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09

第9章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2)

英国圣公会音乐的主要形式是礼拜乐和赞美歌,用英语演唱,其歌词来源于《圣经》或其他宗教内容歌词。完整的礼拜乐包括:圣餐经音乐、晨祷音乐和晚祷音乐。圣餐经相当于天主教会的弥撒曲。礼拜乐分为大礼拜乐和小礼拜乐两类,大礼拜乐是对位加花唱风格,小礼拜乐和弦式音节风格。赞美歌的地位相当于经文歌,它分为完全赞美歌和领唱赞美歌两类。前者自始至终由合唱队演唱,理论上是无伴奏(但实际上经常加上乐器伴奏)的对位风格;后者通常由一个或几个独唱者演唱,并加上管风琴或维奥尔琴伴奏,其间穿插一些尖端的合唱段落。领唱赞美歌形式源于英国民间的康索特歌曲形式。

德国的众赞歌、法国的格律诗篇、英国的礼拜乐和赞美歌是西欧地区的主要新教音乐,他们都具有下述共同点:

1. 简化教会仪式音乐,重新制定圣咏曲目。

2. 新编创的圣咏以母语歌词替换拉丁语歌词。

3. 新编创的圣咏大量引用世俗曲调。

这些新教圣咏都反映出强烈的民族特征,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世俗性和时代性。此外,德国和英国的新教圣咏演唱还广泛地使用乐器伴奏。作曲家还以新教圣咏为主题,运用当代的先进作曲技术,创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复调和主调风格的新教音乐。

三、意大利音乐

16世纪的威尼斯和罗马,是意大利半岛上一北一南两座中心城市。在这两座城市中,分别孕育两个对欧洲近代音乐艺术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会音乐流派:威尼斯乐派和罗马乐派。

1. 威尼斯乐派

15-16世纪的威尼斯,是欧洲与阿拉伯世界进行贸易通商的主要港口,其富裕程度位居亚平宁之冠。16世纪的威尼斯是一个独立城邦的共和国,在那里,君权凌驾于神权,教会受制于共和国君主而非罗马教皇,人们的社会生活自由自在,基本不见罗马式的苦修苦行。威尼斯的精神是享乐主义的,是豁达外向开明的,对宗教的态度比较随便。由于对外贸易发达,八方商客云集,构成多元化的人流群体,各种文化也随之在这里聚集交汇,形成多元社会文化环境。16世纪初,威尼斯就已经成为欧洲音乐印刷和出版业的中心。

16世纪的威尼斯政府,对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相当重视,实可谓不惜工本、不遗余力。在当局的授意下,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大教堂成为了威尼斯音乐文化的中心,在这里既举行重要的教会仪式,也举行国家的各种庆典活动。威尼斯独特的人文地理造就了它别具一格的艺术氛围。优美的水城景色,色彩鲜艳的宫殿,充满世俗气氛的宗教仪式和远离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使得威尼斯人具有外向性格和享乐精神,造就了威尼斯艺术生活的丰富多彩。

开明的政治背景,开放与享乐主义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别具一格的世俗性宗教文化特征。具有鲜明世俗性审美特征的威尼斯乐派于16世纪下叶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诞生,创始人是佛兰德音乐家维拉尔特(A·Willaert,约1485-1562)。1527年他受聘到圣·马可大教堂担任乐长,是他把纯正的佛兰德音乐风格引进了威尼斯。他突破教会仪式音乐庄严、明净、纯人声歌唱的陈规,大胆将管风琴、管弦乐器加入其中,并创造性地采用“分组合唱”方式对合唱队做出巧妙的分组布局,首创出一种以双合唱队、双管风琴和管弦乐队相互间交替模仿、时分时合,此起彼伏、交相辉映的大型声乐-器乐体裁“协唱奏曲(Concertato)”,这种富于对比性的音乐风格又被称作“协唱奏风格”或“威尼斯风格”。

