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30

第30章 人生篇——活着究竟为什么(1)

人生的内涵

人生究竟是什么?人与人是有差别的个体,因此,个人的人生内容也千差万别。但是人生过程中哪些是人共有的内容?无论贵贱贫富,人都有一些无法回避的相同人生内容。

一、逝者如斯

据说,孔子去郊游,他站在桥上,看到下面的流水说:“过去的一切就像这下面的流水一样,白天晚上都在流。”

这两句话的文学气息非常重,又最富于哲学意味。佛家也说过水,按照佛学的分析,人的心理就和流水一样,如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永远在流,真的吗?错了。等于看到电灯光,说它一直亮着,也错了。当我们看到一个浪头的时候,事实上这个浪头已经过去了,是接上来的另一个新浪头,当在看到这新的第二个浪头时,它又已经过去了。灯光也是一样,当我们刚一打开开关时,所发出的光波已经消失了。

1小时乃至1分钟前坐在这里的我,包括我的思想、感觉、年龄、身体,与此刻坐在这里的我,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变化了。所以“今我非故我”,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前1分钟的我了,都过去了,像流水一样不断地向前去。

所谓“江水东流去不回”,历史永远不会回头,时间永远不会回头。人生永远像浪头一样,一波又一波地过去了,要想拉回来是做不到的。我们也许都知道《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故事。她弱不禁风地把落花收回来,然后葬下去,情调非常美,她还作了首好文章——《葬花词》,其中有句名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清代文人龚定庵的诗就比林黛玉高明乐观得多,他的诗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但是,不管是林黛玉还是龚定庵都是从悲观的角度来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态度来说这句话,他是从另一面,用积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涌进。

人生就像流水一样,所以孔子站在上流告诉学生们:“注意呀!你们看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面去!向前面去!而且是昼夜不停地向前去。”

他这话的意义,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易经》乾卦的卦辞。乾代表了天,中国文化是乾代表了天体,现在的名词就是宇宙。《周易》就是周文王的思想,是孔子所效法的。

人生也是这样,要不断求进步。静是缓慢的动态,没有真正绝对的静。譬如人坐在椅子上好像很静,其实并不静,身上的血液正在分秒不停地循环,各个器官也都各司其职地工作着。

“天行健”是永远强健地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教我们效法宇宙一样,即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要效法水不断前进,也就是儒家经典《大学》一书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人的思想、观念,都要不断地进步。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所以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包括各方面很多意义,可以说孔子的哲学,尤其人生哲学的精华,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中,它可以从消极的、积极的各方面看,看宇宙、看人生、看一切。

总之,历史是不能停留的,时代是向前迈进的。历史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关键在于我们用积极还是悲观的态度去看待。

二、不期而遇的狼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在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幽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看才发现原来是人的白骨。旅人正在疑惑思考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声,一只狼随之紧逼而来。看到这只狼,旅人顿时了解白骨的来由,拔腿就跑。但他慌不择路,竟跑到一座断崖绝壁的顶上。在毫无办法之中,旅人看见断崖下方有一个小平台,并且发现旁边正好垂下一条藤蔓到平台上。于是,旅人毫不犹豫地抓着藤蔓爬下去,可谓九死一生。然而这只狼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逃离,可以想象到它是如何懊恼地在崖上转圈。

“谢天谢地啊!”旅人松了一口气,“幸亏这藤蔓的庇荫,终于救了宝贵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是波涛汹涌深不可测的深海,恶浪澎湃着,而且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正张开大口等待着他坠落。

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处出现了两只白色和黑色的松鼠,正在交互地开始咬着藤蔓。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松鼠,可是松鼠一点也没有逃开的样子。而且每当摇动一次藤蔓时,便有水滴从上面落下来,这是从枝上筑窝的蜜蜂巢里所滴下的蜂蜜。由于蜂蜜太甜了,旅人甚至完全忘记了他现在正处于危险万分的恐怖境地。

这是一个经典故事。这个故事指出,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所有人类的“人生之实相”,即人生孤独、寂寞、惊险、无常和必死。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析它们:

旅人

这旅人即是指人自己。

荒野

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人生寂寞的譬喻。人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人而在进行人生之旅了。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你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间来呢?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

