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4300000024

第24章 古代自然科学与文化艺术(3)

除甲骨文外,商代的文字还有金文、陶文及玉石文字等多种形态。金文是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古以铜为金,所以称这些文字为金文。商代的金文发现得很少。商代前期的铜器上至今没有发现铭文,晚期的铜器上出现了铭文,但是字数很少。一般只有一两个字,稍多者几个字,最多者也只有三四十字,且极罕见。另外,在商代的金文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族徽”。这些“族徽”,是商代社会内部各氏(族)的标志,其中主要包括代表这些氏(族)由来的祖先名、地名及职事名等等。陶文是在陶器烧制以前先行刻划上去的,位置多在陶器的口沿、肩部及底部等处。商代陶文在今河南、河北及江西等商代考古遗址中都有发现。很多商代陶文的字形与甲骨文都很相近,但其字义及字音是否与甲骨文一致,现在还很难断定。当然,一些陶器上的刻画可能还不是文字,而只是具有某种含义的符号。此外,商代的玉器上也刻有一些文字。这些玉石铭文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对于研究商代文字的发展形态很有价值。殷墟的遗址中还曾发现墨书和朱书的文字,它们有的写在甲骨之上,有的写在陶器及玉器之上。从文字所展现出来的锋芒看,这些文字的书写工具应是毛笔。另外,甲骨文中的“聿字也正像以手握笔之形。显然,我国使用毛笔书写文字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3000年以前的商代。

诗经

《诗经》或《三百篇》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三百篇》,收诗305首。孔子曾以它作教材,所以列于儒家“六经”,被称为“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就是风土人情,也就是民歌,来自当时的15个诸侯国家和地区,也叫“国风”,共160篇。“雅”是朝廷的正声雅乐,分为“大雅”、“小雅”。“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大雅”有诗31篇,“小雅”有诗74篇,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礼的乐歌,连歌带舞用于娱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周颂”、“大雅”、“小雅”的大部以及“国风”的少量是西周的诗歌。

从《诗经》看,西周史诗较为发达。《大雅·生民》描写周人的始祖后稷诞生和创造稼穑之法;《公刘》叙述周人的英雄祖先公刘率领族人由邰迁豳的过程及伟大功绩;《绵》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直从豳迁至岐山之下,开荒聚众,建立国家;《皇矣》写古公直父传位给小儿子王季,王季又传位文王,文王伐崇伐密,开拓了疆土;《大明》写王季和太任、文王和太姒结婚以及武王伐纣。这些诗歌详尽而生动地展现了周部族从诞生到发展的历史、周人创业的传说、周人的迁徙、对劳动的歌唱、克商的胜利,既有叙事,也有抒情。此外,《江汉》写周宣王命令召虎带兵讨伐淮夷;《常武》写周宣王平定徐国叛乱,《仙、雅,书东》写周宣王时南仲平定四夷;《采芑》写周宣王时方叔南征荆蛮。《六月》写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俨狁,都是歌颂周宣王的“中兴之业”,也都富有史诗性。

雅诗主要出于贵族之手,许多诗篇表现了西周上层社会的面貌和贵族文人的思想情趣。如《小雅·楚茨》、《甫田》、《大田》、《无羊》等赞美贵族庄园的富有、牧场上牛羊的繁盛;《鹿鸣》、《常棣》、《伐木》写朋友兄弟宴会之乐,《宾之初筵》写饮酒无度,失仪败德。这些诗结构严密,形象生动,主要产生于西周前期的社会较为安定的年代。

周幽王、周厉王时代,政治黑暗,产生了许多政治讽刺诗,它们集中在“大雅”、“小雅”里。如《小雅·节南山》大夫家父讽刺太师尹氏执政不平,任用小人;《何人斯》批评暴公用心险恶,反复无常;《十月之交》讽刺幽王无道,以致灾异频生,人民受害;《大雅·瞻印》讽刺幽王宠幸褒姒、驱逐贤良,以致乱政病民,国运濒危;《桑柔》批评厉王无道,国政昏乱,奸臣得宠,百姓受难。这些诗歌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价值。

西周盛世,也是颂歌涌现的时代。《周颂》31篇,除个别诗篇外,都是西周早期之作。其内容多为赞美文王、武王、成王等先祖的功德。也有一部分作品虽是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的祭歌,但作为农事诗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情况。

