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 博学才能多才
“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北大学生深谙博学之理,因为他们是学习的最大受益者,是学习的成功者,对学习带来的多种益处有着最深刻的体会。如果不是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即使他们有聪明的头脑和良好的家庭条件,他们也没有机会迈进北大之门,为自己创造出美好的人生前程。北大教授说,学习是一个人成才的捷径,善于学习的人就算智力不超常,也会因为善于学习而变得脑聪目明,思想变得灵活,获得独立思考、独立处世、独立功成名就的机会。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多才多艺,才能成为综合性多元化的杰出人才,才能承担起创造人生伟大胜利的重任。博学使人眼界宽广,使人易于接受不知的领域,易于成为优秀的人,易于胜任任何富有挑战性的事业。曾任北大校长的胡适教授说:“精、博二者不可偏废。”
“学而优则仕”,旧时把读书、学习当做荣光耀祖、摆脱低下地位、进入上流社会的唯一出路。现在虽然成才的路子比旧时多了许多,但读书仍然是成就人生、改变命运的最好出路。北大学生无不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把读书融入了生命的血液里。一个北大学生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一日不读书,便觉得没有了精神,浑身像害了痒痒症一样,非拿起书来不能解痒。书已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我可以一日不吃饭,却不可以一日不读书,读书给了我力量,读书给了我最好的享受。”这样热爱读书的人,必然是一个见多识广,学有所成的人。
齐白石大师博学多才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北大学生。
齐白石年轻时曾用名齐纯芝,那时他是个雕花木匠,于是人们都称呼他为芝木匠。一次,邻村有个家里藏有许多名人字画和书籍又很擅长作画的胡姓大户人家请他去雕刻家俱,发现他在家俱上雕刻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觉得他天赋不凡,才气过人,而且性情刚直不阿,就决定收他为徒弟。胡就问他:“你喜欢读书和画画吗?”齐白石回答:“喜欢倒是喜欢,就是家里没有钱,买不起书来读,而且我的年岁也大了,怕头脑也笨了学无所成。”胡就对他说:“怕什么!我发现你对书画很有悟性,雕刻出来的东西特别真切。现在你刚刚24岁,只要用心学,就没有什么学不好的。我想收你当徒弟,你可以先读一读我家的藏书,临摹我家的那些名人书画,边读书边作画养家。”从此,齐白石开始边读书边研习名人书画,习文作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不仅精心研习书画,还深入研究篆刻艺术。他的篆刻最早摹仿浙派中的丁敬、黄易等人的雕法,后又潜心于赵之谦、吴昌硕等名家。他从汉代的《祀三公山碑》得到启示,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领域可谓博学,吸收了数十位名家的长处,制印取法秦权、汉印、汉碑额,单刀直下,豪快有力。又转向赵之谦,融入了晚清崇尚北碑的时风。齐白石未成名时在北京琉璃厂卖画,书法作画大师陈师曾偶然看到他的画就觉得非同一般,于是冒着大雨连夜登门拜访。当他看完齐白石一大箱子的画后说:“很有味道!酷似八大、青藤、大涤子,犹如先贤再世……如果稍加变通,定会锦上添花。”得到名家鼓励和指点,齐白石更加用心博览群书,吸取众家所长,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中国画、书法、篆刻和诗歌艺术,一生作画不辍,留下了大量诗、书、画、印作品。白石老人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古语说的好:“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白石大师的成就,无不是博学精研的结果。尽管他很有雕刻、作画的天赋,但如果没有博览群书,精研众家所长,决不会凭空想出各个雕刻、书画大家各不相同的风格,并把这些风格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白石大师多才多艺的才学,无不是博学的结果。博学才会开阔人的眼界,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人就永远难以体会波涛的汹涌澎湃,一个没有见过泰山的人就永远不会想象出泰山的雄伟险峻,同样,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决不会成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多才多艺之人。多读一本书、多学一门艺,就会多掌握一种才能,就会多一份勇闯天下的本事。博学也许就眼前来说,不能带来直接的成功,但博学却可以为成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为成功积累着宝贵的财富。博学是走向成功的前提,是非凡人士创造人生伟业的必经之路。
北大教授闻一多先生曾是一位博学多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他性格很平和,教学之余就潜心于博览群书,成为一位全面的学者,不仅是一位画家、篆刻家,还是新月派的中坚诗人,留下了《七子之歌》、《烂果》、《死水》、《红烛》等不朽诗篇,特别是对学术的研究,达到一种令时人无法超越的博大与精深。自唐诗、楚辞、诗经,一直上溯到远古神话,他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许多方面均有所涉及,从古代到现代,从文化到文学,从古典诗歌到现代诗歌,作为一位学者,他的研究是相当全面的,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他平生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只要有书读,便可以心安神宁,浑身舒畅,而没有书就会抓耳挠腮,夜不能安寝,食不能知味,几乎时间都停顿了下来,再也无法过活了。少年时代,季老读书为了不受蚊虫叮咬,就把腿脚伸到装满了水的陶罐里,几乎把腿脚泡出病来,硬是凭借读不倦的精神,同时被北大、清华两所大学录取。季老一生读书无数,成为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他说:“天下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不管你探究的范围多么窄狭,多么专门,只有在知识广博的基础上,你的眼光才能放远,你的研究才能深入。这样说已经近于常识,不必再做过多的论证了。我想在这里强调一点,这就是,我们从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一点科学技术知识,能够精通一门自然科学,那就更好。”
