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000000022

第22章 孙子谈攻防(2)

有时间观念的人,会因为无聊地过了一个小时而后悔不迭,才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运筹时间的方法。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物都具有时间观念。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享誉盛名。他的许多部下都领教过他严守时间的作风。他约定好时间的事情,必定会按时做到,一秒都不差。

有一次,他的一位秘书迟到了两分钟,看到华盛顿满脸怒容的样子,秘书赶紧解释说,自己的手表不准。

华盛顿正色地说:“或者是你换一只手表,或者是我换一个秘书!”

华盛顿对时间的重视,使得这位秘书从此不再迟到。华盛顿所具有的这种时间观念,正是每个现代人都应当具备的。

自我保护——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原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兵法·形篇》)

[今译]

善于防守的军队,隐藏自己就像藏于深不可知的地下一样,无迹可寻;善于进攻的军队,展开兵力就像九霄云外突然降下,势不可挡。所以,善防善攻的军队,既能保全自己,又能获得全胜。

[历代论引]

曹操曰: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时之变者,动于九天之上。

杜牧曰:守者,韬声灭迹,幽比鬼神,在于地下,不可得而见之。攻者,势迅声烈,疾若雷,如来天上,不可得备也。九者,高深数之极。

梅尧臣曰:九地,言深不可知;九天,言高不可测。盖守备密而攻取迅也。

张预曰:藏于九地之下,喻幽而不可知也;动于九天之上,喻来而不可备也。《尉缭子》曰“若秘于地,若邃于天”是也。守则固,是自保也;攻则取,是全胜也。

[兵法札记]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武的这种“自保而全胜”的思想,贯穿于《孙子兵法》的全书,为后世兵家所继承。如《六韬》中说:“全胜无斗,大兵无创。”清太祖努尔哈赤也说过:“当征战之际,最上者,莫过于不损己兵,而能胜敌者也。”

为了“自保而全胜”,关键在于战略战术的灵活和指挥的得法,要能做到攻守兼备。进攻虽然是夺取胜利的手段,但也不能顾主观条件而片面地强调进攻,同样,也不可片面地强调防御,一切行动要以时间、地形为转移。

公元430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11月,宋国派兵北上伐魏,诸军受挫,相继南撤。魏军乘势南下,兵临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防守历城的是宋国历城太守萧承之,当时他手下只有几百人的兵力。面对强大的魏军主力,一些守城官兵不禁大惊失色。太守萧承之却从容不迫,下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部下对此大惑不解,以为敌众我寡,如此一来,只能是自取灭亡。萧承之却认为当时敌众我寡,情势危急,如果向敌人示弱,敌人势必乘势攻城,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敌人示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萧承之大开城门之后,魏军见历城城门大开,以为宋人设有埋伏,不敢贸然入城,后犹豫一番,引兵退去。

历城守将萧承之在大军攻城之时,临然不惧,权衡利弊,果断下令大开城门迎敌,上演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空城计”,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战胜了敌人。当然他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也许是最好的出路。事实证明,萧承之的做法使他与全体将士“自保而全胜”。

[人生感悟]

“攻”和“守”是两种基本的态势。无论是采取“攻势”还是采取“守势”,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实力强大,具备胜利的条件,就要果断进取;实力不足,不具备胜的条件,就要耐心等待,以保存实力,寻求战机。但无论是攻还是守,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保护自己。

《斯巴达克思》一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斗士斯巴达克思一次与三人角斗,为了避开三人联合攻击,就佯装敌不过对方,拔腿就跑;三个对手穷追不舍。等到对方三人追赶一段路程,彼此拉开一定距离后,便实行各个击破。当最先追赶上来的对手接近他时,斯马达克思迅速转过身来,乘其不备猛地一击,将他打到在地;接着又打倒第二个追赶上来的对手;最后打倒第三个对手,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打倒了对手,可谓大获全胜。

疾而有节——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原文]

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孙子兵法·势篇》)

[今译]

善于指挥战争的将帅,他所造成的态势总是险峻逼人,发起攻击的时机节奏总是短促迅捷。这样的险势像张满了的弩弓,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这样的短节就像用手扣动扳机一样,一触即发。

历代论引]