继维拉尔特之后,A·加布里埃利(A.Gabrieli,约1515-1586年)、G·加布里埃利(G.Gabrieli,约1555-1612年,A·加布里埃利之侄)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辉煌壮丽的“威尼斯风格”,这种音乐风格最终在G·加布里埃利的手里达到高峰。G·加布里埃利的音乐创作更加注重音色、音量、织体、调性、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对比性效果,他对合唱队和乐队的分组更加考究,所使用的乐器数量和种类更多。织体上,他常用变化半音来丰富音色对比,常通过增加声部已达到音量对比,他的一些经文歌超过20个声部。他把宁静庄重的教堂音乐风格演绎成为辉煌明亮、气势磅礴的世俗音乐风格。此外,他还创作出许多精美的器乐合奏作品。他被后世誉为“配器法之父”。

2. 罗马乐派

罗马乐派是16世纪的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乐派,它形成于“反宗教改革”运动中。1545年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伦托召开的宗教会议,提到了对罗马天主教会音乐的改革。当时的一些红衣主教在会议上提出废除多声部歌唱,恢复传统天主教会仪式的音乐传统-单声部无伴奏咏唱传统。其理由在于:多声部歌唱会干扰歌词的清晰性。不过,也有一些人对教会的多声部歌唱表示赞成。双方意见相持不让。最后,通过聆听帕莱斯特里纳的《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等作品,使教会做出了在天主教仪式音乐中保留多声部音乐的决定。

帕莱斯特里纳(G.P.da Palestrina,1525-1594),罗马乐派的创始人,他是16世纪影响最大的天主教会作曲家。由于受到当时罗马天主教会坚持传统、反对改革思潮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仍然恪守庄严、明净、无伴奏的宗教音乐传统,其作品内容几乎都是宗教题材,极少世俗作品,形式大都为合唱作品,从三声部到十二声部不等,以四声部的居多。主要音乐体裁有弥撒曲、经文歌、圣歌、圣母颂歌,并作有少量的宗教牧歌和世俗牧歌。帕莱斯特里纳作品的对位线条精致流畅,旋律纯净,避免使用无节制的花唱式线条,情绪严肃、宁静、优雅、庄重。

$第二节 世俗音乐

一、声乐

1. 意大利牧歌

意大利牧歌是欧洲14至16世纪的重要世俗声乐体裁之一。“牧歌”(madrigale)一词来自于拉丁文matricale,指用母语演唱的歌曲或田园诗。在西方音乐理论书籍中,该词通常指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意大利的一种世俗多声部歌曲。

14世纪的意大利牧歌为二至三声部的田园风歌曲。与16世纪牧歌并没有直接的联系。16世纪牧歌的前身是15世纪意大利的弗罗托拉。

16世纪意大利牧歌成为当时作曲家们最喜爱创作的世俗音乐体裁之一。它在16世纪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1520-1550年)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大多为四声部作品,以主调音乐为主,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韦尔德洛(P.Verdelote,约1470-1522)等。

中期(1550-1580年)以威尼斯为中心,五声部成为了标准的声部配置。牧歌成为了一种声乐重唱的乐曲,每个声部由一个人声担任。代表人物有罗勒(C.de Rore,约1515-1565)、蒙特(Ph.de Monte,约1521-1603)。

晚期(1580-1620年)以罗马为中心,牧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如常见华丽的独唱与和弦似的重唱相对应,具有戏剧性、悲剧性或宣叙性的风格,较多运用新的表情手法,更为精致、典雅,采用贯穿发展的复调曲式,织体的节奏对比更加突出,和声风格上出现了大胆的变化音尝试,主调音乐风格进一步趋于明朗化。代表人物有马伦齐奥(L.Marenzio,约1553-1599)、杰苏阿尔多(C.Gesualdo,约1560-1613)、蒙特威尔第(C.Monteverdi,1567-1643)等。

2. 法国尚松

尚松(chanson),来自拉丁文cantio,意为歌唱、歌曲,专指法语的歌曲。早在14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北部地区就留有它的踪迹。尚松于16世纪20年代在法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当时作曲家喜爱的一种世俗单声部或多声部歌曲体裁,其中的多声部尚松更具有典型性。尚松旋律轻快优美,节奏强烈,具有朗诵性特征,歌词为法文。内容上多以社会生活、爱情为主,法语生动的模仿和对情景的描绘,使其惟妙惟肖。多声部尚松常用模仿对位的歌谣曲形式,二至三声部居多,最多可达五个声部。尚松的代表人物有雅内坎(C·Janequin,约1485-1558)、克莱门斯(J·Clemens,约1490-1562)。

