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的标尺:左手是直
我们常说,做人,就要正直,就要刚正不阿,就要宁折不弯。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的人,这样的人让我们佩服,让我们景仰。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由自己的做人的原则,办事的原则,并且,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原则,做人,就应当做个光明磊落的人。
分寸的标尺:右手是曲
我们知道,数学上有这样一条公理: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这说明,两个点之间直线间的距离是最短的。数学上是这样,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却不是这样的。我们在求人办事时,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明火执仗地做,未必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把事办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式,转一个弯,或许会更容易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委婉说服效果好
俗话说得好,“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商品要有新颖的包装才会吸引顾客,女人要有漂亮的衣裳才能更显现出她的美丽风姿。而说话也要像商品和衣服一样,需要经过良好的包装才能让人接受和信服。这就是包装的魅力。
难以启齿的话要用机智与笑话包装起来。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必须讲一些难以启齿的话的时候。这种时候,如果直接说“实在很伤脑筋”、“很麻烦”,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或者让对方产生不快。此时,如果我们把想说的话用机智与笑话来传达,那么效果就会不一样了。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对方可能就会一笑置之,既不会伤害到对方,说话的人的心理也不会有很重的负担。
比如,警告别人时不要直接指出他的缺点,只是强调如何纠正过来会更好。有位公司经理慨叹纠正别人实在难,稍微提醒一下下属,下属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越变越坏。其实,不是下属难管,而是这位经理的工作方法不何时,因为他在平时只是指出对方的缺点加以批评而已,并没有强调如何纠正,以及纠正后的好处。他如果换一种方式,强调矫正过来会更好,那就会是另一种情况。
有位足球教练在纠正他的队员时,从来不说“不对,不对”,而说“大致上不错,但如果再纠正一下……结果会更好”。这位足球教练并非否定选手,而是先加以肯定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说先满足对方的自尊心,然后再把目标提高,这样的说话方式是很容易就能让队员们接受的。反之,如果教练只是纠正、警告的话,只会徒然引起队员们的反感,不会有任何效果可言。
还有,我们在向别人传达坏消息时,要附加一句“令人无法相信”。因为传达坏消息时,人的心情总是沉重的。所以,这种时候需要一些思考,否则甚至可能演变成人的生死问题。
比如,我们要告诉别人“你有如何如何的谣言”时,如果能在前面加一句“虽然我不相信……”那么对方所受到的冲击就会轻很多,他也就比较容易接受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话了。有一位初中老师,他曾经对一个成绩退步的学生说:“实在难以置信,你考这样的分数。”如果老师能换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说话,那位同学下次成绩一定会提高。虽然老师说的是实话,但是说实话也得讲究包装。如果沟通只是传达事实的话,那么机器人也办得到,但效果却不会令人十分的满意。
如果我们不小心提到对方的缺点时,我们应该马上加上赞美的话。想必大家都曾有过不小心说话伤到对方或对对方不礼貌的时候。话一旦说出来就无法收回,当场气氛就不好了。这种情形大多数人会连忙辩解,或者换上温和一点的措辞,其实,这并不是好方法,因为对方认为你心里这么想才会出言不逊。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不要去否定自己刚才说出来的话,要尽量沉着,若无其事地附带说道:“这就是你吸引我的地方,但是,你也有什么很多优点,所以表面上的缺点更显得有人性。”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别人说过的话记住的并不是很多,但总是对最后的结论印象最深刻。如果我们在与人谈话时,附加上赞美的话,对方便认为结论是赞美的,即使前面说过令人不愉快的话,他也就不会计较了。
当然,现实生活中,批评时不可缺少的,做错了事就得提出批评。但批评也可以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假借第三者来批评对方,这样既可以起到批评的效果,还不会伤及对方的颜面。
旁敲侧击警示人
某企业的经理说,他的公司有几位兼职的女职员言谈很不高雅,甚至对他这个上司说起话来像对待朋友一样。有一天,他告诉一个已经任职两三年的女职员:“最近的年轻人说话有点随便,请你代我转告一下好吗?”后来的结果却很令人意外。那几个兼职的女职员谈吐多少有所改善,而那个负责转告的女职员对自己的谈吐最为小心翼翼。恐怕是“最近的年轻人”这句话让那个女职员觉得自己也包括在内。
