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23

第23章 浪漫主义音乐(4)

1830-1831年,瓦格纳在莱比锡跟随管风琴师C·G·米勒学习,写出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序曲等习作。1831年创作出《d小调音乐会序曲》1832年创作出《C大调交响曲》和一部歌剧习作。1834年他完成了第一部歌剧作品《仙女》。1834年先后在劳赫施塔特和马格德堡担任指挥和音乐指导。他的第二部歌剧《爱情的禁令》于1836年完成并在马格德堡上演。1839年来到巴黎。1840年完成歌剧《黎恩济》,1841年完成歌剧《漂泊的荷兰人》。这两部歌剧在巴黎的演出相继失败,之后在德累斯顿的上演获得巨大成功。之后,瓦格纳于1845年完成歌剧《汤豪舍》并在德累斯顿上演获得了与之前歌剧一样的成功。1848年间完成了歌剧《罗恩格林》。从1848年起,瓦格纳开始着手创作以尼伯龙根的英雄故事为题材的系列歌剧,这一年写出了《齐格弗里德》的台本。

1849年,瓦格纳参加了德累斯顿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在李斯特的帮助下逃亡到瑞士苏黎世。逃亡期间,他先后写出了《艺术与革命》(1849)、《歌剧与戏剧》(1851)、《未来的音乐》(1860)等文论。其中《歌剧与戏剧》奠定了瓦格纳的“乐剧”理论基础。

1851年以后,瓦格纳先后完成了他的最后的4部歌剧,这4部歌剧都是按照他的“乐剧”理论进行创作的。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该四联剧包括《莱茵的黄金》(1854)、《女武神》(1856)、《齐格弗里德》(1857)、《众神的黄昏》(1874)4部完整歌剧。另外3部歌剧分别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859)、《纽伦堡的名歌手》(1867)和《帕西法尔》(1882)。1861年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在维也纳上演,他期望《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能在此上演,后经过77次排练被认为“无法演唱”而作罢。1861-1862年,德国逐步解除了对不许瓦格纳归国的禁令。1864年,一位瓦格纳音乐的崇拜者、年轻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邀请瓦格纳前往慕尼黑居住,并为他的生活、创作提供各种资助。1865年,《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终于在慕尼黑由德国著名指挥家比洛(H.von Bulow,1830-1894)指挥演出。1868-1970年,瓦格纳先后在慕尼黑上演了《纽伦堡的名歌手》、《莱茵的黄金》、《女武神》。瓦格纳在路德维希二世的资助下,于1871年开始在拜罗伊特兴建专门演出“乐剧”的歌剧院。这座歌剧院于1876年落成剪彩,开幕之际上演了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1882年,瓦格纳完成歌剧《帕西法尔》。1883年,瓦格纳因心脏病在意大利威尼斯去世。

瓦格纳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中心是歌剧,是德国歌剧最高成就者。1850年以前,他的创作以大歌剧为主,代表作有《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等。1850年以后,他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提出“乐剧”理论并创造出瓦格纳式歌剧-“乐剧”体裁。瓦格纳是继韦伯之后德国歌剧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的乐剧成为德国19世纪歌剧的巅峰。

瓦格纳的乐剧理论强调,戏剧是目的,音乐是手段,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戏剧、诗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应该紧密地结合成为统一的有机体。这一理论几乎从根本上否定了意大利歌剧以声乐为中心的传统。就形式而言,乐剧一改意大利歌剧音乐的“分曲”式结构为“无终旋律”结构;将宣叙调与咏叹调合二为一的叙咏调;采用“主导动机”方式设计主题音乐,即:对剧中的重要角色、事件、场景等都创制一段与之对应的音乐主题;突破乐队作为歌唱伴奏的传统格局,将声乐纳入一个以管弦乐为中心的结构体系中,形成乐剧音乐以交响音乐为中心的特色。他扩大了歌剧乐队编制,通常采用三管编制或四编管制,强调器乐在歌剧中的地位,使管弦乐队成为表达剧情、渲染气氛的主要工具。此外,瓦格纳的所有歌剧的脚本都由他本人亲自撰写,这在歌剧史上绝无仅有。

瓦格纳是20世纪新音乐风格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音乐中,他创造性地运用“半音和声”技法,极大地减弱了和声的调性结构力,增强了和声的色彩表现意义。瓦格纳的音乐开启了后浪漫主义音乐之门,他的半音和声实践成为20世纪无调性音乐创作的源头之一。

