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4300000024

第24章 古代自然科学与文化艺术(3)

除甲骨文外,商代的文字还有金文、陶文及玉石文字等多种形态。金文是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古以铜为金,所以称这些文字为金文。商代的金文发现得很少。商代前期的铜器上至今没有发现铭文,晚期的铜器上出现了铭文,但是字数很少。一般只有一两个字,稍多者几个字,最多者也只有三四十字,且极罕见。另外,在商代的金文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族徽”。这些“族徽”,是商代社会内部各氏(族)的标志,其中主要包括代表这些氏(族)由来的祖先名、地名及职事名等等。陶文是在陶器烧制以前先行刻划上去的,位置多在陶器的口沿、肩部及底部等处。商代陶文在今河南、河北及江西等商代考古遗址中都有发现。很多商代陶文的字形与甲骨文都很相近,但其字义及字音是否与甲骨文一致,现在还很难断定。当然,一些陶器上的刻画可能还不是文字,而只是具有某种含义的符号。此外,商代的玉器上也刻有一些文字。这些玉石铭文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对于研究商代文字的发展形态很有价值。殷墟的遗址中还曾发现墨书和朱书的文字,它们有的写在甲骨之上,有的写在陶器及玉器之上。从文字所展现出来的锋芒看,这些文字的书写工具应是毛笔。另外,甲骨文中的“聿字也正像以手握笔之形。显然,我国使用毛笔书写文字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3000年以前的商代。

诗经

《诗经》或《三百篇》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三百篇》,收诗305首。孔子曾以它作教材,所以列于儒家“六经”,被称为“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就是风土人情,也就是民歌,来自当时的15个诸侯国家和地区,也叫“国风”,共160篇。“雅”是朝廷的正声雅乐,分为“大雅”、“小雅”。“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大雅”有诗31篇,“小雅”有诗74篇,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礼的乐歌,连歌带舞用于娱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周颂”、“大雅”、“小雅”的大部以及“国风”的少量是西周的诗歌。

从《诗经》看,西周史诗较为发达。《大雅·生民》描写周人的始祖后稷诞生和创造稼穑之法;《公刘》叙述周人的英雄祖先公刘率领族人由邰迁豳的过程及伟大功绩;《绵》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直从豳迁至岐山之下,开荒聚众,建立国家;《皇矣》写古公直父传位给小儿子王季,王季又传位文王,文王伐崇伐密,开拓了疆土;《大明》写王季和太任、文王和太姒结婚以及武王伐纣。这些诗歌详尽而生动地展现了周部族从诞生到发展的历史、周人创业的传说、周人的迁徙、对劳动的歌唱、克商的胜利,既有叙事,也有抒情。此外,《江汉》写周宣王命令召虎带兵讨伐淮夷;《常武》写周宣王平定徐国叛乱,《仙、雅,书东》写周宣王时南仲平定四夷;《采芑》写周宣王时方叔南征荆蛮。《六月》写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俨狁,都是歌颂周宣王的“中兴之业”,也都富有史诗性。

雅诗主要出于贵族之手,许多诗篇表现了西周上层社会的面貌和贵族文人的思想情趣。如《小雅·楚茨》、《甫田》、《大田》、《无羊》等赞美贵族庄园的富有、牧场上牛羊的繁盛;《鹿鸣》、《常棣》、《伐木》写朋友兄弟宴会之乐,《宾之初筵》写饮酒无度,失仪败德。这些诗结构严密,形象生动,主要产生于西周前期的社会较为安定的年代。

周幽王、周厉王时代,政治黑暗,产生了许多政治讽刺诗,它们集中在“大雅”、“小雅”里。如《小雅·节南山》大夫家父讽刺太师尹氏执政不平,任用小人;《何人斯》批评暴公用心险恶,反复无常;《十月之交》讽刺幽王无道,以致灾异频生,人民受害;《大雅·瞻印》讽刺幽王宠幸褒姒、驱逐贤良,以致乱政病民,国运濒危;《桑柔》批评厉王无道,国政昏乱,奸臣得宠,百姓受难。这些诗歌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价值。

