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400000027

第27章 著名专家学者(10)

同年暑假应北京大学之聘,回母校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社会史等课程;并轮流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朝阳大学等校兼课。抗战前任北大教授。1938年12月随汪精卫出走河内前,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次年8月赴上海参加汪日谈判。1940年1月与高宗武脱离汪组织,在香港联名揭发汪日密约,国史称“高陶事件”。后留港办“国际通讯”。陶希圣与胡适有交情,当年陶卷入“汪日密约”中进退失据时,唯一想到可以写信表达心声的人就是胡适。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陷香港、九龙。翌年初逃离香港,经韶关、桂林回归重庆,任侍从室第二处第五组组长。

1949年随国民政府赴台湾,历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设计委员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四组主任、革命实践研究院总讲座、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日报》董事长、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88年6月27日在台北病逝。

著有《亲属法大纲》、《中国社会现象拾零》、《婚姻与家族》、《潮流与点滴》等,译有奥本海默的《国家论》等。

高君宇在北京大学:生如闪电,死如彗星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后被其爱人石评梅刻在他的墓碑上,下附她的跋文:

“这是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在山西一中接受新思想启蒙

高君宇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静游镇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一个关心国事、公正廉明的乡绅家庭。他在兄弟中行二。

1912年春,高君宇怀着“立意深造”的热望,考入山西省立模范中学堂(1913年8月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即今太原五中)旧制中等科7班。

从偏僻的山城来到这所省城名校,高君宇的思想也逐渐开阔起来。

首先,这里北邻文瀛湖,自然环境十分优雅。曾参加过“公车上书”的赵炳麟有诗云:“闲向文瀛湖上望,烟岚几点碧於螺。”这里原本是明、清两代举行科考的大贡院,后一度又是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所在地,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其次,这里有许多出色的教员,教学质量很高。校长王骧,寿阳人,留日学生,当时才30岁,少年气盛,办学有方。知名教师还有英文教员朱海洲、历史教员赵宝诚等。

再次,这里有高君宇第一次上的数学、格致、生物、英语这些课程。每门课程都给他打开了一个新的知识天地。

此外,为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眼界,当时的省立一中设有校办图书室,订购有《申报》、《康梁文钞》、《新青年》等各种书刊。

高君宇的课余时间,不喜游逛,而喜欢看书读报,与同学讨论国事,“举动甚轩昂,言谈亦卓荦不凡”,深受师友赞赏。尤其是其“所作诗文,多有奇气”,常被国文老师推荐“贴堂”,同学们争相传抄,视为范文。这种较高的语言能力,为他以后通过研究选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了基础。

爱国激进的北大学子

1916年,高君宇接受朱海洲老师的建议,投考北京大学。9月,他正式进入北大预科甲班学习,读他热爱的理科专业。

高君宇入学不久,蔡元培先生主持北大校务,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聘请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鲁迅、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人到校任职、讲课,新文化运动代表刊物《新青年》的编辑部也迁到北大——校园一时群星闪烁。蔡先生的改革,使北大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由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满,更由于北大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高君宇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兴趣不断增长,以其“弘毅果敢”很快成长为“中国青年革命之健将”。

1918年5月,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允许日本驻兵东北,出卖中国领土和军事主权。段祺瑞政府的卖国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早在此年4月间,中国留日学生就已获得这一协定的秘密消息,他们进行集会和散布传单的活动。5月上旬,留日学生议决组织救国会,在东京举行集会和游行,表示严重抗议。但是,他们的活动遭到日本警察的干涉和侮辱,这就更激起学生们的义愤,便决定一致罢学回国。中旬,留日归国学生代表阮湘(湘籍)、李达(湘籍)、龚德柏、王希天4人回到北京,曾和北大学生中的进步分子邓中夏(湘籍)联系,共同商讨行动计划。

得知留日学生的不幸遭遇,高君宇义愤填膺,明确表示决不容忍北洋军阀政府的卑鄙勾当,便串联北京各校和归国学生一致行动。他与北大学生中的爱国积极分子邓中夏、许德珩到湖南会馆看望代表们,商讨发动一个群众性的反日爱国运动。20日晚,他们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大会,并决定次日到总统府请愿。

21日上午,中国学生举行的第一次示威性大请愿和大规模的反帝爱国斗争爆发了。北大、高师、工专、法专学生2000多人,在高君宇等人的组织下,前往新华门总统府请愿,要求宣布并废除“军事协定”。虽然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学生们听信了冯国璋的花言巧语,这次运动没有达到直接目的,但它却推动了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成为五四运动的预演和前奏。

大请愿不久,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高君宇、邓中夏、许德珩等人,认识到要进一步团结起来的必要,便发起成立了全国性的学生团体——爱国会(后来叫做学生救国会)。

为加强联系和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学生救国会在北大组织《国民》杂志社,高君宇是该社骨干成员,“起过很大的作用”。他积极筹措资金,并“积极投入筹组《国民》的工作”。1919年1月,国民杂志社的机关刊物《国民》创刊。《国民》是强烈的战斗性刊物,它的内容,紧密配合着当时正在酝酿中的反帝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国民杂志社成立的同时,北大文科的一部分学生还组织了新潮社,出版刊物《新潮》。高君宇担任该社职员,开始负责广告工作;后来在改选三届职员时,被推举为文牍干事。五四以前的《新潮》,对早期新文化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和《国民》杂志一样,对广大觉悟青年的影响是很大的。

