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35

第35章 留学欧洲(10)

施士元的同学帮他拍下了答辩时的情景,这是居里夫人留给施士元的唯一纪念。照片中,施士元胸有成竹地站在讲台前说话;居里夫人则坐在教室侧面3人评审小组的中间位置,她扬着头,认真地聆听着这位年轻而有才华的得意弟子娓娓而谈,露出满意的神情。这张被放大了的珍贵照片,后来就一直挂在施士元的书房里。

第二天,居里夫人专门为施士元举行了酒会。在镭研究所外那片充满欢声笑语的草地上,居里夫人首先致词:“请大家举起酒杯,为祝贺施先生完成论文而干杯!”席间,居里夫人来到施士元的身边,小声地问他是否愿意继续留下来工作。施士元委婉地说:“我们公费学习的期限是4年。”居里夫人善解人意地说:“不用担心,以后的工作与生活费用我来想办法。”

面对居里夫人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神,施士元短时间地沉默了。他从来就没想过,学习4年完后还要留在法国的事情。虽然在居里夫人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还有许多好的课题有待他去做,但施士元一直想的是学成回国,科学救国。

他望着居里夫人热情的双眼,竟毫不掩饰地把自己回国的想法告诉了她。也许是归心似箭,也许是太年轻,施士元一时还沉浸在博士论文通过的喜悦之中,却并没有意识到居里夫人眼中的湿润和掠过的一丝淡淡的伤感……

此年初夏,施士元告别了恩师,怀着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向往,离开法国前往俄罗斯大地,在列宁格勒参观了冬宫及十月革命起义时的一些古迹;在莫斯科参观了莫斯科大学及东方大学。他在海参崴搭乘一艘货轮回到祖国,担任南京中央大学(即后来的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时年25岁,为全国最年轻的教授。

翌年7月4日,居里夫人因大半生接触放射性物质,罹患恶性贫血,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区疗养院逝世,享年67岁。以她的满腔热情、宏大胸襟和远大抱负,这无疑是英年早逝。临死的时候,这位杰出女科学家的双手已被镭烧伤,遍布疤痕,射线渗入骨血。

施士元很快得知了这个噩耗,顿时沉浸在悲痛之中。他怎么也没想到,在镭研究所草地上举行的那场美好聚会,竟成了他与恩师的永别。此后,他想再到法国看看的心愿,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

直到1978年,施士元应邀去德国参加有关原子核问题的国际研讨会,顺道法国,这才有机会回到阔别了45年的的母校巴黎大学。而昔日的镭研究所,早已成了居里夫人博物馆。

【名家小传】

施士元(1908—2007),又名公岛,笔名万乙,生于上海市崇明县(时属江苏省)。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最早从事核物理研究者之一。发现α射线精细结构与γ射线能量严格相等的现象;发现液态钠中有晶态原子团的存在;证明AuCu3有序无序转变是成核成长相变的过程;用蒸发模型和准自由散射成功地计算3H(n,2n)和3He(n,2n)截面;指导用核技术开展对生物分子和高分子的研究工作。并长期致力于物理教学工作,一培育了大批物理人才。

施父施禹传曾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11年辛亥革命时参加了国民军攻占南京战役。施士元于1925年夏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29年夏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法国。当年冬进入巴黎大学镭研究所,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下,从事核谱学研究工作。1933年春在巴黎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拒绝居里夫人的挽留,于当年初夏之际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是当时全国大学最年轻的教授、物理系主任。1949—1984年任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1952—1987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兼教研室主任。

陈省身:与几何的三度亲密接触

陈省身似乎注定就是属于数学的,一直跟数学有着特殊的缘分。他并没有上过小学,只是跟家里人识了一些字。有一次,父亲带回一套1892年首次印行的、美国传教士写的《笔算数学》,他觉得很新奇,仅凭借自己认识的一些文字,又听了父亲的部分讲解,居然在短时间内读完了《笔算数学》(上、中、下)3册,并能做完所有的练习题。这是陈省身和数学第一次亲密接触。

后来,没有任何文化基础、直接考入中学的陈省身,居然在勤奋努力之下,很快就成了班上的数学尖子。他15岁时,在父亲的朋友钱宝琛先生的建议下,报考南开大学理学院,并以数学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录取,成为著名数学家姜立夫的弟子。