西周盛世,也是颂歌涌现的时代。《周颂》31篇,除个别诗篇外,都是西周早期之作。其内容多为赞美文王、武王、成王等先祖的功德。也有一部分作品虽是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的祭歌,但作为农事诗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情况。

“国风”晚出,多为春秋时期之作,因此其文学成就在《诗经》中也最高。作为民歌,“国风”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最多。如《邶风·静女》写恋人幽会的喜悦;《齐风·鸡鸣》写家庭生活的和谐;《王风·采葛》、《郑风·狡童》写相思的痛苦、失恋的愁怨;《郑风·出其东门》、《风·柏舟》表现对爱情的坚贞,对礼教的反抗;《邶风·谷风》、《卫风·氓》则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其欢乐、哀婉都很动人。“国风”作为民歌,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周南·苤苡》、《魏风·十亩之间》描与妇女采摘车前子和桑叶的愉快劳动;《召南·驺虞》、《郑风·太叔于田》刻画猎手捕猎的神勇;《豳风·七月》、《魏风·伐檀》、《硕鼠》再现了当时严重的阶级对立,发出了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唐风·鸨羽》、《邶风·式微》、《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控诉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秦风·无衣》则表现了百姓从军卫国的热情。与雅诗一样,“国风”也有一些讽刺诗。如《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强占儿媳;《齐风·南山》揭露齐襄公与胞妹的淫乱;《秦风·黄鸟》抨击秦穆公用“三良”殉葬。这种敢于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写实传统。

《尚书》

夏商西周是我国散文形成的时代,其代表作品是《尚书》。

今本《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其中《周书》的今文部分除《文侯之命》、《秦誓》外,都是西周初期的文献;《商书》的今文部分虽不免有后人的增损,但仍是比较可靠的商代文献;《虞书》、《夏书》虽有事实的根据,但其写成当在春秋战国时代。因此,能够反映商周散文风貌的,当属今文的《商书》、《周书》。

《商书》的散文以《盘庚》为代表。《盘庚》是商王盘庚动员殷民迁都的训词,为了说服臣下,盘庚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把迁都可使殷室重新兴旺比作“若颠木之有蘖”;要求臣下服从君主,“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他谴责一些臣子用浮言蛊惑众人,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还用“余若观火”比喻自己对情况十分明察;用“若射之有志”比喻做事要目的明确。这些比喻首先用具体的现实事物引起人的感性印象,进而推出理性经验,使说理生动形象。《盘庚》篇结构较为完整,议论中心突出,叙事有层次,有些段落还有一定文采,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篇较好的议论散文。

《周书》的诰命诸篇较之《盘庚》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思想上,《周书》注意总结历史经验,重视敬德保民,强调统治者要谦虚谨慎。其记言记事、夹叙夹议都趋于成熟。《无逸》篇是周公告诫“嗣王”的训词,全篇一开始就提出中心观点:“君子所其无逸”,即统治者不可贪图安逸享乐。然后便引商代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周文王的经验,说明只有“无逸”,才能享国长久。接着,就具体提出对“嗣王”的要求:“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绝不可只使百姓进献赋税。继而又举殷中宗、高宗、祖甲及周文王为榜样,要求“嗣王其鉴于兹”。全篇中心明确,议中有叙,说明充实可信,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只要去掉每段前的“周公曰”,就非记言之文,而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周书》中少数作品叙事也很有特色。如《顾命》篇写成王崩、康王即位之事,先交代成王临终前的遗嘱,然后写康王即位时的场面、仪式。凡礼器之摆设,宾相之排列,以及史官如何宣读册命,康王如何致辞,大臣诸侯如何朝拜致贺,康王如何还礼,都叙述得井井有条,文字也错落有致,为后世的散文树立了典范。《金滕》记述武王灭商后两年,生了重病,周公作册书向先王祈祷,请求代武王死。事后,史官把册书放进金滕(青铜做的档案柜)。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周公摄政。三监散布谣言,中伤周公,勾结殷商遗民背叛王室。周公东征,平定了叛乱。成王仍然怀疑周公,后来得知金滕之书,幡然省悟,出郊亲迎周公。故事情节完整,有起因、经过、结果,首尾呼应而又富于变化。周公的忠诚与成王的幼稚,各自的语言情态都不相同。某些夸张的环境描写,几近于神话,算得上是一篇微型小说。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散文和诗歌,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主要趋势是由语录体、对话体向专题论文发展,说理由简括而趋于详密,文辞由简约而趋于富瞻。

