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600000026

第26章 趣说三字词——不同寻常的美(1)

何谓“喝墨水”

人们常用“胸无点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什么知识文化,用“喝墨水”来比喻读书。文化怎么和墨水联系起来的呢?考究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历史。

历史记载,南北朝时的北齐有明文规定,儒生在考试时成绩非常糟糕者,要被罚喝墨水。此习延续了不少朝代,虽然罚喝墨水可能激励了某些考生再作努力,但是,时有发生因罚喝墨水太多使落选考生生病甚至死亡的事件。到了隋朝,皇上恩典,颁布罚喝墨水减量,《隋书·仪礼志》记载,凡文理不通、不精或书写潦草而没考上的,罚喝墨水一升。原来在此之前,罚喝墨水是一斗,文弱书生们根本受不了。

唐朝时此恶习才彻底改变。唐太宗没做皇帝时也曾要考试晋官,但一想到考不上要罚喝墨水,轻则喝病,重能喝死,只好打了退堂鼓。他当上大唐皇帝后,觉得此法害人不浅,不仅是弄病或是害死书生那么简单,而是令更多的有识之士望考试而生畏,严重耽误了国家选拔人才。于是,唐太宗宣布废除罚喝墨水陋习,书生们解除了思想压力,纷纷应试,为唐朝的兴旺作出了巨大贡献!

酸秀才十样下锅

有一个秀才,屡试不第,只好流落江湖,做起买卖来。即使这样,他自以为喝了几年墨水,仍然不能改掉说话弄文卖关子的习惯。

一次,秀才行商到了一个小山村,进一家客店投宿。店主人问道:“先生,听您口音不像本地人,您从什么地方来呀?”

秀才回答说:“不热不凉。”

“那您贵姓?”

“半春半秋。”

“跑什么买卖呢?”

“顺河漂流。”

“带了什么货呀?”

“东倒西歪。”

店主人听了个云里雾里,他本来是想问个明白,却越问越糊涂,只好改问秀才:“那您吃点什么呢?”

秀才随口说:“十样下锅就行。”

店主人这下更是一头雾水,愣在那儿,就是不知道秀才想吃的是什么。刚好旁边坐了个古灵精怪的才女,她款款一笑,叫来店主人说道:“这‘不冷不热’说他是温州人;‘半春半秋’是姓秦;‘顺河漂流’是跑江湖的;‘东倒西歪’是个扇子。您去给他下碗面条,放点韭(九)菜,就是‘十样下锅’了——千万不要放盐,多了一样他可就会赖账。”

店主人听姑娘一解释,心里明白了,果真按姑娘说的下了碗面条,端到秀才面前,吆喝了一声:“温州来的卖扇子的秦先生,十样下锅来了!”

秀才一看是韭菜面条,便尝了一口,没油也没盐,奇怪地问店主:“怎么没盐呀?”

店主答道:“再加点盐可就十一样了!”

秀才听了这话,知道碰上了明白人,只好无奈地吃下了这碗无盐的面条。

为何用“臭老九”污蔑知识分子

“文革”时,曾有人把知识分子贬称为“臭老九”,批孔时也把孔子喊作“孔老二”。孔老二好理解,从孔子的字“仲尼”中就可以得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可“臭老九”这一说是怎么得来的呢?

梁漱溟曾写过一首诗《咏臭老九》,诗云:“九儒十丐古已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如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假若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满街走。”最后一句中的“满街走”,典出当时的童谣:“臭老九,颤悠悠,背着粪篓满街走。臭!臭!臭!”此诗的第一句“九儒十丐古已有”,说明了臭老九的历史来源。

元朝时,蒙古族入主中原后,依据和蒙古人亲疏关系的远近及当亡国奴的“资历”,把帝国臣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中亚细亚人);第三等是“汉人”,即金帝国所属的中国人;第四等是“南人”,即南宋帝国所属的中国人。元政府又依据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分为十个等级:一等官(政府官员),二等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三等僧(佛教僧侣),四等道(道教道士),五等医(医生),六等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七等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八等娼(妓女),九等儒(知识分子),十等丐(乞丐),即所谓的十色人等。知识分子名列第九等人,所以是老九了。

