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都有个度的问题,握手也不例外。有人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真挚,与人握手时,使劲用力,这种做法不仅会弄疼对方,还显得粗鲁。与此相反,有人,尤其是个别青年女性,为了显示自己的清高,只伸出手指尖与人握手,而且一点力也不用。这种做法也有失妥当,让人觉得你冷漠、敷衍。显然,过重过轻都不合适。怎样才适度呢?专家们认为,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掌和手指的全部不轻不重地握住对方的手,然后再稍稍上下晃一下。
8.不要过分客套。
有的人不论跟谁握手,都一个劲儿地点头哈腰,这样做,明显地让人觉得客套过分。与人握手,应该同时致以问候,但如条件所限,不允许出声,点下头也算打个招呼,致了问候。对上级、长辈或贵宾,为了表示恭敬,握手时,欠一下身,也未尝不可,但点头、欠身和没完没了地点头哈腰是两码事。
9.不要交叉握手。
有些场合,需要握手的人可能较多。碰到这种情形,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与人握手。切不可交叉握手,尤其是和西方人打交道,更应避免(即两个人相握时,另外两人相握的手不能与之交叉。)因为交叉会形成十字架图案,西方人认为这是最不吉利的事。
10.不要采用击剑式握手。
所谓击剑式握手,就是在跟人握手时,不是正常、自然地将胳膊伸出,而是像击剑式地突然把一只僵硬、挺直的胳膊伸出来,且手心向下。
显然,这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握手形式,它给人的感觉是鲁莽、放肆、缺乏修养。僵硬的胳膊,向下的掌心,都会给对方带来一种受制约感,因而,彼此很难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所以,我们在与他人握手时,应避免使用这种握手方式。
11.不要采用死鱼式握手。
所谓死鱼式握手,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说,伸出的手软弱无力,像一条死鱼,任对方把握。
大家知道,握手本身就是一种表示亲热和友好的礼节,如果你伸出的是像死鱼一样的手,那就会使对方误以为你无情无意或觉得你性情软弱。同样,对方如果伸给你这样一只手,你也会有相同的感受。所以,在同他人握手时,应避免使用这种握手方式。
12.不要采用手扣手式握手。
这种握手方式在西方国家常被称为“政治家的握手”。其方法是:主动握手者先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然后再用左手握对方右手的手背。也就是说,主动握手者双手扣住对方的手。这种握手方式适用于好友之间或慰问时,它表达出的是热情真挚的信息,但不适于初次见面者,陌生人或异性见面时用这种方式会让人觉得你有什么企图。
13.不要采用虎钳式握手。
虎钳式握手也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这种握手法是用拇指和食指像老虎钳子一样,紧紧攥握对方手的四指关节处。显而易见,这种握手方式也不令人喜欢。
我们应该记住取得有效握手的七个原则。
1.尊重对方喜欢的空间和距离。
2.握手掌而非握手指。
3.与对方寒暄交谈。
4.握手的时间比要求的稍微长一点点。
5.握力应当紧稳,但勿太用劲使对方觉得不适。
6.如需要表示额外的热忱,可用双手紧握。
7.收回的时候,要简洁,明确,并且要再停顿一下。
与其低头行个礼后就去了,不如和对方握个手才离去,更能让见面者留下印象。或许最初会感到害羞不自在,但只要将握手当成一种习惯,形成自己行事待人的风格即可。
临别加深印象术
离开别人的家时,如果你刚刚走出门外,就听到对方把门“嘭”地一声重重关上,即使在家受到相当热情的接待,也会觉得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十分扫兴,大概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也许这只是对方的一时疏忽,但自己却会怀疑人家是否不欢迎自己,于是给当初良好的第一印象划上了一个问号。
事实上,分手的一个小动作可能会完全改变给对方的印象。在分手时,加上一些对本次会面的感想,往往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日本多湖辉先生曾讲过一位女演员给他留下很深刻的第一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女演员最后的一句话。那位很注重细节的女演员一开始就和多湖辉谈得很愉快,在分手时,她还不忘说:“通过与先生交谈,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你的意见可作为我今后工作的参考,真是谢谢你!”就是这些临别的话让多湖辉先生一直忘不了她。
善于抓住初次见面者的心,使对方产生好印象的人,通常也善于应用分手的心理战略。
分手前还可以设法扭转对方的不良印象。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应付请愿团颇有一手。当他接受请愿时,不去送别请愿者。而当无法接受请愿时,他会客气地把他们送到门口,并与他们一一握手告别。没有达到目的的请愿团,受到首相的殷勤相送,心中自然有说不出的舒坦,甚至会怀着感动的心情离去。
