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800000025

第25章 心 态(8)

自夸必然会煽起竞争。因为一切自夸都要拿他人作比较。这种人也必然喜好吹嘘,而好吹嘘者必不能保守机密。这种人正如一句法国谚语所说:“叫得很响,做得很少。”在事业上是绝不可信任的。

但是在政治中这类人倒可能有用。当需要制造一种虚假声望的时候,他们是很好的吹鼓手。政治上有时需要诺言。比如在外交中,对两个君主夸耀同一敌对者的实力,可以促使他们结成联盟。又如有人对两个互不知底细者吹嘘自己能影响对方,结果巧妙地把自己的地位抬高了。在这些事例中,这种人几乎可以说是白手造就了时势,凭借诺言和吹嘘而获得了力量。

对于军人来说,荣誉心是不可缺少的,因而正如钢铁因磨砺而蜂利一样,荣誉感可以激发斗志。在冒险的事业中,豪言壮语也可以增加胆力,审慎持重之言反而使人泄气,它们是压舱铁而不是船帆,应当被藏于舱底。甚至严肃的学术事业,如果不插上夸耀的羽毛,名望也将难以飞腾起来。所以,“就连写《蔑视虚荣》之书者,也把自己的名字题在了书皮上”。古代贤哲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盖伦等,也都是有夸耀之心的人。虚荣心乃是人生事业的推动力之一。所以以德行本身为目的者,绝没有以德行为猎名之手段者更能获得荣誉。西塞罗、塞涅卡、小普利尼的事业都多少关连着他们的虚荣心,所以他们的努力持久而不懈。虚荣心有如油漆,它不仅使物体显得华丽而且能保护物体本身。

还有人具有一种巧妙的能力,能够使夸耀和虚荣心被掩饰得非常自然,以致使人认为这并非出自虚荣,而是出自他的豪爽和明智。其实一切表现恰当的谦虚、礼让、节制,都可以成为更巧妙的求名自炫之术。比如假使你有一种专擅的特长,那么你就不妨极口称许并不如你的其他人的这种长处。对于这种做法,小普利尼说得好:“你既是在夸奖别人,又是在夸奖自己。如果他的这种优点不如你,那么既然他值得夸奖,当然你就更值得夸奖了。如果他的这种优点强过你,他不值得夸奖,你就更不值得夸奖了。”结论是:尽管他胜过你,你还是要夸奖他。但说到底,自夸自赏是明智者所应避免的,却是愚蠢者所追求的,又是馅媚者所奉献的。而这些人都是受虚荣心支配的奴隶。

编者手记

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学问、修养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任意作为,率性行事,所以造成许多过失。

宇宙之浩翰,生命之奥妙,非人所能悉知。故人有所知,也必有所不知;知道得越多,也就越有更大的疑惑。倘若以有限的已知封闭自我,未知的大门也就永远对他关闭。人为什么容易犯错误?一则他只有一知半解,他却自视为全知全能;一则他只从身外找原因,却不从自身找原因。

老子说:“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知道自己有可能犯错误,让谦虚为妄知和改正错误在心中预留天地。因为只有谦虚方能明道,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正如清代诗人申涵光所说:“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谦虚的人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更显分量。

★忍:处世无奇忍自高

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之一身,大之国家天下,都离不开忍。成大业要忍,谋生存要忍,保平安要忍,解困境要忍。俗话说,人能百忍自无忧。“忍”是人生福祸的关键,也是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古人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大者,则必有所忍。”……忍不是意味着怯懦,也不意味着无能。它是人生智慧中不可或缺的,它是一种心法,一种涵养,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忍”学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修之术。

☆☆君子以惩忿窒欲 孔子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佚名:《易·损卦》

《象辞》中说:山下有湖泽之表象,湖泽渐深而高山愈来愈高,象征着减损;按照这一现象中包含的哲理来做人,君子就应该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绝世俗的欲望,也就是摒弃格调不高的低级趣味,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

