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家更重要了!我们各人都生于不同的家庭,从那里我们开始对世界产生认识,随着成长,我们在自己家中所经历的事,在我们身上留下无法抹去的印迹——好的和不好的。
一个和睦的家庭,是一个人发展事业的基础;家庭成员的成才,则为家族的兴旺带去了希望。家庭如此重要,治理家庭就更重要。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据调查,曾国藩的家族,绵延至今一百九十余年,共出有名望的人二百四十余人,没有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其中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
曾国藩十分重视治家之法,即使在戎马倥偬甚至生死未卜之际,也不忘写信回家,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确是十分难得。曾门家风,以“八本、三致祥”为里,以“耕读”、“勤俭”、“和睦”、“敦厚”等家教为表,非常有条理。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是“穷养儿,富养女”,曾国藩对儿子的要求相当严格,对几个女儿甚至媳妇也一点不含糊,不但每日要求她们做女红,而且每日每人该完成多少,都有详细的规定,还教导她们读书识字。在他的教导下,曾家的女性在很多领域作出了贡献。
正是因为曾国藩治家有方,曾家始终保持了严谨的家风,名人辈出,延续五代不衰。他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
孝敬父母就用行动表达
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
——曾国藩格言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也诉说不完,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所以,子女就应该尽到孝道。
然而,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含蓄的民族,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时难于当面说出口,很多情感也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办法将对父母的心意说出来,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下曾国藩,用实际行动让父母感觉到自己对于他们的爱。
当年,曾国藩中了进士以后,就住进湖南会馆。那里不仅管住宿,还承办伙食。这为曾国藩省下了一大笔开销。尽管如此,曾国藩每月的俸禄,仍然不够他的开销,常常要靠家里接济。
一天,曾国藩又看见桌子上放了一张请柬,是他的顶头上司赵辑派人送来的。看到请柬,曾国藩就浑身不舒服。这个赵辑不仅心胸狭窄,还特别贪婪,曾国藩向来对他是敬而远之的。赵辑也知道他不受曾国藩的欢迎。所以,他也从来没有给过曾国藩好脸色,还常常在背地里骂曾国藩,与幕僚说他的坏话。对于赵辑的所作所为,曾国藩不是不知道,只是碍于共事的面子,没有把事情摆上台面来讲。
不久前,赵辑的父亲从乡下来北京看他,他想给父亲摆几桌酒席,为其接风,顺便收一些礼钱。这样的目的在曾国藩看来是十分不可取的,利用父亲来达成自己的贪婪欲望,怎么说都不是孝顺。但这件事让曾国藩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虽然赵辑的做法不对,但他毕竟是给自己的父母做了事情,可自己却没有给父母做过任何事情。以前为了筹措自己进京赶考的盘缠,家里一直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现在,自己做了官,依然没能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没能报答父母的恩情,甚至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说过。为此,他觉得非常难过,想马上写信告诉父母自己心中的想法。可一提起笔,又不知从何说起。
反复思量,他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在写信向父母报平安的同时,给父母寄去冬菜一篓、寿屏一副。冬菜就是腌制的白菜,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寿屏就是一种屏风,也算不上宝物。但曾国藩知道,父母并不要求自己给予多少回报,相对于那些贵重物品,他们更看重儿子的心意。
曾国藩经常给家里写信,向父母报平安,并对家里的大事小事一一问到,非常细心。父母也在与儿子频繁的书信往来中,大大减少了思念之苦。另外,他还会捎带给父母一些小东西,来尽孝道。
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他只是个翰林院编修,一介穷京官,权势不大,俸禄也不高。想弄到昂贵的物品,也得煞费苦心外加舍得破费。
但他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片诚心,还是费尽周折找到对老年人有滋补作用的“阿胶两斤,高丽参半斤”。然后,托人千里迢迢将这些营养品带回湖南老家孝敬父母。作为人子,他对老父老母非常关心体贴。
他不仅自己尽孝道,还会在信中絮絮叨叨,教育自己的弟妹们要尽孝。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家风,家庭因此呈现一片和睦景象。
我国古代有很多感人的尽孝道的方法,比如,子路通过满足父母的心愿来表达自己的孝心就是一例。
子路,春秋末期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呢?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孩子。
父母都有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但因为害怕麻烦子女或者让子女破费,不愿主动向子女提出。我们做子女的应该多了解父母的心情,多关注他们的想法,帮助父母实现愿望。这也是非常好的尽孝方法。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他十岁失去母亲,父亲又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父亲能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总是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营造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
