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08

第8章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通常定为1300-1600年间。“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的原意为“再生”、“复活”。“文艺复兴”运动发端于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5世纪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全盛。

“文艺复兴”一词最早指意大利本土学者对一批来自拜占庭帝国的用古代希腊文和拉丁文著述的一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遗产的重新审视与恢复再现的学术运动。学者们在研究中逐渐觉察到中世纪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中的许多谬误,并尝试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遗迹中探求智慧和灵感来重新启迪人类的精神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从意大利开始的复兴古代文化的学术活动,逐步从意大利蔓延至整个欧洲,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广泛影响到欧洲各国的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创新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意义在于,它促使历经中世纪宗教文化桎梏和人性压抑之后的欧洲社会,第一次大规模地出现理性的觉醒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一词,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F·Petrarca,1304—1374)、小说家薄伽丘(G·Boccaccio,1313—1375)的作品中。16世纪,意大利画家、美术史学家瓦萨里(G·Vasari,1511-1574,)在其所著《艺苑名人传》(1550)中,正式使用Rinascimento作为这场新文化的名称,该词后译成法语为Renaissance并17世纪后为欧洲各国通用。19世纪,西方史学界进一步确定以这个名词来指代这个时期出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文化现象,并作为14至16世纪西欧历史学研究的称谓。

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文学领域,其代表人物有“文坛三杰”但丁(Dante,1265-1321年,意大利)、彼特拉克、薄伽丘,他们被合称作“文艺复兴前三杰”。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艺术达到顶峰,其代表画家有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1519)、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拉斐尔(Raphael,1483——1520)),他们又被合称作“文艺复兴后三杰”。文艺复兴时期被20世纪学术界普遍视为中世纪与近代的分水岭,视为欧洲近代历史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为欧洲近代的科学战胜神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取代封建君主专制独裁政体的建立均奠定了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思想是一个与宗教神学相对立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也被称为“人本主义”,它提倡一切以人为本,肯定世俗生活的丰富多彩,否定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观念。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和科学意识的普遍提高,它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所发起的一场宣传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音乐上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并形成于1430至1600年间,它最早出现于欧洲西北角的尼德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部等)地区。15-16世纪,尼德兰地区的音乐风格继续沿着14世纪“新艺术”音乐的方向发展,其作品在创作手法、题材类型、审美表达等方面较之“新艺术”音乐显得更加新颖多样、深刻而富有情感。文艺复兴音乐创作的世俗化特征和人文主义精神十分突出。

文艺复兴时期,专业音乐家不再像过去那样基本上侍奉于教堂,而是既为教堂工作也为宫廷工作,其身份已经明显地具有宗教和世俗的双重特征。15世纪以后,能诗会乐逐渐成为贵族圈内的一种时尚风气,为此,很多地位显赫的贵族不惜重金聘请音乐家到其府邸从事音乐创作与表演工作,这些贵族也就成为了重要的音乐艺术的赞助者。由此而来的则是有越来越多的音乐家乐于到君主和贵族府邸供职,他们既为宫廷娱乐生活创作世俗作品,也为宫廷小教堂创作宗教作品。

15-16世纪,拥有高超作曲技巧的作曲家依然主要供职于教会,教会仍然是主要的音乐赞助者。然而,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许多大教堂的音乐家也逐渐开始打破教会音乐陈规,他们不仅创作庄严神圣的宗教音乐作品,也创作充满审美情趣的世俗音乐作品。很多作曲家更是将两种音乐风格融合,其宗教作品既显示出上帝的至高荣耀,又显示出作曲家丰富技巧和审美取向。文艺复兴时期,世俗音乐的地位快速提升,崇尚人性、追求优美逐渐成为音乐创作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声乐复调技法逐渐走向成熟,并于16世纪末达到顶峰。

在宗教音乐创作领域中,弥撒曲、经文歌、圣母颂歌是该时期的主要体裁。罗马乐派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G·P·da Palestrina,1525-1594)可谓创作这类宗教音乐体裁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中集中体现出其在对位技巧运用方面的严谨与精湛。

