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相处的重要一条就是要有宽容心,古人都能做到“让一让,三尺巷”,如今的我们更要以和为贵,切不可“得理不饶人,无理搅三分”。要知道,你对别人的过错能够宽容谅解是一种美德!因为邻居家庭环境、性格脾气、社会阅历、文化素养存在着差异,对其显露的缺点或不当之处应加以宽容,这样才能保持邻居相处长久和睦。整天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不留恩德,损害邻里,遭人怨恨,总有一天也会遭到邻里人的报复。反之,邻里关系处理好了,自己也会心里舒畅。更何况,帮助他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孟子说得好:“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和睦。”他描述的邻里之间的那种友善相处、相互扶持,很让今天置身于钢筋水泥之中的人们神往。现在,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鸿沟,隔断了邻居的来往。楼道里遇见,别说问候,淡淡一笑也成奢望,并且邻里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小利益而相互抱怨。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已逐渐失去了邻里间的热情与和睦。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已不能随意地选择邻居。当你购房时,你可以选择地理上的环境,却无法选择人文上的环境。在邻里关系处理上与其干着急、乱抱怨,不如换个思维,既然不能让环境来适应你,你何不去主动适应环境呢?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邻里氛围。
兄弟和睦才能万事兴旺
家和方可万事兴。
——曾国藩格言
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和睦。在他看来,只有家和,他本人在外从军从政才无后顾之忧;只有家和,才能在人前说得起话来;只有家和,才能“福自生”。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之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
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和睦,也为家庭和睦费了不少心力。然而,前期他一家几代同堂,人口众,矛盾多,要“家和”还真不容易。弟兄们在家“不听教训”、“不甚发愤”者有之;兄“教弟千万言,而弟不听”者有之。但越是不容易,就越要努力调节家庭关系。
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是使家庭关系和睦的关键。曾国藩非常重视兄弟之间的情谊,并尽力用一片赤诚维系兄弟之间的关系。
曾国藩关心弟弟们的学业,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老师,他都一一给出意见,支持弟弟们赴省城读书,并负担他们的学费。曾国藩在信中对父亲说:
“四弟欲偕季弟从汪觉庵师游,六弟欲偕九弟至省城读书。男思大人家事日烦,必不能在家塾照管诸弟,且四弟天分平常,断不可一日无师,讲书改诗文,断不可一课耽搁。伏望堂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四弟、季弟从觉庵师,其束脩银,男于八月付回,两弟自必加倍发奋矣。六弟实不羁之才,乡间孤陋寡闻,断不足以启其见识而坚其志向。且少年英锐之气不可久挫,六弟不得入学,既挫之矣;欲进京而男阻之,再挫之矣;若又不许肄业省城,则毋乃太挫其锐气乎?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六弟、九弟下省读书。其费用,男于二月间付银二十两至金竺虔家。”
曾国藩还先后让几个弟弟到京城在自己身边读书。除身体力行,教弟读书外,又为他们捐监,创造科考的条件。
曾国藩对诸弟既严如父又慈如母,思弟念弟爱弟之情时时溢于言表。他曾说:
“我生平于伦常中,唯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余,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吾每作书与诸弟,不觉其言之长,想诸弟或厌烦难看矣。然诸弟苟有长信与我,我实乐之,如获至宝……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男深知此理,故禀堂上各位大人俯从男等兄弟之请,男之意实以和睦兄弟为第一……
“自忆连年教弟之信不下数万字,或明责,或婉劝,或博称,或约指,知无不言,总之,尽心竭力而已。”
曾国藩鼓励并重视诸弟对自己的批评,曾多次说:
“诸弟远隔数千里外,必须匡我之不逮,时时寄书规我之过,务使累世积德,不自我一人而堕,庶几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诸弟能常进箴规,则弟即吾之良师益友也。而诸弟亦宜常存敬畏,勿谓有家人做官,则遂敢于侮人;勿谓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诸弟见我之立心制行与我所言有不符处,望时时切实箴规,至要至要。”
“凡吾有过失,澄、沅、洪三弟各进箴规之言,余必力为惩改;三弟有过,亦当互相箴规而惩改之。”
在生活中,弟弟们的确提出了很多批评建议,曾国藩一一虚心接受。
有一次,曾国荃与曾国藩谈心,谈话中大有不平之气。曾国荃一下子给曾国藩提了很多意见。最大的意见是说他在兄弟之间,不能制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不能使他们心情舒畅。曾国藩虽然稍稍劝止,但还是让曾国荃把话说完,一直说到夜至二更。在此期间,他还给曾国藩提了许多别的意见。这些意见大多切中事理,曾国藩在一边侧耳细听。
