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04

第4章 留学美国(3)

1911年武昌起义后,充当袁世凯内阁全权代表,于袁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后经孙中山同意,加入同盟会。1912年3月到南京组织新内阁,4月迁往北京。力图推行责任内阁制,同袁的意图不能相容,被迫弃职离京。后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1917年参加广州护法军政府,任财政总长,后为7大总裁之一。1920年后退居家乡。

1931年5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同年“九一八事变”后,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1932年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中山县县长。日本侵占上海、南京后,策动其出任伪政权首脑,未成事实。1938年9月30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上海。

马寅初:以为经济学更“富有内容和生命”

马寅初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著名学者;也是一位非常有血性的爱国人士,积极投身革命活动。他有句名言:“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所欲言,那就不太容易了;言人之不能言,那就更难了……我就要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不敢言。”马老的铮铮铁骨,随处可见。

他抨击“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的罪行。甚至矛头直指蒋介石,批评他只顾袒护家族利益而不管国计民生。他以老师的身份,斥责蒋介石不懂经济管理方法,混乱经济制度。无论威胁还是收买,他都没有屈服,依然仗义直言,被多次逮捕软禁。马寅初也因此跟中国共产党越走越近。

建国后,马寅初回到阔别已久的北大校园,担任校长。他为人谦虚,言谈幽默、随意,爱护学生,一直深受师生们拥护。后来,他发表著名的《新人口论》,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倡议实行计划生育,奠定了我国后来的以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的格局。

虽然他留洋多年,但是在婚姻方面,并没有摆脱旧时思想的束缚。在北洋大学读书期间,他就娶了父母为他安排的同乡姑娘;后来又娶了比他小22岁、与他女儿一样大的女子为妾。他和2个妻子一共育有5个女儿、2个儿子。其实,谁都会有一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发生在马寅初身上,不免有些反差,因此一直为人所诟病。他的好友胡适也曾经调侃他:“饭后与马寅初同到公园,……寅初身体很强,每夜必洗一个冷水浴。每夜必近女色,故一个妇人不够用,今有一妻一妾。”

做生意?上学?他很有主见

马寅初的家乡,是以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而闻名于世的浙江绍兴。清光绪八年五月初九,马寅初降生在绍兴嵊县浦口镇。马家人丁兴旺,他是家中的第5个儿子。马寅初恰好出生于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再加上本姓马,乡间盛传,“五马齐全,必定非凡!”所以,后来马寅初就被人称为“五马奇人”。他的父亲马棣生给他取名寅初,字元善。

马棣生是附近村里的一个酿酒作坊主,有着一手酿酒的好手艺。同治年间迁至嵊县浦口镇,创立“马树记”酒坊。马寅初的童年,就在这个青山秀水、民风淳朴的小镇中度过。马家的小酒坊,在一家人的辛苦经营下,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马寅初8岁时进入私塾读书。当时的私塾由一位学识渊博的国学生主持,给马寅初的启蒙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又进入绍兴学堂就读。受维新思潮影响,学堂里引入了一些自然知识的课程。少年的马寅初感到十分新鲜,使他学习知识也变得更加热切,有了到更高等的学堂去读书,吸收更多的新鲜知识的想法。但是,这时候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马家酒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但是马寅初的父亲马棣生年岁渐长,经常感觉有些力不从心。而自己的几个儿子中,有的体弱多病,有的常年在外,只有马寅初人既聪明、伶俐又能禁得起操劳。所以,马父希望把自己的酒坊交给小儿子马寅初打理。

马寅初得知父亲的安排后非常苦闷,多次和父亲冲突。马寅初无数次被罚跪、被打,依然坚持要去读书。最后,他甚至觉得无法读书则生不如死,竟投河自尽,所幸被人救起。可见,马寅初从小就有着十分倔强的性格,这就可以理解他后来竟敢不畏强暴抨击“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抨击国家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了。他对知识无比的渴求和坚定的信念,也着实令人钦佩。

这次投河事件,竟然使马寅初的人生路转峰回。父亲的友人张江声感动于他的执着,支持他去上海读书,还认他为义子。在马父拒绝提供任何经济支持的情况下,张江声却一直资助马寅初上学。

马寅初终于得偿所愿,进入上海教会学校“英华书馆”(又称“中西书院”)读书;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天津的北洋大学。北洋大学特别注重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目的是培养本国本民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当时正是“实业救国”轰轰烈烈的时候,年轻的马寅初也渴望能为强国救民出一份力。由于成绩优异,1907年,他被保送到美国耶鲁大学公费留学。

这时的马寅初已经25岁了,并奉父母之命迎娶妻子,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是,他还是毅然踏上了开往大洋彼岸的轮船,开始了他漫长的9年异国求学生涯。

