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500000040

第40章 追逐权力——手中有权好办事(1)

独霸军机揽大权

和珅对权力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就像他对金钱的欲望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和珅恨不得自己就是皇帝,掌握一切大权。所以,他不但不能容忍同僚中有人地位超过自己,而且总是尽量把所有的军政大权都攥在自己手中。到了乾隆后期,和珅几乎掌控了军机处所有重要的部门的权力,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独霸局面。

军机处开设于雍正六年,当时清政府正在努力平定新疆准噶尔的叛乱;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调用军需物资,成立了“军需房”,这一机构就是军机处的前身。叛乱平定后,觉得军需房在作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保留下来成了军机处。这其实也是中国历史的传统,封建帝王为了更好地集中权力,与以宰相为首的官僚体系争夺统治权,总会在靠近内宫的地方设立一个由自己负责的机构,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随着这一机构逐渐成形,又会渐渐成为官僚体系的一部分,成为朝中大臣争权夺利的新的斗争场所。皇帝不得不重新设立新的机构……如此循环往复,没有终止,这是高度专制无法跨越的历史循环。

清制没有宰相,把权力分到了六部,然而雍正设立的军机处实际上行使了宰相的职责,掌管几乎国家的全部重大事务,相当于直接为皇帝处理军国大事,是皇帝的替身,由此可见军机处在清朝的行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和珅从乾隆四十年到嘉庆四年的二十多年里,担任军机大臣长达二十三年之久,以军机大臣兼步军统领达二十二年,以军机木臣、步军统领兼户部尚书达十五年之久,就连嘉庆帝也说过:“和珅揽权专政……盖由和珅以军机大臣兼御前大臣,事权过重,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在这期间,军机处实际上只有和珅一手掌握大权。就算偶尔有一两个敢违背他的意图,和珅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打击。可以说,和珅在军机处顺风顺水、一片祥和,但却难掩其黑幕下的罪恶。同时任军机大臣的王杰,就是被和珅排挤的一例。

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进士。后得乾隆赏识,一生中历任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左都御吏、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要职。王杰任职军机处大臣期间,正是和珅风头正盛、皇帝最为宠信的时候。《清史稿》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当时,和珅“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和珅一直想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专宠而独霸军机处,从而实现自己的权力之梦。但总是无法撼动王杰,而王杰因为乾隆的喜欢,总是处处与他作对。这样一来,和珅总是不能得逞,情急之下,他竟然想出了一个无耻的计策。

事情时这样的,王杰虽然做过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位,但是身体却保养的很好,皮肤相当娇嫩。一天王杰正在军机处内值班,和珅瞅准机会特意赶来。趁着王杰独自一个人坐在炕边,就“色迷迷”地凑过去握住王杰的手,一边抚摸一边说:“王大人真是善于养生啊!皮肤竟然保养的这般细腻,真是羡煞那些不曾出门的姑娘媳妇啊!”和珅边说边继续抚摸。王杰见和珅讲出这些不堪人耳的话,心中早就不悦,及至后来,和珅竟然欲行非礼,王杰拼命挣扎,终于逃出军机处。

王杰本来就是一个的进士,脸皮薄,哪里受过这等奇耻大辱?王杰回到家越想越气,最后差点儿没喘过气来。他觉得已经无法在军机处呆下去了,可是又无法向别人启齿,最终只好在嘉庆元年(1796年)以自己的脚伤未愈为借口,告老回乡了。直到四年后嘉庆帝亲政,和珅已被查抄问罪之后,王杰才重新入主军机处。

军机处少了一个心腹大患,和珅在军机处就更加无法无天了。认为整个大清除了老眼昏花的乾隆对自己有些制约作用外,其余都构不成威胁。到后来,和珅甚至要同嘉庆帝在乾隆面前“争风吃醋”,真是脑袋不好使了,这种行为是犯嘉庆大忌的,难怪最后被赐死了。

