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39

第39章 古典散文的涅槃之路(2)

总体来说,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学术比较重视实证和考据,有汉代学者治理儒家经典的色彩,学风稳重朴实,所以又称之为“汉学”或“朴学”。饱学之士总喜欢在文章中表现自己一肚子学问,对他们来说,骈文自然是最理想的文体。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骈文重视使用典故,讲究声调的抑扬顿挫,在对仗方面很能显示文字技巧,华美的辞藻也很能显示作者的满腹经纶。在重视考据的汉学兴盛之际,适应着文人学者们的需要,骈文创作再次呈现出繁荣的态势。清代著名的骈文家袁枚曾经在《胡稚威骈体文序》中说:

散文可蹈空,而骈文必征典,骈文废则悦学者少,为文者多,方乃日敝。

创作骈文,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学问基础,单靠空谈心性是不行的。袁枚的话言简意赅地指出了骈文写作同学问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当然,这只是从宏观的方面得出的结论,乾嘉汉学的兴盛造成了这种特殊的氛围,让骈文再次受到欢迎和重视,可实际上清代一流的骈文家并不都是一流的考据派学者,学术风气会深刻地影响到文学发展的走向,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曲折的,两者并不完全等同,这一点还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清代骈文在艺术上兼具了六朝骈文和唐、宋骈文的风貌,所以现代的文学史家认为清代骈文作家中有所谓“六朝派”、“三唐派”等派别,但清代骈文无论相对六朝还是晚唐、两宋而言,都有其新变,形成了足以代表当代特色的艺术特征,如果是单纯的模仿或复制,就很难称为“复兴”,所以文学史家也提出清代骈文有“博丽派”等此时独有的艺术流派。

伴随着骈文创作的繁荣,骈文理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骈文理论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骈文选本的大量出现。比如李兆洛的《骈体文钞》、王先谦的《骈文类纂》等,将历朝历代的骈文精品汇总于一书;再如吴鼒的《国朝八家四六文钞》、曾燠的《国朝骈体正宗》、王先谦的《十家四六文钞》等,则是专选本朝名家名作。学者选择前代或当代的骈文名篇,汇成一集,本身就是在为骈文张目;另外,他们通过选本的序言、作品点评等多种形式,也可以充分发表对骈文创作中各个环节的理论见解。

其次,清代的骈文理论专著也非常可观。宋代学者开始用随笔或札记的形式对骈文发表评论,把这些评论汇集在一起,一般都称之为“四六话”。清代学者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形式,虽然未必都叫“四六话”,性质上却没有什么差别。比如陈维崧有《四六金针》、彭元瑞有《宋四六话》、孙德谦有《六朝丽指》、孙梅有《四六丛话》等。

很多清代学者有意抬高骈文的地位。唐宋古文运动以后,古文成了文章正宗,苏轼曾经说,韩愈的古文具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功劳,在古文家眼里,骈文就是“八代之衰”的代表。但毕竟“物极则反”,古文也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大概是因为元、明以来的古文总是离不开程朱理学思想的束缚,总是喜欢空谈儒家义理和心性,没能在唐宋古文的基础上取得进步,所以逐渐丧失了吸引力,清代的文人学者转而又对形式华美的骈文发生了兴趣,满心要替骈文再次夺取文坛上的正统地位。清代中期的朴学家李兆洛和阮元,在这方面最为积极踊跃。李兆洛编选了《骈体文钞》,是要继承南朝萧统等人编纂《文选》的传统,扩大选择的范围和数量,目的就是同桐城派古文家姚鼐所编选的古文选本《古文辞类纂》相对抗,甚至取而代之。李兆洛给他的这本书写了一篇长序,阐发《周易》中阴阳、奇偶相互为用的道理,在调和奇、偶的同时,把骈偶作为侧重点。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兆洛达到了他的目的,《骈体文钞》和《古文辞类纂》一样,都对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几年里,上海古籍出版社几乎同时把两部书都给予再版,就足以说明两书直到今天还各自有其价值,还在共同发挥着作用。李兆洛之后,又有阮元更坚定地为骈文鼓吹,为骈文争正统,要数阮元的呼声最高。阮元写过《文言说》、《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与友人论古文书》、《四六丛话序》、《学海堂文笔对策》等一系列文章,大抵也是把《周易》作为理论根据,认为文章必得有韵,文章必得对偶,这才是“文”的本质特点。阮元的这些文章虽然理直气壮,却也不免把“文”的范围限制得过于狭窄了。历史上有那么多抒情写景的名篇,既不押韵,也不对偶,如果不算“文”,就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但是阮元政治地位高,又是学界名流,拥有众多的门生弟子,一呼百应,一时之间的声势似乎也不在桐城派之下。

