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29

第29章 思辨篇——上帝能够被证明出来吗(19)

不久,两位王子哭着回来了。父王一见两个王子,就知道事情不妙,着急地问:“你们的弟弟呢?他怎么没有回来?”

两位王子呜咽悲泣,上气不接下气,一面流泪,一面回答:“弟弟被饿虎吃掉了。”果然不幸被言中了,国王和妃子顿时晕倒在地。过了一会儿,国王和妃子才缓缓醒来,由两位王子在前面引导,率领随从,直奔小王子摩诃萨青惨死的地方。但见血迹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尸骨的残骸。妃子和国王抱头大哭。两位王子和百官随从,也都痛哭流涕,一片凄惨。

其实,舍身饲虎的摩诃萨青王子死后投生到兜率天上。当时,他还有些怀疑,不知自己做了什么功德,竟然能投生到优美的天界。他对眼前的善果感到迷惑,于是运用天眼,察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和人间等五个世界,才发现自己前生施舍的残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围靠在尸首旁边,痛不欲生。他心想:“不能让他们这样下去,我要下去劝导他们。”

摩诃萨青王子即刻离开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亲百般规劝和训谕。国王和妃子听到空中的声音,仰天央求:“刚才规劝我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诃萨青,不久前施身给了饿虎。由于这种功德,现在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父王啊,凡有生就有死,这是人世的常情。凡是为非作歹的人,都会下地狱,凡有善行的人,都会出生天界。你为什么还沉陷于忧愁与烦恼之中,而不能够觉悟呢?你为何空自悲叹,不去修持各种善事呢?”

国王和妃子当下仍无法明白王子讲的道理,继续问:“因为你心怀慈悲,怜悯万物,即使将自身施与饿虎,也毫无懊悔。可我们身为你父母,一想到你惨死的情状,就为之心痛。这种苦恼与哀叹,不是用语言所能说明的。纵使你持守大悲之愿,可为什么要让我们这样苦恼呢?”

王子看到双亲的愚痴,十分同情,又竭力解释为善的功德和伟大,以打破父母的迷执。经过王子的一番说法与教化,国王夫妇才逐渐醒悟了。

国王吩咐家臣赶造七宝塔,把王子的尸骨厚葬。摩诃萨青王子看到父母从悲伤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宫。

这个故事不是叫人真的舍身饲虎,而是要人看到有生就有死,这是人世的常情,无论你是贵还是贱,都不能逃脱,所以要以超然的心态去看待生死。更重要的是,人只有在有生之年修行各种善事,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八、面对死亡

对于如何对待生死,对待人生,看了下面的故事,我们应该能有些启发:

有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游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老虎大吼一声就扑了上来。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逃开,但是老虎紧追不舍,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后被老虎逼到了悬崖边上。站在悬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还不如跳下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他纵身跳下悬崖,非常幸运地卡在一棵树上,那是长在断崖边的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正在庆幸的时候,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巨大的吼声,往崖底望去,原来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看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心颤,但转念一想:“狮子与老虎是相同的猛兽,被什么吃掉,都是一样的。”当他一放下心,又听见了一阵声音,仔细一看,一黑一白的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树的树干。他先是一阵惊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好。”情绪平静下来后,他感到肚子有点饿,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梅子,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杈休息,他想着:“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他在树上沉沉地睡去了。睡醒之后,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狮子也不见了。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悬崖,终于脱离险境。原来就在他睡着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终于大吼一声,跳下悬崖。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惊慌地逃走了。跳下悬崖的老虎与崖下的狮子展开激烈的打斗,双双负伤逃走了。

从我们诞生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正不停地用力咬着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入狮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坏的情景是死亡,必然要走向的也是死亡,唯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树上甜美的果子,然后安心地睡觉。只有这样,才能少一点欲望,多一点赤子之心。海德格尔说:“唯有把自己的死带入自身,人才有可能有真正的价值生活。”幸福是一粒梦想的种子,需要用生命的热情去灌溉;幸福不是靠别人给的,而是要认真抓住。

