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36

第36章 留学欧洲(11)

陈省身少年时代即显露出过人的数学才华,15岁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1930年从南开毕业,到清华大学任助教,并就读清华研究院。1934年毕业,考入德国汉堡大学,跟随著名数学家布拉施克学习。1935年完成博士课程以后,至巴黎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嘉当深造。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代理所长,并入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上世纪40年代到美国,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几何学正教授,复兴微分几何学,形成美国的“微分几何学派”。1961年被美国科学院推举为院士,并加入美国国籍。1984年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项——“沃尔夫奖”。同年担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回到祖国,定居南开。2004年获得首届“邵逸夫奖”。

钱钟书:两人留学去,三人回国来

钱钟书是少见的文学全才,既是博古通今的文学专家,也是作品脍炙人口的作家。他禀赋奇佳,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却更是因为他的勤奋,他对书的痴迷。

钱钟书出生那天,曾有人送来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为他取名为“仰先”,取“仰慕先哲”之义,字“哲良”。他抓周时,抓了一本书,父亲(著名学者钱基博)为他正式取名为“锺书”。“锺”(古代打击乐器)字简化后本作“钟”;但“钟”是“集聚”的意思,由此引申出“感情专注”之义,如“钟情”、“钟爱”等。“钟书”的意思是“钟爱读书”。钱钟书一直坚持,自己的名字应该是“钟书”。

不为学位而读书

1935年,钱钟书携新婚妻子杨绛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牛津的秋季学期,开始在10月前后。当他们抵达英国时,学校还未开学。于是他们下船之后,就在伦敦等处游览、观光了一番;仍然未到开学的时候,两人便到了牛津。钱钟书进入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

杨绛则开始接洽入学事宜。她本打算进不供住宿的女子学院,但那里攻读文学的名额已满,而她又不愿修历史专业,于是作罢。

后来,杨绛并没有在牛津注册为正式生。因牛津学费奇昂,加上导师费,实不胜负担;而如念别的大学,尽管学费较廉,但两人不能在一起,且生活费用也高。考虑结果,杨绛乃申请在牛津及Exeter学院两处旁听。因此,杨绛在牛津读书就不像钱钟书有那么大的压力,功课也没有那么重。

钱钟书与杨绛同在“饱蠹楼”看书。杨绛自由自在,可以有很多时间读一些自己喜欢读而在别的地方读不到的书。这一点使钱钟书很是羡慕。钱钟书常常说,他如果能像她那样自由,有那么多时间,则他可以读更多的书。但也正因有杨绛在旁,正如古人所说,钱钟书在“饱蠹楼”有红袖添香伴读的福气。

“饱蠹楼”指的是牛津大学总图书馆。这个典雅的译名,是钱钟书给它起的。按照英国出版法的规定,出版公司每有新书出版,必须寄一册给“饱蠹楼”。因此,“饱蠹楼”藏书的丰富程度,其他大学图书馆望尘莫及。钱钟书、杨绛夫妇俩在牛津时,寓居在瑙伦园16号的老金家。但“饱蠹楼”可以算是他们在牛津的第二个家;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饱蠹楼”有一个很特殊的规定,所有的书概不外借,只能在馆内阅读。这个规定,改变了钱钟书过去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从不记笔记的习惯。进“饱蠹楼”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

钱钟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1936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辞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下。)”

这些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并不是他在“饱蠹楼”边读边记,而是自己消化后撰写的笔记。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概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认为,对每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一次新的发现和体会。最精华的地方,往往要读几遍之后才会发现。

钱钟书在牛津养成了读书记札记的习惯后,实际上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在当时的乱世,就是靠着这些札记,让他写成了《谈艺录》。1949年以后,他又是利用这些札记,完成了巨著《管锥编》。

“饱蠹楼”另外一个造成钱钟书夫妇读书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概不收藏18世纪以后的文学书籍。因为他们认为,这时的文学书籍算不上是经典。所以,钱钟书和杨绛若想找19、20世纪的经典和通俗书籍,就只能到别的图书馆去。

他们常到市立图书馆去借书,那里藏书也颇丰富,借阅时间是2个星期。因此,一般不到2个星期,他们就要跑一趟市图书馆。或者干脆到书店里去看书。在牛津有一家名叫Blackwell的书店,是他们常去光顾的(在英、美的大书店里,顾客不买书,也可以在书店内随意看书,不必担心店员来啰嗦)。他们在牛津的2年时间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读书了。