这个女职员的情形连主管也意想不到。这也可以用做批评别人时的方法,也就是说托诸“第三者”而不要直接批评,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虚心接受而不太会产生反感。但是这种托诸“第三者”的批评,要掌握好尺度,不要太过明显,让人觉得像“指桑骂槐”就不好了,这一点大家在运用时应当多加注意。
除了包装语言,托诸第三者批评外,我们还可以用“委曲隐晦”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我们总是希望做什么事都能顺利地完成,直达目的,直接说出来,马上办完。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我们已经通过直言争取了,但没有成功,或在自己未争取之前就已经明确了对方不肯允诺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采取委曲隐晦的办法了。“委曲”就是不直接出面或不直取目的,而是绕开对方不应允的事情,通过另外一个临时拟定的虚假目的做幌子,让对方接受下来,当对方进入自己设定的圈套之后,自己的真实目的也就达到了。所谓“隐晦”就是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以虚掩实,让对方无从察觉。表面上好像自己没有某种企图,或者让对方感到某种企图并非始于自己,而是另外一个有来头的人。这样,对方可能就不再有所戒备和有所顾虑,要办的事儿要在这种无戒备和顾虑的状态中显然要好办得多了。
委曲隐晦的最大特点就是含而不露或露而不显,在具体运用时有些小窍门须要认真参悟。
车夫唱歌借力
有位车夫拉车上桥,桥很陡,当他走到半路的时候,实在是拉不动了。危急中,他急中生智,用力顶着车把,放声唱起歌来。他的歌声引得前面的人停下来看他,后面的人也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几步走过去追上他,而此时的车夫也达到了目的,见众人都聚拢过来,就乘机央求大家帮着推车,大家一齐用力,车就推上了桥。
车夫了解人们好奇围观的心理,所以他不靠蛮力一个人拼死拉车,而是靠在车把上唱歌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如果他没有办法招呼人来推车,就算他用尽力气也不能把车拉上桥。
这位车夫的办事策略堪称高超过人。本来是求人帮忙,结果却成了别人自觉自愿的行为,求人办事不露声色,浑然无迹。
在运用这一策略的同时,也要注意:诱导别人参与进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应当首先引起别人的兴趣。当你要诱导别人去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时,先得给他一点小胜利;当你要诱导别人做一件重大的事情时,你最好给他一个强烈的刺激,使他对做这件事有一个要求成功的希求。在此情形下,他的自尊心被激起来了,他已经被一种渴望成功的意识刺激着了。于是,他就会很高兴地为了愉快的经验再尝试一下了。
领袖人物都懂得这种使人合作的重要策略。但有的时候,常常要费许多心机才能运用这个策略。
总之,要引起别人对你的计划的热心参与,必须先诱导他们尝试一下,可能的话,不妨使他们先从做容易一点的事儿入手,这些容易成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往往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真正的成功。
做人办事的尺度:
我们总是希望做什么事都能顺利地完成,直达目的,直接说出来,马上办完。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我们已经通过直言争取了,但没有成功,或在自己未争取之前就已经明确了对方不肯允诺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采取委曲隐晦的办法了。“委曲”就是不直接出面或不直取目的,而是绕开对方不应允的事情,通过另外一个临时拟定的虚假目的做幌子,让对方接受下来,当对方进入自己设定的圈套之后,自己的真实目的也就达到了。所谓“隐晦”就是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以虚掩实,让对方无从察觉。表面上好像自己没有某种企图,或者让对方感到某种企图并非始于自己,而是另外一个有来头的人。这样,对方可能就不再有所戒备和有所顾虑,要办的事儿要在这种无戒备和顾虑的状态中显然要好办得多了。
善套近乎好成事
俗话说,托人办事不能“一棵树上吊死”。盯住主要目标,全力以赴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目标周围的那些“边缘人物”也要多花费心思,因为有时他们甚至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比如,老态龙钟的老太太、玩弹珠打水枪的“小皇帝”,或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这些人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都有可能是你走向求人成功之路的垫脚石,可能他们就是能把你送到成功彼岸的摆渡人。
求人办事,求人者与被求者双方会有一种距离感,这会让谈话难以融洽地进行。这时我们就可以透过一些让两人关系更亲密的技巧,让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
托人办事并不总是在熟人之间进行,有时不得不闯入陌生人的领地。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环境里,想要迅速打开局面,首先要寻求理想的“突破口”。有了“突破口”,便可以以点带面或由此及彼地铺展发挥开去,从而说出自己的诉求。老人、小孩容易接近,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只要留心,老人、小孩一见面就有很多外在的内在的信息展现于你眼前,如年龄、衣着、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爱好兴趣,甚至神态心理等。平时也应适当地做些常识积累,如老年健身知识、休闲知识、小孩游戏知识、智力故事等,以便到时“妙手偶得,借题发挥”。