纵观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之前的中国文坛,散文、骈文总是在此消彼长的形势中向前发展,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到了清代,似乎就变成了东风、西风同时吹,骈文、散文各有一套,都在发展,这或许是清代文章的一个特点,应当说也是个优点。

我们把顺治、康熙时代算做前期,雍正、乾隆、嘉庆算做中期,道光以后算做后期,无论哪个时期,都可以说是骈文名家、名作辈出。毛奇龄、胡天游、陈维崧、吴绮是清初名家;邵齐焘、孔广森、汪中、洪亮吉、孙星衍、袁枚、杨芳灿、吴锡麒、彭元瑞、彭兆荪代表了中期创作的最高成就;王闿运、李详、孙德谦、钱振伦、张之洞、李慈铭等人则是后期名家的杰出代表。这些作家学习、效法的对象有所不同,在艺术风格上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毛奇龄、邵齐焘、汪中、洪亮吉、王闿运等作家学习六朝骈文,六朝是骈文刚刚趋于成熟的时代,风格比较高古,他们的作品也有这种特色。吴绮、陈维崧、袁枚、吴锡麒、钱振伦等人把唐代骈文作为效法对象,其中吴绮、钱振伦又专门学习李商隐。唐代骈文较之六朝骈文,对偶、声律规则更加严格,形式越发整齐,多少还有些板滞,这些作家大抵能够取长补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再如彭元瑞、张之洞专门学习宋人四六,宋代骈文汲取了古文的长处,句子大体上对仗,却比较明白显豁,没有前代骈文那么刻板,不过主要用于奏疏等行政公文。六朝派的骈文作家崇尚高古的趣味,在他们看来,唐代骈文已经不足取法,宋代骈文就更不在话下了。如果从年代上看,清代中期的骈文成就算得上最高,这个时期的作家从数量上看也比较多,创作氛围显得最热闹。

说实在的,由于形式上的特殊要求,一般的骈文的确比较难读。我们这里不对清代骈文作家作过多的介绍,只给大家推荐一位堪称翘楚的人物——汪中。了解了汪中骈文的成就,清代骈文的精华也就领略了大半。

汪中(1745—1794),字容甫,江都人。他与绝大多数清代学者不同,出身贫苦,通过苦学而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者。他七岁死了父亲,母亲在缝衣店干活来维持家人的生计。因为贫穷,汪中没有机会上学,就跑到书铺里去给人家当学徒,借着帮人家卖书的机会,刻苦自学,遍读经史百家。好在汪中天资很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所以虽然小时候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堂教育,靠着在书铺里日积月累,竟也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基础。

二十岁的时候,汪中补了诸生,到扬州安定书院进修。当时安定书院的主讲是大学者杭世骏,他对汪中的人品、学问和文章都极为赞赏,但汪中因为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并不愿意离开家乡扬州进京考试,所以一生都没有取得功名。扬州虽然地方不大,却是清代的文化重镇,这里相继出现过一大批造诣精深的一流学者,比如王念孙、王引之、焦循、阮元、刘文淇等,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术风格,既不同于吴派学者的默守,也不同于皖派学者的专精,而是追求会通,以宽广的胸襟气度和学术视野为后人所称道,被称为“扬州学派”。汪中虽然早年没有离开过扬州,学问和视野却没有受到限制,大概主要得益于扬州浓厚的人文环境的滋养。

