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900000026

第26章 宋代四川的农村商品生产(1)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虽然很早就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它又是很不发达的。宋代开始有了国家设置商税机关的数目和商税收入的记载,反映了这个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内部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宋代四川的商品生产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商税务的数目和商税收入的数量,都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由于四川是一个地处内陆的农业区,整个社会商品生产的发展,是在农业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里仅就宋代四川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及其意义作些探讨。

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宋代四川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是农业发展的产物。从战国时期蜀守李冰修都江堰,变岷江水害为水利,四川就号称“天府之国”,农业相当发达。唐末、五代,中原混战,北方经济衰退,而四川尚堪安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北宋的统一,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局面,南宋川陕抗金战争的胜利,都为宋代四川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加上四川优越的自然条件,勤劳的人民,兴修水利,建造梯田,精耕细作,使四川的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文献记载,宋代四川农业的耕作技术水平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仅仅低于农业最发达的两浙地区,成为宋代重要的稻米产区。粮食生产已自给有余,外销荆湖等地。南宋时期,东南“诸路上供米斛,内外诸军岁费米三百万斛”,而四川负担川陕驻军军粮即达一百五十万斛之多,占了全国军粮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南宋王朝军粮的主要供应地。粮食生产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吃饭的需要,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农业的发展,还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从九六五年北宋平蜀,川峡四路共五三万余户,到一零八零年就达到一八〇万户,一一六二年超过了二六六万户。两百年间,户数增加了五倍。如果按每户五口计算,一一六二年川峡地区的总人口已超过了一三〇〇余万,是一七九一年(清乾隆五十六年)前四川历史上的最高人口纪录。如果就当时全国人口分布密度讲,川西平原的成都府路和川中地区的潼川府路,都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这就形成了川峡四路“地狭而腴、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成都附近更是“蜀地膏腴,亩千金,无闲田以葬”的局面。人们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就只能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在发展粮食作物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努力发展农村的商品生产。

宋代农村商品生产的种类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商品生产是:

(一)蚕桑纺织业

四川纺织业,历史悠久。宋代成都地区是全国苎麻和麻布产地,也是全国种桑养蚕的纺织基地。成都的蚕市已发展到“正月至三月,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由于养蚕人户增多,在桑叶不足的年份,还出现了专门出卖桑叶获取厚利的农户。随着种桑养蚕在四川的普遍兴起,除成都地区之外,在梓州路的梓州(今三台县)、果州(今南充市)、遂州(今遂宁县)和利州路的蓬州(今仪陇县境)、巴州(今巴中县)、阆州(今阆中县)等川中北地区又兴起了一个蚕桑纺织中心。这里的蚕桑生产发展水平与成都地区不相上下。四川种桑养蚕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家庭纺织业和城市纺织业的发展,使四川成为全国重要的纺织基地。

(二)茶叶种植业

四川种植茶树有悠久的历史,并有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随着平原和浅丘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更多的农民向深丘和山区进军。这些地区不宜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作物的生长,更宜于茶树的生长,使很多农民以种茶为生。正如吕陶所说:“九峰之民多种茶,山山栉比千万家。朝脯伏腊皆仰此,累世凭恃为生涯。”因此,四川茶叶遍布二十余州,年产茶叶三千万斤以上,超过了宋朝其他地区茶叶产量的总和,是全国产茶最多的地方。茶叶远销西北,与吐蕃等族进行茶马贸易。

(三)甘蔗种植和制糖业

宋代四川甘蔗产于遂州、汉州(今广汉县)、资州(今资中县)等地,尤以遂宁所产为多,是全国著名的糖霜(冰糖)产地。宋代出产糖霜之地唯福唐(今福州)、四明(今宁波)、番禺(今广州)、广汉、遂宁五郡,四川居其二,“独遂宁为冠”,产量多,质量好,其余“四郡所产甚微,色浅味薄,才比遂宁之下者”。当时遂宁涪江东西两岸地跨小溪(今遂宁县境)、蓬溪(今蓬溪县)、长江(今蓬溪县)三县数十里内,种植甘蔗的土地占十分之四,很多农民都以种植甘蔗为业。仅糖霜作坊就达三四百家,大的糖霜作坊雇有工人一二十人之多。