3. 德国利德

同类推荐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好素质:好父母 教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能力比分数重要;智慧做事的能力;高效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等。
  • 驱魔王妃

    驱魔王妃

    她是驱魔师,却也华丽丽滴穿越了!却没想到是从天而降,硬硬砸死了两个人,直接成了杀人犯!老天爷,你这待遇也太不同吧?她无语问苍天。幸好,幸好旁边还有一个美的冒泡的帅哥,她可以拉个垫背的了。咦,他居然是个王爷?这下糗大了!解蛊咒,破悬案,看现代女驱魔师如何玩转古代。
  • 我的宝贝

    我的宝贝

    豪华轩高级会所“蓝,这边!”刚推开西餐厅的大门,便看见左雨晴在微笑地挥动着手臂。坐在一旁的客人们优雅地抬起头,顺着她的视线望过来,不悦的神色立刻变得诧异,变得惊讶。诧异?惊讶?当然,一个穿着黑色校服的女学生,出现在高级别墅区里的高级餐厅,绝对是成为众人猜疑的目标。猜疑嘛,这种地方,是那些富商名流来的,加上这个时间,学生们还在学校用功念书,怎会无缘无故跑出来呢?以为她是情*妇?以为她是某家……
  • 我要安全长大

    我要安全长大

    孩子是最脆弱的人群,没有父母愿意看到孩子受到伤害,可是在这个地球上,每天都会上演让父母心碎的一幕幕。那些触目惊心的镜头,让父母震惊、心痛。2008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首次发表《世界预防儿童受伤报告》。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各种疾病,死于意外伤害的孩子约是82.9万人,平均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事故。所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丰富他们的安全常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 鲁迅经典

    鲁迅经典

    本书收录鲁迅的作品包括:呐喊、彷徨、华盖集、坟、且介亭杂文、野草、朝花夕拾等。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牺牲了,穿越了,夺你老李江山,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我来隋末,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是隋末,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我做主!我为王!,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
  • 总裁的替婚前妻

    总裁的替婚前妻

    “老公,你今晚会回来吃饭吗?”婉馨眼眸含笑地在电话这头温柔地问道。电话那头传来君昊淡淡的,听不出任何感情的声音,“嗯,会。”“那我等你哦,么么。”婉馨在话筒上甜蜜地亲了老公一下,耳边却已传来了电话被挂掉发出“嘟、嘟!”的声音,婉馨的好心情顿时有些失落,定定地看着话筒,他今天怎么了?平时就算心情再不好,也从来没有在不打招呼的前提下挂掉自己的电话。更何况平时都会在电……
  • 婚姻呼叫转移

    婚姻呼叫转移

    (正文完)番外系渣男回头的暖宠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每个人都是这样,享受过提心吊胆,才拒绝当爱情待罪的羔羊---题记廉诗斐曾经为了逃避对徐贺湛的暗恋只身到了异地,当她以为找到了真爱回来参加姐姐廉诗语和他的婚礼时,在他眼里她成了推姐姐摔下楼的人,姐姐成了植物人,而她成了罪人。十天后她代替姐姐嫁给了他,从此她活在自责与折磨中,她曾经以为只要她真心地对他,真心地照顾姐姐她的生活就没有遗憾了,只是她忘了她也是有感觉的人,她最怕的就是徐贺湛对她的冷漠与憎恨。女儿的到来也没有让他改变对她的看法,反而让她对他彻底失望了。当她知道姐姐摔下楼的事是姐姐和曾经的恋人设计好的时,廉诗斐觉悟了,原来今天的一切不是她错了,而是她太傻了。她曾经对徐贺湛说我不是非得爱着你才能活下去,少了对你的爱也许我会过得更好。只是她当放弃了那份爱,徐贺湛才发现,她的放弃让他感觉到痛苦。
  • 御兽女少主:逆世小王妃

    御兽女少主:逆世小王妃

    一道诡异的旋风,扒开了尘封万年的史卷。当天空再次裂开,救补苍天的已不再是女娲。飞尘堡走出一位俏丽的女少主,有上古神兽护体,斩妖除魔,历经重重险阻。冷酷无情的魔君,唯独对她温柔备至。爱上她自信的笑容。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不羁俊美男子,可曾是她的良人?“如果有一天,世界毁灭了,你只能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我希望,你还在我记忆里。来世,让我还能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