黄香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点点滴滴的细节都体现了他对父亲的爱,他的至孝让我们感动。从中,我们应该受到启发,在回家的时候,或者在外的时候,多和父母聊聊天,多听听他们聊一些家长里短,在街头遇到一些好吃的、解闷的,买回来送给父母;回到家里,帮父母收拾一下屋子,帮他们揉揉腿、捶捶背……简单的动作,不过举手之劳,却足以温暖父母的心。
总之,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处处都能发现孝敬父母的方法。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一些单身的父母为了儿女,放弃了重找伴侣的机会。当我们子女长大的时候,就应该支持单身的母亲或父亲找一个伴,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而牺牲父母的幸福,要多替老人想一想。
用家书向父母送去问候
梦寐之中,时时想念堂上老人。
——曾国藩格言
父母在曾国藩的心中非常重要。不论是在外求学,还是在外做官,他都经常给家人写信,不让父母担心。
在还没有电话的那个年代,北京与湖南之间可算是相距甚远。为了和家里父母保持联系,曾国藩长年给家里写信,足足写了30年,现存就有近1 500封,平均每年近50封,平均一个月要写4封信,可见其写信之频繁。也许现在我们有些人,即便有电话都不一定每月给家里打4个电话。
曾国藩的家书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语言,大部分的内容是向父母报平安,和父母拉家常。比如,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是这样写的:
“九弟前病时想回家,近来因为找不到好伴,并且听说路上不平安,所以已不准备回家了……儿子在二月初配丸药一料,重三斤,大约花了六千文钱。儿子等在京城谨慎从事,望父母亲大人放心。儿子谨禀。”他知道父母最担心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处境,于是写信说:“我已经吃药了,我做事情会很小心的,请父母不要惦记。”
连这些吃药的小细节都告诉父母。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却让父母心里有了着落,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儿子的孝心。
他不仅自己给家里写信,也教导自己的弟弟们要时刻挂念父母,多和父母聊天、联系。
一次,曾国藩收到父母的来信。在信中,父母除了询问他的近况外,还表示出对他的弟弟的关切。曾国藩看后,马上把弟弟叫来,对他说:“父母一直很为你担心,你为什么不及时写信回去,告知父母你的情况?”
弟弟说:“我最近手头有点紧,想着等有了些许银两,与信一并寄回,也好给父母一个交代。”
曾国藩说:“父母是出于担心你,才询问你的情况。他们需要的不是你的银两,而是你向他们报平安。你想想,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头的一块肉,如果孩子与父母失去了联系,父母的心里就会焦灼不安,比自己生病还要难受。做儿女的,如果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那就是不孝。”
弟弟听了曾国藩的话,顿时羞愧万分,马上回去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告诉父母一切安好,劝二老一定要保重身体。
或许有些人也曾有过曾国藩弟弟那样的想法,总想着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再联系父母,让他们高兴一下,认为这样才是孝心。而当自己没有什么成就的时候,就少和父母联系。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该注意了,正如曾国藩所说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多,只要子女时常跟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告诉一下他们自己的近况,他们也就满足了。每个人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子女过得平安幸福。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和父母保持联系,和他们说说话,消除他们心中的担忧。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他认为,时间如流水,是不会等人的,青少年时期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忙作业……等我们成人了,我们还要忙工作、忙事业。当我们认为真正拥有了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太晚了,有的父母可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意及时孝敬父母,多和他们保持联系,多慰藉他们的心灵。
有时候,我们经常不理解父母的一些行为。比如,我们在电话里热心地询问父母需要什么东西,想给父母买点补品,老人家说什么都不肯要;过年过节要为父母买件衣服,父母总说衣服不少,不让买。其实,父母并不是在拒绝我们的好意,而是他们对我们的要求并不多。只要我们有空能陪他们说说话、拉拉家常,他们就不寂寞了。看到子女都过得很好,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通常我们有些人有这样的困惑,感觉跟父母通电话的时候,总是没有什么话说。如果这样的话,就更应该学学曾国藩,曾国藩的信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拉家常,把家里家外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都告诉父母,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近况,免得他们担心。
的确,在父母的眼里我们都是孩子,打电话重要的不是谈了些什么内容,主要是让父母不担心你,父母只要听到你的声音就很满足了。
面对父母,我们可以和他们像朋友一样交流,告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更能了解你的处境,避免不必要的担心。另外,对父母,我们最好是报喜不报忧,以免让他们担心。
与乡亲邻里要忍让留恩
邻里乡亲,万不可造成仇隙,凡事必以忍让为怀!
