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700000029

第29章 向曾国藩借治家教子智慧(3)

曾国藩非常重视德教。曾纪芬是曾国藩的幺女,按照湖南话,大家都叫她“满小姐”。在曾纪芬出生时,曾国藩已经是礼部侍郎,地位很高了。但曾国藩一点也不偏爱这个小女儿,从小就培养她艰苦朴素的品性。住在北京贾家胡同的曾纪芬穿的都是姐姐们留下来的衣服。

曾纪芬十几岁时,跟随母亲来到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的总督府。小女儿入总督府总要穿得体面一些,所以,她上面穿了一件蓝色的小夹袄,下边穿了一条缀青边的黄绸裤。这条黄绸裤其实也不是她的,而是她的长嫂,也就是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过世的妻子留给她的。但就是这条裤子的一个青色花边让曾国藩觉得太繁复、太华贵了,就指责小女儿不应该穿这样的裤子,让她赶快换掉。小女儿赶紧回到房间换了一条没花边的绿裤子。

曾国藩只要跟纪泽、纪鸿等子女在一起时,总是精心指点做人之道。他曾对纪泽、纪鸿说:“泽儿天资聪颖,但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工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工夫。”针对纪泽“语言太快、举止太轻”的缺点,要求“力行迟重”,即“走路宜重、说话宜迟。”

曾国藩日理万机,但一有时间,就给孩子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交换学习、修身养性的心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曾国藩既是父亲又是朋友,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他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孩子们都非常钦佩、崇拜他,把他视为自己的人生偶像。

然而,现在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却不关心孩子的操行。其结果是孩子不但不能成才,而且还反其道而行之。出现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忽略了子女们德行的教育。其实,这一方面的教育比学习还重要,因为品行会影响人的一生。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即便其学习不尽如人意,将来也不会误入歧途;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指引,即便有再好的成绩,将来也未必成才,甚至还会做出有违社会道德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像曾国藩那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当孩子面对困难或者痛苦的时候,常常会去寻求父母的帮助。但是,人生是一场时刻面临困难的“漫长战役”。孩子要学会独立面对挫折,培养坚强的品格。有时,当孩子遇到挫折麻烦的时候,父母会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其实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最好的导师。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使他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她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挫折,提高自我克制的能力。

甘地夫人的大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安慰孩子: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

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骗他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

第一,手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

第二,谁也不能代替你受苦,你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准备;

第三,哭泣或叫苦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而是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这样一次经历,将会永远铭记在孩子心中,这种品德也将融入到孩子以后的生活中。

另外,曾国藩还非常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现在看来非常容易,但在当时,人人都想自己的子孙能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能够飞黄腾达。处于曾国藩那样显赫的地位,给自己子孙做官的机会,真是易如反掌。但是,他并没有这样要求子孙们。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只要身体好,能吟诗作文,能够明白、通晓事理,就能有所作为,就不愁没有饭吃,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当官是一阵子的事,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官衔的大小不取决于自己,而学问的多寡则取决于自己。

孩子读书未必是为了做官,读书在于明白事理。所以,他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注意观察他们的天赋、潜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养、塑造。

当长子曾纪泽连着三次考科举不成功,向父亲提出不再走科举之路的时候,曾国藩同意了。他写信告诉曾纪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曾纪泽后来的路,在当时人来看绝对是旁门左道。那个时代,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去接触西方文化,更不用说去学洋文了,而曾纪泽竟然在32岁的时候开始学英文,潜心研究西学。

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以外交官的身份代表清政府在彼得堡同沙俄谈判并且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城。这是清末外交史上唯一的一次胜利。而谈判的成功,得益于曾纪泽对西学的了解。正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好的英语基础,在与俄国人谈判的时候,可以说是针锋相对,外交手段运用十足。当时,沙俄曾威胁说,你想要收回伊犁,我马上就派兵打仗。曾纪泽不软不硬地回了一句话,你要打仗,我们也无奈,但我们绝不怕你来打仗。因为他太了解当时沙俄虚张声势的心态。如果没有对西学的了解,没有西学的根基,可能这个时候就被吓倒了。

在当时那个社会,父亲的命令是不得违抗的。如果曾国藩一门心思让儿子读书、做官,曾纪泽可能就会在书本中痛苦度日,而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不能发挥他的特长了。如此看来,曾纪泽的成功,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教子有方的表现。

长子曾纪泽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次子曾纪鸿也在父亲的指导下,学有所长。但他同样没有像父亲那样做官,而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自然科学,他精通天文、地理,最精数学,曾著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等书,还计算出一百位的圆周率。

