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800000026

第26章 心 态(9)

《朝天忏》中也说:“人之所以富贵昌盛,都是从忍辱中得来。”唐代娄师德与其弟初人仕途都只是小官,但不久两人都被提升重用了。娄师德对他说:“兄弟享受荣华富贵,这是人们所嫉妒的。你怎样才能避免呢?”他弟弟回答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向我脸上吐唾沫,我把它擦去罢喽。”娄师德伤心地说:“你这样做还不够啊。人家往你脸上吐唾沫,是怨恨你,你擦它,正违反他的意愿,加重了他的怒气。往你脸上吐唾沫,不擦它,让它自己干好了,应当笑着接受下来。”正因娄师德的“忍”术高强,他才安安稳稳地做了三十年的宰相。

“忍”是生活的一般性原则。正所谓: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恨。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六度万行,忍为第一 释迦摩尼

佛曰:“我得无诤三昧,最为人中第一。”又曰:“六度万行,忍为第一。”

释迦牟尼说:“我领悟了‘不争’的精髓,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他又说:“六种超度方式与万种修行方法中,忍让第一。”

编者手记

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释迦摩尼当初在山里修行时,国王率领人来打猎,问释迦摩尼哪个地方有野兽。如果如实相告,就害死了野兽;如不如实相告,又是说假话。正在思考如何回答,国王发了怒,砍掉了他的一只手臂。问第二次,仍在沉思,又砍掉了他的另一只手臂。释迦摩尼于是发下誓愿:“等我成佛以后,一定要先将这个人超度,不让天下的人效仿他做坏事。”他能存有这样的心思,怎么能不成佛呢?后来释迦摩尼出世成佛,最先超度的憍陈如,就是当时的国王。

《维摩诘经·佛国品》云:“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也认为:“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这就是说,能够忍受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像《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辱”绝不仅仅是指来自于别人的侮辱,在大乘佛教看来,一切不如意都是辱,饥渴寒热是辱,无聊郁闷也是辱。随缘就化,宠辱不惊,就是忍辱。

《四十二章经》曰:“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佛说罗云忍辱经》曰:“世无所怙,惟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寒山、拾得的《忍耐歌》也曰:“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能依这忍字,一生活到老。”

禅宗忍辱思想与世间忍辱思想相比,虽然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具有内在性、目的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后者则具有外在性、手段性与局限性等特征。然二者之间也有相通兼容的地方:均为包容、和谐和乐观的人生智慧。禅宗的忍辱思想不仅内容宏富,而且在宗教与世间两个层面上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寒山 拾得

寒山、拾得笑呵呵,我劝世人要象我。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饶一著,切莫与人争强弱。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宽心大著肚。……

——《忍耐歌》

编者手记

谚云:“天燥有雨,人燥有祸”,人在生气瞋怒的时候,往往容易失去理智而闯祸。如何不生气?除了懂得排解之外,要“忍”,先忍之于口,再忍之于面,进而忍之于心。忍耐可以激发心中的力量,有力量自然就不会烦恼、不会动心、不会起瞋。所谓“忍一口气,风平浪静。”反之,“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能忍自安”。

做人“得理而能饶人,是谓厚道,厚道则路宽;无理而又损人,是谓霸道,霸道则路窄。”有的人好在言语上跟人争强斗胜,常常得理不饶人,一句话,非要把人打倒不可。其实“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尽管别人有种种的对不起我,饶他一下,放他一马,或许日后你会有需要他帮忙的时候,所以原谅别人,就是自留余地,切莫与人争强胜,强胜也不一定是在语言上分高下。

山有崎岖,海有浪涛,人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要想成功立业,不能要求凡事顺遂。所谓“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直饶热得人流汗,荷池莲蕊也芬芳。”能够经得起横逆挫折,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成功,就如荷花愈是炎热的气候,开得愈是清香。所以做人要经得起寒天冰雪,酷暑炎热也要耐得住,正所谓“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

农夫插秧,一定要一步一步向后退,才能把一田的青秧插满。我们在人间修行、做事,也要懂得退一步的哲学,所谓“进步那有退步高”,有时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能够退一步,回头是岸;能够退一步,懂得回头,不一定要等到碰壁,撞得鼻青脸肿了,才来后悔,那就是人间修行的道路。

人都有顺逆境,顺境时要淡,逆境时要忍,只要忍得过,再怎么不顺遂的事都会过去。所以,一个人如果怀抱理想,想要创造自己的前途,一定要学习忍耐,如此才能达到目标。

☆☆和无仇,忍无辱 林逋

省心子曰:“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又曰:“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省心录》

省心子说:“能委屈自己的人,善于与众人相处,逞能好胜的人,一定会有人跟他过不去。”又说:“诚实就不会后悔,宽容就不会有怨气,和气就不会结仇,忍让就不会受侮辱。”

编者手记

一件事,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面对侮辱也是这样,当你想不通的时候,各种痛苦和打击随之而来,令你的疲惫不堪、身心憔悴;当你想通的时候,原来是“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与其在痛苦中挣扎,不如坦然的放下,谁又能奈何的了我呢?