尽管钱钟书在这里一直心无旁骛地学习,而他又是绝顶聪明的人,竟然仍有1门功课不及格。这也是最令他讨厌的一门课——“版本和校勘”。这门课非常枯燥乏味,让钱钟书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从古代的书写方法来辨认作者的手稿,从手稿来鉴定作者书写的年代。在印刷术尚未发明以前,全靠这种方法来鉴定。

对早期的欧洲学者来说,这种鉴定是训练治学的初步,且至为重要。但是,它现在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只因为英国人保守的天性,这门课却是钱钟书必须修的。因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这门课也是杨绛唯一一次看见他苦学的课程。因为实在是毫无兴趣,所以他每天要读一本侦探小说来“休养脑筋”,结果“休养”得梦中手舞足蹈,不知道梦中出现了什么惊险场景,也许他正在和嫌犯搏斗。然而,这样“苦学”的结果却是不及格。这不关钱钟书的资质,问题是他自己把指定作业的规则弄错了。老师本来要求他只要从古人手稿中辨认出一二行就可以了,但必须没有错字。可是他没有留意,而是将整部手稿整理出来,他做错的地方就很多了。这样一来考试当然就“砸锅”,只好靠暑假补考才及格。

此后,钱钟书就开始着手准备撰写论文了。他考虑自己的论文题目及提纲,必须是很冷僻的,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因而现成的材料有限,大部分要靠自己去发掘,这样逼着大家来看更多的书,寻找一些新的东西。这也正是训练一个学者最基本的方法;而牛津的训练恰恰是很严格的。

钱钟书的论文,最初是想以“中国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为题,但是导师却不准许他做这个题目。钱钟书没有办法,只好改做《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此时的英国虽已是强弩之末,但是,一直自傲的大英学者们,自然不愿承认一个他们眼中的弱国对他们文化的影响。

这个题目很大,但钱钟书大题小做。虽然这篇论文做起来颇需要费一番功夫,庆幸牛津大学有“饱蠹楼”,让钱钟书得以凭借这里的藏书丰富之便,顺利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钱钟书通过了牛津的论文考试,顿觉轻松。他一直觉得,为一个学位而赔掉许多时间,很不值得。自己想读的很多书并没有时间读,却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不必要的功课上。所以他在牛津就读期间,一直对杨绛能够随心所欲地读书羡慕有加。

钱钟书常引用一位曾获牛津大学文学学士的英国学者的话:“文学学士,就是对文学无识无知。”从此,他决定不再读什么学位。以后他与杨绛去巴黎大学,虽然继续交费,但只按自己定的课程学习。

他们在牛津期间也认识了一些朋友,如房东老金等人。其中有一位名叫史博定的富翁,他弟弟K·J·史博定是汉学家,专研中国老庄哲学,是牛津某学院的驻院研究员。史博定请钱钟书夫妇去他家里喝茶,劝钱钟书放弃中国的奖学金,改行读哲学,做他弟弟的助手。据说,他打算为牛津设立一个汉学教授职位。

可在钱钟书看来,在他的言谈之间,似乎觉得中国的奖学金不值一提。他当下就拒绝了对方的建议。虽然自己对攻读文学学士一直颇有不满,但要自己放弃国家的奖学金,去依附外国富翁,那也是不能的。

钱钟书虽然拒绝了史博定,但与兄弟二人一直维持着很好的友谊。他弟弟更是经常请钱钟书和杨绛到他在学院的寓所去喝茶,借此请教许多问题。后来钱钟书离英赴法,仍时有书函往还;虽然他们兄弟俩还时时希望钱钟书再返牛津,不过始终未成事实。

留学期间家庭生活点滴

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处处充满了乐趣和幸福。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过得妙趣横生。

钱钟书刚刚来到牛津大学的时候,就拥吻了牛津的土地,还留下大半个门牙作为纪念。他是一个人出门的,下公共汽车没有站稳,车就开了,他脸朝地摔了下去。他挣扎着自己走回来,用大手绢捂着嘴,染得手绢上全是鲜血,还有半枚断牙。杨绛看到这个情况,吓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幸好那时他们租住在老金家,同寓所还有住单身房的两位房客,一姓林,一姓曾,都是到牛津访问的医学专家。于是他们就教杨绛赶快陪钱钟书去找牙医,才算解决了这次意外事件的惊吓。