在清代,没有科场功名的人很难正式进入官场。可当时的行业远没有现在那么多,除了官场以外,文人没有多少出路,于是汪中就去给官员做幕僚。有学问而没功名,本来就是一种很压抑的事,汪中不仅有学问,还有才气、有性情,可偏偏只能给权贵做幕僚,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不说,还要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写文章也要用人家的口气,这又是一层压抑。平庸愚钝之人倒还罢了,有才情的人在重压之下往往都会产生出一种强烈的不平之气,难免要发发牢骚,要骂人。汪中大概比较喜欢发牢骚,喜欢当众骂人,所以得了“狂傲”的名声。学者卢文弨算是能够理解汪中的人,他说大家都说汪中狂,实际上他并不狂,意思是说汪中内心的痛苦并没有被世人所理解。

汪中历来被文学史家推为清代骈文家里的第一人。首先是因为文章风格高古渊雅,这是学问深厚的表现;其次,汪中的文章还充溢着一股不平之气,在其他清代学者的文章里面极少见到,这大抵是由他的坎坷遭际造成的。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汪中骈文中的不平之鸣,在众多清代文章家中显得特别耀眼。比如乾隆五十一年(1786),汪中四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自序》,诉说自己大半生的不幸遭遇,其中的郁郁不平之感,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南朝梁代的刘孝标也写过一篇《自序》,他把自己同东汉时代的冯衍相比,说是相同之处有三,不同之处有四。所谓三个相同点,一是高风亮节,二是生不逢时,三是家有悍妇。四个不同点是什么呢?第一,冯衍位高权重,自己却穷愁潦倒;第二,冯衍膝下有子,自己却没有子嗣,孤苦伶仃;第三,冯衍老当益壮,自己却年老体衰,如同风中残烛;第四,冯衍虽死,名声不朽,自己一旦亡故,则声尘寂寞,不会再有人知道。汪中的《自序》,也袭用了刘孝标的手法,不直接叙述生平,而是处处同刘孝标相比,从对比中显示自己的不幸之深。刘孝标之于冯衍,有三同四异,汪中之于刘孝标,则有四同五异,悲苦自然比刘孝标更进一层。正是因为文章所抒发的是一种不平和抑郁之气,所以文笔也显得挺拔、飞动,一气贯穿,毫无板滞之感。比如文中写他与刘孝标的不同之处云:

孝标生自将家,期功以上,参朝列者十有余人;兄典方州,余光在壁。余衰宗零替,顾影无俦。白屋藜羹,馈而不祭。此一异也。

孝标倦游梁楚,两事英王。作赋章华之宫,置酒睢阳之苑。白璧黄金,尊为上客。虽车耳未生,而长裾屡曳。余簪笔佣书,倡优同畜。百里之长,再命之士,苞苴礼绝,问讯不通。此二异也。

孝标高蹈东阳,端居遗世,鸿冥蝉蜕,物外天全。余卑栖尘俗,降志辱身。乞食饿鸱之余,寄命东陵之上。生重义轻,望实交陨。此三异也。

孝标身沦道显,藉甚当时。高斋学士之选,安成《类苑》之编,国门可悬,都人争写。余著书五车,数穷覆瓿。长卿恨不同时,子云见知后世。昔闻其语,今无其事。此四异也。

孝标履道贞吉,不干世议。余天谗司命,赤口烧城。笑齿啼颜,尽成罪状。跬步才蹈,荆棘已生。此五异也。

汪中的骈文,不限于效法一朝一代,而是广收博采前代骈文的艺术精髓,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色彩。学者刘台拱说汪中骈文能够“钩贯经史,熔铸汉唐,宏丽渊雅,卓然自成一家”,这个评价是很恰切的。汪中有一篇《哀盐船文》,称得上是清代骈文的压卷之作。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十九日夜,江苏仪征沙漫洲港口停泊的盐船突然发生火灾,烟尘涨天,呼号动地,一夜之间,火灾毁坏船只一百三十艘,烧死、溺死一千四百多人。汪中把事故的惨状在这篇骈文里给予了真切、动人的表现。文中写道:

倏阳焰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吷;洎埃雾之重开,遂声销而形灭。齐千命而一瞬,指人世以长诀。发冤气之焄蒿,合游氛而障日。行当午而迷方,扬沙砾之嫖疾。衣缯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死丧之威,从井有仁,旋入雷渊,并为波臣。又或择音无门,投身急濑,知蹈水之必濡,犹入险而思济。挟惊浪以雷奔,势若济而终坠。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