编者手记

普通人都有情感,而且种类很多,《礼记.礼运篇》说有七种,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感不用学习,触境就能发生。既生之后,则必继续发展,如不节制,即能蒙蔽理性,由此引起种种苦恼。七情之中,尤以怒欲予人苦恼最深,所以孔子在周易中说:“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山在地上,泽在地下,山所以能高出于地上,乃因泽能自损,泽自损到地下,使自己成为泽,以所损出之土使山增高,成其为山。这是损卦中的自然现象。孔子以这现象教人从卦学习损己利人的行为,以修养其道德。而损己利人的基本涵养就是惩忿窒欲。颜回曰:“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这就是损卦行运之时,“君子以惩忿窒欲”的典范。《尚书》记载周公告戒周成王道:“小人怨恨你,骂你,则自己应当加强修养,不要计较他们。”又说:“不仅仅是不敢动怒。”又道:“还要放宽你的心胸。”

程子曰:“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能不能忍耐愤怒与欲望,便可以判断他有德无德。陈献章曰:“七情之发,惟怒为遽;众怒之加,惟忍为是;如其不忍,倾败立致。”曾国藩说:“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人人都有圣人的天性与明德,但为欲等七情所障,以致沦为凡俗之人,其在世间动辄得咎。惟有学为圣人,具备大智大仁大勇,始得自由自在。学为圣人,并无妙诀,但去忿欲诸情,以明明德,以率其性而已。

损卦所讲的自损,确是人所难为之事,但有损必有益,损是损去七情,益是显明性德,去情显性之后,敞开无际的心灵,永无物质世间的拘束与困惑,这是学易者止于至善之境。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道德经》第二十八

《老子》说:“知道雄强的好处,却守住雌柔的位置,这样可以作为天下的仆役。作为天下的仆役,就不会离开恒久的德,再由此回归婴儿的状态。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守住暗昧的位置,这样可以作为天下的山谷。作为天下的山谷,才可以满足恒久的德,再由此回归真朴的状态。”

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最直的东西,看起来像是弯曲的;最聪明的人,看起来像是笨拙的;最善于辩论的人,看起来像是木讷的。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下游。圣人要想治理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就必须把自身放置在人民后面。由此,位居其上,人民却不感觉到沉重;位居其前,人民却感觉不到妨碍。所以,天下人都乐意推戴而不厌烦;因为圣人与民无争,全天下也就没有谁会和他们相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天下的大道,是不与人相争反而容易获得胜利,不善于说话的人反而懂得应变,不主动召顺人们反而会主动归顺,坦诚而自然反而会更加懂得谋略。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恒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人在活着的时候,其身体是柔弱和软的,当人死亡以后,其身体也就坚硬僵直了。元气的运化和草木的生长是一样的,当其柔和娇嫩的时候就象征着生存,其枯硬强直的时候则象征着死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真诚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诚。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智慧的人不炫耀,炫耀的人无智慧。圣人从不积蓄,所思多在替别人着想,自己却愈充实;所有多在给予别人,自己却愈富有。所以,天道在于利益万物而不加伤害,人道在于帮助民众而不争夺。

编者手记

天道滋生一切,也拥有一切,所以上天决不与谁争强,也决不向谁示威。宇宙的规则本来慈悲,凡事必定虑及众生与万物,并且利益众生与万物。修养道德之人,当然要顺应天道,不顺应也就无从修养道德。既然顺应,必不锋芒毕露,杀气逼人。因其内敛、谨慎,又不逞强使气,故不失德与败德。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老子的“不争”思想,是与“道”的“柔弱”的特性相联系的。由于道是“柔弱”的,因而“道”也是谦下而不争的。当然,“道”的不争,并非是一种消极逃避,百事退让。因为,《道德经》还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由此可见,《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是一种“善胜”的“争”,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符合天道之“争”。老子的处世智慧深刻启迪世人,使世人“知退”、“能柔”,笃信“太强必折,太张必缺”,信奉不争是福,能忍免祸,形成了自居谦下、藏锋深沉的性格。