对“实业救国”失望,改学经济学

耶鲁大学位于纽约市与波士顿市之间的纽黑文市(属于康乃狄格州)中心。这里有全美最大的图书馆,是美国第一所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有“常青藤大学”、“美国学院之母”之誉。学校特别强调自由的学术空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鼓励支持各种社团活动。这一切,使得在中国严格教育制度下长大的马寅初感到新奇,印象非常深刻,也对他以后的教学管理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马寅初融入了美国的学习生活。但是,随着对美国了解的深入,他渐渐发现,“实业救国”这条路似乎走不通,有很多东西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他深刻体会到,清政府治理下的祖国,与美国这样的西方强国比起来,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不是简单振兴工商业就能够解决的。

他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的方法,于是放弃了原来的矿学专业,转而去学经济学。后来,在1947年的一次演讲中,马寅初还谈到过自己的改专业一事:“余到美之后,不再想选择矿科,将学矿科的念头抛入九霄云外,以为经济学富有内容和生命,遂选经济为主课,选自然科学为副课。”

马寅初在耶鲁大学的生活相当充实,每天往返于教室与图书馆之间,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乐不思蜀。忙里偷闲的时候,他也会做些体育运动,这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他尤其喜欢登山。后来回国后,他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先打听附近的地理山势,以便早晨登山。他还每天洗冷水澡,坚持了几十年。正是这些,让他的身体一直很好,没有受到家庭遗传的影响。

1910年,马寅初在耶鲁大学拿到了经济学硕士学位。虽然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但是,马寅初并没有满足,而是选择继续攻读。1911年,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

艰难求学,扬名异域

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多科性综合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研究生院中心之一,培养了很多政治、经济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考入这样的著名高等学府,很不容易。马寅初也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抓紧分分秒秒刻苦学习。

正在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希望自己能使病弱的祖国强大起来的时候,他的生活却开始陷入困境。留学生们的费用,原本是由北洋军阀政府提供。在他们这批留学生临行之前,时任北洋政府大臣的袁世凯特地召见了马寅初和其他留学生,并给每人颁发了一张有袁世凯署名的“留学证书”。国内政局风云变幻,北洋军阀政府慢慢开始缩减提供给留学生们的费用。马寅初的生活日益捉襟见肘。为了完成学业,他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涯。

其实早在青少年时代,马寅初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作风、奋发进取的精神。他在上海中西书院读书的时候,由于一直是义父张江声提供他的学费和生活费,所以,他宁愿节衣缩食,也没有开口管义父多要些生活费。甚至连点油灯,再昏暗他也只用一根灯芯。此事被他的老师大为赞许,并说他“灯芯一根心中亮,寒窗十载必成人”。

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这样的困难并没有吓倒马寅初。他利用课余时间,在餐馆洗盘子赚钱,以负担自己的学费。有一天,一个洋人制片商来到餐馆,告诉马寅初若到他那儿去扮演一个华人配角,可以拿到高于餐馆20倍的报酬。这个制片商是餐馆老板介绍来的,并说如果签订合约,就可以预付一部分报酬。这样的好事,马寅初自然求之不得。

但是,生性谨慎的他,还是要求先看看剧本再签合约。他接过剧本开始翻看起来,越看越觉得按捺不住怒火。原来,这是一部丑化华人的电影。马寅初立刻严词拒绝,结果却因此得罪了餐馆老板。在争吵中,马寅初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失去了工作,他只能跑去码头当起了搬运工人。这件事后来上了华人报纸,不少人都很钦佩这位有骨气的青年。马寅初工作所在码头的老板便是其中之一,有次巡视工作时偶然认出了他。知道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高材生后,就把他介绍到自己一个朋友家里当家庭教师,并且兼翻译一些资料。

后来,北洋政府索性中断了提供给留学生们的费用,并声明让留学生们自己决定去向。很多人由于求学生活无法继续下去,只得纷纷回国。这时候,马寅初在耶鲁大学时的舍友王正廷劝他回国,觉得革命期间正是报效国家的时机。王正廷回国后,任黎元洪都督府外交司司长,一直在民国政府担任要职。然而,马寅初并不想从政,他觉得:“了解美国的财政经济管理来整理中国混乱情形,比做官要有一点贡献。”他是这样答复王正廷的。

马寅初靠顽强的意志和旺盛的求知欲,继续着自己的学业。这使得他的导师、美国著名财经专家萨里格曼教授深受感动,他也十分喜爱这个聪慧、上进的中国学生,于是决定资助马寅初完成学业。

1914年,马寅初的博士论文《纽约市的财政》终于完成了。他详细、深入地分析纽约财政收支情况的各个层面,纽约财政是怎样从混乱不堪变为运转良好,中国可以借鉴那些方面等,赢得了专家委员会的高度认可,给予了他“杰出”的评价。

