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800000008

第8章 处世之道(4)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步入快车道,国民生产总值,国民人均收入,均成倍地增长,在这样一个富裕社会里,你一定要懂得赚钱,也要懂得用钱。赚钱是造财富,但要取之有道;用钱是享受福报,但要运用得宜。要注意不被钱所误,要当钱的主人,不要当钱的奴隶。

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帮手”,但买不到“知己”;钱可以买到“婚姻”,但买不到“爱情”;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床位”,但买不到“睡眠”;钱可以买到“珍宝”,但买不到“美丽”;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劳力”,但买不到“奉献”;钱可以买到“暴力”,但买不到“仁慈”;钱可以买到“良药”,但买不到“忠言”;钱可以买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

钱可以使你富裕,也可以使你空虚;钱可以使你成功,也可以使你一败涂地。捡来的钱,使你用之不安;偷来的钱,使你做贼心虚;流汗的钱,使你幸福坦然;集资的钱,使你力量无边;援助的钱,使你感到温暖;奖励的钱,使你加倍实干;诈骗的钱,使你心惊胆战;索要的钱,使你惯于伸手;抢得的钱,使你扪心有愧;色情的钱,使你满身羞耻;节省的钱,使你美德璀璨;受贿的钱,使你贪得无厌;贪污的钱,使你灵魂糜烂;挪用的钱,使你有借难还;恩赐的钱,使你变成懒汉;多收的钱,使你面呈愧色;继承的钱,使你不知珍惜。

钱是生活之必需,又是万恶之根源,就看你如何驾驭!

不再贪婪——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原文]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46章》)

[今译]

祸患没有再大于不知满足,灾殃没有再惨于贪得无厌。

[按语]

河上公:祸莫大于不知足,富贵不能自禁止也。咎莫大于欲得,欲得人物,利且贪也。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衫,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

这首诗对那些贪心不足者的心态刻画写得淋漓尽致。物欲太盛驱使造成灵魂变态,就是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

南朝梁代人鱼弘,追随梁武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梁琥帝赐给他15顷田,一座山林,八万棵林木,但他却郁郁寡欢,终日不露笑脸。他的妻子深感不安,于是直言相问:“官人,你是不是因为皇帝给你封赏少而不高兴?”

鱼弘听后,满期地说:“一个君主,论功要平,惩罚要当,这是常理。我随君主转战各地,出生入死,吃他的俸禄应该不止于此。你想想,我的心理能获得平衡吗?他应该赐我更多的钱粮、土地。”妻子劝道:“我知道你的功劳不小,但你不应该是那种贪恋财富、追求显达的人,过一种平淡的日子不是也挺好么?何况现在我们受到的赏赐不少啊!”

妻子的话,鱼弘自然听不进去。他是个追求官爵、贪图钱财的人,他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他在担任郡守后,仍嫌官小;他有巨额家产,却仍感不足。在贪念的驱使下,他仗着自己受到梁武帝的信任,竟公开勒索钱财,并且大言不惭地对人说:“我作郡守,郡中有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精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人口尽。人生在世,就是要快活享乐,作郡守不享乐,什么时候再享受呢?”他让下官到民间敲诈勒索,并让民工到深山里砍来稀有树木,运来高级的花岗石,在一块风水宝地上建造豪华的郡守府。他的车马服饰,不用一般布匹,而用丝绸锦锻,生活十分奢侈,又荒淫无耻,有侍妾百余人。因为生活糜烂,没过几年,他便一命呜呼。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了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这个死者,正像《伊索寓言》里说的:“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只有拿到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太贪心了会让你失去一切。俄国诗人屠格涅夫有一次外出,遇见一个乞丐伸着枯槁的手向他讨钱。屠格涅夫把手伸进口袋,忽然发现忘了带钱包,他只得怀着愧疚的心情,拉着乞丐的手握了握说:“真对不起。”那个乞丐却紧紧握着屠格涅夫的手说:“兄弟,够了,有这么点就够了。”

我们到处流浪,到处寻找,到处乞讨,仅为了几个叮当作响的铜板吗?我们至今仍然像乞丐一样乞求着人类的那份诚意。

我们从来不要求大人物能体察小人物的内心,只企求他们不要妨碍小人物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我们从来也不敢奢望人类有一天会变得天使般美好,我们只祈求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就足够了。

不论走到东还是走到西,只要静观我们的生活,就可以发现,人并不是对所有的东西都敢奢望的。有时,他要得很少,很可怜,有那么一点就够了。雨天的一把雨伞,情绪低落时的几句安慰,生日的一张贺卡,平日的一个问候电话……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常常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

知足常乐——知足之足,常足矣

[原文]

