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900000027

第27章 谦虚谨慎的品格,造就一个魅力的你(1)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得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巴甫洛夫

自负是你自挖的陷阱

一个杯子若装满了水,稍一晃动,水便溢了出来。一个人若心里装满了骄傲,便再也容纳不了新知识、新经验和别人的忠言了。正如古人所说的:“满招损,谦受益。”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在《笔记》中感叹道:“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谦逊就像跷跷板,你在这头,对方在那头。只要你谦逊地压低了自己这头,对方就高了起来,而这最终会为你打开成功之门。

有人问苏格拉底是不是生来就是超人,他回答说:“我并不是什么超人,我和平常人一样。有一点不同的是,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一种谦卑。无怪乎,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西塞罗会说:“没有什么能比谦虚和容忍,更适合一位伟人。”

爱因斯坦是科学界的泰斗,但有一次他的学生问他说:“老师的知识那么渊博,为何还能做到学而不厌呢?”爱因斯坦很幽默地解释道:“假如把人的已知部分比作一个圆的话,圆外便是人的未知部分,所以说圆越大,其周长就越长,他所接触的未知部分就越多。现在,我这个圆比你的圆大,所以,我发现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自然是比你多,这样的话,我怎么还懈怠得下来呢?”

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对谦虚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比方:“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

事实上,谦虚是一种积极崇高的品质,如果妥善运用,能够使人类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质上不断地提升与进步。

一颗谦逊的心是自觉成长的开始,就是说,在我们承认自己并不知道一切之前,不会学到新东西。许多青少年都有这种通病,他们只学到一点点,却自以为已经学到一切。他们的心关闭起来,再没有东西进得去,他们自以为是万事通,这就会成为我们所会犯的最严重的错误。

西方哲学家卡莱尔说:“人生最大的缺点,就是茫然不知自己还有缺点。”因为人们只知道自我陶醉,一副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态度,殊不知这种态度会遭到多数人的排斥,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一个人成功的时候,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趾高气扬,他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你能够承受得住突然的成功喜悦么?要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能有所成就,就要看他能否有这种承受的能力。福特说:“那些自以为做了很多事的人,便不会再有什么奋斗的决心。有许多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非常成功了。他们努力过,奋斗过,战胜过不知多少的艰难困苦,他们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努力,使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都成了现实;然后他们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功,便经受不住考验了。他们懒怠起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往后慢慢地下滑,最后跌倒了。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被荣誉和奖赏冲昏了头脑,而从此懈怠懒散下去,终至一无所成的人,真不知有多少……”

青少年要知道,“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管你多有才能,你曾经有多么辉煌的成绩,如果你一味沉溺在对昔日表现的自满当中,“学习”便会受到阻碍。要是没有终生学习的归零心态,不断追寻各个领域的新知识,不断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你终将丧失自己的生存能力。因为,一旦拒绝学习,就会迅速贬值,所谓“不进则退”,转眼之间就会被抛在后面,被时代淘汰。

把骄傲赶走,谦虚才能走进来

有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一个杯子中有些脏水,不管加多少纯净水,仍然混浊;但若是一个空杯,不论倒入多少清水,它依旧清澈。

在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不断地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亲情、人际、健康、知识等,当然也包括烦恼、挫折、沮丧、压力、骄傲等。这些东西,有的早该丢弃而未丢弃,有的则是早该储存却未储存。

一个落魄的篮球明星来到一家洗车店里打工。由于工作环境特殊,老板要求他在擦车时摘下冠军戒指,以免将车划伤,但遭到了他的拒绝。他说,那枚冠军戒指是他剩下的唯一荣耀,如果把它拿走,他将一无所有。结果他被洗车店老板解雇了。

很多人一旦有了成就,便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他们紧紧握着曾经的那些荣耀,生怕一放手,这些“骄傲”便灰飞烟灭。殊不知,“骄傲”和“荣耀”就像手中的沙粒,握得越紧,越会从指缝里流失。特别是现在的很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就是“皇帝”,父母都要以他们为中心。因此,他们不自觉地把这种“骄傲”带到了学校,带到了和同学的交往之中。结果这些孩子会发现,他们一旦离开了家,便什么也不是。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或许总有一天会明白:只有放弃这些东西,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

只有将头脑中的这些“骄傲”和“荣耀”倒掉,我们才能保留人性中最本质的内涵和最具创造力的东西。

有一个年轻人,由于工作出色,很受董事长的重视,不少人隐隐看出来,他已经被董事长作为接班人在培养。面对工作上的成就和董事长的支持,这个年轻人虽谈不上高傲,但难免有些自以为是,对不同意见总是无法接受,导致和其他人的关系急剧恶化,而他并没有察觉到。有一次,董事长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批评了他一通。对这突然的打击,年轻人很受不了,甚至当场就哭了。晚上回家后,他准备写辞职信。

但最初的冲动过后,他冷静下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他想通了,认为董事长对他的批评是对的,在公司里,任何人都没有成绩、都没有过去,一切都只从现在开始,为将来努力。于是年轻人将辞职报告撕了,写了一份检讨书。