同类推荐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
  • 青春变成鱼尾纹

    青春变成鱼尾纹

    生活已成碎片。短暂的宁静之所以能够常常回到内心,完全是因为内心还在自然地抵抗着。这样的内心自然是不够强大的,它充满了矛盾、放弃、坚守、游离、妥协。它自然无法构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冲破现实的束缚和藩篱,它同样又无法退回到自己的理想国中。一个更大更久远的困惑常常将我抛上抛下:哪里是我的故乡?
  •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在新文化运动中是独树一帜的。他作品中的“伤感”与“颓废”迅速打动了那些刚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下脱离出来,却又陷入彷徨的青年的心,“沉沦”几乎成了战乱时代青年苦闷忧郁的代名词。本书不仅收录了郁达夫以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一个人在途中》,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表露心迹的日记等,还还收录了一些郁达夫与亲人、爱人及友人来往的重要书信。另外,在分类上,编者没有根据以往广义的散文概念进行分类,而是把游记和自传单独编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视角让读者领略郁达夫散文的魅力。
  •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邪王魔尊,妃常桃花多

    邪王魔尊,妃常桃花多

    【片段】:某女和二公子:“姐姐.....小......八,个个身心干净、实力强悍。关她什么事.........不过,捧她为珍宝的邪魅二公子,成长型女强宠文。不出轨,长大了......”某男诺诺的说着,好半天,终于收了八位绝代风华、举世无双的公子。】“本尊答应你可以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你倒好,因为一个人过,整了个冷阙宫当宫主,她知道这天下最近不太平,还收了一屋子的男宠!”【正文】:某男幽暗的眸子一滞,浑身散发出冰冷嗜血的气息。“我这不是担心您掌管天下之事太过烦扰,历经困难和艰险,顺带给您找了几个得力的帮手么?”某女赔笑,她就越发看不明白了呢。16岁,也挺好;他们,怎的这些个,是要,反了么........而一直最迁就、最护着她的师父,未成年好不好?!她可不想因猥琐而遭天谴!“姐姐........今日........今日轮到小七.....侍寝....”某男看着躺在床上懒洋洋一身爱痕的她,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们三人昨日才同床共寝过,咬着手指、面红耳赤的说道。但,见床上的人没反应,先前拼死拼活爬上她床的公子们,抓起她的手便往自个身下塞,她这是......戴了绿帽还是被戴了绿帽............某男嘟嘴,他只是回了趟太子府而已,看似波澜不惊实则风云暗涌。先是她的四公子说爱上了她的大公子.......呜,十足的讨好。可这,怎的突然就由小七变成小八了?“你现在是小八,突然宣布禁欲了,而且,还太小。“于是帮到床上去了?!”“...............”【片段】:某女和八公子:“看来,除了让你在本尊的床上自由自在,竟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再是夜夜要求缠绵的妖娆三公子,“不信........你摸摸看!”好吧,其他的,再到赤手可热的抢手货,你想都别想!”“..............”呜,最近,烦透了........【重点】:好吧,NP,总是见不着人影;然后是素来不离她身的六公子,我承认是NP。由小乞丐一跃成为金凤凰,怎就和她刀刃相见了呢;且她生生恨着的人,蓝小陌在穿越后,到底是前世伤她害她的负心汉,还是梦中绝世无双的痴情男;正剧,她觉着奇怪,狗血的穿越、成长型的女强。”
  • 明枭

    明枭

    现代人余风睡梦中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晚期,自己也成了山东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如何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成为时代的风云儿,且看笔者为你娓娓道来...
  • 花心悍妻