3. 布鲁克纳

布鲁克纳(A·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出生于奥地利林茨的安斯费尔登,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也兼任当地教堂的管风琴师。布鲁克纳自幼从其父亲学习音乐, 11岁才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1837-1840年在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唱诗班担任歌手,1840年开始在林茨接受师范教育。在此期间,他苦练管风琴,特别是在即兴演奏技术方面。1845年他在圣弗洛里安担任教师助理的职务,在1848年成为这座教堂的临时管风琴师。由于工作的繁忙,布鲁克纳在这段时期并没有太多机会施展他的作曲才能,只写过一些管风琴曲和合唱曲。1849年,他的第一部大型作品《d小调安魂曲》问世。

1851年,他成为圣弗洛里安教堂的正式管风琴师,1855年又接任了林茨大教堂管风琴师的职务。1855-1861年,他在维也纳跟随西蒙·赛赫特学习和声与对位法。1862年在林茨跟随奥托·基茨勒学习配器法。1865年,他在慕尼黑观看了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首演,瓦格纳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了他。

布鲁克纳性格内向孤僻,羞于交友,与维也纳的音乐界疏于联系。1867年,莫名沮丧的布鲁克纳甚至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平复心态,布鲁克纳不得不到巴特克罗伊岑休养。1868年,布鲁克纳的病情有所好转,同年,他谋得了维也纳音乐学院对位法教授的职位,随即从林茨移居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28年时光。1875年他受聘到维也纳大学作兼职讲师,同时他还兼任宫廷小教堂的图书馆副馆长和助理声乐教师的职务。作为管风琴家,布鲁克纳是19世纪最著名的即兴演奏家之一。他曾于1869年访问巴黎时,在圣母院中即兴演奏管风琴,也曾在1871年代表奥地利在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即兴演奏管风琴。

在布鲁克纳生命的最后5年中,他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赞许,经济状况随之明显好转,但繁重的工作却使他的身体每况日下。1891年布鲁克纳开始创作《第九交响曲》,在最后一个乐章即将完成(留下草稿)时,他突发急病于1896年在维也纳去世。

布鲁克纳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也是瓦格纳音乐的坚定崇拜者,他的创作集中在交响曲、管风琴曲、室内乐和宗教音乐领域,其中以交响曲最为著名。他一生中共创作出10部交响曲。他的音乐既坚持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又吸取瓦格纳的半音和声技法,并常常带有了浓郁的宗教冥想气质和管风琴音色效果,曲调既有德奥民间音乐语汇,又隐含格里高利圣咏的遗风。由于他的多样化音乐风格,加上其又是瓦格纳音乐的崇拜者,因此他在世时遭到了当时维也纳瓦格纳音乐反对派的贬低、嘲讽与攻击。然而,他作品中在他去世后受到越来越多地赞誉。其代表作品有:《第四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等。

4.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J·Brahms,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出生在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汉堡市剧院的一名低音大提琴手,也是勃拉姆斯的音乐启蒙教师。他还跟随德国音乐家马克森(E.Marxson,1806 –1887)学习作曲。由于家境贫寒,13岁的勃拉姆斯就以教人弹钢琴和为人作钢琴伴奏,有时还到酒馆里弹钢琴,以此挣钱贴补家用。1848年9月,勃拉姆斯作为钢琴家在汉堡进行了首次公开演出。

1848年,勃拉姆斯在汉堡结识了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列梅尼(E.Remenyi,1828 –1898),两人结成拍档在欧洲进行巡回演出。勃拉姆斯从列梅尼那里了解并学习到匈牙利民间音乐,并通过他的引荐在汉诺威结识了匈牙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约阿希姆(J. Joachim,1831 –1907)。约阿希姆相当赞赏勃拉姆斯的音乐才华,并将他介绍给李斯特。李斯特对这个年轻人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肯定。之后,约阿希姆又将勃拉姆斯介绍给舒曼夫妇。

舒曼夫妇极其赏识勃拉姆斯的才华。舒曼在他主办的《新音乐报》上撰写《新的道路》一文,对勃拉姆斯的音乐才华大加赞扬。舒曼的妻子克拉拉也在巡回演奏会中弹奏勃拉姆斯的作品。舒曼夫妇对他的赞誉和帮助,不仅使他在音乐界小有名气,也鞭策着他更加努力的创作。