五三会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1919年5月1日,上海《大陆报》最先透露中国外交在和会上失败的消息。翌日,身为总统徐世昌顾问和总统府外交委员会委员兼事务长的林长民(他就是后来民国著名才女林徽因之父),在北京《晨报》上发表文章,再次证实了这一消息。中国民众闻讯十分震惊,纷纷表示要誓死力争,救国图存。

当天,高君宇和国民杂志社成员便在北大西斋举行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行动;并决定5月3日晚召开全体学生大会,约请北京13个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参加。会后,高君宇更是奔走呼号,积极串联,同时和邓中夏、黄日葵等将李大钊发表的《五一杂感》中明确提出的“直接行动”口号向各校做了宣传。

5月3日,巴黎和会上中国合理要求被拒绝的消息,在北京报纸上正式发表。全市爱国学生群情激愤。夜晚,北大三院礼堂内外,人山人海,挤满了来开会的学生。同学们在会上争相讲演,声讨、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会议气氛严肃悲壮。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当场撕开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4个大字,以示斗争之决心。高君宇“慷慨陈词、声泪俱下,主张游行抗议当局”。经过热烈讨论,大会一致作出如下决定:联合北京各校学生,5月4日在天安门举行爱国大示威;通电各界一致奋起抗争;通电全国于5月7日举行爱国游行;通电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不得在和约上签字。

会议结束时,已是深夜11点了。但大家并没有回去休息,而是忙碌着做各种准备工作。他们有的负责联络其他学校;有的起草宣言、电报、传单;更多的人则是制作旗帜、标语等,有人甚至把自己的床单扯下做旗帜用。高君宇和大家一样,彻夜未眠,紧张忙碌着,为第二天的游行做准备。

天安门游行示威和火烧赵家楼的先锋

4日上午8时许,北大等13所大专学校的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开会,商议天安门游行具体事项。当学生队伍正在集合时,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次长慌张跑来,不准他们去游行。北大学生代表邓中夏、黄日葵等10余人和他展开了辩论,使这位次长瞠目结舌,无言答对。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奔向天安门广场。

当学生队伍正在天安门集合时,那位曾阻挠北大学生出发的教育部次长又跟踪而来,他蛮横地说:“我承教育部命令来此,请大家从速解散,有事可推出代表办理。”学生们拒绝了这一无理的干涉,齐声高呼:“我们今天的行动,教育部管不了!”这位次长毫无办法,急匆匆地溜走了。

学生们在天安门集会,宣读了国民杂志社代表许德珩(一说是罗家伦)负责起草的《北京学生天安门大会宣言》。宣言揭示了日、美、英等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呼吁人们要在“国家存亡,土地割裂,问题吃紧之时,”“能下一大决心,作最后之奋救”;并表示对卖国贼要诉诸武力,“最后之对付,手枪炸弹是赖矣”。高君宇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后,高君宇带头参加示威游行。游行队伍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头可断,青岛不可失”、“保卫主权”等口号,浩浩荡荡地直奔各国使馆所在地东郊民巷。当队伍行至东郊民巷西口时,遭到守卫在那里的中国巡捕的阻拦。这进一步激怒了广大的爱国青年,于是游行队伍像滚滚怒潮,涌向东城赵家楼的卖国贼曹汝霖住宅。

学生到达赵家楼胡同时,曹宅内外,警察林立,门窗紧闭。学生们高呼:“卖国贼曹汝霖快出来见我!”高君宇和一部分爱国学生攀墙冲进曹宅,北京高师的匡互生打开大门,大家如潮水一般一拥而入,把曹宅的什物尽行捣毁。觅曹不着,却痛打了正在曹宅的另一卖国贼章宗祥。愤怒的学生在曹汝霖卧室里点燃绿色的罗纱帐,顿时火起,烈焰冲天。

火起之后约半个小时,大批军警赶到曹宅,当场逮捕学生32人,其中北大学生20人。当天,教育部也给北大发出训令,要求“对于学生当严尽管理之责,其有不遵约者,应即立予开除,不得姑宽”。

压迫愈强,反抗愈烈。5月5日,北大学生约同北京其他各高等学校开始同盟罢课,齐往总统府请愿,要求开释被捕同学。高君宇也协助李大钊多方奔走。在广大爱国师生的坚决斗争和社会舆论重压下,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反动政府不得不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被捕学生归来,高君宇和北大全校学生聚集在汉花园红楼北面的广场举行欢迎大会。学生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在五四运动的急风暴雨中,高君宇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欧击曹、章,首当其冲,奔走呼号”,“遂因积劳过度,而患呕血者二次。”

烽火中诞生的北京学联领导人

为适应斗争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把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都组织起来,5月6日,领导全市学运的“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会址设在马神庙北大第二院,北大是这个组织的骨干。学联章程中规定,有关各校全体的工作,“由本会暂行委托北京大学学生干事会执行之”。高君宇毅然参加了这个组织,他和邓中夏是组织中仅有的2名北大代表。