在世俗音乐创作领域中,法文尚松、德文利德、意大利文牧歌是该时期最常见的大型世俗多声部音乐体裁。这些多声部世俗声乐体裁于16世纪大量涌现,它们大都以高超的对位技法创作,作曲家常以这类作品来展示自身的审美取向和创造性,因而其和声手法和对位技巧也常常显得极富个性特征并妙趣横生。佛兰德作曲家拉索(O·di Lasso,1532-1594)的作品可谓创作这类体裁的杰出音乐家。

17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以声乐为中心。16世纪,器乐创作开始受到作曲家们的普遍关注,它逐渐摆脱了依附于声乐的传统,第一次步入专业化的独立发展轨道。最早的独立器乐曲是出现于1500年前后的一首管风琴演奏的经文歌。16世纪上叶,一些教会音乐家开始创作独立的器乐小曲,出现了诸如:里切卡尔、坎佐纳、奏鸣曲、变奏曲等器乐作品。16世纪下叶,作为宗教音乐中心之一的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那里的音乐家们大胆变革,他们变教堂仪式大厅为音乐厅、对大型合唱方阵做出分组并加入两架管风琴与之协奏、在庄严的弥撒音乐中使用管风琴加管弦乐队,把庄严神圣的宗教气氛渲染得辉煌壮丽、光彩夺目。这就是威尼斯乐派音乐家首创的富于审美激情的、充满戏剧性的“协(唱)奏”音乐风格。16世纪下叶的这批威尼斯音乐家们对教会音乐发展所作的壮举,对其后巴罗克音乐发展的影响甚大,故后世将其成为“威尼斯乐派”,他们所创立的“协(唱)奏”音乐风格为巴罗克时期器乐协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教会音乐

一、尼德兰音乐

尼德兰(Netherlands)地处欧洲大陆西北部北海沿岸的一大片地域,该地域主要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地区。Netherland一词的原意为“低地”,这片地域约于15-19世纪期间,先后为勃艮第-佛兰德时期、尼德兰共和国时期、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卢森堡公国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地区音乐文化发达,先后出现了两个著名的乐派:勃艮第乐派(又称第一尼德兰乐派)和佛兰德乐派(又称第二和第三尼德兰乐派)。这两个乐派的创作以宗教声乐作品为主,以对位法写作为主。

1. 勃艮第乐派

14世纪后半叶到15世纪初,勃艮第公爵趁着英法百年大战之机,大肆扩张勃艮第公国领地,并作为独立的君主统治着这片土地。1400-1450年间,勃艮第首都第戎成为了当时欧洲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勃艮第公爵对音乐的热爱吸引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献身宫廷,形成了欧洲大陆最早的宫廷乐派-勃艮第乐派。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J·Dunstable,约1385-1453)的音乐风格对早期的勃艮第乐派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邓斯泰布尔的经文歌艺术水平高超,他擅长创作三声部作品,开创了以三和弦为主体,不协和音为非结构性装饰的所谓“泛协和”风格。勃艮第乐派的代表人物是迪费(G·Dufay,约1397-1474)和班舒瓦(G·Binchois,1400-1460)。他们在认真学习、研究了邓斯泰布尔的音乐特点后,创造了一种明净、清澈、和谐而又富于表情的音乐创作风格。勃艮第乐派的创作以宗教音乐为主,其作品集中于弥撒曲和经文歌两种体裁。除此之外,还创作了一些世俗风格的尚松。他们的作品除弥撒曲为四个声部外,其它作品几乎都为三个声部。大小三、六度,大小三和弦,兰迪尼终止式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广泛运用。

2. 佛兰德乐派

15世纪下叶-16世纪的佛兰德乐派是勃艮第乐派的继续。佛兰德乐派的创作以尚松、利德、牧歌三种世俗声乐体裁为主,喜欢采用世俗曲调作为定旋律来创作弥撒曲、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作品。他们的复调技术与勃艮第乐派相比显得更加复杂多变,弥撒曲以四声部为主,有些为五、六个声部。基本放弃使用兰迪尼终止式,而更多地采用正格终止式和变格终止式。在佛兰德乐派的努力下,复调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人物有奥克冈(J·Ockeghem,约1410-1497)、奥布雷赫特(Obrecht Jacob,约1451-1505)、若斯坎(Josquin des Prez,约1440-1521)、拉索(O·di Lasso,1532-1594)等。