曹操:险,犹疾也。短,近也。在度不远,发则中也。

梅尧臣曰:险则迅,短则劲;故战之势,当险疾而短近也。(弓广),音霍,(弓广)张也。如弩之张,势不逡巡;如机之发,节近易中也。

何氏曰:险,疾也;短,近也。此言击战得形便,如张弩发机,势宜疾速,仍利于便近,不得追击过差也。故《太公》曰:“击如发机者,所以破精微也。”

[兵法札记]

“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在这句话中,孙子阐述了攻击时必须凶猛急促而有节奏。要恰当地等候时机,然后奋起一击,既猛烈又急骤,则必能打垮对手,取得胜利。

春秋时期,阖闾派人刺杀了吴王僚,夺权当上了吴王。阖闾当上国君后,忽然想到僚的儿子庆忌还在国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庆忌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勇士,他力可举千斤,谋能定四言。阖闾急忙请教伍子胥,伍子胥推荐要离充当刺客。要离身材瘦小,为了完成任务,请求阖闾杀其妻和子,并断其右臂。阖闾依计而行,还故意在城中火化要离妻、儿的尸体,以使庆忌知晓。要离“逃离”吴国。庆忌与阖闾有不共戴天之仇。要离与庆忌两人“同病相怜”,很快成了“莫逆之交”。数月后,庆忌率大军打回吴国,要离与庆忌同船而行。战船行至江中,骤然刮起大风。要离觉得这是行刺良机,可以凭借风力弥补自己力量不足,于是走到上风头,趁庆忌一心指挥大军渡江之机,拿起了一支锋利的长矛,突然向庆忌刺去。要离的第一枪刺掉了庆忌的头盔,庆忌从未想到要离会刺杀他,头盔脱落,不知何故。迟疑之间,要离已挺矛刺中他的心脏。庆忌大惊,忍痛把要离头朝阳区下地提在手中,向江水中浸了三次,然后把要离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对左右士兵说:“这个人正是天下少有的勇士,不要在一天之内使天下失去了两位英雄。我死之后,务必放他回国,以表彰他对主人的忠心。”瘦小的要离刺杀力举千斤的庆忌,本不可能,然而要离站上风、借风力而“势险”;举长矛、挺枪刺则“节短”,可谓善战者。

公元986年,辽军侵宋,与宋军相持于代州城外。知州张齐贤向潘美求救,潘美发兵驰援,但在途中又接皇帝之命撤回。张齐贤了解到辽只知潘发兵而不知其收兵,于是令200名士兵一人一旗,于城西30里外设置疑兵,又于辽军退路埋伏锐卒2000人。是时,辽军见火光四起,以为宋援兵已到,立时撤退。张齐贤开城出击,伏兵在路上截击,辽军大败,代州之围遂解。张齐贤利用潘美率军来援所造之势,诱使辽军退兵,然后迅速展开伏击与出击,以少胜多,力挽危局,其势险节短,可谓千钧一发。

围师必阙——围师必阙

[原文]

围师必阙。(《孙子兵法·军争篇》)

[今译]

对敌实行包围时要留有缺口。

[历代论引]

曹操:曰:《司马法》曰:“围其三面,阙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

李筌曰:夫围敌必空其一面,示不固也。若四面围之,敌必坚守不拔也。项羽坑外黄,魏武围壶关,即其义也。

杜佑曰:若围敌平陆之地,必空一面以示其虚,欲使战守不固,而有去留之心。若敌临危据险,强救在表,当坚固守之,未必阙也。此用兵之法。

[兵法札记]

“围师必阙”的实质在于欲擒故纵,欲歼故放,先从精神上给对方造成败势,使难打之敌变成好打之敌。

明代何良臣《阵纪·卷二·众寡》指出:“大抵围师必阙,阙之前面多有险伏。兵厚处必敌根本之地也,观其不治而冲之者,不但欲击,更乱其营,所谓一击而百万破。此又在用者审势相机,亦未可执其围师必阙一语,反为所陷。”“围师必阙”包含着积极歼敌以求全胜的思想,它不仅适用于攻城夺关的攻坚战,也适用于运动伏击战。