在一部典籍里面,有人问荥阳公,被人流言辱骂,应当怎么对待他。他说:“上策是,知道自他本一体,本来没有什么叫骂,没有什么叫辱,所以不为其转,自然就没有愤怒的心情了。下策是,自己想一想,我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如果要回应他,那不就成了他一类人吗?用这个办法来说服自己,气愤之心就可以消除了。”

《忍耐诗》中说:“忍则身无辱,耐则身无害,不忍或不耐,小事反成大。”《说苑·众谈篇》中说:“能够忍受耻辱的人安全,能够忍受羞辱的人可以生存。”被看成是不可能复燃的死灰,韩安国受到何等侮辱;被裹在厕所的席子里,范唯最后封为应侯。侮辱实在是给人治病的毒药,不使病人昏迷又怎能治好病呢?所以为别人系上裤子的人当了廷尉;甘心让自己的脸被人吐唾沫的人居于宰相的地位。

☆☆欲成大节,不免小忍 韩琦

韩魏公语录曰:“欲成大节,不免小忍。”

凡人语及其所不平,则气必动,色必变,辞必厉。唯韩魏公不然,更说到小人忘恩背义欲倾己处,辞和气平,如道寻常事。

韩琦《语录》说:“想培养成自己高尚的节操,就要在小事上忍让。”

一般人谈到自己感到不公平的事时,必然动火气,变脸色,言辞严厉。只有韩琦不是这样,每当他说到小人忘恩负义,准备陷害自己的地方,总是心平气和,就像说平常的事情。

编者手记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人处世如果能够忍辱负重,那就是一种韬晦、涵养、胸襟宽广和目光远大的象征。所有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他们常常把一些委屈置之脑后,他们吃了亏也不懊丧后悔,因为吃了亏的人能够得到海阔天空,得到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以及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其他的大问题。

韩琦是北宋的三朝宰相,他性情深厚纯朴,心胸宽广,待人宽宏大量。他率军驻扎在定州时,有一次晚上写信,叫一个士兵拿着蜡烛站在他的旁边照明。士兵只看别的地方去了,没想到蜡烛倾斜烧到了韩琦的鬓发,韩琦立即用衣袖把火拂灭继续写信。等会儿回头一看,发现旁边拿蜡烛的人已经换了。他怕主管的官吏惩罚那个士兵,急忙把他叫来,说:“不要换掉他,他现在已经懂得怎样持蜡烛了。”此后军中的官兵都十分佩服韩琦的度量。韩琦驻守大名府时,有人献给他两只非常宝贵的玉杯,说是绝世之宝。韩琦用白金酬谢了献杯的人。他对玉杯十分喜爱,每逢宴会招待客人,都特别命人摆一张桌子,上铺锦缎,把玉杯放在上面。有一天,韩琦招待管理漕运的官吏,他准备用这两只玉杯装酒招待客人。突然一位侍吏不小心撞倒了桌子,两只玉杯都摔碎了。客人们都很吃惊,那位侍吏也伏在地上等候惩罚。而韩琦笑却着对客人们说:“任何物质的存亡都是有规律的。”并对那位侍吏说:“你是失误造成的,并非是故意的,有什么过错呢?”客人们都对韩琦宽厚的德行和度量佩服不已。韩琦的“欲成大节,不免小忍”,一直使他做到了三朝宰相。

古今中外,无论士农工商,能成大事者,无不是具有大忍之心的人

☆☆将愤忍过片时,心便清凉 吴亮

彭令君曰:“一朝之愤可以亡身及亲,锥刀之利可以破家荡业。故纷争不可以不戒。大抵愤争之起,其初甚微,而其祸甚大。所谓涓涓不壅,将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人能于其初而坚忍制伏之,则便无事矣。性犹火也,方发之初,戒之甚易;既已焰炽,则焚山燎原,不可扑灭,岂不甚可畏哉!俗语有云:得忍且忍,得诫且诫,不忍不诫,小事成大。试观今人愤争致讼,以致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其初亦岂有大故哉?被人少有触击及必愤,被人少有所侵凌则必争。不能忍也,则詈人,而人亦骂之;殴人,而人亦殴之;讼人,而人亦讼之。相怨相仇,各务相胜,胜心既炽,无缘可遇,此亡身及亲、破家荡业之由也。莫若于将愤之初则便忍之,才过片时,则心必清凉矣。欲其欲争之初且忍之,果有所侵利害,徐以礼恳问之,不从而后徐讼之于官可也。若蒙官司见直,行之稍峻,亦当委曲以全邻里之义。如此则不伤财,不劳神,身心安宁,人亦信服。此人世中安乐法也。比之争斗愤竞,丧心费财,伺候公庭,俯仰胥吏,拘系囹圄,荒废本业,以事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不亦远乎?