老子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坚强之所以处于劣势,是它一旦脱颖而出,它就处于风口浪尖,稍有不慎,便会遭遇算计;它一旦主动侵犯谁,它就因为恃强凌弱而违天道,势必失德与败德;遭遇算计则当前受损,失德败德则天谴将至,故难保全自身。柔弱之所以处于优势,是它居处卑位而无利可图,谁都无心去打主意;它又柔弱、坚韧,故能化解任何外来的波动与冲击;居外而少受侵犯,侵犯到来又能善解,所以它默默无闻而无坚不摧。

常言道:“好胜者必败,恃壮者易疾,渔利者害多,笃名者毁至。”愈是修养道德,愈是能够大忍,愈是没有锋芒。民间有“三不争”、“五不争”之谓,“三不争”是“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五不争”即“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简傲人争礼节,不与盛气人争是非”。不争,便可无怨无尤,无失无败,其结果是“静能制动”,委屈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张,少取反能多得。

☆☆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孔子

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元·吴亮:《忍经》

孔子告诫子路说:“牙齿刚硬而容易折断,舌头柔软而得以保存。柔软的最终会战胜刚硬的,弱小的最终会战胜强大的。好斗的人必定会受到伤害,好勇的人必定会导致灭亡。各种行为的根本,以忍让最为重要。”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家弟子:《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的事情不能忍让,就会破坏大的计划。”

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

——孔家弟子:《论语·颜渊》

孔子又说:“忍不住一时的气愤,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安危,甚至牵连到自己的亲人,这不是糊涂吗?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家弟子:《论语·八佾》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得事情。如果非要有的话,那也一定要像射箭比赛那样,相互拱手作揖行礼让对方,登台比赛尽全力,赛后不计输赢和起一团相互敬酒,这才是君子之争。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家弟子:《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守,从不与人相争。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编者手记

《菜根谭》中说:“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乎圆融。”牙齿较之于舌头,自然是坚硬刚强的,可是它们却经不起虫蛀菌噬,常被腐蚀得不堪入目,直至完全脱落,而柔软的舌头虽经酸甜苦辣,却毫发无损,安然无恙。

“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学会隐忍,适时低头,不是简单的逆来顺受,任人摆布,而是那些自我内心充实和无所畏惧者对成就未来伟大的高度自信,主动出击,甚至是经营人生策略的一种最高境界。

世上最柔美的东西莫过于水。云在高处飘,鸟往高处飞,人往高处走,只有水与世无争,是往低处流的。柔水硬不过砖石瓦块,高不过山峰甚至田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是它谦恭地避让,默默地低头,只管往无人挤占的低洼处流淌。然而,正是凭着这副与世无争的低姿态,水最终成就了自己百川归海的大壮观。

人也是。弯弓是为了射出弩箭,屈肘是为了强力出手,而一时的低头则是为了长久的昂首。当低头时且低头的人,自有一番别样的胸襟、非凡的气度,有双洞察的慧眼,或者有确信谁笑在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的胆略。苏轼《留侯论》说:“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实在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大境界。敢于低头,勇于纳耻的人,不管是屈尊枉驾,还是忍辱含垢,是因为他们懂得“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至理,知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常理,透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内蕴。

☆☆忍字一字,众妙之门 吕本中

当官以忍为先,忍字一字,众妙之门,当官处事,尤是先务。若能清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办?

