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03

第3章 留学美国(2)

容闳在他的《西学东渐记》中写道,他有时甚至怀疑,是否不受教育更好。既然受了教育,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就越来越高。知识越高,痛苦就越多,快乐就越少。但容闳知道,这是怯弱者的卑微的念头——“这样的人,不足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达到高尚的境界!”

在和同班同学卡特勒的几次散步、谈话中,他提出了当时正在他头脑中酝酿着的中国留学计划:“我既然远涉重洋,身受文明教育,就要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用。”他在自传中回忆当时的志向:“我一人受到了文明的教育,也要使后来的人享受到同样的利益。以西方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一天天走向文明富强。”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容闳晚年时回忆说,“我已经初步想好了我将做什么。我坚信,下一代的中国青年,应当能有机会受到我所受到过的教育。而通过西方的教育,中国或许可以再生,变得文明而强大。这一目标的实现,已经为我一生事业的雄心之所在。”

毅然决定回国

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了,和他一起毕业的一共有98人。他成为第一个从美国第一流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因为当时还没有中国人在美国留学,他得到了很多美国人的关注和欣赏。加上他一直热衷参加各种活动,还管理兄弟会的图书,学校中的师生跟他熟稔的就有一大半。

容闳的毕业,是当年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大事件。甚至还有许多著名学者赶来参加典礼,就是为了看一看容闳——这位不寻常的中国人。

耶鲁大学1854级毕业生中,有92位都为容闳题写了很多临别赠言。有一条是这样写的:“荣誉是一个伟大心灵的结果而不是目的。”下边又写着他自己的赠言:“你的处境很特别,而且还有些困难,但是你自己在这里顽强地支撑过来了。我深信你回故土以后,将有力量为真理和上帝去作大量的工作。”

容闳虽然毕业了,但是他面临着更艰难的去留问题。容闳在耶鲁期间,学校新建了一个雪费尔专门学院,院长为诺德君。容闳曾经在这儿选修过测量科,为将来学习工程做准备。如果能学成专科再归国,容闳未来的事业也许就更容易实现了。

但是,由于自己无力自筹资金进修,资助他的人又不愿意他长期逗留在美国,于是容闳的愿望只能作罢。他的很多美国朋友也都劝他回国,其中一个是阿立芬特兄弟公司的老板,也就是当初容闳来美国时搭乘的“亨特利思”号帆船的主人。他当时免除了几个人的船费,后来跟容闳成了朋友。他劝容闳回国是出于虔诚,希望容闳回国后能够积极传教,让中国人都相信上帝。容闳此时早已经是基督教徒了。

特韦契耳牧师写道:“……只要他乐意,他可以留在美国并找到职业。另一方面,……在中国,没有什么需要他去做的事。那里除了卑微的亲属外,他没有朋友,不会得到任何地位和照顾,可以说没有他的立足之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派阴郁、险恶的前景。……”

但容闳还是放弃了留在美国任职的机会,毅然回到国内。他在《西学东渐记》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独白:“更念中国国民,身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予无时不耿耿于怀。……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之境。”

正是带着这个梦想,容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充满了战乱、贫穷、愚昧的祖国。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他奋斗了整整一生。这使他不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留学生,而且成为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真正开创者。

1854年11月13日,容闳乘纽约某公司的“欧里加”号帆船,和一个曾在马礼逊学校任教的麦克教士一同,启程回国了。

【名人小传】

容闳(1828—1912),号纯甫,字达萌,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市)人。1935年在澳门附读于德人英藉传教士郭施拉的夫人创设的女学。1840年起就学于澳门和香港马礼逊学校。1847年随该校校长美藉传教士布朗赴美留学,入马萨诸塞州孟松学校。1950 年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毕业,为中国最早留美的大学毕业生。1854年11月离美返国。

1860年随美教士2人至天京(今南京)访问,会见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7条新政建,特别着重学校教育。因未被采纳,仍返回上海。

1863年由张斯桂、李善兰等介绍,赴安庆晤曾国藩,接受筹办机器总厂,出洋购买机器的任务。

1865年将在美国购办的机器运回,在上海高昌庙设厂,命名为江南制造总局。并建议在制造局附设兵工学校。

1870年又向曾国藩、丁日昌重提派遣留学生赴美的教育计划。

1872年奉命率学生30人赴美留学,任学生监督,兼任驻美副使,长期驻美。史称“中国幼童留美运动”(1872—1881)。

1875年任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副大臣。

1898年戊戌变法时,在北京多方赞助维新活动。政变后潜赴上海,托迹租界。

1900年在上海参加唐才常等组织的自立会(亦称“中国国会”)被推为会长。因清政府指名通缉,逃往香港,后又赴台湾游历。在香港时,曾参与兴中会在港人士的革命活动。

1902年冬赴美终老。在美时积极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多方支援革命运动。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特函于他,欢迎他归国任职。同年病逝于美国。著作有《西学东渐记》等。

