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决策层的领导风格和对员工人性的假设,决定了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决定了员工的心态。员工的心态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决定了企业是长盛还是衰败。如果采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非理性的家族式管理,这种管理就会导致一种自闭的、自危的后果。如果员工是这种表现,企业最终将导致失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把员工看作是一个活的主体,是能够激发的,是有自尊的,是能够在为了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为公司利益、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的,这样的企业管理者建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理性化的团队管理模式。强调团队精神,又使员工的整体心理表现是开放的、愉悦的,从而具有创新精神,给企业带来最终的繁荣。
激励员工好处多
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激励有多方面的好处。
1. 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长、成功,离不开激励,激励就是给员工机会锻炼及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员工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一个温暖的言行,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会激发员工的上进心,甚至会改变一个员工对工作乃至对人生的态度。在鼓励的作用下,员工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士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绩效=F(能力×激励)。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
激励还可以唤起员工乐于工作的激情。管理者的鼓励就像一缕春风,滋润着员工的心田,又像一架桥梁,拉近了管理者与员工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岂有不爱工作、不愿工作之理?
2. 促进工作顺利完成,保证工作质量。“哀莫大于心死”,管理者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员工,表面上员工是在听你的,按你说的去做,但实际上员工只是在敷衍了事,因为他根本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工作质量肯定不高。同时,因为奚落、讽刺、挖苦更多的是伤害员工的心灵,长此以往,员工的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击,智慧被扼杀,工作可能干得更不好,最后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对员工、对管理者、对企业都不利。
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注定非垮不可。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均有贡献。在三方面的贡献中,对“未来的人力发展”的贡献就是来自激励工作。
3. 体现管理者的个人修养。管理的艺术不在于作指示、下命令,而在于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员工为工作目标去奋斗。一个只会下命令的领导不是好领导,特别是对执行层的领导来说。
4. 树立管理者的个人威信。鼓励员工,无疑会树立管理者在员工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形象,觉得管理者是值得信赖的人,这对于促进员工与管理者的沟通,促进工作很有好处,员工也愿意为这样的管理者努力工作。
5.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文化。管理者鼓励员工,可以在公司形成非常好的互助互励的氛围,这无疑是创造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同时也能体现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
6. 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正如麦格雷戈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里,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了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
正如倡导正强化策略的专家,《挖掘员工潜能》一文作者Aubrey Damiels所说:“每天下班时,员工要么是兴致勃勃地回家,第二天又斗志昂扬的来上班;要么是由于上班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弄得无精打采。工作表现就是每天发生的事情的反映。
激励不等于金钱
员工在企业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就要为员工提供的价值作出回报,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企业能够为其员工提供的价值回报包含四个方面:
1. 报酬:基本工资、奖金、员工持股与股票期权;
2. 学习与提高: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绩效管理;
3. 工作环境:组织氛围、领导、绩效支持、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4. 福利:健康、保险、员工帮助计划、储蓄、休假。
这四个方面,既是回报因素,也是激励因素。其中,以非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并能够影响或改变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使员工为组织目标做出更大贡献的因素,称为非物质激励因素。一般讲来,“学习与提高”和“工作环境”是两种重要的且长期有效的非物质激励要素,设计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与方法,应该着眼于这两方面要素。
在现实中,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更多的注重物质激励,而忽视了非物质激励。物质激励不是万能的,花钱买不来长期的积极性。而非物质激励的作用也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一些调查研究成果也证明非物质激励的有效性。在一项调查中,中国员工按对其激励的重要度排序前三项是:
1. 事业吸引人,工作中的成就;
2. 同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3. 心情舒畅。
赫茨伯格的激励要素排序前三项依次为:
(1)成就;
(2)认可;
(3)挑战性。
因此,企业首先应该予非物质激励以高度的关注,在企业内部构建系统的多元化回报与激励体系;其次,在对员工的内在需求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与实施有针对性的非物质激励措施;再次,通过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建设,在企业内部构建长效的激励动力源泉。
从中国企业的激励现实来看,有效的非物质激励应该侧重于关注员工的成长,通过系统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化能力,提升员工对企业的组织承诺度;通过文化和氛围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通过机制优化和变革,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通过建立非物质激励机制,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激发员工的无限潜力。
激励不等于“普度众生”
许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就“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不能将全体员工简单地“一视同仁”,对科技人员和工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奖金加表扬。科研人员得不到实质的尊重和地位,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他们追求的是事业的成就感。对于不同的个体应当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从工人的个人需求来讲,采用物质激励会更有效。从公司利益考虑,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创造的价值较低,人力市场供应充足,对于他们采用物质激励是适用的和经济的。相反,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自于内在精神方面对成就的需要更多些,而且他们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创造者,公司希望将他们留住。因此公司除尽量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外,还要注重精神激励(如优秀员工奖)和工作激励(如晋升、授予更重要的工作),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来满足这些人的需要。
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对企业中的个人实施有效的激励,首先是以对人的认识为基础的。从一般意义上说,凡是能够促进人们工作或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因素,都可称为激励因素。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的分析,找到他们的激励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激励措施最有效。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自身的发展激励因素也在不断地变化。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甚至在每个人的不同发展阶段,激励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对激励因素的分析,将有助于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