——《吕氏童蒙训》

当官应以忍为先。一个“忍”字是一切好处的关键所在,当官处理事情,尤其要重视“忍”。如果在保持廉洁勤劳之外,又能忍让,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编者手记

《忍经》上说:“当官不能自我忍耐,一定会失败。做官的人处理事情,不与别人争夺利益,得到的利益常更多;能够首先退一步的,往往能进一百步。不求多得,所得利益,往往超过当初所想要的;现在克制,将来必然有所回报。只有那些不能自我忍耐的,一定会失败,这实际上是不知道利害的不同和聪明、愚笨的区别呀!”又说:“当官的人,首先应当戒除暴怒。事情不能办的时候,应当慎重周详地处理,没有处理不好的。如果首先就发怒,只能害了自己,怎么会害到别人呢?前辈曾经说过:处理任何事时,只怕一个‘待’字,待,就是指周详慎重。如果周详慎重,就会想出办法,别人也就不能中伤你了。”

宋朝的名相富弼就经常教训子弟说:“这个忍字,是众妙之门。如果在清廉和节俭之外,再加上容忍,有哪一事办不好呢?”富弼年轻时,有人骂他。那个人说:“我在骂你!”富弼回答:“恐怕骂的别人!”那人又说:“称名道姓地骂你!”富弼回答:“普天之下,难道没有同名同姓的人吗?”骂的人听了,觉得非常惭愧。

同类推荐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热门推荐
  • 替妃洞房

    替妃洞房

    “我中了春药,你为何急的躲开,你难道忘记我们已有夫妻之实么?你的身子给我那时起,你就已经是我的人,你,知道么?”不像昔日沉着霸气的韩王,虽然此时话中仍旧独断,可异常温柔,这样的韩王,刀绝尘还是头一次遇见。“还记得洞房花烛夜那晚么?”他笑意朦胧,几分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模样,俯视刀绝尘:“几乎一样的容貌,为何我不曾将你们认错呢?”——————————————以一具身躯,换得一场交易以一场交易,换得一生自由一个微不足道的丫鬟,与主子三分相似,便以自由之名,以身为代价,新婚之夜,她,替妃洞房!这,引起的究竟是,这样的祸端?怎样的命运?她虽身份低微,却一身贵气典雅她虽面容苍白,却清秀智慧过人她虽看似羸弱,却手腕雷霆万钧弹指一笑,百媚生,她一介丫鬟,牵惹的是一场怎样的丫鬟人生?为求自由,后宫煞,她一介丫鬟,引乱的是一场怎样的帝王爱情?…红鸾罩中,他们形如陌路!…十月怀胎,她已走入绝境!…一次巧遇,他们再次相遇!…一场风波,他们…!————————前世,她只为一个人活着,十年的追求换来如今的结局!不爱,不痴,一刀绝红尘————刀绝尘!今世,她为一张卖身契,替妃洞房!依旧无爱,为了怀中娇儿,为护他一生周全,她倾尽所有!本以为已经成为定局!岂料意外的人,闯入——熟悉的面容,熟悉的气息,她笑!前世今世,她的命运果然坎坷!结局是美满——片段,没有,全是内容!强推《赖上前妻》———清和《禽兽太子妃》——游紫怜《傲世紫瞳》——晴依悠然《得意风流》——风恋音
  • 爱罢不能

    爱罢不能

    只为等待着自己梦中的王子;六年后的现在,她才清醒的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遇不到王子的灰姑娘,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子心里住着他自己的公主;总要到了最后,她才明白,六年前的任淰以为自己是一个公主,自己不过是灰姑娘恶毒的姐姐,是在破坏着别人的童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色花生

    特色花生

    本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介绍了特色花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相信该书的发行,对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火爆狂妃:妖夫哪里逃

    火爆狂妃:妖夫哪里逃

    她是闻名大陆的“女王殿下”,却被最深爱的人陷害致死。重活一世,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发誓定要十倍奉还!只是,那谁谁,这只骚狐狸是打哪冒出来的?狐王?狐王又怎么样!床畔,弦歌一脚踏上床沿,一手执鞭轻轻划过炙焰绝色的面庞,邪邪一笑:“叫我女王殿下!”
  • 异能天下

    异能天下

    4;,并且得到神器奖励。之后却发现这是神秘的公会,"普通的异能小子却奇遇得到异空间的特殊比赛。当他遇到两个兄弟和一个漂亮佳丽的时候,故事开始了。在他们的工会中你可以利用积分购买你所想的一切…
  • 有妖气:魔妃千千岁