曾国藩思想开明,懂得因材施教,能够让子女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真是难得。

孩子要学习的有很多,作为父母就应该像曾国藩那样,首先是培养孩子优秀的品德。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保证不至于走错,不至于误入歧途,这是教育的根本。然后,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因材施教,让孩子学有所长。这才是成功的育人之道。

现在,很多家长本末倒置,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心理变化。殊不知,学习成绩并不是孩子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要想让孩子在社会中有所成就,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品德教育才是育才的根本。要多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了解他们的想法,纠正他们错误的想法。要多通过身边的事情教育孩子。同时,父母还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先做到。

另外,有些孩子也许真的不擅长学习,没有关系,他有什么特长就让他发挥出来吧,也许他的特长会帮助他成功。

留财产不如教谋生本领

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

——曾国藩格言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通常希望自己的儿女过得比自己好,希望给儿女们多留些财产。但曾国藩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做父母的要想儿女真正有出息,就不应该给儿女留下太多的钱。

曾国藩出身贫穷,一生为官清廉,深知财可帮人也可害人的道理。人的本性中有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子女花销,那子女为什么还去吃苦呢?结果自然是坐吃山空。如果“一无可恃”,则逼得子女们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结果才能成大器。所以,曾国藩从不利用手中职权为子孙后代敛集财富。

他曾经明确规定,嫁女儿的嫁妆,不能超过二百两白银。曾国藩的前三个女儿出嫁,都是按照这个规矩来办的。到第四个女儿出嫁时,欧阳夫人仍然按照这个规矩来办。曾国荃听说这件事之后,不敢相信,说:“怎么会有这种事呢?”打开箱子一看,果然如此。他再三感叹,以为实在不够,便又赠送了四百两。

嫁女如此,娶媳妇亦如此。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派人送家信和二百两银子回家,以其中的一百两作为曾纪泽的婚事之用,另外一百两作为侄儿的婚事之用。这么大的一个官,办个喜事用一百两,确实是太难得了。

曾国藩还曾在给弟弟的信中指示说:

“我们弟兄身处这样的时代,名声远扬,应以钱少、产业少为好。一则平日里可以避免别人眼红,招人妒忌;二是看到家中窘迫的状况,子孙们也不至于一味讲究奢侈了。我们曾家历代的立家气象、格局没有改变,从嘉庆末年到道光十九年,我见到祖父星冈公每天生活守常规,不相信医药、堪舆、和尚、巫师、祷祝等事,这也是老弟曾经亲眼见过的。我们这一辈的人认真遵守家风,则家道便可多支撑些年,望老弟率纪泽及各位侄儿切实做好……”

虽然曾国藩不留钱财给后人,但曾国藩曾从自己的俸禄中省下一千两银子寄给家里接济亲戚。之前给子女的花销与接济亲戚的这笔钱相比较,显然要寒酸很多。

曾国藩认为,富贵不可长久,不可以官为生。他常训诫子侄要以种田作为永远的家业命脉,只要这根命脉不断,曾家的人就不会受穷、受苦。家族的兴旺与发达,不能依靠一时的官爵。如果子孙后代不思进取,懒惰懈怠,再大的家业也会化为乌有。

钱财不是家庭兴旺的根本,曾国藩认为家族的兴旺发达最终要取决于人。他常说:“所贵乎世家者,不在多置良田美宅,亦不在多蓄书籍字画,在乎能自树立子孙。”这里的“自树立”之人就是指具有维护家风、兴旺家族能力的子弟。

因此,曾国藩非常注重培养后代的自立能力。他常说:给子孙留下万贯家财,不如教子孙走正道,让子孙学会一些谋生的技能,自食其力。所以,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子侄,让他们不要有依靠父辈、继承万贯家业之心,要学会自立。

曾国藩让弟弟国潢设法把自己在家乡的田产出手,或捐做元吉公的祭田,或捐做星冈公的祭田,或转售他人,所得的钱银供家中日常使用。在曾国藩看来,官宦之家不蓄积银两,子弟就会明白,如果自己不努力上进,将来父亲不再为官,就会有饥寒的忧患。懂得这个道理,子弟们也就会以自强自立来勉励自己学习谋生技能了。

在给两个儿子的信中,他告诫说:

银钱田产,最容易助长人的骄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也断不可买田。你们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有饭吃。