(四)药材采植业

宋代四川是全国著名的药材产地,品种多、产量多。川芎、大黄、枸杞、巴豆、羌活、黄柏、天门冬、当归、黄连、红花、半夏、贝母、麝香、羚羊角,黄蓍、天麻、何首乌、附子等都是当时的名贵中药材。仅《政和本草》记载的蜀中各种药物就达一八〇余种,绘制成图的药物近七十种之多。这些种类繁多的中药材,有的是农民采集的,更多的是农民种植的,出现了不少专门采药、种药的衣户。其中彰明(今江油县)更是驰名全国的附子生产基地。据杨天惠《附子记》载,彰明农民积累了种植附子的丰富经验,“其用工力比它田十倍,然其收获亦倍称之”。其中廉水、赤水、会昌、昌明四乡五万二千亩田地中,种植附子之田十居其二,合四乡之产,得附子一十六万斤以上。全国各地的药商均纷纷入蜀购买,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以致“陕辅之贾才市其下者,闽浙之贾才市其中者,其上品则皆士大夫求之。盖贵人金多喜奇,故非得大者不厌”。

(五)酿酒业

农村粮食生产的发展,也就促进了酿酒业的兴旺。宋代的酒是专卖品,分官酿和民酿两种。官酿由官府直接经营,民酿则由官府规定课额,由民户扑买承包经营,向官府缴纳酒课。南宋初年赵开为了刺激酿酒业的发展,又行隔槽酒法,罢官府卖酒,“即旧扑买坊场所置隔槽,设官主之。曲与酿具,官悉就买。听酿户各以米赴官自酿。凡一石米输钱三千,并头子杂用等二十二。其酿之多寡,惟钱是视,不限数也”。从而更刺激了农村酿酒业的发展,官府的酒课收入亦随之大增。

(六)井盐业

宋代四川卓筒井的产生,提高了开凿盐井的功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故私家小户均能开凿,盐井数量急剧增加,到南宋初期,四川盐井已达四九〇〇余井之多。乡村富豪拥有一二十井,富裕农民也有七八井。他们雇佣工匠四五十或二三十人,兴办井盐作坊,从事井盐生产,一般农民也能开凿一两个盐井,作为家庭副业,亦农亦盐,从事多种经营,因而在出产井盐的地区,都是商品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

此外,水果和种花也开始成为商品生产。盛产荔枝的叙州(今宜宾市)就是“僮之富,多以荔枝为业,园植万株,岁收百五十斛”。宋人黄庭坚“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诗中的王氏、廖氏,就是世世代代专门种植荔枝致富的巨族富豪。盛产柑橘的果州,每到秋冬季节,就是霜后秋香树树橘,果山仙果透天香,处处圆金树树黄的景象。这些柑橘除在四川销售,还远销境外,并作为贡品运至京师供皇室享用。盛产牡丹的彭州(今彭县)更是花卉商品产地。据陆游《天彭牡丹谱》记载,这里的牡丹品种达百种以上。种花的农户很多,“花户连畛相望,莫得其姓氏”。北宋崇宁中,花户宋氏、张氏、蔡氏,宣和中,花户杨氏,都从数千里远的洛阳买花回家种植。花户对牡丹的选种、育苗、嫁接、整治、管理等种植技艺已有很高水平。“大抵花户多种花子以观其变”,“栽接剔治,各有其法,谓之弄花。其俗有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之语”。花户还对重要的种植技艺严守秘密,以谋专利。其中“祥云”初出时一株能卖七八贯,“双头红”初出时一株能卖三十贯。南宋时天彭的李家、毋家、苏家,都以种花特多,养花致富,修盖楼亭馆阁,成为遐迩闻名令人瞠目的花户。

上述农村商品生产各部门中,除纺织、井盐、酿酒等工业生产外,养蚕、茶叶、药材,甘蔗、种花等,本身就属于商业性的农业部门。它的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表明了农村中部分农民正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农村商品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意义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内部发展、壮大起来的商品经济,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必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概括起来,宋代四川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对宋代四川社会的发展起了如下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社会商品量的增加、商业交通的发展

同类推荐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夏娃一号(两性港湾丛书)

    夏娃一号(两性港湾丛书)