唐绍仪:叱咤政坛的留美幼童

在一个“城头变换大王旗”的特殊年代,唐绍仪却能做到左右逢源,无论新派、旧派都对他信赖有加。他是孙中山的好友,又跟袁世凯私交甚笃,是双赢的政治联盟。他是清政府的重要大臣、民国的内阁总理;甚至退下来当个小小的中山县县长,他都当得自得其乐,游刃有余。他深谙中国的为政为官之道,却胸怀西方民主思想,不得不说是个奇人。

容闳的梦想

容闳是第一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人,更是中国人实现留学梦想的先驱。他多年的心愿,就是让中国孩子能够接受西方教育,学习先进的科学。在他20多年的等待和努力下,清政府终于答应每年派出30名中国孩子到美国去留学。他们被称作“留美幼童”。

清政府一共派遣过4批、120名幼童到美国学习;唐绍仪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容闳的同乡(也是孙中山的同乡)——广东省香山县唐家镇(今天属于珠海)人。唐家在近代声名远播,他们占据珠江口的出海要道,使得他们家族很早就开始与外界沟通和联系。唐家村有两个买办家族,以至于后来具有“买办之乡”的称号。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家族里,才能够在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留学没有概念、对美国有着莫名恐惧的时代,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到遥远的异国。

当时的唐绍仪年仅12岁,家里就需要跟政府签订“生死文书”,“生死各安天命”;再加上长达15年的留学期限,这些都让大多数中国父母无法接受。容闳在招生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尤其是第一批,几乎招不到人。在容闳的多方、奔走努力下,终于才招满了。这些幼童大部分人都是广东人,广东人中又以容闳的故乡香山县最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香山县的唐家镇,当年先后送出了7位留美幼童,其中除了日后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的唐绍仪,还有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的唐国安。

这些留美幼童们,因为是政府第一次派遣留学生,出于维护清政府的体面,对他们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是品学兼优、出身清白,没有可疑背景;对15岁以上的要求更加苛刻,国文一定要有一定的水平,而且要略懂英语。甚至长相也要求端正,身体过于羸弱或残疾的都不能入选。

唐绍仪读私塾时,他的先生发现他的禀赋异于一般学生,常常夸赞这位高足。说者无心,闻者有意,县学政就这样听说了唐绍仪这个少年英才。正赶上此时容闳正在四处搜罗天资上佳的少年留学,于是12岁的唐绍仪就被县学政看中并向省里举荐,因而得到朝廷的官费,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

融入美国家庭

1874年,包括唐绍仪在内的这些幼童们,在领队的带领下,乘坐着轮船驶向了遥远的美国。这些幼童们虽然离开了父母,但是孩子的天性,让他们没有伤心多久,就开始好奇地观察着海上的一切,兴致盎然地玩闹起来。可惜才出海不久,由于没有坐过船,大部分孩子都开始晕船,头晕呕吐不止,甚至都无法起床;连领队也没有幸免。于是,有些年纪较小的孩子,在夜晚的风浪颠簸中哭了起来。但让领队欣慰的是,过了十几天之后,这些孩子们都已经完全适应了。

在船上要度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大家都要努力适应海上的生活,但领队对幼童的教育也丝毫没有放松。白天学习中国典籍,晚上学习西学,甚至连吃饭也要抓紧学习西餐的礼仪,适应西餐的口味。

结束了海上的日子,唐绍仪等一众幼童在领队的带领下,乘坐火车前往他们的目的地——密苏里州的春田。来到美国,一切都是新鲜的,让少年的唐绍仪惊奇。林立的高楼、飞驰的火车,还有头戴羽饰的印第安人,对这个中国少年来说都充满了吸引力。

为了让幼童们更快地了解美国,掌握英语,他们被三五个人一组分配到美国人的家中居住。唐绍仪寄住的是哥登尔先生家。哥登尔是一位著名建筑师,中国留学事务局大楼就是由他设计的。容闳等负责留学事务的人都住在这里。分散居住到各处的幼童,会被定期安排回哈特福德,在留学事务局学习中国功课。