别说过去了,即使是现在,多数人的观念也是用尽办法为子孙积聚财富。他们认为,为子孙积聚财富,即使他们不能自立也不至于流落街头,遭人耻笑。然而,他们却没想过为子孙留下过多财产,反而是害了子孙。因钱多生活无忧,子孙会变得不思进取,最后导致坐吃山空。有很多成功人士没有给自己的子女留下很多财产,就是为了后代能够自立,以免过多的财产贻害后代。

微软创办人盖茨把全部财产捐给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也不留给自己的子女。

巴菲特的长子霍华德并没有继承父业,他32岁那年卖了祖父给他的股票,买了一台推土机,开始务农。他按市价向父亲租用了一家农场,尝试协助农民生产更多的农作物。巴菲特每次去看他,通常是去要租金。

李嘉诚把两个儿子送到美国读书,每月仅给他们够日常衣食开支的钱。有其他花销,需要零用钱,他们就要像其他同学一样,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李泽楷每逢假日就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背着装满高尔夫球棒的大皮袋,在球场上满头大汗地跑,他足足做了三年。

别人家的孩子上学,父母给他们买汽车,李嘉诚给两个儿子买的只是两辆自行车。有一天,李嘉诚在9楼公寓等他们回家吃饭,看到一辆单车在雨中的车群中“之”字形穿梭,险象环生,那个骑车的就是他的儿子,到家已经浑身湿透,还背着几十英磅重的东西。他这才决定让两个儿子去学车,给他们买一辆汽车。

这些成功人士和曾国藩一样,看似没有给后代留下财产,其实,他们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是任何时候都用不完的,认真使用这笔财富,他们的后代就不会有衣食之忧了。

曾国藩说:“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这是因为,钱多就易骄横,就容易奢侈,就容易淫逸,就容易放荡,最后必然导致家败名裂。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要狠下心来,让他们独立做事。只有他自立了,他才拥有在社会立足的真正财富。

钱财是身外之物,安身立命之本还在于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人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比拥有财富本身更重要。做父母的一定要意识到这点。

联姻不必讲究富室名门

选择有勤俭家风的人家,不要跟官宦之家联姻。

——曾国藩格言

在那个时代,门第观念在联姻中表现突出。权贵人家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联姻讲究门当户对。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一直是很低下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渗透于整个社会。妇女在家庭中几乎没有地位,没有婚姻自由,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封建社会里的婚嫁制度造成两家的结亲往往不是出于子女的感情,而是某种利益的互补。嫌贫爱富、讲求门当户对是现实中生存的需要,这样就造成了许多不幸的婚姻和家庭。

曾氏家族贵为湘乡第一显赫门第,按理说,所结的亲家不说是豪门显族,也至少是达官贵戚。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没有利用儿女联姻来为自己寻求权势,而是从子女未来幸福的角度考虑,提出“不与骄奢人家结亲”这样开明的想法。他考虑儿女的婚事时不从门第上去权衡,而是从家风和生活习惯上去考察。

他提出品德为上,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

湖南有一常姓显贵家庭,几次都想与曾国藩结为儿女亲家。然而,曾国藩并不乐意。这倒不是常家与曾家有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而是因为曾国藩听说这位常世兄生活习气骄奢跋扈,不可一世。他所穿的衣服极为华贵,就连他家的仆从也气焰嚣张。更令人厌恶的是他喜欢倚仗其父亲的势力作威作福。曾国藩担心常家女儿有官宦人家的骄奢习气,如果嫁娶过来,不仅败坏曾家家规,还会引诱曾家子弟好逸恶劳。

咸丰六年(1856年),曾纪琛13岁。有人做媒,配罗泽南次子罗兆升。罗兆升因父功勋,钦赐举人,内阁中书,赏戴花翎,特授陕西孝义厅抚民府,诰授奉政大夫。曾国藩与罗泽南为患难之友,生平志向相投。按照常理,两家结为儿女亲家是好上加好。但曾国藩认为罗兆升有“官宦气”,故表示不中意,在家信中写道:“罗家结亲的事,先暂时缓一下。近来人家一当了官,便滋长骄奢的习气。我深深以此为戒。三女儿找女婿,我的意思是选择一个节俭朴实的耕读人家,不必一定是富家名门的。”

关于其子曾纪泽的婚事,曾国藩在给父亲的信中也这样说:

