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始自秦庄襄王
“太上皇”这个名称在我国有着千余年的历史,是皇帝对未去世的已经退位的前任皇帝的尊称。
早在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封为始皇帝后,便追封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以表示他对死去的先王的尊崇。这是太上皇称呼的最早应用,但并未形成制度。
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做了皇帝,便衣锦还乡。当他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时,太公挟着扫帚站在门口,倒退着将刘邦迎入家门。刘邦见此,觉得自己很不孝,急问因何事竟至如此。太公说:“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于是,刘邦发布诏书,把自己平定天下都归功于父亲的教训,并认为自己如今当了皇帝,而父亲却没有尊号,是不合适的,应该尊称父亲为“太上皇”。
此后,“太上皇”这一称呼就成了一种制度,后代的皇帝也沿用此法。
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太上皇”
大致说来,皇帝禅位而为太上皇,有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国事艰难,皇冠变为“愁帽”,甚者宝座摇摇欲坠,朝不保夕,于是主动摘愁帽、离危座。
其二,受到胁迫,不得不让出皇位。
其三,因身体抱恙,委实不能临朝理政。
其四,厌倦政务,欲求清闲。
其五,为了纵情享乐。
“皇帝”自秦朝来
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也有说是指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率秦军灭掉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实现全国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他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遂将“皇”“帝”两个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帝号,从此,统一天下的帝王就称为皇帝。
帝王之最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乾隆皇帝,享年89岁。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历代帝王中,即位时年龄最大的是武则天,时年已67岁。
历代帝王中,即位时年龄最小的是东汉殇帝刘隆,出生仅百余日。
历代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康熙帝,在位61年。
历代帝王中,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朝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半日。
为何尊称皇帝为“陛下”
皇帝或国王常被尊称为陛下,这是为何呢?陛,是指宫殿下的台阶。陛下,表示人臣奏事,必须请在陛下的近臣转呈,不敢直接惊动皇帝,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同样,对于居住在宫殿内的其他皇族,如太子、公主等,皆称为殿下,以示尊崇。
陛下的称呼起于秦始皇。唐代时,因为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东阁、龙图阁等,所以又对高级官员尊称为阁下。
今天,这些称呼,我们只在外事活动中采用。一般对外宾中的国王、王后称陛下,对王室成员称殿下,对总统、总理等贵宾称阁下。
戴安娜王妃
戴安娜王妃,被世人誉为“英伦不凋的玫瑰”。她于1981年与查尔斯王子举行了万世瞩目的世纪婚礼。然而,婚后两人感情不和,于1992年宣布离婚,戴安娜王妃即被取消了“殿下”这一头衔。后来,戴安娜王妃在1997年死于意外车祸。
为何公主的丈夫称“驸马”
看到这个标题,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家喻户晓的黄梅戏《女驸马》。众所周知,“驸马”就是古代帝王的女婿、公主的丈夫。为什么要这样叫呢?
“驸”本意指马,即三匹马拉一辆车,左右两边的马则称为“驸”。“驸马”一词本是汉代官职,即皇帝的近卫侍从官之一,它是“驸马都尉”的简称。汉代时,皇帝出巡,为防刺客,除乘坐的正车以外,还有副车若干辆相随。掌管正车的侍从官叫“奉车都尉”,掌管副车的侍从官就叫“驸马都尉”。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均授驸马都尉。魏晋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之后“驸马”成为皇帝女婿的专称。只不过,此时的驸马已不是官职,仅是称号而已,一直沿用至清朝。清朝将“驸马”改称“额驸”,但其含义基本与“驸马”相同。
西汉公主及丈夫官职罗列
鲁元公主,其夫张敖,赵王世子;馆陶公主,其夫陈午,党邑侯陈婴孙;昌平公主,其夫周胜之,绛侯周勃之子;平阳公主,先嫁曹寿(官平阳侯),后嫁卫青(官大将军);南宫公主,其夫彭申,封张侯;鄂邑公主,其夫王充,封盖侯;卫长公主,其夫乐大,封五利将军;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均早夭,无夫;夷安公主其夫姓名不可考,封昭平君;江都公主,其夫岑娶,封乌孙王;汉公主(楚主),其夫有三:①岑娶②翁靡③狂生,均封乌孙王;敬武公主先嫁张临,后嫁薛宣,张临封富平侯,薛宣封高阳侯;阳邑公主,其夫张建,封博成侯。
“宰相”的由来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相一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宰是主宰之意,相是辅助之意。宰相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而不断变化,先后出现过丞相、相国、大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参知政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
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有太宰、尹、太师的官职,这些官职都起着辅佐皇帝管理国家的作用,但并不具备后来宰相的权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开始出现。在秦国就设置了丞相之职。秦国由于变法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的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命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由此产生了丞相之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被确定下来。
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宰相的名称变化不一,但宰相的职责始终没有变化。
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除宰相,但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实际上就是宰相。
清朝时期,权力集中于军机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就是宰相。
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宰相。他生于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执法刚正廉明,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唐嗣。他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凡举之臣,皆为唐朝中兴之臣。他先后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干练的官员,朝中政风为之一变。
“将军”的变革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将军”一词并不多见。在部队里,把将军分为三级:上将、中将、少将。不过,古时作为军事统帅的将军却很常见,如我们熟悉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描写的就是汉代飞将军李广。
“将军”一词源于春秋时代。
在春秋之前没有将军这个称谓,掌管军事的官职叫司马。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大夫以下叫士。春秋时,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而在编制上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
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为“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指挥全军。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这一官阶仍然分成若干级别。
象棋中的“将军”
将军,象棋术语。也称“照将”,简称“将”。比赛时,一方下一步棋要吃对方将(帅)时的称谓。如走动一步棋可使两个棋子去吃对方的将(帅),则称“双照将”。被“将军”的一方采取保卫着法,称为应将。无法应将者称为“被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