有一次钱钟书午睡,杨绛临帖。可是,杨绛自己写写字就开始瞌睡,没过多久便睡着了。钱钟书醒来,见妻子睡着了,一时顽皮心起,就提起毛笔,饱蘸浓墨,想给杨绛画个大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杨绛就醒了。恶作剧没有搞成,却险些闯祸。因为他没想到,杨绛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为了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都快擦破了。以后他即使玩心再起,也不敢随便在杨绛的脸上乱画了;而是给她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

由于他们的房东老金家的伙食越来越不好,杨绛就找到了一个可以自己料理膳食的新居所。在他们搬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杨绛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平时生活上“拙手笨脚”的钱钟书竟然大显身手,一个人做好了早餐,用一只在床上用餐的小桌(像一只稍大的饭盘,带短脚)把早餐直接端到她的床前。正在赖床的杨绛,非常兴奋地翻身起来享用。这种幸福,自然是默默体会的了。钱钟书准备的早餐很丰盛,有煮蛋、烤面包、热牛奶,还有又浓又香的红茶;这些都是他才跟同学学来不久的,居然做得还不错。此外,又有黄油、果酱、蜂蜜等。

夫妻两人入住新居的第一天,就有了一个幸福的开端。在以后的日子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钱钟书生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他做给杨绛吃。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也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

1年以后,杨绛怀孕了。钱钟书欣喜异常,他对妻子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1个,就像你这样的。”此后,一直潜心学业的钱钟书开始学做家务,分担一些体力活,对因为怀孕而行动不便的妻子更是细心呵护。

离预产期还有2-3个月,钱钟书就早早地去牛津妇产医院为杨绛订下了房间,预约接生大夫。更难得的是,他并没有中国传统的迂腐,不在乎接生大夫是男是女,而是只要求最好的,让那个接待他的女院长着实惊讶了半天。

到5月18日,孩子有了降生的迹象,钱钟书连忙要出租车送杨绛住进医院。杨绛因为难产,最后只好用了麻药,护士用产钳将婴儿拽了出来。这时的钱钟书,已经急得团团转了,他一天往医院连跑了4趟。因为没有公交车,他只能徒步来回。上午得知生了一个女儿,他非常高兴,终于得偿所愿了。他想看望妻子,医院却不准许,只好回去。第二次来,他知道妻子在麻醉中还没醒来,只好又返回了。直到第三次,他才算见到了已筋疲力尽、沉沉入睡的杨绛。下午茶过后,钱钟书第四次又来医院。这时杨绛已经醒来,才得知他已经来回步行了7次,顿时心疼起来,嘱咐他一定得坐汽车回去。

护士把孩子从婴儿室里抱出来给钱钟书看。他仔细看着自己的女儿,看了又看,一种为人父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高兴地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这是钱钟书跟女儿说的第一句话,也是给女儿的“欢迎辞”。钱钟书没有再要第二个孩子,他对杨绛说不希望再生一个以分走自己对女儿的关爱,或许更是不忍心妻子再受生育的艰难和痛苦。

杨绛产后,在医院里住了将近1个月。这段时间,钱钟书只能一个人在家。以他“笨拙”的生活技能,能安全地度过这段时间很不容易,每每都会闯些小祸,用他自己的话说:“又做坏事了。”他不时愁兮兮地告诉杨绛: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的桌布弄脏了;他把台灯弄坏了;门轴两头的球掉了一个,门关不上了……杨绛跟他说,不要紧,桌布,她会洗;墨水染的,也能洗掉。台灯、门轴,她会修。

钱钟书一听杨绛说“不要紧”,就放心了。他对杨绛说的“不要紧”,总是又佩服又放心。这句话在近2年的共同生活中已屡次得到验证。这回也同样:杨绛到家后,果然把钱钟书做的“坏事”都补救好了。

钱钟书特地又叫了出租车接杨绛和女儿出院。回到寓所,一向不善料理生活的他,竟给妻子端上了一碗自己亲手炖的鸡汤,汤里还漂着鲜绿的嫩豆瓣。杨绛感动得险些落下泪来。于是,杨绛喝汤,钱钟书吃肉,女儿“吃”妈妈。钱钟书以他的爱心和责任心,笨拙却悉心地照顾着妻子和女儿。

【名家小传】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在文学创作、古代文学、国故、文艺理论、美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及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洗澡》、回忆录《我们仨》等。

1929年,19岁的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故被清华破格录取。在大学期间,他因出众的才华,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名师的欣赏。1932年结识杨绛,1933年两人订婚。同年在清华毕业以后,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庚子赔款”英国公费留学生,赴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得学位。女儿钱瑗出生。之后随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秋,乘法国邮船“阿多士Ⅱ”号回国,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后历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建国以后,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季羡林:留德十年,影响终生