应令君曰:“人心有所愤者,必有所争;有所争者,必有所损。愤而争斗损其身,愤而争讼损其财。此君子所以鉴《易》之《损》而惩愤也。”

——元·吴亮:《忍经》

彭令君说过:“一时的气愤,可以断送自己的性命,连累家人;争夺锥尖刀刃那么小的利益,能导致倾家荡产。所以不能不戒除纷争。一般纷争的产生都起源于很小的事情,而造成的祸患却很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细小的流水不阻止它,就能汇成江河;纤细的丝线不斩断它,也可以织成罗网。如果人们能够在纷争产生之初就忍让制止它,制伏自己的情绪,就不会有事。人的性情如同火,刚烧起来时容易弄灭,但是一旦烧成大火,就会烧毁山林燎遍草原,不能扑灭了。这难道不是很可怕吗?所以俗话说:得忍且忍,得诫且诫,不忍不诫,小事变大事。”试看现在的人争斗以致诉讼,导致自身丧命,累及亲人,倾家荡产,起初哪里有什么大的原因呢?被人稍有所触犯就一定发怒,就怨恨别人;别人稍稍侵占了你的好处,就一定要与人争斗。不能忍让,这样就骂人,别人也会骂你;打别人,别人也会打你;告别人的状,别人也告你的状。相互仇恨,各自都想取胜。求胜心切,就没有办法遏制了,这就是送掉性命、连累亲人、倾家荡产的原因啊。不如一开始就忍住愤怒,只要过片刻时间,心境就自然平静了。要在像争斗之初就忍让他,果真有利益被侵犯了,慢慢以礼诚恳地相问;如果这样不行再去打官司也可以。如果官府正直行事,但判决有些严厉,就当委曲求全照顾来保全邻里的情义。这样就既不破财也不伤神,身心安宁,别人也信服你。这是人世中求得安乐的方法。和那些竭力与人争气斗狠,耗心费财,听侯审讯,巴结官府,囚于狱中,荒废正业,以至于丢掉性命,连累亲人,倾家荡产的人相比,相差不是太远了吗?

应令君说:“人们心中有怨愤,一定要与人争斗,与别人争斗,必然会有所损失。因为愤怒而和别人争斗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愤怒而和别人打官司就会损失自己的钱财。这就是君子鉴于《易经》的《损卦》而压制愤怒的原因。

编者手记

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因为愤怒一旦主宰了人,他的理智就无所作为了。宋·吕居仁《官箴》:“书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此处世之本也。谚曰:‘忍事敌灾星。’”,又云:“凡事得忍且忍,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以及“得忍且忍,得戒且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都是告诫人们“忍一时海阔天空,让三分风晴云淡”的深刻道理。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是修持,无论是做事都达不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的折磨就受不了,这种人,是很难担当大任和成就正果的。

忍辱,不但是要忍受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遭遇的逆境,要于穷困痛苦的逆境中,忍颓丧卑贱之念不生;于富贵顺利的佳境中,忍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的常境中,忍随俗浮沉之念不生。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能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如果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 袁采

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

盖忍或有藏蓄之意。人之犯我,藏蓄而不发,不过一再而已。积之既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矣。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曰:此其不思尔。曰:此其无知尔。曰:此其失误尔。曰:此其所见者小尔。曰:此其利害宁几何。不使之入于吾心,虽日犯我者十数,亦不至形于言而见于色,然后见忍之功效为甚大,此所谓善处忍者。

——《袁氏世范》

人们常说为人家能经常和睦的原因,本于能够忍耐,然而徒知忍耐而不明白如何去忍耐,其中的失误会更多。

大概忍耐中有的具有隐藏蓄积的意思在内。别人冒犯了我,我埋藏隐蔽而不发露,这种做法仅适用于一两次罢了。积蓄的越多,发泄之时,越像洪流决口,不可穷尽。不如将愤懑随时发泄,随时调解,不存留于胸中为好。并且自己安慰自己,不妨对自己说:他这样做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这样做是愚昧无知的表现;他这样做是失误所导致的;他这样做是目光短浅,见识狭窄的原因;他这样做对我来说又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呢?不使这种干扰进入我的心中,即使每天冒犯我数十次之多,也不至于在言语表情上表现出任何的愤怒之色,这样才能看出忍耐的功效是多么巨大啊,这才是善于忍耐的人。