也就是在这时,陈省身开始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数学天赋,就选择专心攻读数学科,这是一次决定他人生的重要抉择。他曾经风趣地说:“学数学并不是我刻意的选择,实在是因为我除了数学之外,什么都学不好。”

从中国南开大学到德国汉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陈省身先后师从了三位几何学大家:姜立夫、布拉施克与嘉当。

布拉施克的得意门生

陈省身在姜立夫的带领下,进入了更加广阔的数学与几何天地,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美妙。他内心里开始越来越渴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它、触摸它。

但是在中国,陈省身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唯一的选择就是出国留学。于是,从南开大学毕业后,陈省身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因为清华研究院规定,可以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出国留学。陈省身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出国留学的名额,他放弃了当时大多数人都选择的美国,而去了当时世界的数学殿堂——德国。

19世纪时,德国就是全世界的数学中心;而德国的数学中心是哥廷根。法国的巴黎则是另一个世界数学中心。虽然当时年轻的陈省身还不太了解这些情况,但是,冥冥之中他跟数学的缘分,把他终于引领向了德国和法国。

陈省身考入了德国汉堡大学。虽然汉堡大学并不是十分有名的学校,也不像哥廷根大学那样在数学界的那么崇高,却有一位非常知名的数学家布拉施克,他是当时国际上最有名的几何学家之一。当陈省身还在清华做研究生的时候,布拉施克曾来到中国,还在清华大学做了演讲。陈省身听过他的演讲以后,为他在几何方面的成就所震撼,一直很敬重他。所以,后来陈省身就选择了他做自己的导师,报考了他所在的汉堡大学。

陈省身刚踏上德国的土地时,举目无亲;在国内时德语又学得很有限,跟人交流起来很困难。他想找领事馆的人帮忙,却发现大部分人都出去旅行了。无奈之下,只能自己拼命补习德语。

幸好,同在汉堡还有一个中国留学生跟他同住一个宿舍,这个人就是周伟良,后来也是一位成绩卓越的大数学家。他和陈省身在德国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去世后,陈省身还为他写过一篇文章,总结他的生平。他们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都非常高,其研究成果都被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陈省身关于示性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示性类”;周炜良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称为“周氏坐标”。

布拉施克听说有个中国学生选他做导师,他很惊讶,因为当时来德国的中国人并不多,学数学的就更少了。不过他也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来自大洋彼岸古老国家的学生。陈省身找他报到的时候,也许他想看看这个学生的水平如何,就把自己最新写的论文找了很多拿给陈省身看。

陈省身接过这堆论文,回去后就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他知道,在德国的大学里,教授的权力非常大。由于学校成文的规定很少,很多事情都是由教授来决定的。所以,一定要先给导师一个好的印象,以后的学习才能顺利。他慢慢翻看着,忽然发现其中有篇论文好像不太完整,有个题目的证明还没有完成。他索性拿起笔自己证明起来,把剩下那部分过程给补充完整了。

论文看完后,陈省身找到布拉施克,向他汇报自己已经看完了论文,并把自己补充的那部分也一起交给了他。布拉施克没想到,这个刚见面的中国学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看完他的论文。不但看得懂,还找到了他论文中的漏洞;甚至还帮他补充完整了。这让布拉施克非常高兴,他很喜欢这个聪慧的学生,让陈省身将其写成论文在校刊上发表。

本来,布拉施克只安排陈省身每两周见面一次座谈;但从这以后,他要陈省身与他每周见面一次。并且,未完的证明第二天还可以继续讨论。陈省身知道自己已经博得了导师的好感,也感到非常高兴,回去之后立刻着手撰写论文。文章发表出来之后,一下子在汉堡大学引起了轰动,全校师生都知道了这位来自中国的青年。

除了跟随导师学习以外,陈省身在汉堡学习期间还发表了不少论文——在日本东北大学校刊《东北数学》杂志发表了两篇论文:《具有对应母线的直纹线汇三元组》和《直纹线汇的相伴二次复形》;在汉堡大学《数学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关于网的计算》的论文和《2n维空间中n维流形三重网的不变理论》。他甚至被他的导师布拉施克赞誉为:汉堡数学界的新一代领袖。可见,布拉施克对自己的这个学生有多么满意。