不仅如此,他还牢牢控制着全国官员的考核和任命大权。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体系中,一直就有一套完善的选拔考察官员的制度,由吏部下属的“考功司”主持,分为“京察”和“大计”两种。“京察”针对的是在京为官的官员,而“大计”则是针对地方官员设立的考查制度。考查选拔官员向来是行政权力中最重要的杈力,可以通过官员的任免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击异已。和珅就是凭着自己多年的这种苦心经营,才得以稳居宝座。这一权力在和珅任吏部尚书时由他牢牢把持。后来,嘉庆登基,就任命刘墉为吏部尚书,把和珅的权力硬生生夺走了。

而刘墉对嘉庆忠心耿耿,为官正直,不免对和珅有所威胁。和珅大权旁落,其中自己任上做的那些龌龊事难免被刘墉发现,于是和珅就想把选官权从吏部转移到自已操纵的军机处,主要是保证大权不能握在嘉庆和刘墉手中。于是,和珅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说:“自太上皇禅位,皇上亲政以来,天下安定,未有什么大的乱局,值此之际,更应该肃清吏治,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国家政策的体现,法令的申张严明,全系于官员身上,所以,对官员的考察选拔实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奴才认为,单是考功司已不足以担此重任,这样的大事应该交给军机处,由众位大臣共同办理,吏部可以行辅助军机处之责。”

和珅同时呈了一份给乾隆和嘉庆,所以嘉庆帝立刻明白了和珅的意图,但是由于自己力量太过弱小,有时甚至尚不能自保,更别提别人了,自己现在只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军国大权一直操纵在乾隆手中,他只能据理力争,希望说服乾隆不要随意更改:“按照大清的体制,铨选官吏一向由吏部考功司主持,大学士同察,朕以为考功司多年经办此事,对官员状态清楚了解且经验丰富,而且吏部尚书大学士刘墉办事干练、清正廉明,定能禀公而断,不至于出什么纰漏。”

乾隆真是左右为难,一边是自己的宠臣和珅,一边是自己的儿皇帝,他决定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和珅趁机背着嘉庆向乾隆进谗言:“太上皇,皇上此举是为了能掌握铨选天下官员的权力,好选择任用对他忠诚的官员,扩大自己的权势。”

和珅不愧跟随了乾隆多年,连乾隆的忌讳等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这几句话恰好说到了乾隆的痛处,乾隆担心的就是自己退位归政后大权旁落。听和珅这么一说,立刻决定选官权交由军机处处理,吏部只是从旁协助。

和珅不可思议地在君臣大权争夺战中获胜,声望之高更是一时难有匹敌者,心里禁不住飘飘然起来。殊不知物极必反,当他越来越紧地把权力收拢过来的时候,大权却开始渐渐从他身边散去,就如同慢慢溪水的指一样。

朝廷财政尽掌握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和珅人生旅途上的一个幸运年份。三月,和珅还在云南办案没有结束,他的太岳父英廉就补用汉大学士缺,而其户部尚书的缺就由和珅补授。由于户部是掌管天下一切户籍财经。乾隆帝下令赶快返回北京,和珅未回京赴任前,户部的事务仍由英廉管理,这对和珅来说是个积极信号;这还不算,四月份,乾隆帝亲赐和珅长子名为丰绅殷德,并指为自己最疼爱的固伦和孝公主的额驸,赏戴双眼花翎,待成年后再派结发大臣举行指婚礼。和珅没多久还补授永贵所遗镶蓝旗满洲都统员缺。六月,又兼任满洲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乾隆帝这一连贯的政治动作是在向朝廷内外释放一种强烈信号,和珅已经完全赢得了他的信任,从此将跨入朝廷要员的行列。乾隆将清政府的财政大权委托与他,并愿意与和珅结成儿女亲家,建立一种特殊的君臣关系,使和珅成为大清国帝最亲近的大臣,无疑是对和珅的最大肯定和奖赏。