1854年,舒曼因精神崩溃企图自杀而被送入了精神病院,而当时克拉拉正怀着第8个孩子,行动不便,勃拉姆斯立即赶到杜塞尔多夫帮助克拉拉。除了替克拉拉到精神病院看望舒曼之外,勃拉姆斯还放弃了巡回演出的机会帮助克拉拉照顾7个孩子。逐渐,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产生了爱意。但这一段柏拉图式的感情,在1856年舒曼去世后也随之结束。克拉拉一直严守舒曼之妻的本分,与勃拉姆斯仅保持精神上的交往。不久,勃拉姆斯离开杜塞尔多夫。此后,克拉拉成为勃拉姆斯的心灵伴侣和音乐顾问,勃拉姆斯经常将其创作的作品呈交给克拉拉以征求意见。

1857-1860年,经克拉拉介绍,勃拉姆斯就任戴特莫尔德宫廷乐团指挥。1860年,他接受克拉拉的建议赴维也纳发展其音乐事业,同年,签署宣言,明确反对李斯特及其追随者所倡导的“新音乐”。1862年,他担任维也纳歌唱协会指挥。1868年,他完成了合唱与乐队作品《德意志安魂曲》,这部作品的成功上演使他步入一流作曲家之列。1872年,他被聘为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艺术总监。1876年完成了他早在1855年就开始着手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这是一部具有贝多芬交响曲风格的作品。1880年获德国布雷斯劳大学荣誉哲学博士。1886年成为维也纳音乐学会的荣誉主席。1896年,克拉拉突然病逝,勃拉姆斯情绪极度低落,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并患上肝癌,于1897年逝世于维也纳。

勃拉姆斯是19世纪下叶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中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体裁十分广泛,在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序曲、钢琴曲和艺术歌曲等领域都留下许多佳作,但从未创作过歌剧。他的音乐风格深受巴赫、贝多芬等人的影响,他始终坚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传统,故此,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巴赫、贝多芬的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连在一起合称为德意志传统音乐的“三B”。勃拉姆斯以器乐创作为中心,一生中共作有4部交响曲,2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独奏协奏曲,1部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以及相当数量的室内乐作品。他坚持古典主义创作原则,其音乐形式规范、结构严谨,旋律优美、气息宽广。他的管弦乐作品坚持使用传统的双管编制乐队,他的器乐作品几乎都为无标题音乐。此外,他还创作出200多首富于日尔曼民歌音调的艺术歌曲,是继舒伯特和舒曼之后,又一位重要的德-奥艺术歌曲作曲家。除上述以外他的其他代表作品还有:管弦乐《学院庆典序曲》、《悲剧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21首钢琴二重奏《匈牙利舞曲》、艺术歌曲《徒劳小夜曲》、《摇篮曲》等。

5. 弗兰克

弗兰克(C·Franck,1822-189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教育家。出生于比利时的列日。从小就显示出良好的音乐天赋。早年父亲把他送入列日音乐学院学习, 13岁时即以少年钢琴家身份在比利时各地巡回演出。1835年赴巴黎从雷夏学和声,1837-1842年就读于巴黎音乐院。毕业后悉心作曲,1843年定居巴黎。1853年在巴黎圣克洛蒂尔德教堂任合唱指挥。1858年在巴黎任管风琴师,在之后几年中,弗兰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管风琴艺术中,在此期间,他以演奏和教授管风琴为主要职业,作品也集中于管风琴音乐,其日益高超的演奏技巧在音乐界广为传颂。1866年李斯特曾赞赏弗兰克的技巧堪与巴赫相媲美。

1870年,弗兰克入法国国籍,1872年起任巴黎音乐院管风琴教授。弗兰克一生主要以管风琴教学和管风琴演奏为生,作曲工作几乎只在空余时间内进行。在其有生之年中,他的作品几乎尽受冷遇。1876年创作出交响诗《风神》。1879年创作出清唱剧《至福》。1887年,他的学生丹第为他组织了一场音乐会,虽然表演者的水平都不高,但音乐会却让弗兰克对自己的作曲事业充满了信心。1889年首演的交响曲虽然未能受到听众的理解,但1890年由伊萨依四重奏团演奏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却获得热烈反响,这是他唯一一次获得成功的音乐会。然而,正当他的作曲事业有所起色时,1890年5月弗兰克在巴黎意外遭遇车祸而受伤。经过短时间的休养后,弗兰克宣称自己已经痊愈并重新开始工作。然而他的伤口并没有完全愈合,胸腔内伤于数月后发展成了胸膜炎,由于病情快速恶化,经治疗无效于1890年在巴黎去世。