“文革”时期,极“左”势力把蒙元残渣弄出来,诬蔑知识分子为“臭老九”,把知识分子列在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位居第九,和元朝“儒士”的排位不谋而合。这种侮辱性的称呼不仅伤害了知识分子,而且极大地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咏臭老九

“文革”之后,郭沫若在悼念被迫害致死的作家阿英时,写了“咏臭老九”的打油诗:“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两个‘臭老九’,天长又地久。”发泄了对“四人帮”残害知识分子的愤懑之情。

“座右铭”由来已久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一些名言警句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不断地激励、鞭策自己。

“座右铭”一词始于东汉崔瑗。崔瑗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据《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瑷兄璋为人所杀,瑷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当然,“座右铭”并非一定要置之座右。

后来,就有不少人仿效着写“座右铭”。比如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为了督促自己改正嗜酒的毛病,他写了这样的诗句:“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

“座右铭”有时也可以用来警戒他人。例如,南北朝时有一位高僧,他见到寺里的和尚偷懒怕苦,就写了座右铭来激励他们:“勤之勤之,至道非弥。”意思就是说要勤奋些、再勤奋些,领悟真理的时间就不会远了。

清道光元年,东阳令陈海楼曾在北京得到岳飞的一方端砚,砚呈紫色,体方而长,背镌“坚持守白,不磷不溜”八字,字为行书。此砚后为文天祥所得,文天祥又刻上铭文:“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铁坚,守之勿失道自全。”岳飞和文天祥就是以这一铭文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准则。

座右铭也常被写成条幅挂在书房内和自己经常休息的地方,如林则徐手书“制怒”二字就是。

“早”字座右铭

鲁迅先生12岁时,就读于故乡绍兴的“三味书屋”。一次,因为帮母亲做事,上学迟到了,严厉的寿镜吾老师狠狠地责备了他。为了牢记教训,从严要求自己,他用刀在书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地刻了一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早”。

趣味“打油诗”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而不拘于平仄韵律。这类诗通俗易懂,且幽默诙谐,有时暗含嘲讽。现在一些人仍喜用打油诗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想。

打油诗据说为张打油所创。唐代南阳有个文人叫张打油,他喜欢写诗,却不按当时作诗要遵循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等严格的规定去写,而是兴致一来,信口吟唱,不过倒也十分通俗易懂,而且经常使听者捧腹大笑,平民百姓非常喜欢。

有一年冬天,村里下了一场大雪,张打油一时兴起,就吟起诗来: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难说怎么高明,但能抓住眼前景物,既通俗又形象,描绘出了雪中景物的特点,“张打油”的名字就在附近传开了。

第二年冬天,南阳的参政巡视乡间,适逢大雪难归,住在一个败落的官宦家里。郊野之地,无甚观赏,住了一日,便觉无聊,于是有人想到张打油,若让他前来咏诗取乐,岂不逍遥?参政即刻派人把张打油叫来,问道:“你能做些什么诗?”张打油回答说:“看见什么,或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没个定准。”参政说:“现在大雪纷飞,那就以此为题吧!”张打油稍加思索,即口吟诵起来:

六出飘飘降九霄,

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扫帚的使扫帚,

使锹的使锹。

头两句颇有诗味,“六出”即雪花呈六角形;后面几句虽然俗气,但快口说出,一气呵成,也还不错。于是,参政赏其白银二两。

后来,安禄山叛乱,攻打南阳,当时南阳城被叛军围困,求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却迟迟不发救兵,南阳城形势危急,参政老爷焦急不安。这时,张打油正在城里一个亲戚家读书,面对紧张的局势,便去求见参政老爷,说是作诗逗趣,以解其闷。张打油以时事为题,吟道:

天兵百万下江南,

也无救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

哭娘的哭娘。

南阳城内缺粮草,外无救援,想到破城之日的惨状,参政丧心落魄,束手无策,何等狼狈!从此,张打油的名声传得更远了。后来,人们就把类似张打油这种通俗浅显的诗称为“打油诗”。

打油诗讽刺时事

国共内战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这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危机,语言风趣逗人,俚俗可笑。

还有这样一首《新好了歌》,诗云:“本人也盼党风好,唯有官位忘不了!只要职务升三级,权术自然不搞了。本人也盼党风好,只有车子忘不了!且等‘上海’换‘奔驰’,特权即刻取消了。”对那些口是心非、两面派官员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

令人哭笑不得的“老好人”

“老好人”是指那些随和厚道,不愿得罪人,缺乏原则性的人。关于它的来源,传说来自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就装糊涂,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他都回答“好”。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好好先生”。这天,“好好先生”正在家习字作画,家奴来报:“刘员外来见!”司马徽一听,高兴地说了句:“好!”刘员外一进门就哭丧着脸,司马徽问:“刘员外,今天可好呀?”

刘员外的儿子因在外面胡作非为,杀了人,被官府抓住,押进死牢,就等秋后问斩了。他听说司马徽为人不错,朋友也多,让他给想想办法,于是对司马徽说:“我儿不孝,犯了王法。”司马徽没听完话就接口说:“好。”刘员外一听,强压怒火继续说:“现在被押在死牢,秋后问斩。”司马徽说:“大好。”刘员外气得转身就走。

这时,司马夫人上前劝道:“别的事说好无妨,人家儿子要死了,怎可说好?”

司马徽一拍大腿:“夫人,你这话说得更好不过了。”

两种老好人

第一种老好人,生性随和,淡泊功名,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只求独善其身,不求兼济天下;既不得罪权贵,也不欺凌弱小;他对损害他人利益的坏人坏事无动于衷,个人利益受到了侵犯也是一味委曲求全、得过且过。

第二种老好人表面像弥勒佛,大肚能容,笑口常开,心里却常有一杆秤,时刻权衡着利弊得失。事情再大,只要与他无关,他都能退避三舍,作壁上观;事情再小,一旦涉及他的利益,他就会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春秋便有“孺子牛”

鲁迅先生有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如今,“孺子牛”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了,被用来喻指那些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甘作奉献的人。不过,它在古代原意并非如此,所指的却是父亲溺爱儿子,甘愿给儿子当牛骑。

此语典故出自《左传·哀公六年》。“孺子”指的是春秋时齐景公小儿子晏孺子,他是景公宠妾芮姬之子,原名姜荼,景公对荼非常宠爱,不论荼想玩什么,景公都会想方设法地要满足他的要求。

一天,荼要扮牧童牵牛玩。景公想:如果让儿子牵真牛玩,可能出事,不放心。于是景公便蹲下身子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牛绳”的一端,在地上爬着;荼握着“牛绳”的另一端,在前面牵着。荼牵着“牛”,指挥着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荼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中的“牛绳”又忘了放松,这样,景公的门牙一下子就被“牛绳”拉掉了。

齐景公给儿子当牛骑的事,很快就传开了。后来,人们就把甘心为儿子作“牛”的父亲称为“孺子牛”。

孺子牛

早年间,山上要建寺,山下的砖木材料需往山上运,运料的行列里有一头大黄牛。山下装料的人,只要装满拉料的车,不用呼唤,不用鞭打,它埋头拉起车就上了崎岖的山路。拉到建寺的山顶,工地的人卸了车,黄牛马上拉着空车返回到山下。建寺的人都说它是通人性的灵牛。就这样,黄牛拉着车,周而复始,来来往往地劳作着。山上的寺一天天见高,黄牛却一天天消瘦下来,在寺建成、佛像开光的那天,黄牛像山一样倒了。