同类推荐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报告文学的崛起,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总裁的绯闻妻

    总裁的绯闻妻

    不小心和帅帅的总裁睡到了一起。第二天,全市各种各样的八卦杂志,都印满了他们的不雅相片。而她因为和某总裁有一腿而闻名全市。从此之后,她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她的男友,抱着别的女孩子来到她的面前,恬不知耻地向她要分手费。接着,禽兽后爸,向她索要巨额的赡养费,还把某总裁逼得焦头烂额。总之,一场绯闻,让她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名人,而她也只有一声叹息,做女人难,做个名女人更难!他,邪魅,无赖,偏偏长的俊美。他从来不会把哪个女人放在心上,就算那个女人出现在他的床上也不行,就算她哭着喊着告诉他,他得到她最宝贵的第一次也不行。
  • 妈妈好抢手

    妈妈好抢手

    醉酒迷乱之后,连男人的面貌都不曾看清,就仓惶逃走。她竟然走了狗屎运,第一次就中了奖,怀了孕,还生了娃儿。三年之后,竟遭遇孩子他爸,一份错误的DNA报告,将会上演怎样的故事……【故事中心人物】★★百里浅绿---迷糊可爱女,最大特点迷路。【由亲:淡然猫咪领养】★★百里傲天---天才宝贝,天使面孔,古灵精怪。【由亲:筱月蝶和剑舞者共同领养】【五大爸爸候选人】:★欧阳止---冷清冰山,生有怪癖,不近女色。【由亲:q1ng扯淡养】★卫珈蓝---坏坏型男,霸道成性,花花公子。【由亲:桃姿妖妖养】★顾漫天---好好先生,深藏不露,双重身份。【由亲:果果粒粒养】★安天一---谪仙美男,腹黑无敌,蜗居近邻。【由亲:是new领养】★慕容冥---观音岛主,温润如玉,偶尔邪恶。【由亲:秋竹韵领养】------------------------------------------片段一:“浅绿,为什么你儿子长的像我?”欧阳止不可置信的看着天使般的孩童,那张小脸简直就是他的缩小版。浅绿:…………我也不知道……傲天:喂!我长的比你帅好不好!再说,你都老了,草还是嫩的好!片段二:“冥哥哥,你做什么?”浅绿被他困在沙发上动弹不得,他不是要找她商量事情?脱她衣服做什么?“绿儿,冥哥哥喜欢你。”慕容冥的眸第一次如此火热,仿佛要将她融化,用大手固定住她挣扎的小手。“可是绿儿当你是哥哥啊!”“可是我从没有将绿儿当成妹妹!”
  • 邪王斗傻妃:翻天六郡主

    邪王斗傻妃:翻天六郡主

    堂堂21世纪无所不能的召唤师BOSS,穿越成侯府最不受宠傻郡主?呆萌傻女逆天改命!!敢惹到她头上,简直是自掘坟墓。她身怀惊天本领、随便露一手就能让整个大陆天翻地覆!?哦?一鸣惊人引得一些不要命的家伙不服,想挑战她?找死的尽管来!只是这个妖孽男人总缠着她这么斗来斗去是想闹那样?明明都被她虐了若干次,他还舔着脸越来越上瘾,该不是这货有被虐待妄想症?某腹黑宠溺的在她脸上吧唧道:“爱妃虐我千万遍,我待爱妃如初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医女手札

    医女手札

    前一刻她还在大秦替父亲挡剑,再睁开眼就来到这个古里古怪的时代,并且被人用匕首抵在喉间……听说澹台先生被人劫持时七少很不屑,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结果见歹徒手里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七少咂咂嘴觉得这小姑娘真是惹人怜爱啊!从此,堂堂都督府的七少就差成了澹台家的倒插门女婿!(如果你喜欢飞飞的小说请收藏一下,谢谢啦!另外我那些可爱的书友们,谢谢你们不离不弃!)
  • 鹰无泪

    鹰无泪

    本书为钟正林中短篇小说集,是“巴金文学院书系”其中一本。钟正林的小说,从小说的内质到语言,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但与过去的乡土小说不同,钟正林的小说所反映的商品经济、工业化对农村的冲击成为小说的一大特质,他一方面眷恋田园般宁静纯美的故乡,一方面又痛心于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村人生活与精神的撞击以及对环境的戕害,既有无奈又有反思,并对因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揭示,提出警示,主体非常鲜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