同类推荐
  • 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世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诱惑,名誉、金钱、权势……当我们在各种色彩面前目光缭乱的时候,什么才是最珍贵和最需要的呢?是品格,拥有一份高尚的品格,就如同有了一种参照物,不会被迷惑,不会再挑选的时候,浪费时间;有了美德的牵引,我们才会在沧桑与风雨的日子里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积淀,生命才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样博大。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有很多很多钱,就是幸福了吗?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要追寻什么? 不幸福的怪圈跳得出去吗?……幸福不是被上帝藏起来了,是因为它一直像尾巴一样跟随着你才没有引起你的注意!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肯定自己的能力,承认不完美,走出无法幸福的瓶颈,享受美丽人生。
  • 心开路就开

    心开路就开

    世界著名潜能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心态。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的心就是一条路,心开,路就开,心死,路就死。我们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好,一切都好!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积极的心态,让整个身心都充满勇气和智慧,把挫折与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这样,我们就能早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到达成功的彼岸!
  • 读者文摘精粹版5:再苦也要乐一乐

    读者文摘精粹版5:再苦也要乐一乐

    寻求快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痛苦的事情最好在散步时把它忘掉,你不妨试试看,一切痛苦的事情都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走了。
  • 从心爱自己

    从心爱自己

    女人要爱自己多一点。怎么爱呢?花大把的金钱美容、塑身吗?花大把的精力逛街购物吗?找个男人谈情说爱吗?NO!这些都不是对自己真正的爱!一个懂得爱自己的女人先要宠爱心灵!心灵是每个女人的主宰,它能决定女人外面的状态。当心灵充满了坚定,你就有能力战胜困难;当心灵充满了感性,你就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当心灵充满了力量,你就有能力改变生活;当心灵充满了温馨,你的世界从此焕然一新。女人要宠爱自己,不仅仅是关爱自己的身体,更多的应该是关爱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它被欲望束缚。请跟随本书一起,开始一场宠爱心灵之旅……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悠哉悠哉的异古生活

    悠哉悠哉的异古生活

    传闻,传承久远的逐风部落族长狼墨不近女色。江晴嘴角一抽。——扯淡!这个粘着、霸着他的是谁?“狼墨,知道什么叫做相互相助吗?”江晴怒吼。“帮了,要负责!”狼墨无视。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狂野特工:誓做杀伐妃

    狂野特工:誓做杀伐妃

    废物,这一个词在她眼中无非是一个虚词,她乃21世纪‘绝杀’特工,修行路上困难重重,但她却一笑而过。一直冰冷的心从没有为谁而跳动。谁将她融化。“女人,我要让你画地为牢,终身留在我的身边”男人的深眸是如此明亮,让她心为之而颤动。如果有爱情,那她将倾心一生。【沂羽谷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卡耐基既有普通妻子的温柔与体贴,也有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卡耐基从她身上总结出不少他所欣赏的女性的特质,正如他分析成功人士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质一样。他总结爱情婚姻得失、指导别人走向成功时,总是不忘告诫女性:永远保持女性魅力!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 校草爱上花

    校草爱上花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幻豪华之旅。如果喜欢请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谢谢:)这是一部极尽奢华的百万巨作,这里的人物衣饰,相貌,举止,气质世间罕见。出版的加QQ:296923669[注:编辑]博客:m.pgsk.com/邮箱:[email protected]一共五部:中国卷,日本卷,丹麦卷,英国卷,天界卷。
  • 焚琴煮禾

    焚琴煮禾

    内脏器官外露者,勿进;四肢脑袋等有任何一部分不在原位者,勿进;流血不止者,勿进。我可不想每天做完生意,连饭都吃不下去。你以为谁都和司冥那变态一样,每天将十八层地狱巡逻一圈还能优哉游哉的喝两口小酒?”本神君守着一座城,做着起死回生的买卖,没事和司冥那厮抢抢生意,日子颇为舒心。直到——美人计?开什么玩笑?那大魔头残忍嗜血,捏死个神仙眼都不眨一下,让我去勾引他?去你妹的三界苍生,本神君不干!咦?这大魔头有点眼熟?打住!剧情发展怎么有点不对劲,这到底是谁勾引谁啊!你一个魔头长成这副模样诱惑本神君,老实说你到底有什么企图?男人勾唇浅浅一笑,“小离,挣扎总是徒劳无功的,反抗总是被镇压的。你就从了我吧!”
  • 魂禁:白发小新娘

    魂禁:白发小新娘

    她从未做过一件真正的恶事,却被视为“白发妖女”不容于世。一朝迫为帝君妻,从此日夜更难宁:他们是夫妻,却更象是仇敌!小语:从前世走到了今生,有些话,似仍开不了口,开不了口的,我多么想对你说:可以吗?活在我的视线内,陪着我,永不分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