编者手记

“忍”字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时髦的字眼,你可以在某个人的脖子上发现带有“忍”字的吉祥物,你可以在某些人的钥匙链上看到刻有“忍”字的装饰品,“忍”字如此受青睐,反映了现代人在处世哲学上对“忍”之境界的追求。可以随时提醒人们——“忍”。一时之忍,可以成就一个人,也许,一时之不忍,会使一个人从此失去历经千辛万苦所碰到的机遇。世界就是这般乖谬,世事就是如此易变,每一个人须谨慎从事。

同类推荐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热门推荐
  • 优雅小主妇的美容养颜经

    优雅小主妇的美容养颜经

    女人如花,花如女人。花有淡雅清新的,也有馥郁芳香的;有冰清玉洁的,也有热情奔放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它耐人寻味的地方,正所谓“一花一世界”。每一个女人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女人那如花的容貌,构成了这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 口才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口才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如何说话,通过举例分析来教大家在各种场合的说话技巧。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 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 、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 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巫女传奇

    巫女传奇

    一个会法术的异族族长,一个为心爱之人走火入魔的痴情皇子。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相知相识。“一个满心都是权势的人,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初见,她瞧不起他,满眼鄙视。“有我在,尽管放手一试。”后来,她满心托付,却不知早已走进他设下的圈套。当最后,是对是错,当真还有那般重要吗?她消失之后,他只感觉……心,仿佛空了。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婚里婚外

    婚里婚外

    她不就是被人甩了想找个人发泄发泄火气么?哪能想到,她“上”的那个男的是M市的军区上校?他是代号天蝎的铁血上校。他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他是生杀予夺的天之骄子。她承认她只是一粒平凡的小沙,除了长得还看的过去,要钱没钱要背景没背景。要是知道他是个这么能记仇的人,她才不会完事儿后嘴欠,二大爷似的对着他说“你不行!”再次见面,他欠扁的对她一笑,“小妞儿,本大爷今儿就让你瞧瞧,我到底行不行!”天啦,要说第一次被她逃了,这次,还可能么?★☆★☆★当喜洋洋遇上灰太狼,当二逼女遇上闷骚男。当生米煮成熟饭,痴情的种子在彼此的心中开花结果…一段华丽丽的爱情篇章即将甜腻上演…【注:深情一对一宠溺,进来的妞妞们,求正文考证后,觉得还行的话就大方一点给个收藏呗~感激不尽!】【另:纯属虚构,切勿真实考证。喜欢文文的妞妞们熊抱握爪!不喜欢的也表恶意留言哈,淼淼的幼小心灵禁不住呦~】腹黑搞怪篇——“这位美丽的小姐,能否请你跳一支舞?”某女皮笑肉不笑,伸出手刚要搭上对面帅哥的手。某男不适时宜的出现,一把将不听话的小女人扯入怀中,霸道的向对面的男人宣誓主权。“不好意思,这个男人被狗咬了,出门忘了给他吃药,别介意哈!”大手用力捏上纤腰,某个男人的脸黑了一圈儿。小蹄子,骂他得了狂犬病?温柔细水篇——“看看你穿的这衣服,还配待在太子爷身边?”“老太爷都不承认你,你倒是在这儿耀武扬威个什么。”“要脸蛋没脸蛋,要身材没身材,还不知道打扮打扮自己,我都替你丢人!”被一群女人围在中间,张小沙好整以暇的看着一群女人对她施以人身攻击。想让她自卑?对不起,她张小沙还真不知道自卑是个什么玩意儿。慢悠悠的掏出手机,“喂,一群苍蝇吵得我头疼,你能不能解决一下了?”几分钟后…沈非凡将站在中间的小女人抱了起来,“老婆,累不累?”见对方将头乖乖的贴向他的胸口,才满意的转过头看向另外几个女人。“三秒钟内消失,也麻烦你们回去转告老爷子,除了我媳妇儿,你们这些女人在我眼里就是个屁。”华丽闷骚篇——“老婆,什么时候给点肉吃?”刚洗完澡的某男只围一条浴巾站在床前,顺便摆出一副诱人姿态。“楼下冰箱里有好多,随便你吃。”某女连眼都没睁开,捂着被子闷闷的道。“可是它们都没你好吃。”某男再接再厉。“明天训练,快点睡觉…”翻了个身,某女直接将被子蒙到头上。
  • 金钱树

    金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