陈省身1934年11月在汉堡大学开学,1936年2月就拿到了博士学位,用了不到一年半时间就读完了别人两三年的课程。布拉施克对陈省身说:“你已经学完三成的数学根底,可以独立工作,或去其它国家尝试进行新的数学研究了。你可以考虑两个选择,一个是去法国,跟随嘉当学习;还有就是留在汉堡,只是要准备做数论,不能再深入研究几何了。”

陈省身考虑了很久。其实留在汉堡的机会也很好,但是只能做数论,因为那时候在汉堡有两个很伟大的数论学家。而自己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的几何,他不想轻易放弃。何况,嘉当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几何学家,在汉堡大学学习期间,他就和嘉当有过接触,对他关于微分几何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跟随他学习,会令自己成长很多。陈省身决定放弃在德国留校的机会,去法国继续深造。

后来,美国著名数学家卡普兰斯基曾评论过陈省身的这次抉择说:“如果陈省身选择了代数数论,20世纪数学的历史将会有重大改变。”两者相争,终究还是微分几何得到了这位数学天才,使代数数论的损失很大。

师从嘉当的日子

1936年9月,陈省身正式前往巴黎大学,拜师嘉当。

令陈省身没有想到的是,做嘉当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光是因为他教的东西晦涩难懂,而且嘉当的名声过于显赫,虽然他的文章确实很难懂,追随他的人仍然数不胜数,连见上他一面都很难。法国的学生希望跟着他学习,世界各地来的学生也希望追随于他。因为巴黎是西方的科学中心,所以从东、西方各国来到法国读书的人很多。

每周四下午是嘉当的办公时间。一到这个时段,他的办公室门口就站着一排人,等着求见他。法国人一般不会说定时间,没有先说好讲10分钟或者20分钟这样的情况,都很随意,看情况而定。有时候他讲多了,外面的人就得继续等着他。

陈省身第一次见嘉当,嘉当就给了他3道题目。由于法文不好,陈省身只听懂了题目,但是不会做,自己也就没有理由再去见他。过了一段时间,他偶然在校园里遇到了嘉当,没想到大师对他仍有印象,问为什么很久没去见自己。陈省身很老实地回答,自己做不出那些题目。嘉当却很亲切地说:“没有关系,你来谈谈吧。”于是就把陈省身带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详谈讲解,直到陈省身做出来。

以后,嘉当又陆续给陈省身留了一些问题,陈省身都一一做了出来。嘉当觉得这个学生很实事求是,又确实很有数学天分,所以后来他就告诉陈省身:“你可以到我家里来,不用再在办公时间来见我。”这无疑是很特殊的待遇,陈省身明白嘉当教授对自己的欣赏,也就更加用心地学习。

嘉当的家恰好与陈省身的住处在同一条街上。于是,陈省身开始每两周一次去嘉当家里拜访他,每次1个小时。去之前,他会把做题得到的结果,和要问嘉当的问题,用法文写在一张纸上,见到嘉当就递给他看。这样就能让自己少讲一些法语,免得沟通有障碍;也能节约一些时间来多听嘉当的讲解。

随着学习的深入,嘉当越来越喜欢这个中国学生了,常常会出一些小问题让陈省身去做,自己也会亲自做一下。陈省身每次都认真对待;即使有些不会做,也尽量多做一些。他经常刚刚拜访嘉当回来,第二天就能收到大师的信。他说,昨天陈省身走了之后,他又想了想他们讨论的问题。后面会附上关于那些问题的意见等。

这样学习让陈省身的生活异常忙碌、充实。在拜访嘉当之前,他要准备好见面谈的内容,需要下很多的功夫,同时也让他的知识积累更加丰富了。在这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之下,陈省身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很短的时间内他几乎读完了嘉当的所有著作,使他很快进入国际数学研究的前沿。

陈省身后来回忆自己在巴黎的日子,谈起自己的恩师,觉得嘉当是个很正统、很守规矩的人。陈省身跟随他学习的时候,他已经69岁高龄了,除了在巴黎大学做教授以外,还在一些很小的学校里教书。他对于名利,一点都不关心。普通人对他与他的工作并不了解,只有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欣赏他。他在社会上的巨大名望,是在去世之后才得到的,人们是因为他的工作才记得他的名字。在上世纪的数学家里,他是对21世纪的数学影响最大的一位。