    花心悍妻

    先自己打打广告哈:正式通知大家,新文《新欢霸爱》已经开坑,欢迎围观:---------------------------------------------------------------------------------------------为了不嫁到吐藩去,决定借腹生子;为了借腹生子,决定独进鸭店;来到梦里水乡,才发现官府查案自投罗网;稀里糊涂的关进地牢,莫名其妙的出嫁为妇,百般逃跑无望后,乖乖开始享受婚后生活。相公人不错,英俊潇洒还是个大官,三十出头身体棒棒,且从不妨碍自己“寻欢作乐”,就是烂桃花太多——一个是垂涎三尺的通房丫头,一个是虎视眈眈的十二公主,本着拆散一对是一对的信念,数次骚扰,想鸠占鹊巢。有道是谁家不摔锅碗瓢盆,牙齿和嘴唇也时常打架,小打小闹可以怡情,大吵大闹可以休夫。一张休书扔下,住进妓院继续寻欢作乐,管你们是想帮小妾还是当正室,老娘不奉陪!听说梦里水乡在扬州开分店,自然是要去捧场,突然天上掉下个“西红柿”,长着两个迷人的酒窝还会吹口哨,竟是梦里水乡的幕后老板。哈哈哈,认识你能打折么,能找把店里的台柱借来耍耍么……没问题,都可以……好,前方便是人间仙境,帅哥怀里死,做鬼也风流!说什么,这扬州我必定是要走一遭!出了京城才知道世界有多大,醉不归里搞评比,结果前相公没有赶走,还成了跟屁虫。玉池镇里撮合新人,不凑巧自己做了人质,闹得人心惶惶。最有意思的是女儿国,全是女人人间天堂,就连神秘的西红柿也跟她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好吧,千辛万苦来到扬州的梦里水乡,又会有什么事发生呢?@某些人问:你有什么爱好吗?某女回答:钓男人算不算?不算,那我就没有了。@“你是谁?”“别问我是谁。”“你从哪来的?”“别问我从哪里来,也别问我要去哪里。”“……”短暂的沉默过去是一声惨叫,某人被踢下楼梯,从三楼完美的拐弯再拐弯再拐弯,最后摔倒在一楼大厅,猪头猪脑的,连哭都不会。@“你叫西红柿?”“对。”“你爹叫西瓜?你娘叫红椒?别告诉我,你爱吃柿饼,所以叫西红柿!”“你这女人,确实很聪明。”---------------------------------------------------------------------------------------------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破译

    破译

    有一种战场没有硝烟,但有杀戮,那是更加残酷的人性毁灭。有一群英雄没有名字,只有代号,但是他们的事迹永世留传。密码战破译智慧的潜伏,间谍战——深入敌后的暗算。一本书读懂军事战争密码的制作原理和破译原理。一本书看透数国势力复杂的间谍、反间谍、多重间谍、谍中谍的谍战精华。一本书纪念和歌颂为胜利而奋战的无数无名英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极品修仙系统

    极品修仙系统

    哈,终于转职成隐藏职业了,什么?心脏病突发,穿越了?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有了系统傍身,修仙休闲两不误。想泡天仙?有养成系统,让仙子百依百顺。想要神功护体金刚不坏?有专属技能系统,独一无二。想要大把灵丹妙药?有炼药系统,全是极品,如假包换。想要身穿金甲手持神器?有炼器系统,能铸造传承套装,史诗神器。想要极品宠物?有宠物蜕变系统,神秘宠物,无限进化。什么什么,你还不满足?好吧,我再给你加满幸运加满魅力,谁让咱是私服呢?
  • 丑颜倾天下:悍妃驾到

    丑颜倾天下:悍妃驾到

    她是美艳动人的金牌讨债师,一不小心穿越成了天南皇朝最出名的鬼面女,鬼面女偏偏被俊美无双的七皇子当做解毒祭祀品给吃干抹净,誓要为七王妃。大婚前夜被绑架,大婚之日狼狈不堪入王府,独守空房心不甘,没事就去看看新郎和小三表演活春宫。鬼面女要立威勇斗小三,目的无他,那个俊美的男人就只能是她的!你要夺嫡我助你,为你吃苦我心甘,你成君王想劈开我,那是万万不行,且看丑颜悍妃如何倾天下!
  • 乞丐状元本红妆

    乞丐状元本红妆

    天呐,疯狂的死亡,疯狂的阎王,疯狂的孟婆,疯狂的鬼官,她疯狂的穿越了,地府这帮混蛋,我诅咒你们八辈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