    瞧,在两性港湾里,有两条船,一条叫亚当号,一条叫夏娃号。它们轻轻相拥,幽幽唼喋,在远离风暴的地方创造风暴……哦,在两性港湾里,泊着亚当号、夏娃号。召唤它们的是港弯的温馨,托载它们的是永恒的波涛……本书是《两性港湾丛书》之—“夏娃一号”,书中所收录的散文作品,作者们用它们细腻的手笔,讲述了一个个充满回忆、温馨、浪漫、悲伤与欢乐的男女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
  •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

    这是本书中最具操作性,也是最为经典的一部著作。内容包括如何摄取财富和如何确保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缕析精透,无所遗漏,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工程,向读者展示了每一个梦想实现和人生成就背后隐藏的秘密原则。认识到本书中不可思议的观念和方法的人,能够获得难以置信的优势,从而傲视群雄,成为精英之中的精英。
  •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本书由以下四位作者合著:Л·Н·波诺马廖夫(历史学博士、本书责任编辑)、В·П·奇奇卡诺夫(经济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Г·А·科瓦廖夫(经济学副博士),В·П·马泽林(经济学副博士)。本书综合分析了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中领导者工作的各种问题。研究了领导者与劳动集体的相互作用,创造高效率工作的条件及领导方法等问题。在对许多企业的经验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经济领导者工作组织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建议。
  • 本色做人,变通做事

    本色做人,变通做事

    内外兼修,做人还原本色,刚柔并济,做事讲求变通。人生难,难于上青天。形形色色的人在你的周围,有人颠倒黑白,混淆事非;有人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有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本书巧妙融合“本色”“变通”两大理念,教你如何本色做人,变通做事,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精湛的技巧有效地解决人生难题。
  • 村路像条河

    村路像条河

    久留在心底的陈年旧事,普通人的朴素情怀瞬间跃然纸上。本书《村路像条河》精选了作者近七十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的精美小小说,篇篇构思精巧,在作家们看似漫不经心地回忆里,视角独特,读来亲切可人,走进各色人等的内心世界,回味无穷。或悲或欢或苦或乐或恨或爱地去感悟逝去的岁月,记忆是一个作家最为宝贵的财富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代嫁之狂傲庶妃

    代嫁之狂傲庶妃

    长的丑,爹不疼娘不爱,不受混蛋太子宠爱?那又如何?她暮云桑,可是21世纪金牌杀手,压根就不是那个淹死湖底,替姐出嫁的卑微太子妃,她可受不来一星半点的窝囊气!至于北辰默风那丫的,就算是个太子,惹毛她,照样剥皮抽筋削骨一条龙伺候!哼,姐就是这么狂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楼之禛惜黛玉

    红楼之禛惜黛玉

    她,眉如黛,人如玉他,活阎王,冷面佛的相遇,或许注定了纠缠生命的纠缠,或许注定了相守一部红楼,那是半壁江山。不知道多少人感叹,红楼未完,但是真正的结局却已无人知晓。林黛玉,心中的仙子,文采的化身。一个另类的红楼,一个美丽的黛玉。纯粹个人借红楼黛玉小写,无关名著红楼。爱者则看,不爱者请绕道。******************************此文共分三卷,一共六十万到七十万字左右,也或许会稍有变动,虽是大坑,却坚持每天更新,进者仔细哦!第一卷《玉生香》,讲述康熙在世时雍正和妹妹的情感萌发,一个成熟,一个年轻,但是却互相知心,一点一滴,涓涓如细流,美而纯。第二卷《帝王心》,讲述雍正在位时雍正和妹妹的相互扶持,随着时光的流逝,智慧沉淀,感情越发成熟而妩媚,做出人生更好的抉择。第三卷《指尖柔》,尚且待议。****************************************************梅灵的红楼系列文,欢迎大家去看。红楼之禛惜黛玉:红楼之水掬黛心:情续红楼画眉蹙:红楼之禛心俜玉:红楼之蛊惑香玉:红楼之雍帝霸玉:
  • 拆迁

    拆迁

    正是人间的四月天。李晓春申请了两天调休,准备趁着这几日乍暖还寒,去爬爬小时候常爬的燕翅山——不为了别的,实在是太累了。似乎只有沉浸在童年曾无限流连的大山中和溪水旁,才能让自己放松,让自己忘了图纸,忘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