毛主席像章
小梁第一次踏进人事局长家,刚落座,里边出来一位穿中山装的老人。打个招呼,小梁立即发现老人胸前戴着一个大圆的毛主席像章,于是说:
“老伯,您这个像章是从韶山带回来的吧。”
“呵呵,小伙子蛮有眼力的。我这像章呀,可是十几年前的真货,那时候我在韶山……”
“你跟他说毛主席啊,几天几夜只有他讲的哟。”老人儿媳走过来笑着插言,“我爸可是正正经经的思想研究协会会员哩。”
小梁一个发现便打开了这个家庭的话匣子,谈话的气氛非常融洽,办事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差了。
游戏也是突破口
一天晚上,小张到某同事家做客。自我介绍后,挨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坐下,笑盈盈地问:“小朋友上幼儿园了吧?”小女孩睁大眼睛点点头。“会拍手掌吧?——千年蛇妖白素贞,下凡来报许仙恩——”“我会说,我会拍!”小女孩一下被小张给逗乐了,伸出双手便和小张玩了起来。很快,小张和小女孩打成一片,旁边小女孩的爸爸妈妈也格外开心。后来小张成了这位同事的好朋友。
小张的交际成功就在于他平时做了有心人,积累了小孩的某些游戏知识和手段,并适时施展出来,发挥了作用。
通过所求之人家的老人、孩子为纽带,达到办事的目的,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办事的方法。除此之外,称呼对方的昵称或者直呼其名,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达到成事的目的。
用心理学的观点看,当两人心理上的距离愈来愈靠近时,他们的称呼也从头衔到姓、到名。但也有些人虽然见面不久,不算是亲密,但若他极欲亲近对方,也不妨以名字或昵称来称呼。
昵称的威力
一位教师讲述他自己经历的事:“某次有位从前我教过的学生来要求我为他做媒,当时我便问他何以两人的关系如此快速地进展。他回答说:‘某次我与她见面时,她突然直接喊起我的名字,使我顿时感到与她的关系是如此的亲近。’而在此之前他们两个只以姓氏互称而已,可见称呼对两人心理上的距离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找人办事时如果一时难以接近,不妨利用称呼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且口吻必须自然,不可让对方感觉你是在装腔作势。两人的距离若是因此而接近,那么事情就很容易解决。
在社交处世的规则中,有一条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枕边风。
幽默大师林语堂曾说过:“中国一向就是女权社会,女人总是在暗地里对男人施加影响,左右着男人的心理情绪和处事态度,无形中便决定了事态的发展。”
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大多为男主外。但男人的任何权力却约有一半为女人所有,甚至更多,不然也不会有“枕边风”一说。所以遇到尖酸刻薄、铁面无情的领导时,欲求办事成功,那你可以试试通过其夫人一关。一旦打开这个环节,那么事情也就容易搞定了。
用枕边风把自己“吹”上相位
宋朝的蔡京曾一度被宋徽宗罢相,沦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他并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多方活动,以图东山再起。
首先,蔡京暗中嘱咐亲信内侍,求郑贵妃为己说情,又请深得徽宗信任的郑居中伺机进言。一切妥当之后,蔡京再让自己的党羽直接上书徽宗,大意是为他鸣冤叫屈,说蔡京改变法度全都是秉承圣上的旨意,并非独断专行,现在一切都被否定了,恐怕并非皇帝的本心。
这些意见的要害是,把徽宗牵扯了进去。徽宗见表,果然沉吟不语,但也没有批复。
这时,郑贵妃发挥了枕边风的作用。她本是识文断字之人,早已看到文章的内容,又见徽宗的这种表情,就顺势替蔡京说了几句好话。于是徽宗便有些回心转意了。
接下来就是请郑居中出马。郑居中了解到内情后,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约了自己的好友——礼部侍郎刘正夫——先后觐见徽宗。
郑居中先向徽宗说道:“陛下即位以来,重视礼乐教育,欲行居养诸法,对国家和百姓都很有利,但现在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
这席话只字未提蔡京,只把徽宗的功绩歌颂了一番,但暗中褒奖的却是蔡京,因为肯定前段朝政的英明,就等于肯定了蔡京的正确。
接着,刘正夫又进去重复补充了一遍。醉翁之意不在酒,弦外之音不在言,徽宗听了心里很舒服,于是终于转变态度,第二次起用蔡京为相。
在男女之间,妻子或恋人的话往往对男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想办法让她们多替你吹吹枕边风,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人办事的尺度:
托人办事,并不总是在熟人之间进行,有时不得不闯入陌生人的领地。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环境里,想要迅速打开局面,首先要寻求理想的“突破口”。有了“突破口”,便可以以点带面或由此及彼地铺展发挥开去,从而实现办事的目的。老人、小孩容易接近,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两难之境,踢好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