    有妖气:魔妃千千岁

    今个儿吹的神马风?莫名的把她吹到古代来发疯!轰个战机能把自己轰穿越了……她果然是个天才!作为胸怀天下的第一废物大小姐,必须怀揣穿越女两大技能——无耻+装X!“世界,全都归我所有,所以我不会对我的东西弃之不顾,因为我的欲望强烈啊!”只是征服世界的方向好像有点不太对。中二皇子,闷骚公子,就连那倾国倾城的病娇“侍女?!”也来参上一脚。面对三人的积极进攻,雷婷厚颜无耻的绯红表示,“其实我只想当个安静的萌妹子。”家有妖气!魔妃千千岁!
  • 喜鹊泪

    喜鹊泪

    草奴男友为了她而身亡,一只喜鹊,一把玉如意,把齐宣带回百年前的时空。万万没有想到男友的前世竟然是清朝康熙帝第四子胤禛!为了报恩,她把自己献身给康熙。没想到,她无欲无求却换来别人更多的欲望……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
  • 女宰相

    女宰相

    子弹的现代女强新文:凶猛女学~~~~~~~~~注意~~~~~~~~~她9527:无父无母,样貌平凡,天资聪明,十六岁破格加入警队,十七岁顺利加入黑社会,杀人无数,三十二岁死于非命,面目全非,身首异处。她欧阳飘飘:父母双全,国色天香,为人骄纵,从出生的一刻集万千宠爱,从小却任性妄为,伤人无数,十二岁被人伤,毙。她9527杀人无数,不得好死,却化作一缕轻魂穿越时空重新为人,从此欧阳飘飘改名龚小诺。初识天下第一剑在识天下第一商又识天下第一将终识天下第一帝龚小诺她只做幕后参谋,天下人只识凤枭,谁识龚小诺。龚小诺她只有一方家园,五亩田地,凤枭足智多谋为明君夺天下。龚小诺她只爱一人,凤枭名满天下众人景仰。龚小诺她逍遥过活嬉笑怒骂,凤枭笑傲群雄无人能撼。~~~~~~~~~~附缀:本文女主在凤雏时期轻松平和一些,凤啸期会恢复强大面目,女主性格多变,隐居时的轻松逍遥,商界里的尔虞我诈,战场上的心狠手辣,皇宫中的心机算尽,善于伪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故事是波折,感情是慢热,女主是冷血,甚入!!!!!!!领养开始:(女主龚小诺的干妈,亲亲aipinguo!!!!)(男主之一,小星同学的干妈,亲亲李子聪!!!!)(最可爱的狼族,金子同学的干妈,亲亲筱水同学!!!!)每天下午两点更新,若是二更会在晚上七点左右!!子弹写文希望能多多的得到大家的鼓励。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左腿靠右腿,实在不好意思!!夹住手臂装鹌鹑,真是不好意思!!!仰天一声长啸,票票呀,鲜花呀,钻石呀,砸死我……,太不好意思了!!!!子弹去害羞五分钟。子弹的新文独统后宫宫斗文!前世她是雇佣杀手,一朝穿越却成武国皇后,用愚昧遮挡一身傲骨,用懒散掩盖一身潇洒,本是想用一生看一场宫廷大戏,却终未逃脱政治的枷锁,她用平定江山当作筹码,只为换取一生自由翱翔,不想他不守诺言,灭了她满门。原谅我寒儿,他未曾求人,为留她,他万般恳求。南又寒持剑落地,划下一道长长的剑痕,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从此恩断义绝,你我天各一方。野史记载武国皇后不守宫规不尊妇德行为粗俗为人跋扈心性恶毒祸殃朝政残杀臣妃……独统后宫作者是个笨蛋,简介从来简短。宫斗,姐妹斗,兄弟斗,父女斗,夫妻斗,字里行间诙谐搞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情会有些曲折,过程有点虐心,结局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