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46章》)

[今译]

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是永远满足的了。

[按语]

河上公:知足之足,守真根也。常足,无欲心也。刘咸:“知止即知反。《经》屡言知足,即知止,知止谓保富贵也,相对往来皆不常久,必反乃为常,乃能久。”常久,实《老子》之宗旨。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生活异常艰苦的人总是笑口常开,而且一般的情况常常是越是艰苦越是感到知足。这种生活态度常常叫外国人看了莫名其妙,很容易误以为这是中国人的惰性。其实,中国人的知足,是一种做人的艺术,它小半出于无奈,大半源于内在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以及应付人生世事的自如圆满。你要懂得,知足或不知足,都不是生活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当是寻求既有生活的快乐。知足如果能够常乐,则不妨知足。知足是对现实生活欣然接受,当一个人无法改变生活的处境时,他除了欣然接受以外,还能有更明智的选择吗?人若有此种想法,在顺境里能优哉游哉,在逆境中也能安之若素。

人生常常是无奈的,有时候会被迫置身于极不情愿的生活境遇里,甚至会落到万念俱灰的地步,但是一旦他想到自己好歹有幸还拥有一个可爱的人生,便又知足地笑起来:“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怕无处下金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孔子游泰山,遇到一位不知是何许人者,鹿裘带素,鼓琴而歌。孔子见而问:“先生何乐也?”对曰:“天生万物,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女有别,男为尊,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行年七十矣,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知足是我们在深刻理解生活真相之后的必然选择。猛兽易伏,人心难降;壑易填,人心难满。生活所能提供给欲望的满足总是有限的。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足”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足”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假如一个人处处以“足”为目标不懈追求,那么他所得到的结果将是永远的不足;如果一个人以“不足”为生活的事实予以理解和接纳,那么他对生活的感受反倒处处是足的。

同类推荐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网游之一统三界

    网游之一统三界

    自古强者皆风流.从来不为钱财愁。要问天下谁最牛.一剑劈开华山头。山外青山楼外楼.统领三界我主流。四方海角擎天柱.荡平天界我做主。现实中的平凡,不代表游戏中的→平凡。
  • 做人要懂心机,做事要防诡计

    做人要懂心机,做事要防诡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风云诡谲的社会中,若没有八面玲珑的黄蓉帮你打点一切,便应如韦小宝般善用心机与诡计,方能在斗智斗勇和比拼心机的过程中,从芸芸众生里脱颖而出。
  • 听管理学家讲故事

    听管理学家讲故事

    为什么所有外部条件都万事俱备,有人却无法放手去做?为什么有人身无分文,却可以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为什么本以为按部就班就可以高枕无忧,却逐渐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有的事似乎不可能,但管理者一番运筹帷幄竟然马到成功?……该书选用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阐述了真实世界中关于管理的主要原则,以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 丛林学校:小矮人的秘密

    丛林学校:小矮人的秘密

    2012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强势出击,推出原创儿童文学《丛林学校》系列。《丛林学校》系列想象丰富、情节紧凑,人物描写深入人心。同时,它能激发孩子见义勇为、与人为善、珍视亲情、刻苦学习的优良品德。《小矮人的秘密》为整个系列的第一部,所有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 痞子校草:神仙姐姐是校花

    痞子校草:神仙姐姐是校花

    他是腐蚀人心的恶魂,从地府串入人间,成了腹黑的痞子校草。她是天庭傲娇七公主,为了追捕亲手放掉的恶魂,化身高冷校花。“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他问。“你知道我要杀你吗?”她答。“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杀人是犯法的!”他邪魅一笑:“不如……我们来谈谈情,说说爱吧!这才是大学生该做的事!”——————【很白、略伤痛,不喜勿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山狼海贼

    山狼海贼

    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辽东半岛—座临海小城镇里,主人公是四个二十多岁的“海碰子”。无论是性情暴躁、不乏狡黠且又敢作敢为的刀鱼头,还是矫健英俊、感情丰沛、外刚内柔的马里,以及不时卖弄小聪明、行止有些委琐却也情有独钟的三条腿和相貌丑陋、憨实平和却做出惊天举动的大龇牙,面对无垠的大海,尽显其率真本性,没有虚伪矫饰,没有倾轧攻汗。只有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性与爱的憧憬,以及亲如手足、肝胆相照的友情。
  • 大雁精神:构建完美与卓越团队的培训读本

    大雁精神:构建完美与卓越团队的培训读本

    团队精神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大雁精神的实质——团队、沟通、领导力、目标、纪律、分工……学习大自然中最完美的“大雁团队”,建造完美的企业、组织和机构,个人要在团队中走向卓越,必须学习大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