“国风”晚出,多为春秋时期之作,因此其文学成就在《诗经》中也最高。作为民歌,“国风”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最多。如《邶风·静女》写恋人幽会的喜悦;《齐风·鸡鸣》写家庭生活的和谐;《王风·采葛》、《郑风·狡童》写相思的痛苦、失恋的愁怨;《郑风·出其东门》、《风·柏舟》表现对爱情的坚贞,对礼教的反抗;《邶风·谷风》、《卫风·氓》则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其欢乐、哀婉都很动人。“国风”作为民歌,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周南·苤苡》、《魏风·十亩之间》描与妇女采摘车前子和桑叶的愉快劳动;《召南·驺虞》、《郑风·太叔于田》刻画猎手捕猎的神勇;《豳风·七月》、《魏风·伐檀》、《硕鼠》再现了当时严重的阶级对立,发出了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唐风·鸨羽》、《邶风·式微》、《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控诉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秦风·无衣》则表现了百姓从军卫国的热情。与雅诗一样,“国风”也有一些讽刺诗。如《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强占儿媳;《齐风·南山》揭露齐襄公与胞妹的淫乱;《秦风·黄鸟》抨击秦穆公用“三良”殉葬。这种敢于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写实传统。

《尚书》

夏商西周是我国散文形成的时代,其代表作品是《尚书》。

今本《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其中《周书》的今文部分除《文侯之命》、《秦誓》外,都是西周初期的文献;《商书》的今文部分虽不免有后人的增损,但仍是比较可靠的商代文献;《虞书》、《夏书》虽有事实的根据,但其写成当在春秋战国时代。因此,能够反映商周散文风貌的,当属今文的《商书》、《周书》。

《商书》的散文以《盘庚》为代表。《盘庚》是商王盘庚动员殷民迁都的训词,为了说服臣下,盘庚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把迁都可使殷室重新兴旺比作“若颠木之有蘖”;要求臣下服从君主,“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他谴责一些臣子用浮言蛊惑众人,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还用“余若观火”比喻自己对情况十分明察;用“若射之有志”比喻做事要目的明确。这些比喻首先用具体的现实事物引起人的感性印象,进而推出理性经验,使说理生动形象。《盘庚》篇结构较为完整,议论中心突出,叙事有层次,有些段落还有一定文采,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篇较好的议论散文。

《周书》的诰命诸篇较之《盘庚》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思想上,《周书》注意总结历史经验,重视敬德保民,强调统治者要谦虚谨慎。其记言记事、夹叙夹议都趋于成熟。《无逸》篇是周公告诫“嗣王”的训词,全篇一开始就提出中心观点:“君子所其无逸”,即统治者不可贪图安逸享乐。然后便引商代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周文王的经验,说明只有“无逸”,才能享国长久。接着,就具体提出对“嗣王”的要求:“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绝不可只使百姓进献赋税。继而又举殷中宗、高宗、祖甲及周文王为榜样,要求“嗣王其鉴于兹”。全篇中心明确,议中有叙,说明充实可信,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只要去掉每段前的“周公曰”,就非记言之文,而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周书》中少数作品叙事也很有特色。如《顾命》篇写成王崩、康王即位之事,先交代成王临终前的遗嘱,然后写康王即位时的场面、仪式。凡礼器之摆设,宾相之排列,以及史官如何宣读册命,康王如何致辞,大臣诸侯如何朝拜致贺,康王如何还礼,都叙述得井井有条,文字也错落有致,为后世的散文树立了典范。《金滕》记述武王灭商后两年,生了重病,周公作册书向先王祈祷,请求代武王死。事后,史官把册书放进金滕(青铜做的档案柜)。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周公摄政。三监散布谣言,中伤周公,勾结殷商遗民背叛王室。周公东征,平定了叛乱。成王仍然怀疑周公,后来得知金滕之书,幡然省悟,出郊亲迎周公。故事情节完整,有起因、经过、结果,首尾呼应而又富于变化。周公的忠诚与成王的幼稚,各自的语言情态都不相同。某些夸张的环境描写,几近于神话,算得上是一篇微型小说。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散文和诗歌,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主要趋势是由语录体、对话体向专题论文发展,说理由简括而趋于详密,文辞由简约而趋于富瞻。

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为第一期,代表作品为《论语》、《老子》、《墨子》。《论语》全书共20篇,每篇由互不联系的若干章组成,多为孔子回答弟子疑问或对某一问题直接发表看法的话,一般每章只有数十字,往往只提出命题和结论,而没有进一步分析和展开论说。但不少章节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如《子罕》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常见的生活现象寄寓哲理,隽永凝练,形象鲜明。《论语》虽为重在记言的“语”体,而且所记往往为片言只语,但能从说话的语气、内容来刻画人物个性,生动传神。《论语》开创了我国的语录体散文,它的艺术成就是构成其思想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老子》是一种散韵结合的格言体散文,它的句子大体整齐,错落有致,自然成韵,读起来流畅自如,琅琅上口。它每章围绕一个观点,加以简要说明,有的章节进行了一些分析论证,比《论语》逻辑性更强。书中没有人物和对话,完全采用正面论说的形式,但语言凝练精警,哲理味很浓。《老子》自言“信言不美”、“善者不辩”,其实它的语言是既美且辩。《墨子》文章质朴无华,但逻辑性很强。在说理时,也常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方法。如《非攻》篇由寻常事出发,由小及大,以此例彼,环环紧扣,揭开了发动不义战争者“亏人以自利”的本质,批判了赞美不义战争的谬论。在论证的周密上为先秦诸子的其他家所不及。尽管《墨子》有的些篇还保存语录体对话形式,但它的许多篇已发展为专论体,后世谓“起承转合”诸法,在《墨子》中已粗具雏形。