佛兰德音乐家对七声音阶及其唱名体系的建立也有突出的贡献。六声音阶理论演进至七声音阶理论关键性的一步,是由比利时教会音乐家威尔兰特(H·Waelrant,约1517-1595)首先迈出的。威尔兰特在安特卫普长期从事教会唱诗班歌手工作,同时,还担任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约于1547年,他大胆地改革11世纪圭多的六声音阶唱名体系,创造性地延伸圭多的六声唱名法为七声唱名法。17世纪,这两种唱名法综合成为现代唱名法。

二、宗教改革与新教音乐

从公元8世纪开始,罗马天主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领主和特权阶层。贫苦大众不但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还要受到天主教会的盘剥,中世纪时期也因此被称为“黑暗时代”。发展到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不但内部腐败不堪,还凭借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推出“赎罪卷”等敛财手段,使得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不满意天主教会对政治权力的掌控,在权力分配的问题上矛盾突出。再加上科技的发达和文化思想领域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教会内部的仁人志士为摆脱天主教会的困境,针对教会内部过于繁杂的规章制度,提出了简化教仪、推广传播等提升教会地位的建议,希望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民族国家和新型资产阶级的教会,宗教改革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德)将其撰写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德国维滕堡教堂大门上,这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文中大胆地揭露并言辞抨击了罗马教会以兜售“赎罪券”进行敛财的丑恶行径,强调“因信称义”的救赎观,并发出脱离罗马教皇的统治、争取宗教平等的口号。文中同时提出政教分离、君权至上、宗教平等、还政于俗、简化教仪等观点。文章一经公示,便立刻引起北德地区君主们的欢迎和广大民众的响应,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随后波及到整个西欧北部地区。继德国宗教改革之后,法国教士加尔文在瑞士发起了宗教改革,英国也在国王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促使西欧天主教阵营发生分裂,产生了基督教新教派。

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它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剥夺了它的经济、政治特权,使得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在经济上,它是新兴资产阶级所发动,夺取了大量的教会财产,适应了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发展。在思想上,它打破了天主教的思想禁锢,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民族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三个主要的新教派系,这些新教派系重新创制出适合各自教会仪式的新教音乐。

在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倡导下,德国新教音乐家们积极响应。首先,他们对德国新教圣咏(礼拜仪式中演唱的赞美诗)进行重新编创,经过重新编创的新教圣咏被称为“众赞歌(choral)”。众赞歌的歌词用德文,文体也从过去的散文体改为韵文体。众赞歌的曲调主要有三个来源:

1)借用民间曲调;

2)改编格利高里圣咏曲调;

3)新创作的曲调。

4世纪以前,基督教圣咏歌唱者是所有仪式参与者。在325年的尼西亚大会之后,教会仪式中的圣咏演唱逐渐形成一种惯例,即:圣咏只由唱诗班演唱,会众不唱。德国新教仪式恢复了早期仪式中会众同唱赞美诗的圣咏演唱方式。

16世纪的众赞歌演唱通常是无伴奏的清唱:上半叶是单声部歌唱(独唱、齐唱)形式-主祭司的独唱与唱诗班、会众的齐唱交替进行;下半叶加入了复调和主调两种多声部歌唱形式-主祭司的独唱、唱诗班的合唱、会众的齐唱交替进行。17世纪初开始,管风琴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新教仪式中,主要用于唱诗班的合唱伴奏。众赞歌无论从歌词还是音乐,都体现出鲜明的德意志民族性和时代性。

瑞士加尔文教派的音乐改革与德国新教音乐情况有所不同,他们的教堂歌唱反对使用任何《圣经》以外的歌词,抵制多声部音乐,提倡单声部音乐,用纯人声歌唱,不用乐器伴奏。加尔文教派圣咏称作“格律诗篇”(psalter),格律诗篇把《圣经》文句从拉丁语散文编译成法语韵文,并重新编创新的曲调,这些曲调素材或来自世俗歌曲,或来自格里高利素歌。