户部尚书可以说是大清国的财政大臣,和珅之前户部事务一直由他的太岳父英廉主持,皇帝的内侄、大学士傅恒的儿子福康安以及和珅负责具体事务。后来太岳父英廉升为大学士,户部事务即由和珅全权处理了。这其中必定有英廉在其中保举,和珅才得以迅速坐稳这个位子,但有一点也要承认:和珅自身也是有一定能耐的,否则他也不可能长期担任这一职务,甚至在后来升任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务的情况下,也没有离开户部尚书这一职务,如果和珅真的没有一点儿管理才能和真本事,估计乾隆帝也不可能放心大胆地把权力交给他。

和珅接任户部尚书一职务后正好赶上乾隆的七十大寿,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风风光光地操办了当年八月乾隆帝的七十万寿庆典,获得了乾隆的首肯。

人生七十古来稀,志得意满、统治大清国巳经四十五年的乾隆帝,自然希望这次庆典大办一番,以显示自己统治下“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他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花费国家财政,避免损害了自己爱民恤民的仁慈君主形象。

这件事听起来前后矛盾——哪有不花钱就能办起大场面的事?可是和珅做到了,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朝中和各地官员身上搜罗钱财罢了。和珅在云南就已经知道自己是户部尚书了,所以当时他就开始考虑这件事,回京后就忙不迭地张罗开了。

他不断给各地官员和富商,特别是一向富有的盐政、盐商们打招呼,对他们又是威胁又是哄骗,目的是让他们打着孝敬皇帝的名义出钱。有关这次庆典的具体情况,官书中记载不多,也不够具体。但我们可以从史书中关于整修工程中窥见当时花费之巨。朝鲜使臣就曾这样记载:“皇城内楼台之穷极华丽,不可殚数。而以臣等所见言之,则宫城内紫禁城之间有太液池,环池左右前后,寺院佛塔横亘莲络,殆至眩目……直隶保定府长芦隘甲’即各省富商辏集之所。众商预输苏杭间彩缎与奇玩,路旁结棚如物形,或楼台状,穷极眩采,横亘数十里”。以至于使者感叹说:“为游观之娱,役民兴作如此,而以帑储厚给工费,故民不为怨云”。

乾隆帝的七十万寿庆典,和珅既是乾隆帝的宠信之臣,也是他的亲家,还是刚刚履新的户部尚书,所以他除了竭力张罗好这一活动外,也精心准备了一尊很大的金佛作为礼物。朝鲜使臣在见闻中提到:“京城内有佛铺子,互相卖买。朝臣有此作为贡献/徨帝亦以赏赐贵臣。于秋节晨朝,有进贡覆黄帕架子,盛以金佛一座,长可数尺许,舁人阙中,闻是户部尚书和珅所献。”

通过成功筹办乾隆帝的七十万寿庆典,和珅与乾隆帝的关系更加密切。同年十月,和珅被派充四库馆正总裁,仍兼署理藩院尚书事务。换句话说,和珅不仅仅掌控了清朝的财政大权,而且开始向文化事业和民族事务转型,真正成了一个“复合型”人才,地位也更为显要。朝鲜使臣的记载中就有:“兵部尚书福隆安、户部尚书和珅,贵幸用事。阁老阿桂之属,充位而已。”并特别提到和珅:“为人狡黠,善于奉迎。年方三十一,为户部尚书、九门提督。而以最所钟爱之六岁皇女定婚于其子。性又阴毒,少有嫌隙,必致中伤,人皆侧目。”

从此,和珅开始走上了长达二十几年的把持财政大权之路,直到被嘉庆抄家赐死。

把持教育和考试

和珅的触角伸得很广,他甚至还控制国家的教育和考试的权力。先后担任教习庶吉士、经筵讲官、翰林院章院学士等职务。他利用这一便利,控制了部分官吏的遴选权。

乾隆六十年(1796年)会试,左都御史窦光鼐任主考官。发榜时,人们发现,第一、第二名竟然是浙江举人王以晤、王以衔兄弟二人。而窦光鼐任浙江学政多年,和珅认为一定是他偏爱自己的门生,在考试时做了手脚,要不然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于是恳请乾隆帝派纪晓岚和他一起进行复试,并借机“兴大狱以倾窦,复试日,使卫士环列稽察之”,复查的结果是,王以浯以试卷“疵累甚多”除名,王以衔得以参加殿试。后来,皇帝御览的十本殿试卷子中,王以衔仍高居第一名!