战国中期为第二期,代表作品为《孟子》和《庄子》。《孟子》虽属语录体对话形式,但它的篇章较长,表现了逐渐向成熟的说理文过渡的趋势。它的有些单纯发表议论而类似长篇独白的章节,虽然没有标题,但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作比较细致的论述,实际上已是议论散文的雏形。如《告子上》的“鱼我所欲也”章、《告子下》的“舜发于畎亩之中”章、《滕文公下》的“外人皆称夫子好辩”章即是。《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尤其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据不完全统计,《孟子》全书261章,比喻就使用了160多个。《孟子》一书,比喻手法丰富多变,有时在文前,有时居文末,有时夹于议论之中;有时单用,有时连用;有时主体喻体并列,有时喻言正反互迭;有时全章皆喻,有时整段用比。不论哪种情况,都能做到喻意水乳交融,化抽象为形象,收到“不待评说而使人自悟”的效果。《孟子》又往往喜欢用故事作比喻,许多比喻,实际已成为寓言,如《公孙丑上》的“揠苗助长”,《滕文公下》的“楚人学齐语”、“攘鸡”,《离娄下》的“逢蒙杀羿”、“乞食餽间”,《告子上》的“学弈”等。这些寓言,不但能确切说明事理,而且有引人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形象描写,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鲁迅称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依据,构成想像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在庄子的笔下,一切生物、无生物都会说话,而且会辩论,会讲道理。作为哲学著作,其哲理和政治观点都是通过幻想故事中的人物的问答来表现的,而且故事人物的形象常常描写得极其生动。在形式上,《庄子》仍以对话为主,但已发展为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有的篇章正面论述较多,初具完整的议论文的规模,而且各不雷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

战国末期为第三期,代表作品是《荀子》和《韩非子》。《荀子》的文章,已从语录、对话而发展成为更成体系的专题论文。其文不仅独立成篇,而且已具有严谨的结构。《荀子》引物连类,设喻说理,只是简单比况,而不讲寓言故事。荀子这种学者之文的特征,既不同于《战国策》的游士之辞,也不同于《孟子》、《庄子》的喻道之文。驳论是战国后期某些文章的特点,荀子的有些文章在这方面也很见长。如《正论》篇批驳“主道利周”论、“桀纣有天下,汤武算而夺之”论、“冶古无肉刑而有象刑”论等等,都是先引出敌论,树立靶子,然后反复驳辩,从事理到引经举典,直到伸张自己的“正论”为止。《富国》批驳墨子、《非相》批驳“妄民”、《性恶》批驳孟子都是如此。到他的学生韩非笔下,驳论文才被广泛应用,这是战国论说文体的一个发展。《韩非子》文笔犀利,分析透辟,风格峻峭。《五蠹》篇长达

7000字,是先秦理论文发展的极致。其《说难》讲游说之难,无微不至,深入肌理。《亡征》分析可亡之道有47条之多,前无古人。驳论文如《难一》、《难二》诸篇,写得极为老练。论证多用寓言和历史故事,其《储说》、《说林》诸篇,带有寓言故事的性质。其文体丰富多样,表现了先秦论说散文趋于成熟。《韩非子》和《荀子》代表着先秦论说文的最高成就。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热门推荐
  • 御凤天女:公主要二嫁

    御凤天女:公主要二嫁

    亡国了,她死里逃生,变成了只能颠沛流离的亡国公主。她为复国愿意倾尽一切,那名美若天仙的男人说,嫁给我,我能实现你一个愿望。跟随这个男人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原来,她才是那个能够平复三界大乱的真命天女——(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同样是女人,为什么有的人能一帆风顺,而有的人却步履艰辛?个中原由不尽言说,但唯有一点却可概括,那就是女人的聪明与否。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与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份优雅的心情,一种精致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为什么他偏偏如噩梦一般对她缠住不放。“林子皓,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李薇儿你以为你想要找一个男人结婚,就能逃离吗?我林子皓认定的事情,就没有改变的可能。“片段一:少爷,她只想过简单的生活,少奶奶跟一个男人在一起。”“谁?”“黎总裁”“地址,时间,在哪里,带着孩子上门找娘。”片段二:“少爷,少奶奶现在跟一个老头在一起。”“谁?”“不认识。”“地址,时间,在哪里,赶快派人包场。”
  • 搞怪皇妃

    搞怪皇妃

    做飞机也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有机会学琴棋书画也不错。可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
  •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领+骨干+精英,是现代女性人人追逐的对象。这些不甘活在男人光芒背后的大女人,是再怎么收服老公和家庭的呢?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