自己的学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萨里格曼教授自然非常高兴。他帮助安排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院出版了马寅初的这部著作,并负担了80%的费用。这篇论文一经出版,很快就轰动了当时美国的财政界和经济界。哥伦比亚大学把它作为一年级新生的教材,一直沿用到1968年。

马寅初顺利完成了他的学业,获得博士学位。萨里格曼教授希望他能够留校任教。毕竟,美国无论生活条件还是学术环境,都比国内好上太多了,也更利于马寅初的个人发展。哥伦比亚大学也热切挽留他。这样杰出的经济学人才,学校怎么舍得任其外流。然而,马寅初推却了学校和导师的美意,怀着“强国富民”的理想,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一踏上中国土地,马寅初就来到民国财政部报到。然而,政局的混乱、政府的腐败和半殖民破败的经济状况,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今我国财政情形,五花八门,光怪陆离,实属腐败已极,岂仅谓之紊乱已哉。”生性耿直的他,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于是离开财政部,走进北京大学,开始了他教书育人的生涯。他表示自己“一不做官,二不发财,竭尽全力于教育救国事业”。从此他便一心投身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和经济人才的培养,著书立说。

【大师小传】

马寅初(1882—1982) ,浙江嵊县人。中国现当代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

1901 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选学矿冶专业。1906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先后任北洋政府财政部职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1919年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27年到浙江财务学校任教,并任浙江省省府委员。1928年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1929年后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兼任南京中央大学、陆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8年初任重庆商学院院长兼教授。1940年12月被蒋介石逮捕。1946年9月到上海私立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教。1949年8月任浙江大学校长,并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0年1月,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1979年9月,平反后担任北大名誉校长。1981年2月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1982年5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101岁。

主要著作有:《中国国外汇兑》(1925)、《中国银行论》(1929)、《中国关税问题》(1930)、《资本主义发展史》(1934)、《中国经济改造》(1935)、《经济学概论》(1943)、《通货新论》(1944)、《战时经济论文集》(1945)、《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1958)、《新人口论(重版)》(1979)、《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1981)等。

蒋梦麟:决定以教育为主科

作为堂堂的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的地位却相当尴尬……在校方组织撰写的校史中,曾经称蒋梦麟为“典型的国民党新官僚”,“在北大是不得人心的”。然而,作为北大历史上掌校时间最长的校长,长达15个春秋,使得北大的教学和科研在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仍有稳步上升,实为一大奇迹,他对北大毕竟功不可没。

努力先过语言关

蒋梦麟很早就认定,西化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当他在浙江高等学堂读书的时候,年仅18岁的他,就一直忧虑着如何拯救祖国,免受列强的瓜分。许多人相信:经过日本同化、修正的西方制度和组织,要比纯粹的西洋制度更能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他们主张通过日本接受西洋文化。但是也有一班人认为:既然他们必须接受西洋文明,何不直接向西洋学习?

蒋梦麟是主张直接向西方学习的,虽然许多留学日本的朋友来信辩难,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他此前先进入南洋公学,就是想给自己打点基础,以便到美国留学。在这里,一切西洋学科的课本都是英文的,刚好合了他的心意。南洋公学开办时,采纳了美国传教士福开森博士的许多意见。南洋公学的预科,一切按照美国的中学学制办理,因此南洋公学可说是升入美国大学的最好阶梯。学校里有好几位讲授现代学科的美国人。在校2年,蒋梦麟在英文阅读方面已经没有多大困难,不过讲却始终讲不好。学校教的英文并不根据语音学原理,他的舌头又太硬,始终跟不上。

第二年暑假,蒋梦麟参加浙江省官费留美考试,结果未被录取。但是,蒋梦麟不想放弃留学美国的想法;于是只好向父亲要了几千块钱,预备自费到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州深造。

同类推荐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文思流畅,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清明如水,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热门推荐
  •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情境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 重生之傲世风华