九、选择死亡

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对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而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对生与死的论述却不使人感到沉重。他说道:“一般人有时逃避死亡,把它看成是最大的灾难;有时却盼望死亡,以为这是摆脱人生灾难的休息。”“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死对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干的。”

是呀,在人们害怕死亡的同时,同时又往往选择了死亡,有因为厌倦而选择死亡,有因为逃避而选择死亡,还有因为气节而选择死亡……林林总总,甚至成了一个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

据报道,1999年10月16日下午,四川省彭山一中两名初一优秀女生越过6层楼顶的围墙,手牵着手跳楼自杀。在她们留给自己父母和亲友的信件中反复提到的内容是:“世界上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许应是无忧无虑的吧。”同年10月5日早晨,山东东阿县姚寨乡一名11岁的小学女生,因背不出书而受到老师的变相体罚,便心生惧意,跑回家后服毒自杀。同年7月12日下午,重庆市沙坪坝区9岁学生李某因被母亲反锁在家里做作业,心情狂躁不已,先是在家里乱砸杯子,最终手拿一双运动鞋和足球袜从5楼窗户纵身跳下。母亲闻讯后哭泣着说:“没想到自己的好心竟酿出如此悲剧。”2004年7月份,武汉市一高三毕业生,自觉高考成绩不怎么样,感到万念俱灰,在高考成绩公布的前一天自杀,第二天高考成绩公布时,这位女孩的高考分数竟高出武汉市本科录取线20多分。2005年2月,南京登冠中学初一学生蔡某,因成绩单不理想自作改动被学校发现,2月28日老师找他谈话并告知家长,家长将蔡某大骂一顿。蔡某2月29日凌晨找出农药甲胺磷,拌上白糖,就着萝卜条吃了下去,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也有许多人指出,自杀是出于人生痛苦解脱的需要。1996年12月13日凌晨,著名作家徐迟跃出窗外自杀身亡。他在一片纸上写道:

我非未来学者,但好思考未来。未来既不乐观,又不悲观。人类将有一场浩劫,成亿的人会被淘汰,以产生新的人间。我属于被淘汰者。老年即是表志(标志)。我的前景一清二楚,我梦中见到我在一个荒原上迷失方向,被许多人欺侮无法应付……将军死于战场,学者死于书斋,不可能了,我不认识回书斋的路线……一误进了医院,就回不了书斋。不能自救,还要拖死家里的人,哀哉!但死是一种幸福、解脱,对生命的凯旋,未来正如日之升。

徐迟先生乃著名作家,他生病住院,认定将会有一场人类的浩劫,成亿的人将会被淘汰,而他会是其中之一,因此,虽说如将军应该死于战场一样,作家应该死于书斋,可他因误入医院,也就只好跳楼自杀了。冯亦代先生认为,徐迟所说的人类浩劫就是国际互联网。无论其直接原因是什么,徐迟先生为了人生痛苦的解脱而自杀是没有意义的。

而为气节而死者不计其数,我国古代文天祥就是一个典型。

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一死而不求苟生。他“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敌人将他扣押北营时,他便明白地告诉对方:“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

1279年10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却要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你何以至此?”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口气对左右说:“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正义凛然道:“亡国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不由你。”阿合马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同年年底,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孛罗一来就摆威风,要文天祥跪下,遭到拒绝后,便吩咐左右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文天祥凛然说道:“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天祥今日……至于此,幸早施行。”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词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并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

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实际上是正义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的胜利。

在诸多的死亡当中,唯有为“气节”死亡才是真正能释放自己的,而其他种种因厌倦或因逃避而选择死亡的方式都不能真正地摆脱人生灾难。就如伊壁鸠鲁所说的:“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而文天祥式的死亡,虽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选择死亡本身就不是自然的,何况是被迫选择死亡。但是,文天祥是按照自己的民族气节本性来作出选择的。此时,对他来说,不死而生才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他的死亡就是一个不自然的自然了。