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为第一期,代表作品为《论语》、《老子》、《墨子》。《论语》全书共20篇,每篇由互不联系的若干章组成,多为孔子回答弟子疑问或对某一问题直接发表看法的话,一般每章只有数十字,往往只提出命题和结论,而没有进一步分析和展开论说。但不少章节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如《子罕》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常见的生活现象寄寓哲理,隽永凝练,形象鲜明。《论语》虽为重在记言的“语”体,而且所记往往为片言只语,但能从说话的语气、内容来刻画人物个性,生动传神。《论语》开创了我国的语录体散文,它的艺术成就是构成其思想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老子》是一种散韵结合的格言体散文,它的句子大体整齐,错落有致,自然成韵,读起来流畅自如,琅琅上口。它每章围绕一个观点,加以简要说明,有的章节进行了一些分析论证,比《论语》逻辑性更强。书中没有人物和对话,完全采用正面论说的形式,但语言凝练精警,哲理味很浓。《老子》自言“信言不美”、“善者不辩”,其实它的语言是既美且辩。《墨子》文章质朴无华,但逻辑性很强。在说理时,也常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方法。如《非攻》篇由寻常事出发,由小及大,以此例彼,环环紧扣,揭开了发动不义战争者“亏人以自利”的本质,批判了赞美不义战争的谬论。在论证的周密上为先秦诸子的其他家所不及。尽管《墨子》有的些篇还保存语录体对话形式,但它的许多篇已发展为专论体,后世谓“起承转合”诸法,在《墨子》中已粗具雏形。

战国中期为第二期,代表作品为《孟子》和《庄子》。《孟子》虽属语录体对话形式,但它的篇章较长,表现了逐渐向成熟的说理文过渡的趋势。它的有些单纯发表议论而类似长篇独白的章节,虽然没有标题,但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作比较细致的论述,实际上已是议论散文的雏形。如《告子上》的“鱼我所欲也”章、《告子下》的“舜发于畎亩之中”章、《滕文公下》的“外人皆称夫子好辩”章即是。《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尤其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据不完全统计,《孟子》全书261章,比喻就使用了160多个。《孟子》一书,比喻手法丰富多变,有时在文前,有时居文末,有时夹于议论之中;有时单用,有时连用;有时主体喻体并列,有时喻言正反互迭;有时全章皆喻,有时整段用比。不论哪种情况,都能做到喻意水乳交融,化抽象为形象,收到“不待评说而使人自悟”的效果。《孟子》又往往喜欢用故事作比喻,许多比喻,实际已成为寓言,如《公孙丑上》的“揠苗助长”,《滕文公下》的“楚人学齐语”、“攘鸡”,《离娄下》的“逢蒙杀羿”、“乞食餽间”,《告子上》的“学弈”等。这些寓言,不但能确切说明事理,而且有引人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形象描写,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鲁迅称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依据,构成想像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在庄子的笔下,一切生物、无生物都会说话,而且会辩论,会讲道理。作为哲学著作,其哲理和政治观点都是通过幻想故事中的人物的问答来表现的,而且故事人物的形象常常描写得极其生动。在形式上,《庄子》仍以对话为主,但已发展为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有的篇章正面论述较多,初具完整的议论文的规模,而且各不雷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