秋天的黄昏是人生孤寂的譬喻。为何人的一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为任何人都是孤独的旅行者。虽说有亲属、家族、朋友,但并没有可以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可以互相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而生活下去。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

白骨

路边的白骨是人生的旅途中,家族、亲属、朋友等的死亡。你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那时你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你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饥饿的狼所譬喻的即是人自己的死亡。在此世间存在的一切之物都是无常的,故人非死不可。死对人是最恐怖的事,所以用恐怖的狼作譬喻。现在这狼猛然地向你逼来。但由于你以为这是非常恐怖的事实,所以平时不想去思考它。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死必然会来到的,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唯有与死正面对决,而获得解决,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因此佛教才提到死的事。作为旅人的人们,本能地从死逃开,一旦有病就到医院,或以药物来跟死亡搏斗——但仍然是逃不掉的界限。

平台

接着你攀到崖下的平台上,平台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那样有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你现在能握着金银、财产、名誉、地位等而含笑迎接死亡吗?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因此笑对死亡是不可能的。人生是梦!

藤蔓

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以为还有20年、30年的寿命可依恃,但即使认为“还有10年、20年可活着”,到底有多长寿命呢?想想看便知:已过去的10年、20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如幻般地消逝了。你从今以后的10年、20年也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便会过去。

松鼠

不断咬啃着藤蔓的白松鼠和黑松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松鼠和晚上的黑松鼠交替地在缩短你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即使节日、假日也都一刻不停地在咬啃着你的生命。因此最后藤蔓必定被咬断,这便是“死”。

深海

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堕入此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一件事情便称为“后生大事”,一堕地狱八万劫。

毒龙

产生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这三条毒龙即指你心中的贪欲、嗔怒、愚痴之恐怖的心。由于贪欲之故,不知做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由于嗔怒之故,在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亲戚、朋友、他人“愿他快死”等的心杀之罪。由于愚痴之故,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妒嫉之罪。佛教讲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坠入。作为旅人的你,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所以佛教教人做后生大事。

蜂蜜

蜂蜜是指人的五欲:食欲、财欲、色欲、名誉欲、睡眠欲。一天之中,你不断所想的,继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然而不断地舔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坠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你能否定你不是这个旅人吗?上述故事在此开示你的真实之相,也就是“后生一大事”,一刻一刻地逼近着。并且向人们说明解决之道。

三、苦海无边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都是对人生忧患和现实苦难的回应,都力图通过对忧患和苦难原因的探究,通过对人生和社会本象的把握,来为被焦虑所煎熬的众生指点迷津,提供一条通往极乐世界的途径。而其中佛教对现实苦难的反应尤为敏感,对人生忧患的体味尤为深切,因而佛教智慧所蕴含的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超越,最初就是由苦而体察到人生和社会的本相,即苦海无边。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做迦毗罗卫国王子的时候,本来无忧无虑,充满欢乐。有一天他出城游玩,看见农夫在烈日烤灼下耕着地,满身泥污,汗流浃背,辛苦万分。而耕牛更惨,勒着绳套,拖着耕犁,本来已很吃力,农夫的鞭子偏还不断往它身上抽打,鞭到皮破血流。犁头划过之处,许多虫仔被翻出土面,引来天上飞鸟啄食。看着这一幕生存斗争的悲剧,释迦牟尼心中产生了疑惑,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吗?

又有一天,释迦牟尼出王宫,看到一个老年人,牙齿脱落,头发稀疏,皮肤枯黑,四肢无力,行走艰难,便问驾车的人这是怎么回事。驾车人告诉他,这是人老的状态,凡人都要走到这一步的。释迦牟尼心想:我将来也要老吗?心中便觉得闷闷不乐。时隔不久,释迦牟尼又遇见一个病人,羸弱枯瘦,辗转呻吟,痛苦不堪。更让他触目惊心的是,他见到两支送葬的队伍,抬着死尸,人们散发捶胸,悲咽号叫,这一情景使他非常不安,难道这就是人生的归宿?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和内心的震撼,释迦牟尼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开始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和摆脱苦难的出路。他离家出走,放弃富贵荣华的生活去追寻人生幸福的真理,但几年过去后仍一无所获。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日夜不歇,凝神聚思,终于豁然醒悟:人生犹如一个无边无际的苦海,苦海无边,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对人生具体苦相的划分,佛家有三苦、八苦之说。最通常的提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苦,这八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生苦,指的是人出生和生存的痛苦。人的出生,要经历十月怀胎,胎儿居住在窄小的子宫内,犹如关在黑暗的地狱里,饱受挤压之苦,胎儿位处肠脏膀胱边,深受脓血屎溺熏蒸之苦;婴儿初生之际,肌肤幼嫩,寒风触身,犹如刀刮;长大之后,人的贫富贵贱,强弱美丑,种种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和主观条件,都可以使人产生生存的痛苦。