乾隆感到很奇怪,就连和珅与诸大臣夜面面相觑,于是上奏说:“此次阅卷诸臣皆秉公认真,并无亦无私弊,如有失当,何妨易置?”乾隆帝则说:“若此则彼之兄弟联名,或出偶然,科第高下,殆有命焉;非人意所能测也,何必易置!且既拆弥封而再易置,则转不公矣”。这也算是一种巧合吧,遂拍板定案,窦光鼐等人这才免除了革职或交部议处的厄运。

由于和珅经常主持会试和殿试,因而对乾隆的出题习惯已经了然于胸,往往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于是进行“押题”,往往一押就中。因此,和珅常常把押中的题目告诉给出钱的学子,因而考中者甚多。

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乾隆帝下令以江南儒生蒋衡所进自己整理过的《十三经》刻石于太学,并命和珅、王杰为总裁,以董诰、刘墉、金简、彭元瑞为副总裁,金士松、沈初、阮元、瑚图礼、那章成随同校勘。乾隆帝在上谕中称:

自汉唐宋以来,皆有不经之刻,所以考定圣贤经传,使文字同归于一是,嘉惠艺林,昭垂奕,甚盛典也。但历年久远,碑多残缺,即间有片石流传,如开成绍兴年间所刊,今尚存贮西安、杭州等府学者,亦均非全经完本。我朝文治光昌,崇儒重道。朕临御五十余年,稽古表章,孜孜不倦,前曾特命所司创建辟雍以光文教,并重排石鼓文,寿诸贞珉。而十三经虽有武英殿刊本,未经勒石,因恩以前蒋衡所进手书十三经,曾命内廷翰林详覆舛伪,茂弃懋勤殿以年,允宜刊之不版,列于太学,用垂永久。

这次刻石引发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主要负责此事的是和珅和彭元瑞,彭元瑞凭借功劳和贡献获得乾隆帝的肯定,并给予缎匹、笔墨的奖励,而同为负责人的和珅因为没有做什么具体的工作,没有得到任何奖励,和珅自从受宠以来,哪里受过这般“窝囊气”?就以“非天子不考文”为由攻击彭元瑞所作《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并令人作《考文提要举正》,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和珅,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乾隆对此并不认同。和珅还是咽不下这口气,竟派人将彭元瑞所改古字全部挖去。清朝的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卷四中对此有记载:

同类推荐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本书为傅溪鹏长篇小说章节包括邓小平博浪登山强身记、胡耀邦日行万步的故事、陈老总和小棋手、刘晓庆与她妈的妈妈等
热门推荐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女大学生蜕变记

    女大学生蜕变记

    都市贫民出生的我,大学刚毕业时,我的想法很单纯,只想找个能赚点钱保住自己生活费的工作,和自己心爱的人相伴一生。可是由于职场生活的残酷和无奈,让我在短短半年内经历了工作和感情的双重失败。从此,我改变了自己的追求目标。在妈妈的千方百计争取下,我终于有了一个认识“富二代”机会。我就借着这个机遇,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职场和商场上的规则,来实现自己的各个愿望,最终步入高端生活行列中。在这里,你可亲身体会普通大学生找工作的艰辛路;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职场里所有的勾心斗角;在这里,你可以明白打工者们削尖脑袋赚外快的行为。而所有这一切的起源都是因为“钱”。
  • 宝贝儿