黄牛的死惊动了寺里的住持,住持认为:这样的牛,该得善果。身为牛这样通人性,下辈子,得让它托生成人啊。

人们打算将其厚葬在寺下的山坡。寺里住持提议,为让这牛早日托生成人,要扒去它的皮,将骨肉皮毛分葬两处。

牛的主人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男孩听到牛死后就哭得死去活来。

很快,有人请来了屠夫。屠夫可能是想显示屠刀的锋利,他掀起牛尾,迎着刀刃用口轻轻一吹,牛尾的一缕毛便齐刷刷落了地。那孩子看见此情景,疯了一般推开屠夫,然后一下子扑到牛身上。

众人叹息:这孩子啊,真昏了头。有人劝他:“让你的牛托生成人是它的洪福啊。”可这孩子连哭带喊地说,不,不……

众人眼里射出惊异的目光。

那个屠夫收了刀,让孩子讲讲不想让牛托生成人的理由。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本书资料详实,描述通俗,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文化成就与图书馆的关系。记录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正文链接和余思,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有奖读书活动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为了能够让女性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本书深入浅出,将一些乏味的经济学教程摒弃,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刻贯穿关于女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到经济常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异世狂女之仙途慢慢

    异世狂女之仙途慢慢

    一个手镯,一段旅程,命运之轮轰然开启。和她比丹药?姐多得当糖豆吃!和她比符箓?对战轰得你成渣!和她比灵宠?九阶以下的不要出来丢人现眼!别问我为什么不把丹药、符箓、灵宠,气运逆天就是这么任性!千江月的穿越莫名其妙,这是命运的不可抗拒。且看她是如何挽救这外表繁华,内里风波四起的玄界!且看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绝处逢生,站在巅峰之,睥睨天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特工美人朕要了

    特工美人朕要了

    皇帝,敢跟她斗,一掌掴去。妃子,敢跟她斗,看她把她们整得死去活来!惨遭情变,一朝穿越,堂堂特工‘灵狐’,竟然穿越成为一个贪慕虚荣的草包太后身上,这个太后,诱了老皇帝,结果老皇帝死了就转诱小皇帝。闪开,那是以前的江芷灵了,现在的她,可不花痴!轩辕凤单,妖孽一般的男人。长一张比她还要美的脸庞,处处色诱她。可她是什么人啊!她才不会轻易受诱呢!这后宫,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别人视为理要的权势地位,在她的眼中,全是无用之物,她现在,只想要逍遥江湖!所以,抱歉了,皇上,哀家不要你!……………………楚国太子,温和俊美的男子。一笑起来,有如阳春三月里的和风,让人舒服。只是,她可没兴趣当你的太子妃。有多远闪多远,我还是想过我的逍遥生活呢!片段一:“母后对于朕今天的装扮,可还满意?”轩辕凤单嘴角勾笑,看着眼前那个两眼直了的女子,不由笑得眉眼弯弯。那带着丝丝慵懒丝丝偷笑的语气,让江芷灵一时间回复了正常,脸色一正,不敢再去看那一张妖孽脸庞,淡淡地道:“皇上,今日又不是春日游百花园,你这一身装束,是要与什么争艳呢!”冷冷地讽去。拜托,她喜爱美色,可是却不会受惑的,单就这美色想来诱她,还早着呢?就见轩辕凤单的脸色变了一变,那淡笑的脸,变得极是难看。倒也是,讽一个堂堂七尺男儿穿艳地要与百花争艳,岂非是一大侮辱。而且还是个堂堂的皇帝。片段二:对于自己的想法,他从来不想掩饰,这样的女子,他势在必得:“随我回楚天国,我立你为妃!”“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听完他的话,江芷灵眉头一皱,像看个疯子一样看着楚玥星。她还没有看到过有人被人陷害之后竟然还说爱上了来人。他若不是别有目的就是疯了!“我自然知道自己在说着什么,我说的都是认真的,唯有如你一般的女子,方配得上我!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考虑,时间一到,我会派人来接你的。”他的语气带着张狂,仿佛她一定会跟他走一般。片段三:“你要哀家向你行礼?”江芷灵看着那一脸兴奋的楼月尘,缓缓地站了起来,抚一抚那深红色的衣服,妩媚一笑地说道。那眼中,带着一抹他常见的流光异彩,当她拥有这样的目光的同时,就代表着有人要遭殃了!“那个……那个……还是算了吧,咱们都是不拘小节的人,行礼就算了!哈哈,我楼月尘也不是那种在乎这礼节的人啊!”楼月尘看着江芷灵这样的目光,那里还敢要她的行礼呢!
  • 古代皇帝追妻记