曾任北大校长的胡适说:“读书一要博,二要精,为做一个有用人计,必须要博。”书到用时方恨少,许多书如果在时间充裕的时候没有读,错过了这个时间也许以后一生都不再有重读的机会。而在你错过的那本书里,也许正有对你成功十分有益的方法。任何一本书,哪怕只看了一眼,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博学而后多才,博学就像一棵正在成长的大树之根,吸收的水分和营养越多,就越会枝繁叶茂,直到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
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北大的学生都度过了十几个不间断的苦学春秋,正是“三更灯火五更天的努力”,换来了考入北大学习的荣耀。但他们知道,考入北大只是成功迈向人生更辉煌高峰的第一步,学历有终点,而学习是无止境的。一个北大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考入北大已成历史,创造未来才是使命。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学习决不是一时一日的行为,也不是一月一年的行为,而应该是终生行为,正如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所说:‘你如果不想虚度自己的一生,那就要终生学习’”。北大教授告诉学生,学习永远也没有止境,只有不断扩展知识面,吸纳新知识,才能让头脑丰富起来,才能让人生过得充实,处处沐浴阳光的温暖。学习就是力量、就是财富、就是希望、就是未来。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美学著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这三种境界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对学习的追求。
王国维所说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出自宋朝晏殊的词《蝶恋花》,原意是,“我”登上高楼,晚秋的萧条景象尽收眼底,西风黄叶,山阔水长,在萧瑟以外却是另一番景象,目光越远,景致就越加清远。王国维引此句可理解为:成就人生大业,必须有执著的追求,登高望远,俯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沿着这样的目标前进,才可以达到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学习效果,使头脑得到丰富,从一无所知迈向知识渐丰,达到第一境界。
王国维所说的第二种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出自北宋柳永词《蝶恋花》,原意表达了作者虽然对爱付出了艰辛,但却无怨无悔。作者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人生要功成名就,必须付出艰辛努力,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就算人瘦带宽也不悔。而终身学习也是这样。终身学习,就要忍受孤独寂寞,忍受辛苦劳累,拒绝吃喝玩乐带来的各种诱惑,或在灯下伏案苦读,或在闲暇之余不忘温故知新,或在他人休闲之时仍要做一回学生,进课堂充电,尽管衣带渐宽,可知识却不断丰富,眼界不断开阔,精神更加饱满,气质更加自信,在别人看来虽苦不堪言,自己却会觉得乐在其中,达到了学习的第二境界。
王国维所说的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词《青玉案》。这是王国维所喻人生的最高境界。意思凡成大事业的人,都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眼界就会豁然开朗,最终使人生功成名就。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既解读了他自己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源,也提出了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成为学识卓著的人的真知灼见。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的追求,一个人就能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到成熟,洗净铅华,褪去繁华,远离浮躁,不仅在学问上大有长进,在为人处事上也会大有长进,那是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那是宽广平坦的人生道路,那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为人之道,那是终身学习给人的最高回报,如果学至于此则真正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凡是人生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无不投身于终身学习,做到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毛法东在北大任图书管理员期间,一头扎进了书的海洋,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历史、哲学、军事、逻辑学、自然科学等书籍。