战国末期为第三期,代表作品是《荀子》和《韩非子》。《荀子》的文章,已从语录、对话而发展成为更成体系的专题论文。其文不仅独立成篇,而且已具有严谨的结构。《荀子》引物连类,设喻说理,只是简单比况,而不讲寓言故事。荀子这种学者之文的特征,既不同于《战国策》的游士之辞,也不同于《孟子》、《庄子》的喻道之文。驳论是战国后期某些文章的特点,荀子的有些文章在这方面也很见长。如《正论》篇批驳“主道利周”论、“桀纣有天下,汤武算而夺之”论、“冶古无肉刑而有象刑”论等等,都是先引出敌论,树立靶子,然后反复驳辩,从事理到引经举典,直到伸张自己的“正论”为止。《富国》批驳墨子、《非相》批驳“妄民”、《性恶》批驳孟子都是如此。到他的学生韩非笔下,驳论文才被广泛应用,这是战国论说文体的一个发展。《韩非子》文笔犀利,分析透辟,风格峻峭。《五蠹》篇长达

7000字,是先秦理论文发展的极致。其《说难》讲游说之难,无微不至,深入肌理。《亡征》分析可亡之道有47条之多,前无古人。驳论文如《难一》、《难二》诸篇,写得极为老练。论证多用寓言和历史故事,其《储说》、《说林》诸篇,带有寓言故事的性质。其文体丰富多样,表现了先秦论说散文趋于成熟。《韩非子》和《荀子》代表着先秦论说文的最高成就。

同类推荐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现代乖女古代疯

    现代乖女古代疯

    穿越不是她自愿的,一切只是意外。在妓院混吃混喝也不是她愿意的,一切只是无奈。(总不能饿死在古代吧!)回到现代的家是她的愿望,没想到如此容易的回去了,可是……为什么她又回古代了!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娘子不乖:王爷耍无赖

    娘子不乖:王爷耍无赖

    他,披着一身阳光而来,给我心里留下无限美好。他,从来不顾自己,为了我的安危竭尽全力。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我师,解我忧。他,黑夜里来去无踪,却在关键时刻救我于生死之间。我从没有想过一步踏进宫廷,会引来如此纠葛的谜团。最深的爱,最深的痛,他们都对我宠爱有加,究竟谁会最后给我披上嫁衣?
  •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踏入异界的少年,随身带着有些升级装备,从此拉风打怪,装逼杀人,各种好事纷至沓来,激情热血的游戏生活。圣战辉煌,诸多英雄掀起血雨腥风。战斗吧,为信念,为命运,为爱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本书共六篇,包括了第一篇总经理的角色与自我管理、第二篇管人与激励、第三篇技术与生产、第四篇营销与服务、第五篇财务管理与利润管控、第六篇企业文化与员工守则。
  • 穿越成草包上神

    穿越成草包上神

    哈?仙术?本上神才不稀罕!本上神有空间精灵,只要随便召唤出一个精灵,就可以灭了你们,况且本上神还有那么厉害的一个未婚夫,who怕who?(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汽车驾驶速成与禁忌

    汽车驾驶速成与禁忌

    《汽车驾驶速成与禁忌(新装畅销版)》是在全面透彻研究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汽车驾驶操作技能和驾驶证考试实际需要,以全新的思路、科学的理念,向广大爱车族全面介绍了汽车驾驶基础动作的练习方法和有关道路交通管理常识;并以丰富的汽车驾驶教学经验,重点阐述了汽车驾驶的操作技巧,从而使初学者能迅速掌握汽车驾驶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编写过程中,尽量以图解形式,力求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掌握。《汽车驾驶速成与禁忌(新装畅销版)》适用于准备学车、正在学车或新驾驶员自学,并可以作为汽车驾驶学校的教材,是爱车族学习开车的良师,是独立驾驶、保证安全的助手,是提高技能、步人高手的阶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