    宝贝儿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梦醒了的人生

    梦醒了的人生

    本书主要内容讲:娜拉走后怎样;人生的足迹;著者自叙传略;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女吊;父亲的病;琐记;忽然想到;致萧军;藤野先生;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范爱农;杂忆;《呐喊》自序;《自选集》自序;通信;我和《语丝》的始终;妇女与儿童的发现;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对人生的沉思等等。
  • 嫡妻重生功略

    嫡妻重生功略

    她从棺材里醒来,他在一旁与人调情,她是爬出来,还是躺回去?翻身休夫,让皇帝来走秀……第一年,她捡了他回来。第二年,眉来眼去,奸情不断。第三年,他娶了她,夜夜缠绵。第四年,不辞而别,他弃她而去。第五年,她从棺材里醒来,他在一旁与人调情,她是爬出来,还是躺回去?第六年,她要翻身…她夸下海口:要皇上给我走秀。他说:我穿上比皇上更好看。她吡牙:你不穿更好看。···此文是刁蛮女和腹黑男相互调教的故事!**********[片段裁剪]雪晴好不容易推开头顶的木板,吃力地撑起身子,才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回头见灵牌上写着“亡妻雪晴”,原来那天杀的当她死了。坐了一阵,身上有了力气,刚想起身,听见有人走来,女子的嗔笑道:“她算是把位置给腾出来了,那我是不是可以……”接着男子轻笑,“还得再等等,怎么也得过了丧期。”雪晴脑袋‘嗡’地一声,蒙了。转眼间,脚步声已经到了门口。雪晴这才回过神,望了望身下棺材板,这是该爬出去,把这对奸夫淫妇捉个现场,还是躺回去,接着装死?***********雪晴拧着刚做的新衣裳,怎么看怎么好,扬言道:“我这么好的手艺,窝在这小地方,真是委屈了。”子容淡睨了她一眼,“妇道人家,还想去哪儿?”雪晴竖了眉,“妇道人家怎么了?你信不信,赶明我就让皇上给我走秀。”子容牙根一抽,挨了过来,“不用找皇上了,我穿着比他穿好看。”雪晴撑头看他,一本正经道:“你不穿,更好看。”
  • 萌娃当道:权少二度索婚

    萌娃当道:权少二度索婚

    他是不近女色的冷酷总裁,却对她百般温柔,千依百顺,万事上心。她是婚纱店的小小小职员,却是他两个孩子的妈。某天,他将她扑倒在床上正欲吃干抹净,突然从床底下蹦出两个活宝。他们二话不说扑在他的身上,就像两尾小树熊,欢脱得嘿嘿大笑。萌娃1号:“爹地,你跟妈咪在打架吗?我们也要加入。”萌娃2号:“可是……为什么打架要扒衣服呢?”萌娃1号:“你笨,这是大人独有的打架方式。”萌娃2号:“那……我们也扒掉爹地的衣服吧。”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庶女芳华

    庶女芳华

    穿越了,她没想到自己居然穿越在一个庶女身上,母亲因家道中落,良人悔婚,无奈之下做了良人的外室。父亲除了寄些银子对她们多年来不管不问。忽然有一天嫡母知晓了她们的存在,于是,母亲被人莫名其妙的毒杀,亲生弟弟被人毁容。这一切发生太快,让人措手不及。原本准备偏安一隅的自己,只得归来投入到这一场阴谋诡计当中…嫡母心狠手辣,你不是最恨我母亲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吗?那我就叫你低到尘埃里。叫父亲再不看你一眼。嫡姐蛇蝎,你不是最想嫁给皇子享受荣华富贵吗?我叫你只能嫁给你厌恶的纨绔子弟。无良父亲,你不是为了官运畅通,放弃母亲吗?我叫你后悔莫及。次生再无心愿,只想偏安一隅,一壶酒,一叶舟,了完此生。可是,那个皇子,你不要再发出那种声音打搅我好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