跟随嘉当的这段时间,对陈省身的终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中,嘉当与陈省身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嘉当的儿子也与陈省身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上世纪40年代,陈省身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时,嘉当还在法国;战后法国的物资非常匮乏,陈省身心疼老师的生活条件艰苦,经常会寄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去给嘉当一家。

【名家小传】

陈省身(1911—2004),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国际数学大师、20世纪世界级几何学家、“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创始人。他在整体微分几何学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世界数学的发展,被荣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他也是陈省身的女婿)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

同类推荐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 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热门推荐
  • 王爷也敢玩:王的女人太狡猾

    王爷也敢玩:王的女人太狡猾

    现代歌星倒霉穿越到古代,附身在一个又丑又哑的女人身上,成为了一个爹不疼,娘神秘,姐妹厌恶,下人也欺负名叫哑疤的女人。又倒霉的逃跑路上遇上个难缠的将军王爷,说什么她身上有他要的东西,卑鄙的他用一直猴子威胁自己不得不低头跟他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低头不代表服输,生性抠门小气,对金子有异样执着的她变相的在王爷府赚钱了起来。顶着张丑陋脸又发不声音的喉咙,却还是照样有办法把王爷府给弄的鸡飞狗跳。无厘头的坑钱,没道理的整人,就连一向以冷酷闻名的王爷都被气红了脸,只差没晕倒。可忽然某一天,某哑疤忽然神秘的就发挥奇功,带着猴子,离开了王爷府,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一次气得王爷发誓要把这惹到她的女人逮回来,好好的教她怎么做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重生女主播

    重生女主播

    彭佳是华夏国大华市电视台主播,前世因为误会和倔强的个性,间接导致母亲病故,高官继父入狱。家破人亡之后,彭佳在年华老去时惨遭电视台无情抛弃。当彭佳意外重生回到15年前,她决心抓住上天恩赐的机会扭转前世的颓势,重新塑造自已的未来!不论是职场小人、谋害亲人的恶人、能让自已上位的贵人,女主播一一接招……职斗、官斗、娱乐,全包!
  • 重生之再为侯门妇

    重生之再为侯门妇

    一入侯门五年过,究竟是谁的错造就了谁的悲剧,沈莹绣到死都没能清楚。重生之后再入侯门,步步为营,处处小心。当前世的小叔子变成了今生的丈夫,她将如何应对这一场侯门深海的战役。
  • 宁负流年不负卿

    宁负流年不负卿

    大衍之数四十有九,这里是上苍给芸芸众生留下最后一处慈悲的地方——慈悲客栈。许一诺守在这里,倾听每一个客人或甜蜜、或忧伤的故事。当触动心弦的相思之情化成延续生命的灯油,她便可以帮助他们见到想见却不得相见的人。她慰藉了他人的内心,却无人排解她的寂寞。一场大火,夺去了她的记忆,也夺去了她对他的爱恋。她忘记了曾有那么一个人,一直陪在他身边,视她如生命。他说:“竭尽余生,我只想为你造一座城。城灭,我死。换你今生的勇气,值。”这是一场爱情的对赌,这是一场命运的游戏,这是一场人间的别离。原来,爱是永恒的慈悲。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不做皇妃之间谍红颜

    不做皇妃之间谍红颜

    颜丛雪,从小训练有素的细作,来到郡安唯一的任务就是颠覆南祁朝廷,协助昌黎国主入主江南。许峙,从小看着祖父指点江山,一生的梦想就是披上战袍,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两个注定一生对立的人,却因一次蓦然回首,牵绊住了彼此的心。一个敢爱敢恨,执着不悔。可以为爱杀人,也可以为爱放下屠刀;一个为国为民,一心抗敌。不愿辜负爱人,更不愿辜负大祁百姓。分立两个阵营的他们最终是否能够一起金戈铁马,塞北江南,直到华发苍颜?宫斗、朝斗、宅斗,女主告诉你什么是超强圣斗士。乞爱、弃爱、夺爱,女配告诉你,不需要重生,一样可以命运翻盘。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放眼时代。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