曾国藩是兄长,是大官,但他没有以势压人。只要对方说得入情入理,就没有不接受的道理。曾国藩这样做,无损于他做兄长的尊严,反而使曾家兄弟对其产生了一种亲切之感,在尊严和亲切之外,更有一种大度。
正是因为曾国藩有这样的胸怀与气度,曾氏家族才能老有所尊、幼有所爱,兄弟和睦、邻里相亲。
曾国藩认为兄弟之间应该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有的兄弟,只能有福同享,不能有难同当。不说有难,只要有一点点麻烦,就想方设法避开,生怕自己卷入其中。这样的兄弟不是真正的兄弟。
有一年,曾国藩所部军饷极少,这是很多年都没有的现象,加之流言外侮纷至沓来,曾国藩恐惧异常,似乎大祸即将临头。在这种紧急关头,他对弟弟说:就算是兄弟同心协力,抵御外侮,还担心墙倒众人推,事情办不好呢,哪里敢在心里生一点点芥蒂?哪里敢因弟弟语气稍直而心怀不满?外人的千万指责我都能承受,难道就不能容忍胞弟的一句过头话吗?请弟弟千万放心,千万保重。
此时的兄弟实在是患难与共的兄弟,只能互相鼓励、互相劝诫、互相维护。曾国藩就是这样,和弟弟一起渡过了难关。
曾国藩曾说,在兄弟之间,即使有一句欺诈的话,最终也不会隐瞒太久。这话似乎有些绝对,但思来却不无道理。因为有些话是可以隐瞒很久的,但不能保证每一句假话都可以隐瞒。一旦你的某句假话被人识破,你将来即使所说的全是真话,也会被人怀疑。曾国藩说,索性有话直说、一语道破,虽然眼下嫌太直,难以承受,但将来肯定能被谅解,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然而,历史上也有过兄弟之间因为利益相互残杀的例子。比如,隋炀帝杨广杀了哥哥杨勇,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曹丕对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与其拉拢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还不如与自己的兄弟保持和睦关系,毕竟血浓于水。兄弟之间应该是互相帮助的,以对方的成就为荣,而不应狭隘地嫉妒。
曾国藩再三提醒家人,要防止别人妒忌我们兄弟间的关系,试图在我们兄弟之间打开缺口。他说:“人之忌我者,唯愿弟做错事,唯愿弟之不恭;人之忌弟者,唯愿兄做错事,唯愿兄之不友。看破此等物情,则知世路之艰险,而心愈抑畏,气反愈平和矣。”
曾国藩是位好兄长。在曾国藩的帮助下,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他们兄弟四个都从了军,并且相互帮助,逐渐壮大了势力,其中,九弟曾国荃还为攻破天京立了头功。试想,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里,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兄弟之间交往,要有宽容的心、理解的心,要相互帮助,用赤诚之心相待。不要因为一些小的利益而发生矛盾,要相互谦让,以和为贵。正是兄弟齐心,合力断金。总之,不可小看兄弟间的关系。
节俭作风才是持家之宝
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
——曾国藩格言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少数具有强健人格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比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非常清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所以,虽然他的官越来越大,但他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自己穿着非常朴素的衣服,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儿媳妇所做。
三十岁时,曾国藩曾置办了一件天青缎马褂,家居时从来都不穿,只有到庆贺、过年过节和会见亲朋时才穿。所以,这件衣服30年后,依然像新的一样。
他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只有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当时的人就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另外,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子时,从来不把它吐掉,而是把谷子里的米吃了。
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小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
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
为了使家中子弟能达到崇尚勤俭劳苦的目的,他为家人制订了一套具体的尚俭课目。课目规定,男子是“看、读、写、作”,女子则是“衣、食、粗、细”。规定女子织麻纺纱,中午为之;烧茶煮饭,扫抹房舍,一早为之;缝制衣服鞋袜及刺绣,下午及晚上为之。他在南京总督府任内,其夫人和儿媳每日还要织麻纺纱,不得间断。
他在京城时,见到的世家子弟都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因而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来北京居住。他让他们住在老家,门外也不能挂“相府”、“侯府”的匾。