——曾国藩格言
怎样与乡亲邻里相处,在曾国藩看来也是治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能够与乡亲邻里关系处理得好,就可以使家庭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在有困难的时候得到帮助。如果处理得不好,则有可能造成仇隙,制造一些事端,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因为一些小事双方发生矛盾,相互不说话或者恶语相向,甚至伺机给对方制造不便和麻烦。出现矛盾不可避免,有了矛盾要立刻解决。那么,该怎样处理这些矛盾呢?
曾国藩处理与邻里矛盾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奉行的原则是:让他三尺又何妨!
咸丰初年,曾国藩的父亲与曾国藩的几个兄弟还未分家的时候,家中为建新宅黄金堂,与邻居为一墙之隔的地界发生争执,准备到湘乡县府打官司。曾国满将这一情况写信告诉了在京师做官的兄长曾国藩。曾国藩收到此信后,联想起古人的一首诗便写了一封长信,并将这首诗附上:“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家人读过曾国藩的信和诗后,胸襟豁然开朗,将地退缩了三尺。
据说,邻居被曾家的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主动将地转让给了曾家扩建新宅。
这件趣事代代相传,成了曾家的“传家宝”。1988年,曾国藩的后人,年过古稀的曾德培老人还在台湾著文说:“记得1939年我走上抗战前线时,慈祥和蔼的妈妈坐在美孚煤油灯下,握着我的双手说了曾国藩‘让他几尺又何妨’这首七绝诗。现在虽然已时隔半个世纪,我还不忘当年慈母赐儿的曾国藩教弟的这首诗。终身受用,乐趣无穷。”
与邻里乡亲相处,以宽忍为怀,凡事让人三尺,和睦相处,这是曾国藩以退为进处世不败的一个秘法。
曾国藩在外做官,其父亲及诸弟有时也依仗曾国藩的权势,干预地方官事。尽管曾国藩对弟弟们极严,但其弟违教者多、听从者少。尤其是其四弟曾国潢(字澄侯),在乡最为跋扈,颇为人们所怨恨。
就说同治年间,湖南有人成立哥老会。特别是湘乡地方,原来参加湘军的人多,遣散返乡后,参与哥老会的甚多。曾国潢在乡,不仅剿杀哥老会很卖力,而且地方有什么他“憎恶”的人,他就捆送县府,请求杀掉。凡是他有所请,县府不敢不服从。有时捆送五六十人,也很难有几个生还的。
当时的湘乡县令熊某,是个佛教徒,秉性慈善,接到曾国潢的请求,不答应却抗不过他的权势,答应了又良心折磨太甚。所以,每接到要他杀人的手令,总要躺着哭几天。友人问他哭什么,他回答说:“曾四爷又要借我的手杀人了!”有一年,湘乡县城新建一个码头,按惯例是杀猪宰羊,用“三牲”来祭祀。后在曾国潢的主持下,杀了十六个人举祭。
曾国潢的影响太过恶劣,为乡里人仇恨,曾国藩对这些也略有所知。他常常在家信中告诫诸弟:“吾兄弟当于极盛之时作衰时设想,总以不干预公事为第一义。”在倡导“八字”家风中,对其弟特别强调“宝”字,即“人待人为无价之宝也”,居乡勿做恶事。
1857年,曾国藩奔父丧在籍,听说曾国潢在乡间杀人太多,为人所怨,想要惩教其弟。一天,他趁弟弟在床上睡午觉的时候,拿着一个锥子,猛刺曾国潢的大腿,顿时鲜血直流,染红了被褥。曾国潢对哥哥的这一举动,非常气愤,高声直呼:“残暴!残暴!痛死我了!”曾国藩又问:“我只用锥刺了你一下,你就痛死了,你杀人家,人家痛不痛?”
经过曾国藩这一训诫,其弟有所收敛,对待百姓的态度也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