    重生之傲世风华

    她一代天才魔法师因为遭到自己爱人背叛而意外的重生在豪门世家的刁蛮小姐身上,重生后的她不仅得到了特殊的异能还是全系的魔法体质。契约神兽、炼宝器、制丹药,看我们一代魔法天才如何玩转华夏国。“为何等到我放手了才发现你的好!”英俊帅气的前未婚夫失落的道;“我不要做你的哥哥,我要做你的男人?你怎么可以如此狠心?”温柔儒雅的异姓哥哥伤心的道;“我要的不多,只是希望可以站在你的身后默默的看着你。”阳光般的男孩深情的道;“我明明那么的恨你,可是为什么看见你受伤的时候我的心会那么的痛?”阴柔邪魅的敌对男人难过的道;“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佑你平安喜乐。”出尘如仙般的男子忧伤的道;“如果没有一千年的等候就不会有今生短暂的邂逅,也许还要一千年的相守才能换来今生的携手白头。”绝世无双的男子悲哀的道;还有他、他...到底谁才是她最后的归属,且看咱们天才魔法师如何在华夏国傲视风华...本文属于慢热型,女主很强大、冷血、腹黑,女主近乎万能,结局未定,不喜欢者请绕道。本书暂时每日一或二更,如特殊原因没有及时更新,稍后定会补上。片段一:金碧辉煌的赌场大厅内一位长得比女子还要美三分的万年小受慵懒的靠在沙发上,妖娆一笑看着对面绝代风华的天使少女问;“就是你要挑战我?可知道我不收俗物。”我了解的点点头冲身后的手下打个手势,不一会那边就提来一只活鸭递给到男子面前,顿时男子的嘴角不断抽搐。一场赌局,胜负已分。看见小受委屈的样子,天使少女无辜的笑笑走到小受身边俯下身子在他耳边暧昧的道;“要不人家委屈一点就连人带赌场一并接收了吧。”顿时晕倒了一大片人...片段二:当黑道众人带枪冲进墨家别墅,拿枪指着墨家众人时,一名英挺的老者漠视那些人的手枪,指着为首的老者气愤的说;“林天逸,你什么意思?真以为我们墨家没有人了吗?”一名杀气腾腾的黑衣老者冰冷的道;“墨毅刚今日我就要让你知道我林家才是这华夏国的龙头,你们墨家已经没人..”话还没有说完,一名风华绝代的绝色少女长发飘拂,从天而降,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胜似天神临世一般;“靠,你丫的真当老娘是hellokitty。白虎,把老娘从外国佬那边K来的战斗机推来...”话落,几门战斗机都对准了黑道众人。事情解决后,白虎狗腿的问道自己的主人;“主人,咱要把武器还回去吗?”我白了他一眼,一本正经的道;
  •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富贵皇后

    富贵皇后

    一步错,她害死一生里深爱的男人,那一夜,血流成河,那一夜,她看着曾经温暖的目光转为仇恨的冰冷,不许死!那是他死前对她的惩罚,让她永远都无法解脱,日日夜夜承受痛苦的煎熬。他是风炎王朝最高贵的帝王,她是后宫之中最卑贱的皇后,身体的凌辱早已经没有了感觉,心已死,千疮百孔,他的折磨羞辱与她不过是一种解脱,是她一身罪孽的惩罚。后宫,她漠然的活着,直到发现那惊天的秘密,一切一切,扑朔迷离的缠绕在眼前,那原本已死的人再次归来,掀起血雨腥风,她的痛苦折磨又是为了什么?帝王无情,到如今,她才知道,她不过一颗棋子,可是他们是不是太小看她了,她这个曾经为爱而生的女子,曾经风炎皇宫最可怜的皇后,却在刹那之间,风华绝代,她冷笑傲世,她武功卓绝,她拥有这片大陆之上,即使是帝王也羡慕的财富和权势,两个昌盛王朝的后位等着她挑选,那也要看她是否愿意当他们的皇后!
  • 糖尿病食疗谱

    糖尿病食疗谱

    本书主要从以下介绍糖尿病的食疗食谱:素菜、荤菜、粥菜、汤菜、主食、药茶和药酒。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酷总裁的神秘保镖(全本)

    酷总裁的神秘保镖(全本)

    陆小凤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家探视父母,本想给个惊喜,却看到爸妈居然被几个XX威胁,除暴安良是她做人的宗旨更何况被欺之人是她的爸妈,拼死也得救父母。一年的时间当他的护草使者,每天受他指指点点不说,还……冷酷的他把自已全放在事业上,遭人暗算致使鬼门关前走一遭。每天耳边有着一个女人烦人的声音,睁开又又眼,居然只是个疯女人;好像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女人,为什么她偏偏是老爷子安排的人,他该如何选择。正当他下定决心要定了她,却发现,她的出现居然是带着阴谋。。。。。---------------------------------------
  •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杂草丛生的五一班

    杂草丛生的五一班

    小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是一夜之闻,女孩子们似乎都变漂亮了。当然,一个人的长相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当小小看到一向奔放的小茶举止优雅地整理裙子的时候,答案找到了!原来,一个电影摄制组要到小小的学校进行演员的选秀,不甘于做小杂草的女孩子们都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魅力,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可以成为明星呢。为了不给侦探团的形象抹黑,伙伴们决定给报名参加选秀的小小和小茶进行演出题目的特调——表现恐惧。于是“恐惧体验计划”诞生了,可是在看恐怖片体验恐惧的过程中却发生了灵异现象,让一向对恐怖片免疫的小小同学发出了吓人的尖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