1938年8月22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说:“你学到一百岁,人家替你做寿,你还是不可能说‘我已经学完了’,因为你再活一天,就能再学一天。你死了,你还是没有学完,而由你的儿子、孙子、孙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再学下去。照这样说,人类已经学了多少年呢?据说五十万年,有文明史可考的只有二三千年而已。以后还要学多少年呢?那可长哉长哉,不知有多少儿孙,一代一代学下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之等著)在延安时,他曾说过一句话:年老的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天。
1975年,他的眼睛施行手术后,视力刚有点恢复,就又两次重读《二十四史·晋书》部分,还不时地拿起鲁迅的杂文等书阅读,翻看《考古学报》、《历史研究》、《自然辨证法》等。他八十多岁时还要学习英语。1976年,他已重病缠身,还要李约琴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来读。在他逝世前14天,还要《容斋随笔》来读。在他的心脏将要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还示意工作人员读鲁迅的书给他听,当他朦胧地听到满意的内容时,“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在毛泽东的藏书中,他亲自圈划批注过的诗词有1590首,其中诗1180首、词378首、曲12首、赋20篇,诗人达429位。终身学习的精神成就了毛法东伟大的一生。
北大教授说:“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终身坚持学习,就会使人不断进步,使人的性情不断得以改造,读书还是最好的美容,“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生中学习越持久,文雅气质越突出,而且终身学习可以使人养成乐观、平和的心态,让人更健康和自信。明朝东鲁古认为:“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清人吴嘉纪说:“不读诗书形体陋”;清代学者朱锡绶讲:“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口不浊”是说人谈吐不凡,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谈吐不凡是从读书中得来的,它能增强人的魅力和自信力。
美国学者布特勒曾说:“有一段了不起的碑文,许多人都应该读一读:死于三十,埋于六十。”意思是那些后半辈子懒于学习的人,只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中国也有一个墓志铭,说的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死后,家人拿出特别丰厚的钱,请人给写个墓志铭,但却无人问津,其原因是死者一辈子碌碌无为,读书写字更是无从谈起。最后,他的表弟写文如下:“吾表兄,人也。年三十而童子试,未受,随弃文就武,演练场上展一翎,中鼓吏,众考官怒,逐之出。晚年又习医术,自择良方,服之,卒。”这个墓志铭活脱脱勾画出了一个不学无术者的形象。
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学习无法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学习的过程就是树木吸收阳光的过程,就是鸟儿生长翅膀的过程,学习应该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幸福、快乐、精彩、高尚人生的源泉。正如宋朝大思想家朱熹先生所说:“无一人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终身学习是一切成功人生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动力,一个人只有对事业抱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投入精力,专心致志地加以研究和追求,去寻求突破的办法,直到获得成功。相反,一个对人生毫无兴趣的人,就算每天都是锦衣玉食,他也会缺乏追求的激情,使自己陷于无聊的困惑中。北大学者说:“地球的多姿多彩无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人们不懈追求的脚步,发现了五彩斑阑的世界,不仅给人类创造了幸福,也给自己的人生事业带来了成功,让自己享受到一个充实、幸福、快乐的人生!兴趣是成功的前夜,兴趣是成功之源。”
兴趣具有推动成功的神奇力量。北大学生曾经都是学习的佼佼者,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废寝忘食,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学业突飞猛进,轻松地考入他们梦寐以求的北大校园。如果他们当初懒于学习,像许多其他学生那样,提到学习就皱起眉毛,就昏昏欲睡,一点兴趣也提不起来,不用说北京大学,恐怕连最普通的大学也考不上。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或某项事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像那些考入北大的学生一样,就会不屈不挠地去求知,如饥似渴地去探索,不辞辛苦地去实践。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成功者都具有广博而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他们沿着自己的兴趣奋勇前行,殚精竭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创造了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