明朝时期,当时的日本浪人,常常组成团伙侵犯我国沿海地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我国沿海百姓蒙受了重大损失。当时的明朝军民就称之为“倭寇”!辽东半岛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经常受到倭寇的抢掠。因此,明朝朝廷总是派有经验的,智勇双全的大将镇守那里。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由大将刘荣担任左都督,镇守辽东。有一次他视察辽东诸岛屿,观测了那里的地形。认为金州卫的金线岛西北面的望海埚,地势最高,可瞭望附近的众多岛屿,又处于敌寇侵优的必由之路,也是守卫滨海的咽喉要道。因此,他奏请朝廷在山上构筑城堡,打算设置烽火台来监视海面。朝廷就准了他的奏请,很快就在望海埚建造了堡垒,并常期驻军警戒,守备。

有一天,负责瞭望的将士前来报告说:“东南方向,夜间发现有火光。”这是有乘船工前来附近的情形,刘荣估计将有敌寇入侵,立刻派骑兵、步兵奔赴望海埚的小堡上警戒,准备迎击来敌;同时,命令犒赏将士,喂好战马,但在外面看起来全军仍然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此外,又派督指挥徐刚率兵埋伏在山下,还下令百户长姜隆定率领一些壮士潜伏着准备去焚烧敌人的船只,以截断他们的退路。并且与大家约定:“看见举旗,听见炮声,伏兵便奋起攻击,水听从命令杀敌者,定斩不饶。”第二天天一亮,果真有两千多名倭寇乘海船直抵望海埚下,登上岸后便鱼贯前行,如同走进无人之地。此时,刘荣披甲举旗,指挥将士们鸣炮,于是伏兵全都奋起,如猛虎下山,一面大声呐喊,一面分为左右两侧进攻敌人,拼命砍杀。敌寇不知有伏兵,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如惊弓之鸟,一哄而散,这样以来败的更快,顿时就尸横遍野,失去一半的兵力了。其余的敌寇狼狈逃到樱桃园的一个空城堡里,明军又包抄攻击,将士们要进入空堡里巢杀全歼敌人,刘荣没有同意,而故意让开一面放他们逃跑,等到倭寇全部从空城堡里出来,刘荣既命令两翼部队夹击敌寇,倭寇再次四散而逃,被明军逐个消灭,结果这一战活捉了敌寇几百人,斩首一千多人。有侥幸逃到海船上的,又全都被姜隆及其部下所俘获,无一人逃脱。而明军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战斗结束,班师回营后,众将请教刘荣说:“将军您发现敌人时很安闲自如,等到临阵时却披甲战斗,把敌人逼进城堡后,不仅一个不杀,反而放走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呢?”刘荣解释说:“倭寇远道而来,一定是双饥饿又疲劳。我军则以逸待劳,以饱待饥,这是兵家常用具有效的方法。倭寇开始是鱼贯而来,组成的是长蛇阵形,这种阵势攻击强,动作灵活但两翼薄弱,易于被伏兵击溃,所以我们要摆出真武阵式来对付他们,攻击他们的两翼,拦腰截断他们,使他们首尾不能兼顾。在慌乱中,无组织没纪律的倭寇必然不会拼命互相援救,消灭了前方的任寇,后方的倭寇进入空堡内,一定有拼命战斗的决心,这时,我军如硬功夫要攻击它,怎么能不受挫折呢?虽然我们兵力有优势,但也没有必要去强攻这些凶悍的亡命徒。因此,我故意放条生路给他们逃走,然后我们待他们出来后,他们急于逃窜,已无心再战,此时再予以打击,就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巨大的成功!这是‘围师必阙’的战术。以上这些作战方法,兵书上都有记载,诸位平时没有留心吗?”

[人生感悟]

为什么包围敌人时要给他留条潜逃之道?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归处于绝境的敌人冒死反扑,自己反百措手不及。即使对方是弱敌,当他们意识到反正也是一死,拼出去可能有活路时,就会产生出巨大的反击力,处理不好,就要受其伤害。

这个道理也可适用于人际关系。人被逼急时,有的则会采取阴谋手段伺机报复。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是安全的做法。

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围绕定比定律争论了有9年之久。他们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最后的结果是普鲁斯特获得了胜利,成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是,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得理不饶人。他真诚地对与他与激烈争论的对手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责难,我是很难进一步将定比定律研究下去的。”同时,普鲁斯特还特别向众人宣告,定比定律的发现,有一半功劳是属于贝索勒的。