老苦,说的是人至老年,“头白齿落,五官失灵”,神智昏暗,肌肉萎缩,四肢乏力,生命不长,死亡将至,实在令人痛苦。

病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因为“四大不调”而引起的,如“地大”不调,身体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虚浮肿胖,“火大”不调,人遍体蒸热高烧;“风大”不调,浑身性躁不安。总之,人的身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会受到病痛困扰。心病则是因为受到生活中的各种逼迫而产生的焦虑烦恼和各种忧思悲伤,也使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死苦,说的是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人的生命无常,寿尽终有一死,但更痛苦的是,人还会因各种意外事故而夭折,如因疾病缠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灵极度痛苦而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会苦,说的是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乃至憎恶、仇恨的人,都想离这些人远远的,永远不要见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愿意看到的人却往往会遇见,使人内心极不舒服,这就叫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怨憎会苦相反,指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希望常相聚,时时亲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头来却终不免是离多聚少。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是说人心充满欲求,充满向往,迷恋和追求一切美好迷人的东西。但人的企盼常常落空,追求常常失败,愿望常常难以实现,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蕴苦,是指由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五蕴”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各种痛苦。所以“五蕴苦”,说的其实是各种痛苦的总汇。

佛家的八苦之说,可谓集人生苦痛之大成。既有生理之痛,又有心理之苦;既有欲求不能满足的伤心,又有欲避不能的无奈。以此观照人生,则人生不啻为一苦难的历程,人的生命是苦,人的生存也是苦。

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又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痛苦感受,都有过因环境逼迫或希望落空所产生的焦虑与烦恼。但问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同时体验过快乐,享受过即使是瞬间的无忧无虑。正因为人生也有欢乐,也有辉煌,人们才痴迷于对欢乐和辉煌的追求,才虽身心处于痛苦境况,却仍念念不忘执著于对人生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可见,人生并非绝对的没有现象意义上的幸福与欢乐,但在佛家看来,那是偶然的、变动不居的、虚幻的,芸芸众生之所以找不到解脱痛苦和消除烦恼的最终出路,之所以在一次次人生追求中失败而执迷不悟,就在于没有明白苦才是真实的恒在。因此,佛家讲人生一切皆苦,是对人生从根本上作出的价值判断,是从其必然性、真实性意义上来讲的,是为了强调人生所充满的逼迫性。人生的逼迫性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绝不会因个人条件或社会环境、历史时代的改变而消除,这是佛家对人生真谛的哲学颖悟。

同类推荐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热门推荐
  • 纯念

    纯念

    花季雨季,她年华正茂,他青涩胆怯,朦朦胧胧中,那看似不真实的爱情,谁来书写结局……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本书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写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通过一个阴差阳错的偶在机会互相换了位置,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成了王子。贫儿汤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爱德华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和嘲讽。在好人霍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历了重重劫难,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最后终于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阴阳眼与鬼道专家

    阴阳眼与鬼道专家

    孔子飘来:老子曰,看文就得讲礼貌。老子飘来:NO,NO孔子曰的不对,不但要讲礼貌,还要有点表示。恶魔曰:鸡蛋就别送我了,我家里很多……
  •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共十一章,分别叙述了超市经营知识入门、超市业改革与发展趋势、超市开业分析、超市选址策略、超市开店流程、投资收益分析等内容。
  • 重生古代做村姑