十、向死而在

对死亡的描述与研究,最深入的莫过于现代著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了。在海德格尔那里,死亡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死亡是使人从非本真状态回归本真状态的关键。死亡是最本己的、确知而不确定的、无所关联的、超不过的可能性。死亡的本己性,是指死亡是个人独有的事情,没有人可以替代。死亡是可能性。人一出生,一切未成定局,有一点就确定了:人必有一死。所以,死亡是最确定的可能性——只要人还活着,死就有可能性。但死亡这种可能性不同于任何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可以转化为现实性的,这个过程是可能性越来越小,现实性越来越大的过程,最后就是可能性没有了,现实性出现了。死亡却不是这样的可能性,因为死亡这一可能性是不能实现的,一旦实现,一切就都变成不可能了。所以,死亡是可能性而且始终是可能性。

海德格尔用两个词组区别两种死亡观。一是“存在到头”,另外一个是“向终结存在”。“存在到头”是传统的死亡观,把死亡看做是只有到临终才会遭遇的东西,这是逃避死亡的方式。“向终结存在”则把死亡内植于生存之中,始终悬临于此。向死而在就是向终结存在,归根结底乃是向可能性而在,就是在向终结存在中领悟到自己的可能性的。

人如何摆脱人在世时非本真的沉沦,海德格尔的回答是:向死而在。直面死亡,直面可能性,也是直面虚无,从而将自身嵌入“无”中凸现自己的存在,领悟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在,而且不得不能在。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向死而在”的概念。“向死而在”是指人从一出生就是朝向死的,因此也就有了第二层意思,既然死是无可逃避的可能性,那么何不坦然地向死而在呢?前者是每个人共有的,而面对死亡是否都能坦然呢?

古希腊时期,斯多葛派的塞涅卡在对待死亡的原则上就是坦然的。他说,尘世间的一切都是“易逝的流”,人的肉体也是易腐之物,因此死没有什么可怕的。人生就是个舞台,我们只是被雇用的演员而已,演出时一切还得听从导演(神)的安排,而且戏也有闭幕之时。所以,死是被神安排好了的、不可抗拒的。另外,活得最久的人和死得最快的人失去的东西是一样的,活五年与活五百年也没有什么差别。因此,他主张每一个人都应该“以一个愉快的心情等待着死”。

塞涅卡就是带着这样的观念去死的。他虽然是一个握有权柄的大臣,皇太子的老师,一心服务于罗马帝国。但是,如同中外所有的皇帝与大臣亲密到一定程度,事物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一样,公元65年,他还是被他的学生,历史上的那个坏皇帝尼罗恩赐自尽了。他想写一篇遗嘱,但人们告诉他没有时间容许他写长篇大论了,他就召来秘书记下他临死的话。据说,他的辩才到了最终时刻也还是有如泉涌。最后,他转身向他忧伤的家属们说:“你们不必难过,我给你们留下的是比地上的财富更有价值得多的东西,我留下了一个有德生活的典范。”说完,他坦然地切断了自己的血管。

我们再来听听那个拐着做奴隶时致残的双腿的爱比克泰德对待死亡是怎样的态度:

我是必然要死的,难道我就必须呻吟而死吗?我必然是被禁的,但难道我就必须哀怨吗?我必然要遭流放的,但难道因此就有人能阻止我的欢笑、勇敢和镇定了吗?你要把我锁起来,当然,但我的意志那是连宙斯都征服不了的;你要砍我的头,我什么时候说过我的头不能砍呢?