弗兰克的一生主要一管风琴音乐为主,或演奏,或教学,并有许多管风琴音乐作品。1875年以后才有一些重要作品问世。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体裁和类型却相当广泛,涉及声乐和器乐、大型和小型、宗教与世俗等多种体裁,代表作品有:《d小调交响曲》、《D大调弦乐四重奏》、《f小调钢琴五重奏》、《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交响变奏曲》、《前奏曲、圣咏与赋格》、《三首管风琴圣咏》、清唱剧《至福》、交响诗《风神》等。他的音乐创作观念受到德意志和法兰西双重音乐文化精神的影响,音乐风格融合了德奥式的深沉严谨和法国式的细腻柔美,既有宗教的虔敬,也有浪漫主义式变幻不定的激情,其作品旋律流畅华丽,和声新颖别致。弗兰克在体裁形式上发展了“套曲形式”,让一个主题经过更改或变奏在作曲中的每一段中出现。他还积极参与组织和领导“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工作,为复兴法国民族音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6. 柴科夫斯基

同类推荐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热门推荐
  • 良仙难求

    良仙难求

    天音花了五百年来向衍歧证明自己的爱,可不管她如何死缠烂打或是欲擒故纵,衍歧从来都不屑一顾,所以她只好又花五百年来消磨它。五百年后,她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天界公主,变成一介毫无仙力的凡人,而衍歧却已经成为天界太子。天音对他客气有礼,也不再缠他,他却开始不习惯,过去那个像小尾巴一样老是跟在他身后的天音去哪里了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名门闺秀

    重生之名门闺秀

    她乖巧听话,柔弱腼腆,以求博得到家人的认同和关爱,可惜换来的不过是她们的蔑视和谋算;她对他温柔体贴、关怀备至,以求和他白头偕老,举案齐眉,可惜换来的却是一场以死亡为代价的无情的阴谋…她是她最好的朋友,最后却亲手将她推入那死亡的深渊。她是她最忠实的婢女,最后却亲手将她送上了死亡之路。他是她的天,她的一切,最后却默许她的红颜知己将她送入黄泉……现在老天给了她一次机会,她必不会重蹈覆辙,为自己博得一个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时过境迁,她站在他难以仰望的高度,轻蔑的看着这他曾倾尽一生的男子,淡淡一笑拂袖而过。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她携着满脸深情的倾城男子之手,飘然而去…
  • 宠上甜辣小狂妻

    宠上甜辣小狂妻

    (咳咳,你肥皂掉了,偶巴!)叶南希楚楚可怜:“司徒易,你偷心偷的如此嗨皮,让我情何以堪?我可以弱弱的问一句,什么时候把我的心还给我吗?”司徒易霸气无比:“叶南希,你听好了,你的人是我的,心是我的,将来你孩子也是我的。还给你?我把我还给你好了!”叶南希有些委屈,但眼中却闪过狡黠之色:“嘻嘻,对付男人嘛,女人就要有办法才行!”叶南希心中暗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冤家路窄:多金男友靠边站

    冤家路窄:多金男友靠边站

    本以为在部队以后的生活就会好过一些,谁知道会遇到叫陆连城的家伙,你往南,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来到特种部队以后才知道他是特种部队的队长,冯愈年,这一刻夏锦织总算明白什么叫冤家路窄。一次特别的任务,让夏锦织沉睡了两年,我便向北。我们注定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次相遇。夏锦织选择了去到部队。与闺蜜同时喜欢上一个人,这两年里她清楚的听到了陆连城的话,以及连她自己都无法相信的秘密,不想夹在中间,还有关于她的身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碧血关山

    碧血关山

    亡国之恨、破家之仇未报,心爱之人偏是仇将之女,爱恨情仇纠结在一起无法化解;异宝现世,江湖豪杰追逐争抢,掀起轩然大波。本书故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真使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