    古代皇帝追妻记

    本文是《天上掉下个郎皇后》的第二部,请亲们先看那一部,两部都绝对不会让您失望!本文喷饭的场景一大堆,亲们谨防被雷到!这一觉睡得可真够久的,将近一年!MD那帮银行抢劫犯不得好死,差点儿害得大爷我成了植物人!睁开眼,这个帅哥是谁?怎么这么眼熟?老妈居然叫他潘少?那个超级青春偶像明星潘少?什么?他说我是他的女朋友?我不是一直昏迷不醒,期间有醒过来,又再次摔伤了脑袋,期间发生的事什么都不记得了?而且连老妈也这么说!最可气的是,不久他居然还告诉我,我的肚子里还有他的baby!!!天啊,什么时候肚子里多了个东西,我自己却不知道?!中间又闯出个男人,和番茄她男朋友长得极像的男人,一个古怪的男人!什么?他说他是皇帝,我是他的皇后!有没有搞错,这哪个精神病院跑出来的人啊?还死皮赖脸地赖上我了!最离谱的是,我十九岁的年华,他说我和他已经有了两个四岁大的龙凤宝贝儿!他脑袋磕坏了吧,十五岁我还在老妈的严密监视下,连半点儿男人腥味儿都闻不到,居然就和他生了孩子?!污蔑我的纯洁,简直欠扁!连肚子里的小家伙他也来争!看我男朋友潘少不把他剁成肉酱!话说,两个还不够,从小到大以欺负我为乐的家伙,出国五年回来,居然也跑来凑热闹!“杨、杨、杨……”“氧?被吓得缺氧了?没关系!我的人工呼吸技术精湛,免费提供!”说完,在我瞪大的眼神杀伤下,低下头,附上了我的唇。更可气的是,连黑道神话鹰野的死对头,蛇头帮老大死人蛇也不放过我!“知不知道我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当然是我的!你忘了,你记起的第一个人可是我,说明你爱的就是我!”痛苦失意,被众男抛弃的时候,还有一个守候在身边。“嫂子别哭,大哥是爱你的......”呜呜,原来冰块男也有融化的一天。*************************************************************可怜的皇帝,为向妻子证明自己是古人,会武功,不惜脸面,在失意的爱妻面前当场表演,结果......第一次来点穴吧,怀孕娇妻全身抽筋,说什么也不信是他的隔空点穴手!第二次来轻功哦,怀孕娇妻被蜘蛛吓晕,并严重怀疑一切都是他的阴谋!第三次内力劈电视,结果晴空一声惊雷,电视破了,娇妻笑了:“恐龙蛋,别告诉我,那电视是你的内力震碎的......”
  • 平安轶事:柔情小王爷

    平安轶事:柔情小王爷

    “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你今日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近了我,就已成为众矢之的。”他示意她往外看。“你不会对我怎么样的。”她抬起他的下颌,俯身吻住了他。他迟疑道:“你希望我娶你吗?”她反问:“你希望娶我吗?”“我不知道。”他托起她的脸,“看着你的眼睛就知道你很不诚实,也许你是真的在利用我,目的达到就会把我扔弃。”用一世柔情,换一生相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