据曾国藩的后代回忆,曾国藩的原配欧阳夫人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生活俭朴,甚至有些贫窘。曾国藩要求自己“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欧阳夫人在家手无余钱,只能事事躬亲,下厨烧灶、纺纱织布,无所不为。
曾国藩幼女曾纪芬就曾经回忆说:“先公在军时,先母居乡,手中竟无零钱可用。拮据情形,为他人所不谅,以为督抚大帅之家不应窘乏若此。其时乡间有言,修善堂杀一猪之油,止能供三日之食;黄金堂杀一鸡之油,亦须作三日之用。修善堂者,先叔澄侯公所居,因办理乡团公事客多,常饭数桌。黄金堂则先母所居之宅也。即此可知先母节俭之情形矣。”
曾国藩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地悉心教导,反对他们浪费奢华。在他写给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勤俭自持,习老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三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之气。”还曾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做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他对女儿的要求也同样严格。在家书中,他告诫几个女儿:“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另外,自己的亲戚中有奢侈的,他也会严加教训。
曾国荃在巡抚任上,因家中客人和子孙增多,旧屋不够用,就新建了一座房屋,花费三千串钱。曾国藩听后大怒,遂驰书责骂九弟曰:“新屋搬进容易搬出难,吾此生誓不住新屋!”此后,终其一生未进新屋一步。病故时,仍在两江总督住所。
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就是在去世前不久,他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节俭向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生活作风。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就是一个节俭的人。
陈嘉庚曾经慷慨地捐出上千万元来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兴办祖国的教育事业。他在集美损资建造了一百多幢校舍大楼,而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他在集美只有一座小小的住宅楼,其工作室内的陈设极为简单:两个式样不同的沙发,一张在旧沙发上搭块木板改装成的办公桌,他使用的被子、蚊帐和穿的皮鞋都是补过的。他冬天穿在身上的那件棉背心,是抗日战争时期做的,从南洋一直穿到福建,到北京开会还穿着它。他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该花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苏东坡在生活上也非常节俭。
公元1080年,苏东坡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他订出一套特殊的节省开支的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
后来,他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几天后,苏东坡应约去老友家赴宴时,见酒席准备得相当奢华,便婉言拒绝入席,告辞而走。苏东坡走后,他的朋友感慨地说:“当年东坡遭难时,生活很节俭。没想到他如今身居高位后,还这样节俭。”
也许在有些人眼中,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小事。对于个人来说,奢侈助长贪欲,当我们生活过于奢侈,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就可能走上歧路。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过于奢侈放纵,即便再富有的家庭,也会有穷困的那一天。
节约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抠门”,节俭是一种理财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教会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金钱,在与财富的长久、良性的互动中获得永续的“恒财”。在该节省的地方就要尽量节省,力争把每分钱都花在该用的地方。
总之,节俭是一种品性,一种修养,一种富而不奢自我克制的最高境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节约,把节约养成习惯。这个习惯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快乐,也会培养我们的德行,确保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享乐主义在滋生,很多人攀高比富,过着极度奢侈的生活,“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不吃最好吃的,只吃最贵的”。这样只能败坏人的品行,助长人的贪欲,对个人发展没有好处。我们应该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以德育人为本因材施教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曾国藩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