这些穿着缎面的鞋子,戴着小缎帽,丝制长袍马褂,脑后垂着一个辫子的中国孩子,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孩子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可爱,赢得了美国人的喜爱,接待幼童们的美国家庭对他们都十分友善,甚至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着他们。

唐绍仪也不例外,他在哥登尔家居住了7年,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个美国家庭,对来自异国的中国孩子不但给予了尊重,而且付出了爱心。他在留学期间留有一张和哥登尔父子的合影,照片上唐绍仪依旧留着辫子,穿着长袍,但神情自若,与短发西装的哥登尔父子合影时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和谐。

唐绍仪留学结束、被遣送回国后,一直对春田这个第二故乡,对他的美国亲人哥登尔一家念念不忘。1908年,已经担任大清赴美专使兼考察财政大臣的唐绍仪,第二次踏上了春田这个他成长的地方,还特意去看望了阔别多年的哥登尔一家。

虽留学生涯夭折,而影响深入骨髓

唐绍仪留美期间成绩名列前茅,1880年由康州哈德福高中毕业,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然而,在这所美国名校里他只待了短短的1年,就不得不黯然辍学离开。

因为这些留美幼童已经渐渐长大,在从少年到青年这个过程是人生最重要的时间,吸收和接受能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叛逆心理更是如此。幼童们在美国接受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过的是美国式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之中,这些孩子就脱去了清朝的影子,融入美国,从外表到内在,越来越像美国人了。他们不愿再穿中式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式打扮。

尤其是拖在脑后的长辫子,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尴尬,刚到美国的时候被不少美国人误认为是女孩子。在学校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也极其不方便。年少不知深浅的幼童们索性把辫子剪掉,见清廷长官时再弄一根假辫子装上。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信奉了基督教。这严重背离了清政府的初衷,要“以中国之心通外国之机巧”,决不可“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

再加上容闳在政治上并不十分得意,他只是美国留学副监督,他和正监督陈兰彬、吴子登由于政见和观念的差异,矛盾越来越激化。陈、吴二人对幼童们严重美国化的情况极不满,认为他们已经不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了,再浪费官费培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陈、吴二人将这些情况禀报给了清政府。

于是在1881年,这120名幼童中,除了因事撤离、病故的26名外,其余94名分为3批陆续回国。这其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赓二人完成了本科学业,其余的人都是中途辍学。这次轰动美国的中国留学教育计划,也就到此夭折了。

唐绍仪就在这遣返的94人中间。在大洋彼岸异国的7年时光,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嘎然而止,他的心里充满了迷茫、不舍和愤怒。但是,毕竟自己迟早都是要回到祖国的,希望自己来日有机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吧!遥望着愈来愈远的美洲大陆,唐绍仪在心里许下了这个愿望。

留学美国的经历,对唐绍仪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回国后的仕途方面,在他的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民主思想,早就深入他的心里。正因为如此,才不难解释他以后会从清政府的重要大臣摇身一变,加入同盟会,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内阁总理。

舌战日本留学生

光绪七年(1881),业已成为青年的留美幼童们要离开了,在告别会上举行歌舞联欢,大家签名留念。一名日本留学生走到唐绍仪面前,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道:“40年前,大英帝国的利炮坚艇,如果不是打到中国而是日本,你认为结果将是怎样?”这显然是他炫耀表示日本的军事强大,嘲笑中国的贫弱无力。

唐绍仪巧妙地避开问题,义正言辞地回答:“英国的舰艇,不论是打到中国抑或日本,都是侵略行为,是非正义的,全世界都应该予以谴责,你说是吗?”日本留学生讽刺道:“绍仪君,你不认为这是答非所问吗?”唐绍仪毫不客气地回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位自以为懂得中国文化的日本留学生,没有听懂唐绍仪这句话的意思,愣在当场,瞪了唐绍仪好半天,才灰溜溜地走了。他不甘心,到处向人请教这句话是何意思。另一位中国留学生告诉他:“这句成语是告诫你,说你知识浅薄,对中国知之甚少。”日本学生听了,暗自恼火不已。

【名人小传】

唐绍仪(1862—1938),又名唐绍怡,字少川,今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唐家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教育家。

1874年被清政府选派到美国留学,曾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885年到天津税务衙门任职。随后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成为清政府驻朝鲜大臣袁世凯的书记官和得力助手。1904年以清政府议藏约全权大臣身份,先后两次与英国办理交涉,签订《续订藏印条约》,使英国确认中国对西藏地方的领土主权。后任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时称山东大学堂)第一任校长。