同类推荐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才宝宝:帅气爹地萌妈咪

    天才宝宝:帅气爹地萌妈咪

    五年前,她爱他如生命,他却狠狠伤了她的心。五年以后,她带着天才宝宝现身,“女人,跟我回家!”“想见我麻烦先找我儿子预约,谢谢!”她不屑挑眉。“妈咪,爹地的预约号是101,需要等到三个月后!”小宝贝在一旁幸灾乐祸的看热闹。
  •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儿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新生儿刚出生时的问题、孩子感冒、发烧、腹胀、呕吐、多汗、厌食、尿床等问题。
  • 农家小调

    农家小调

    外出从夫,家内从己,一切从简。换得了煤气,扛得起大米,打得掉老鼠,灭得了蟑螂。这是八零后女青年木小菲的三从四德。她本想凭借这套独特的理念,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为自己谋得一安宁之所,做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只是,一朝穿越,返古入农家,三从四德已变样,主妇变媳妇儿。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本书通过以中医的治疗、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手法为中心,通过介绍亚健康的现象,阐述“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手法让广大读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的认识,了解到自身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亚健康存在很多的状态,失眠、肥胖、疲劳则是亚健康的典型表现,本书以中医的手法和观点帮助读者如何解读和治疗这些状态。现在亚健康的高危人群有很多,其实白领上班族就是亚健康的一大高危人群,本书正是结合中医的一些方法和理念,介绍了一些在办公室里就能养生保健的方法,适应了白领紧张的工作节奏而无时间运动、保健养生的现象。
  •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邪门女庸医

    邪门女庸医

    据说,她是南星国名扬万里的小小女神医,是某风流掌门的第一百零八个特别女人,是那断袖绝情冷男的准新娘,更是某出尘男子痴恋三年的心上妻,是那俊俏王爷青梅竹马的不二王妃……其实,她只是个彻头彻尾的女庸医,一个被自己内火轰死的穿越小女子。*神秘出身:身怀内火,莫名家世,扑溯迷离,何处探得玄机;邪门山庄:误打误撞,巧施圣手,看她如何巧笑顾盼,俘获众心;后山密林:白衣男子,飘渺出尘,触手可及的温暖,她又如何消受;峰回路转:冷面夫君,绝情伪装,这背后,到底是谁与谁的无情背叛、谁与谁的几世纠缠;千尺绝崖:清瘦小生,来世情缘,注定是天与地的遥不可及;聚宝山中:翩翩公子,神秘现身,那一眼的风情,是否就是沉沦一世的深海;巍巍王府:俊俏王爷,华丽转身,又将惊起几多纷纭?*连翘——气馁时绝不抛弃微笑,挫败后要继续前行。我若喜欢你,爱上你,定然不顾一切,却要你的心清楚明白,绝没有她人。夜末——除了我娘,你是第一个胆敢脱光我衣服的小女人,亦是带我走出阴霾的小女人,因你,我脱胎换骨,有你,我才有阳光沐浴。玄狐——我只爱你,亦坚信这世上只有一个你,不论以什么方式,我都要重新得到你,包括身与心,你的任何欺骗,我都可以视而不见。夜吹寒——我是天底下最傻的傻子,若是早知和你毫无关系,何须将她拱手出让?忍着锥心般的痛苦却要强颜无所谓的微笑?谁敢说我滥情,谁敢道我风流,我也可以为一个女人而活,只是她晚来了而已,她是我的。纪离——我知道你不喜欢我的面容,反感我的声音,于是我学着属下用黑布遮住面容,学着在面对你的时候沉默寡言。巫岱逸——若是我不姓巫,是否你就会多看我一眼?若是我有着巫家血脉,是否你会早早成为我身下的女人?……*我的其他文:《王爷的典妾》新文,正在更新中……《三月新娘》完结《美人休》完结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