    重生古代做村姑

    一朝穿越到了古代不知名的村庄,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家徒四壁,只有一对任劳任怨的的父母,极品的爷爷奶奶大伯叔叔,认为自己的就是他们的他们的还是他们的,家人每天吃不饱,哥哥弟弟瘦的像非洲难民,我这个穿越者更是闷头干活,几乎不说话村里人都以为是小哑巴,怎么能这样,我要带领全家致富,撇开这些个极品亲戚。我这个穿越女一会儿买菜单,一会儿折腾板蓝根,一会儿盖新房,一会儿倒腾家具,银子赚了不老少,就是差个听话的相公。(一)感情篇那个死瘸子越靠越近,我的心跳越来越快了,我不是自己发誓要找到呆子,说清楚了,自己不能对别人动心的吗,怎么心脏不受控制的扑通扑通的啊。我不会是爱上这个瘸子吧,带着个面具,一天都不会说一句话,我喜欢他什么啊。什么,那个呆子跟这个瘸子就是一个人,凭什么这么欺骗自己啊,自己可是心心念念的都是呆子,他又不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什么,他就是要自己取代呆子在我心中的地位,摸摸他的脑袋,是不是发高烧傻掉了啊,呆子不就是他,他不就是呆子。“我一直都知道你想念呆子,可是你们之间根本就不是爱情,你只是感动呆子舍身救了你,我现在是瘸子了没有自信这样的我,你也喜欢。”“那你觉得我不喜欢你,那干嘛还要出来啊,让我一直挣扎着要跟你怎么对得起舍身为我的呆子啊。”我泪流满面。“那我不是等到了吗?”呆子很开心,我终于不管不顾想跟着他了。“那你现在不是还是瘸子吗,难道你现在就有信心了?”我不懂,固执的抬头一定要问清楚。“现在也没有信心。”呆子低下了头。“那你就给我滚。”真是气死人啊。(二)婚姻篇等了很久终于等到成亲这一天了。“那个我们能不能只拜堂,不宴客啊。”呆子小心翼翼的看着我。“怎么我就这么见不得光。”为啥我的爱情之路走得这样辛苦啊,现在终于修成正果了,居然不想给我正名。“不是,那个我想客人太多的话,闲话就多,笑话你嫁了个瘸子。”这个婚没法结,带着肚子里的小包子走了,吃掉我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啊。(三)小包子“娘,爹是我的夫君,你再去重新找一个。”“你爹是我的,要找是你去找。”“谁说的,爹答应我他会娶我的。”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哪哪都有小三来,现在可好这个小三还是我生的,怎么办啊
  • 绝世邪妃

    绝世邪妃

    她,21世纪古武世家家主,手段狠辣,冷酷无情。她,盛元王朝将军府大小姐,花痴愚昧,受世人朝笑。胆小懦弱,人人可欺。一场阴谋灵魂互换,当她成了她,一次华丽的蜕变,该是何等的风华绝代,惊艳四方.他,倾城之貌,惊世之姿,有战神之名,受世人景仰,也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嗜血狂魔。却一脸柔情的说:“女人,你是这世上唯一能温暖我心,也是我黑暗人生里的光明。不要离开我,不然我会毁掉整个世界,拉你一起下地狱.”当同样强悍,不可一世的两个人在这异世初遇擦出怎样的火花.当两人一起携手与共时,将在这幻天大陆谱写一段怎样的传奇.片段一:新郎满面红光的走进洞房,看见床上的人儿很是激动。倒满两杯交杯酒,拿起玉如意指尖颤抖,紧张的屏住呼吸慢慢挑开。看着红盖头下的人儿,面容顿时铁青,骨节分明的十指紧握成拳,咬牙切齿的怒吼:“该死的,南宫彤玥你死定了。”藏在屋顶的某女打了个寒颤,忍住心虚,挥了挥粉拳在心底说道:谁怕谁。一个用力屋顶塌陷“嘭”……**********片段二:烛火昏暗,满室暧昧。某男化身为狼,惊喜若狂,终于如愿以偿了。大手一挥,两人身上的衣衫散落一地,含情脉脉的诉说情话,情动之时……“玥儿。”某男面黑如墨,青筋隐动,委屈的叫着。“嗯。”某女脸色娇羞,一脸媚态,水眸疑惑的盯着某男。“为夫前世今生欠你太多,现在遭报应了。”紧紧的抱住某女,哀怨的说道。“魔障了?”“看吧!”修长的食指指着某女腰间,苦大仇深的盯着,像是要撕了般。“……”某女看去,也有些傻眼,这是——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