同类推荐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热门推荐
  • 杏花雨

    杏花雨

    恶性的发展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已司空见惯,这似乎并没有太多触动到人类的神经。史前文明的有无,外星文明的存否,并不是本文要关心的,本文关心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我们人类本身。外星人踏足地球时,发现地球正处于核阴影笼罩之下,他们不忍心看到地球文明重蹈覆辙,于是忍痛割爱,留下了刚刚出生的儿子,把他冰冻在了北极。等到地球灾难来临之前,婴儿将苏醒、成长,去拯救地球……一个外星遗孤,为了地球文明而生。外星球和地球文明之间不应该是互相杀戮,而更应该是和平、友善。
  • 一代媚姬养成史:狂傲毒妻

    一代媚姬养成史:狂傲毒妻

    她贵为皇嫡女,金枝玉叶,但母妃早死,十余年不得见皇上。漫漫皇宫,危机四伏,孤掌难鸣,虽为皇嫡女,却宛如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被覆没在雨浪中。但随着她的穿越,这一切都来了个惊天大逆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清新婉约,活泼明朗,夸张幽默,稚趣可爱,风格多姿多彩。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旨在通过简短优美的童话故事,让孩子感悟“爱”、“真”、“善”、“美”等人生的真谛,欣赏到多彩的图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孩子学习理解并欣赏优秀插图画家的画作,让孩子懂得绘画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当时明月在

    当时明月在

    2008新春之际,悲情天后匪我思存一扫悲剧路线,摇身一变恶搞女王,推出首部大团圆结局的小说。至于本书具体内容嘛,自然是边恶搞边言情喽!想要看看后妈如何变身亲妈吗?想要知道匪我如何操刀恶搞言情吗?那你绝对绝对不要错过这本——《当时明月在》哦!
  • 一匹马换一相公

    一匹马换一相公

    一匹马换回一个相公,赔否?一匹马娶到一个媳妇,赚否!这年头,找个厚道的媳妇儿不容易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棉尾兔豁耳朵

    棉尾兔豁耳朵

    小小个头、身体柔弱的棉尾兔母子生活的田野里到处充满了凶猛可怖的敌人,有咬掉豁耳朵左耳一大块皮的毒蛇、凶猛的猎狗和红尾鹰等。为了让棉尾兔豁耳朵能在田野里顺顺利利地长大,妈妈倾尽全部,教会它各种各样的本领和技巧,经过不断努力地练习,豁耳朵成长为一只出色的棉尾兔,既能诱骗猎狗,也能灵活变通的除掉另一只大野兔。可在一次狡猾狐狸的突袭中,妈妈为了保护豁耳朵而遇到了致命的危险……
  • 今生就要认定你

    今生就要认定你

    一个是富家豪门的千金小姐,一个是海边渔夫家的女儿。这样的两个人却因为二十五年前的一个错误,彼此交换了命运。李季儿,原本是名门富豪的千金,却因为一个错误成为了穷人家的女儿,一朝沉沦,变成了别人的情妇。夏岚,原本是海边穷渔夫的女儿,也因为一个错误成为名门千金的小姐,从此锦衣玉食,女仆成群,还有一个天神般的男子深深挚爱。皇甫绝,皇甫集团的继承人,二十岁就成为金融界的风云人物,从此在商场之上叱咤风云,谈笑风生。拥有众多的情妇,而李季儿只是其中的一个。于是二十五年后,他们的命运彼此相错。“一千万,我给你一千万,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情妇,我会让你的母亲安全的活下去,但是你要遵守情妇守则。”“你这辈子都休息和兰儿相提并论。”摄影棚中,他对她狠绝的说道,脸上流露出来的是鄙视的神色,这样的神色让李季儿的心彻底的碎了。“孩子生下来以后,你就给我离开!”皇甫绝狠狠的对李季儿说道,完全不顾及此事李季儿惨败的面容,还有脸上鲜红色的掌印。他与她夜夜缠绵,肌肤相碰,却只有生理的需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与他夜夜缠绵,只是为了无尽的沉沦,为了拯救病危中的母亲。一朝沉沦,腹中却突然有了他的骨肉......究竟给何去何从呢?究竟给放弃还是追逐自己的梦想呢?沉沦已久的她还有获得爱情的权利吗?一切的一切,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