从辞职书到检讨书,年轻人勇敢地倒掉存在于大脑中的“脏水”。经过这次事件后,年轻人开始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成为这个公司的董事长。

一个如果总是守着自己的半桶水,就会陷入孤芳自赏的封闭境地,成为孤陋寡闻、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人的大脑就如同电脑一样,只有不断删除那些过时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接受新的东西,否则,你内存有限的大脑和心灵就会被一些无用的垃圾塞满而死机。在周围的环境不断变化的时代,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下定决心,勇敢地倒掉存在于自己脑中的“脏水”,克服骄傲自大心理。只有全面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才能与时代同行。

“低头”也是一门艺术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脚刚刚起步,有的人正向山腰跋涉,有的人已攀上顶峰。但此时,不管你处在什么位置,请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懂得适时低头,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缺点。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人生旅途中,难免有碰头的时候,这时就不能打肿脸来充胖子,否则,害的是自己。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昂首挺胸,迈着大步,一进门就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着说:“很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还不把天戳个窟窿?”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啊。”

很多青少年大都不谙世事,只会冲撞,不懂低头,结果总是碰壁,吃了不少苦头。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并不足为奇,重要的是在碰壁后,我们要“吃一堑,长一智”,慢慢学会低头、学会认输,才能踏上通畅的人生之路。如果你总也不肯低头,就会处处碰壁,四面楚歌,甚至抱恨终生。

学会低头、懂得低头和敢于低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生命的负载过多,人生的负载太沉,低一低头,可以卸去多余的沉重;面对自身的不足,低一低头,就可以赢得别人的谅解和信任,除去不必要的纠纷。

要敢于低头,就必须知道低头需要勇气。面对别人的批评时,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责任,接受教训;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困难时,我们同样需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以图再战。

不是所有人都能学会低头、懂得低头和敢于低头。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缺乏低头的勇气,结果不是碰壁,就是触网。其实,低一低头,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岂不是更好?

原谅自己,不把“粗心”当借口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本选题献给想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父母们,献给看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按成人的想法生活和学习的父母们,献给不想让孩子变成冤家的父母们,本丛书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
  • 魔力公众演讲:顶级演讲者养成全书

    魔力公众演讲:顶级演讲者养成全书

    本书内容详尽,它能使你循序渐进地获得极致的演讲效果。书里的方法源自对现代社会1000位顶尖演讲者的悉心研究,并且得到了数百位职业演讲家的亲身验证。你会了解到如何做才能持续地抓住听者的心。作者选用了许多真实的演讲案例,不仅浅显易懂,而且饶有兴味。它将使你的每一次登台都大放异彩。
  •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分别从身体、心理、情爱、交际、工作和生活等几个方面阐述心态决定成败这一主题,内容涉及到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希望它能帮助所有人安全度过生命的每一个低谷,让每一个人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真正的健康,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也更接近于成功。
  • 千年之书

    千年之书

    好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是屹立在知识海洋中的灯塔,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超薄阅读,享受着厚重的积淀和丰硕的收获。徜徉在文字和图片之间,品味思想与文化的饕餮盛宴!几千年来,人类前进的第一个足迹,世界文明创造的每一项成果,都被保存在书籍宝库中。书籍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引领着人类不断向前。读书,就可以把千年来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时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吸取过来,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进步。一本好书,往往凝聚着一个人思想的精华,蕴藏着时代特有的气息,作者的灵魂也寄居其中,永远不死不灭。打开书,把这个灵魂解放出来,它就会同你交谈,和善温雅地告诉你所有的秘密。
热门推荐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富二代校草的灰姑娘

    富二代校草的灰姑娘

    他不是拽得掉渣的公子哥,而是一个帅得没有天理的富二代校草。她没有女孩子应有的羞涩,却有着野得不偿命的性格和响当当黑社会名号。可是王子和灰姑娘的爱情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天月变

    天月变

    重拟天纲!,背负血海深仇,身怀无上绝学,驰骋修真界,纵横天地间!仇人的头颅将滚落在脚下,仙魔的魂魄将弥漫九天!天道从不会庇护弱者,因此,当奇遇在他身上发生的那一刻,他就决定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将来定要弑神杀佛
  • 重生盛世田园

    重生盛世田园

    她将家乡开发成了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带着全村人发家致富,开创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她对这个世界充满防备,可是有一天,那个男人对她说,我种田来你花钱,我挑水来你花钱,我养猪来你花钱,我劈柴来你花钱……既然如此,她笑,那么,从今以后,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她死于爱人亲手制造的车祸。重生回十岁那年的农村。说她成绩烂考不上大学?那她就读个博士顺便留留洋。混它几个文凭拿着玩,要是想要还可以送你几本。说她家穷读书浪费钱?几千沓百元大钞甩你身上,我砸死你可好?
  • 狼性的法则

    狼性的法则

    《狼性的法则》全面阐释,深度分析,做了有观点、有价值的评述。从狼性坚韧、狼性无畏、狼性多变、狼性准则、狼性心态、狼性追求、狼性忍耐、狼性狂野、狼性残暴、狼性纪律、狼性智慧、狼性团队、狼性沟通、狼性好奇、狼性专注15个角度,有深度有力度地展示了狼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