入了后果自负。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军事智慧与谋略(世界军事之旅)

    军事智慧与谋略(世界军事之旅)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不仅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军事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真实地展现人类军事活动,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场军事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我们可以把军事百科作为模拟战场。本丛书从不同角度阐述军事的相关知识。
  •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老板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同事是善意还是别有用心?朋友的态度究竟是冷还是热?面试官是真的认可我吗?……你是不是也在为这些交际中碰到的问题绞尽脑汁呢?行走社会,识人本领是重要的资本。那么,怎样从一句话了解对方的心思而见机行事呢?本书涉及了不同人际互动情境中经常使用的人际暗语,对大量生动的案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教你如何读出他人的话外音、潜台词,成为知己知彼的交际达人,在人际圈中游刃有余,轻松掌控交际主动权。
  •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次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尼克惊讶地发现,盖茨比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心爱的旧情人黛熙。盖茨比曾因贫穷而失去了黛熙,为了找回爱情,他不择一切手段成为有钱人,建起豪宅,只是想让昔日情人来小坐片刻。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缥缈的梦,真正的悲剧却在此时悄悄启幕……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