可见,死的必然性是古今中外的人们早已认识到的,因而面对无可逃避的死,有德的人应该是坦荡自然的。同样,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我们都应该坦荡自然地“向死而在”。

死亡当然意味着一种终结或结束,但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结束。结束有完成、就绪、停止等意思。如一条修建的公路完成了;随着最后一笔一幅画就绪了;雨停了;等等。海德格尔认为:“结束的这些样式中没有一种可以恰当地标画作为人之终结的死亡。”因为“死亡所意指的结束,意指的不是人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亡故相当于“在终极的存在”,死亡相当于“向终结的存在”;就区别的关联而言,死亡比亡故更本真、更实在:亡故作为在终极的存在,其实已经没有存在,虽然人们总幻想“阴间”或“天国”的存在,但那只能确证“阳间”或“人间”的存在。“向死而在”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者说,向死而在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在的方式存在着。

同类推荐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今生今世。雪域高原最纯美、忧伤的爱情。他是世间上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为他倾覆一生。他是雪域上最哀伤的王,苦苦在尘世中挣扎求索,穿越世间三百年的历史,他不爱他的江山,只爱他的美人,一生情意绵绵。他未死也未生,在历史中生与死从来都只是一个谜。他只是带着他最美好的年华,最动人的诗篇……
  • 经理成功之道:修养之道

    经理成功之道:修养之道

    本书从修养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邪帝虐情:冷妃独霸帝宠

    邪帝虐情:冷妃独霸帝宠

    织梦娘,织梦娘,柔弱是双手,可以编织神奇的梦境,你想要权倾朝野,我可以织一个梦境给你,你想要一统天下,我可以织一个梦境给你,你只想要和心爱的女子放舟野渡,我仍然可以织一个梦境给你,只是……只是……请你转过你的脸,不要看我的泪落下。
  • 那个价值不斐的清洁夏天

    那个价值不斐的清洁夏天

    那年的夏天,到现在,田斐都记得十分清楚。他第一次注意到夏小洁的时候,那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全国统一高考。而那平凡的女孩到底有什么吸引着自己,从而一步步不自觉的靠近,步步靠近,只为探寻她的与众不同。那年夏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价值不菲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忆难忘:诺在经年前

    忆难忘:诺在经年前

    青春的疼痛,在多年后再回首,恍然一帘轻梦。那青葱少年,已策马而去。忆当年,洛锦念,为了他舍去了那个年华里所有女孩应拥有的一切,与父母决裂。而他,欧南声,却在她最难堪时弃她而去,留她独自一人,独承那份岁月的伤痛。五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比如洛锦念,彼时已经在激烈的商场中游刃有余,手段狠绝,往往把对手挫得无翻身之日,只是再难得她一笑,单身了很多年。再比如欧南声,留洋回国,从五年前的欧氏的大少爷变成了现在的商业天才的执行总裁,世故圆滑,喜怒不形于色,只是心中一直有着一片无法绿化的沙漠,已经拥得美人在怀。相识,相知,相爱,分离到重逢,细数他们两个的爱恨纠葛,说一段关于青春年华里的那些疼痛的故事,倾听那岁月里的呢喃。
  • 悍妃之田园药香

    悍妃之田园药香

    第一天拿刀砍人,第二天与公鸡拜堂,第三天连坟头上的獾都敢吃,彪悍女医生穿越为受尽欺负的孤女,拖着软弱的婆婆,年幼的丈夫,还有三个鼻涕虫的小叔子、小姑子,斗大伯、夺家产、治瘟疫、开药铺,打造乱世中的药香田园。神秘腹黑的小相公,十岁中秀才,十三岁中举人,背负血海深仇。柳迎风,名医世家的庶长子,为躲避嫡子追杀,隐世乡村。“你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跟我走,待我夺得家业,你就是名医世家的当家主母!”司徒展宸,战功赫赫的威武将军,只因为一个承诺,三十岁还未婚配,却没有想到,女子已经嫁做他人妇。“我会一直等你,等你休了你的相公!”本文一对一,男主情深似海。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不交作业之七十二般变化(好看系列)

    不交作业之七十二般变化(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