学联会成立后,大力加强了对爱国斗争的领导。5月18日,学联在北大二院召开紧急会议,决议实行总罢课、发表罢课宣言、开展街头运动,并派北大学生黄日葵等4人到天津、上海、南京等地联系,发动更大规模的斗争。据许德珩后来回忆说,对于这一串联活动,高君宇“坚决支持”。

5月中旬,高君宇还和邓中夏以北京市学联代表的身份赴太原、长沙,亲自指导当地的学生运动。高君宇通过与王振翼、贺昌、李毓棠、武灵初等人密切联系,向太原学生写信、寄书,热情指导省立一中的学生,联合山西大学、太原第一师范、太原农业专门学校、太原法政专门学校,成立山西大中学生联合会,组织各校爱国学生开展示威游行,有力地声援了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6月11日,陈独秀采取了大胆的革命行动,到北京前门外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革命传单,却被混杂在人群中的侦缉队便衣侦探发现,当场被捕。他的被捕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李大钊、高君宇等人立即奔走相救,并组织北京市学联、北大爱国师生、社会各界名流通电全国,谴责反动政府。经过全国舆论的抗议和各界人士的设法营救,此年9月16日,陈独秀终于获释出狱。陈独秀的被捕和营救,给曲折发展的五四爱国运动掀起了新的波澜。

北京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高君宇,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日益成熟,更加坚定了其共产主义信念。

1919年3月,邓中夏发起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宗旨是“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同年10月高君宇加入了这一组织,并于次年3月当选为文牍干事。后来,他又和邓中夏确定“除城市讲演之外,并注重乡村讲演、工场讲演”的活动方针,开始与工农结合的尝试。他们先后以《人的生活》、《什么叫“自治”——它的意义、形式和功能》、《私产制度与婚姻》作为演讲题目,进行了多次讲演。

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秘密成立。直到翌年11月17日,才以高君宇等19人的名义发起,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启事,公开宣布成立。

1920年5月1日,中国工人阶级纪念国际劳动节。高君宇在《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劳动纪念号上,分别发表题为《山西劳动状况》、《五月一日与今后的世界》两篇关于工人问题的文章,明确提出“要革命必须破坏政权”,“必先获取政权”。

1920年10月,李大钊领导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11月,在共产党小组领导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高君宇等40多人成为首批青年团团员,高君宇还被选为第一任书记。当月,北京共产党小组又从青年团的先进分子中吸收高君宇、邓中夏、何孟雄、缪伯英、范鸿、李梅羹等人为党员,一时共产党员达到11人。

随着“南陈(独秀)北李(大钊)”的相约建党,曾参与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即共青团前身)并当选为北京书记的高君宇,成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首批成员之一。

北京共产党支部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展工人运动方面,出版杂志《劳动者》。党支部还派高君宇、邓中夏等人深入工人,大力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他还被派往唐山、郑州、济南、太原等地,指导工人运动和帮助建党。1921年,他在太原组织成立太原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后又建立晋华书社,传售马克思主义书刊。他是北方尤其是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

同类推荐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真应该回想那风了,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回想是人的反刍。一般来说,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昨天总是丰厚的,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回想故我在,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回想,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咀嚼昨天。窗打开……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早期教育的目的以激发和培养婴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分别讲述了婴幼儿的情感需求、父母面临的挑战、关爱婴幼儿需注意的事项、婴幼儿智力开发以及目前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对婴幼儿的智力干预和开发越早越好。共分为五个部分。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早期教育之所以针对0-3岁的孩子,是因为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史上最诡异的穿越,莫过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华丽的棺材里。不仅如此,身旁还躺着一个“死人”。   史上最狗血的相遇,莫过于稀里糊涂的在棺材里失身。不仅如此,那死了七天的鬼王夫君神奇的活了过来,从此将她宠上天。   只是历经七夜绝宠后,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天大的阴谋。她失了身,被剜了心,从此万劫不复。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老婆,别想不要我

    老婆,别想不要我

    他是D市王国总裁,操控整个D市经济,她是默默无名的模特,两人相遇了…“老婆!”某男讨好笑叫道。“什么事!”某女淡淡问。“老婆你今天还没打我!”“滚!”这人敢情是被她打上瘾了。吃醋篇“老婆你这一辈子只能打我,你打人的专利是属于我的,你手只能碰我,不可以碰别的男人。”某男是因为看到她打别的男人,手的肌肤与别的男人有接触了。生子篇“我要杀了你!”某孕妇挺着快临盆的大肚子在医院走廊追着某男,“竟然让我怀孕!”“老婆!是宝宝说一个人太孤单了!所以我才会让你怀孕的!”他完全是听儿子的话来做的。“那宝宝说你去死那你为什么不去呀!”某孕妇暴跳如雷大吼。推荐自己已完文《重生—花痴丑女》《总裁的纯纯老师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亲亲老婆别不要我》
  •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每个深谙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凡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利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正是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到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温,使他终归自己账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