这个现象可以用心理学的“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来解释。一般来说,最初和最后的话题,所形成的记忆效果最好。即使中间的记忆和印象不好,只要加强最后的记忆和印象,它也会成为整个记忆和印象,永远保留下去。
俗话说:“结果好,一切都好”。初次与人见面时,应该注意自己分手时的一举一动。即使你一开始就得罪了对方,使对方不快,只要在分手时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就能抵销过去,在对方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所谓临别之际的印象,早已随着当事人的人格或品德定型。同样是离席,“真是个难应付的家伙呀!"既有人留下这种批评,在离去之的后,“这家伙的确令人欣赏。"也有人博得这样的赞赏。即使陪坐至终席,“那家伙真耐坐,拖拖拉拉地不早点离开。"也有人会如此遭人讥评。
避免几种小毛病
不要让一些小动作将你精心建立的好印象毁于一旦。
1.避免有损人格的不文明举动。
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有些举动是被认为不文明的,这值得注意,不然的话,不仅有损你的人格,还影响你的交际。因为没有谁愿意跟一个人格低下的人打交道的。因此,你要注意如下的举动:
A、在餐桌上剔牙不要乱吐。
餐桌上,剔牙是难免的小动作,但难免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管不顾。首先,剔牙和牙齿应尽量不要外露;另外,碎屑也不要乱吐。假如你要剔牙,礼貌、文雅的做法是:用左手掩住嘴,头略向侧偏,用餐巾接住吐出的碎屑。
B、在社交场合不要搔头皮。
头皮屑多,是生理现象,有时主观上难以控制。但在社交场合搔头皮,还是应该能做到的。有人不注意这一点,头皮一痒,就乱搔一气,弄得头屑纷扬。这样做不仅失礼,也令他人不快。
C、不要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是一件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恶习。但有的人就是不在意,喉咙一痒,不论什么场合,都是口一张,痰就飞了出去。岂不知,这一行为是非常让人讨厌的,也影响你的生意。
在某家报纸上,曾有这样一篇报道:有位外商来到我国某市的一家制药厂,洽谈合资办厂事宜。开始都很顺利,谁知,在签约时那家外国商人突然拒绝与这家制药厂合作了。原来,这家工厂的厂长在陪同外国商人参观制药车间时,往车间的墙角吐了一口痰。而他这个不文明的举动恰巧被外国商人看到了。外商认为,一个如此不讲文明的厂长是办不好这个制药厂的,于是,便改变了原来的决定。瞧,一口痰使得到手的生意泡汤了。
D、不要用“喂”来喊人。
有的人平时见到他人,先来一声“喂”,这是很失礼貌的。文明的做法是以姓或称呼来打招呼才对。如果你不知道他姓谁名啥,可称他为“先生、”“朋友”、“同志”,或视其年龄而称“大妈”、“大姐”、“大叔”、“大哥”,千万别“喂、喂”地喊人。你这样一喊,就会把人给喊跑了。
2.不文雅的形象有失风度。
有时你的举止行为并非不文明,但却不文雅,不文雅的形象也足以使你的风度大减。因此,你要特别留意。
A、不要当着别人打哈欠。
当你在和别人交谈时,尤其是当他在发表意见时,尽管你已经感到很疲倦,直想打哈欠,但你也要想办法不打。因为在社交场合打哈欠,意味着你不耐烦,而不是你很疲倦。这会引起别人的不快。
B、不要当着别人抖动双腿。
有的人只要一坐下来,双腿就抖动个不停。这一动作,要是独坐或居家时,倒也没人会管你,但要是在社交场合,这个小动作就不大合适了。它不仅会扰乱对方的视线,让人感到不舒服,还可能让对方以为你有急事在心,情绪不稳定。
C、不要当着别人掏耳抠鼻。
在长时间的交谈中,也许你的耳朵发痒,鼻孔难受。于是,你很想去掏掏耳朵,抠抠鼻孔。但你最好克制住这种愿望,因为这两种动作在社交场合是被视为失礼的。如果你实在难受,不妨用手揉一揉最难受的部位,或者找个机会离开一会儿,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去处置处置。千万别当着别人的面又掏又抠,这样很不雅观。
D、不要留长指甲且藏污纳垢。
有的人喜欢留长指甲,但你最好不要留着半寸长的指甲。要是你的长指甲中还藏污纳垢的话,就更有失你的风度了。
在面试中有些年轻女性,常会“不自觉”的咬手帕、吐舌头或一直在手中玩弄小纸张,虽然表面上以为她的舌粲莲花、外貌风度可予主试者留下良好形象,殊不知有些主管就是专门注意你举手投足间所传达的讯息,来作为你工作能力、稳定性、做事方法的形象考虑。
总之,一定要避免身上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这些小动作不仅会分散交谈者的注意力,而且看起来不太雅观,对你的第一印象会大打折扣。
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是装不出来的。
怎样才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呢?从根本上说,它离不开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和修养水平,离不开平常的心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