在普鲁斯特看来,贝索勒的责怪和激烈的批评,对他的研究是一种难得的激励,是贝它勒在帮助他完善自己。这与自然中“只是因为有了狼,鹿才跑得更快”

的道理是一样的。

普鲁斯特的宽容是博大而明智的,他允许别人的反对,不计较他人的态度,充分看到他人的长处,善于从他人身上吸取营养,肯定和承认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正是由于他善于包容和吸纳他人的意见,才使自己走向成功。

穷寇勿迫——穷寇勿迫

[原文]

穷寇勿迫。(《孙子兵法·军争篇》)

[今译]

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

[历代论引]

陈(白皋)曰:鸟穷则捕,兽穷则噬也。

梅尧臣曰:困兽犹斗,物理然也。

张预曰:敌若焚舟破釜,来决一战,则不可逼迫,盖盖穷则搏也。晋师败齐于鞍,齐侯请盟,晋人不许。齐侯曰:“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晋人惧而与之盟。吴夫概王谓“困兽犹斗”,汉赵充国言“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盖亦近之。

[兵法札记]

孙子为什么主张“穷寇勿迫”呢?梅尧臣的注解在《十一家注孙子》中颇丰人代表性——“困兽犹斗”。困兽犹斗,何况人呢?吴王听取了夫概的意见,先勿迫穷寇,然后在半路上攻击,取得了胜利。相反,郑成功于1661年5月在台湾进攻台湾城,由于迫城过近,受到守城的荷兰军队炮火反击,将士受到重大伤亡。

《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一计说:“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此论意为:逼得敌人无路可走,他就会反扑,让他逃跑则可以减削敌人的气势。追击时,跟踪敌人不要过于逼迫他,以消耗子他的体力,瓦解他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他,就可以避免流血。

同类推荐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热门推荐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故事是这个世界上最让孩子喜爱乃至着迷的事物。《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
  • 鸡肉的味道

    鸡肉的味道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圣道独尊

    圣道独尊

    问天何极,问地何寿,常人言那天意不可逆,大道不可转,若然天未开,地未成,道将何来。一个被兄弟背叛的人意外回到了混沌未开之时,得大道,证混沌,冥冥之数因他的到来而改变。人间有帝王,天界有帝君,自在天中有天尊,鸿蒙之巅,守护万方,圣道自独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淡水水库温室气体状态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淡水水库温室气体状态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淡水水库可基于多种目的调节流量,包括:供水、灌溉、防洪减灾、抗旱、航运和水电。陆地表面积转换形成水体,和相关水面气体流量测量已经表明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排放可能和温室气体(GHG)交换的全球清单有关。研究表明寒冷和温和气候条件下的排放水平普遍较低,而较高的排放量似乎和持续缺氧的热带系统有关。然而,改进可用的信息和工具对于支持已有水库和新建水库的温室气体状态以及采取必要缓解措施的明智决策非常重要。
  • 女扮男装:我的花美男(全本)

    女扮男装:我的花美男(全本)

    龙业天:龙氏企业继承人,从小就以男孩身份成长,二十多年未被发现的身世之谜。龙业俊:从小与龙业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被父母当成谋夺家产的棋子,却只信龙业天一人。闫少熙,从小失去母亲,父亲也只顾事业,造成了他孤僻的性格与冰封的心。三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各自有着各自不为人知的伤痛,却在同一所充满喜剧色彩的校园相遇,似乎冥冥中自有定数。+场景一:闫少熙一脸坏笑地看着龙业天说道:“龙业天,你就乖乖做我的女朋友吧!别红杏出墙了。”龙业天一脸鄙夷地看着闫少熙:“女朋友?”闫少熙浓眉一挑,邪邪地凑近龙业天:“别得意,是试用期女朋友。”推荐:《危险总裁欺上瘾》http://m.pgsk.com/a/480104/【虐宠】《穿越:天降倾城妃》http://m.pgsk.com/a/382394/【超级好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仰角

    仰角

    本书以特殊年代军营男女的一段特殊生活经历为背景,在军队于部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浪潮中,数十名百里挑一的炮兵精英突然遭遇进退去留的抉择。苦恋与别离,捍卫自尊与选择出路等等问题接踵而来。难忘岁月里的难忘故事,在军营文化的浸润下,洋溢着阳刚之美、智慧之美和人性之美。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