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挣一分是一分,这是温州人获得第一桶金的秘诀。正如香港古谷惠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雄在评价温州人的时候所说:“他们把普通的事、把小事做大,这是其他地方的人做不到的事情。要研究的是他们能把很小的事情做成全世界最大的事情。”
温州商人的“第一桶金”,不少是在上海掘得的。
1980年夏天,一个姓周的兽医出差到上海,办完事后,到福州路闲逛,突然发现街上许多人或拎着,或抱着大捆大捆的文件夹、财务册。他疑惑地走进文化用品商店,方知上海正在全面开展企业整顿,原有表格、账册要全部更新。当他知道单位从商店买回去的这些表格账册,还得自己加工编制时,顿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印制出适合各单位企业管理的表格、账册,利润不就滚滚而来?周医生连忙买下几份不同格式的表册,又购得一本《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他的家乡在温州苍南县金乡镇,是有名的穷乡。回家后,他埋头制作了一套包括财务、设备、档案、物资等14类企业管理的表格,将这上百种表格委托家乡一家印刷厂印刷,同时发动家人和亲友,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上提供的地址和单位名称,写信封,塞样张,寄订单。他发出8700封征订信,花了上千元,几乎是他多年积蓄的全部。在急切的盼望中,有1000多家上海企业寄来了订单。忙碌两个月,他售出了七万余本文件册、账册,净赚六万元。这六万元成了他创业资本。他买来了印刷机、切纸刀、装订机等设备,一家文教用品厂就这样成立起来了。1982年春天,他及时捕捉到上海开始评定“文明企业”的信息,便又来沪推销他独家生产的“文明企业验收台账系列产品”;1983年岁末,国家决定对工业企业评定“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等称号,他又抢先为上海企业升级提供系列用品。1992年,在国务院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条例下达前,他及时向上海国营企业送来了据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企业管理账册……如今,这家拥有500万元固定资产的温州金乡文教用品厂,一年的销售额已达数百万元。
1991年10月,上海浦东杨高路还十分偏僻,路两旁有一些企业库房。两个土头土脑的温州人陈氏兄弟,在这条路上“荡”了整整五天。随后,他们拎着蛇皮袋叩开了一个又一个单位的大门。陈氏兄弟抛出的“绣球”十分诱人,他们相中了这些单位闲置不用的房子,甚至是空地,打算用来改造成活动房式店面,以销售温州小商品。他们出资65万元取得经营管理权,上海合作伙伴以地皮投入,双方二八分成,上海方分二成,五年不变。次年春天,邓小平视察浦东,在杨高路上驻步。杨高路改造工程被列为上海重点工程。他们当时所选的偏僻地块很快变成了黄金地段,店铺的租金直线攀升,所改造的109间活动店面,以平均8000元一年的租金租出98间,还有11间年租金超过万元。四年间,他们净赚300万元。
温州人做生意,从来都是从小处着手,能挣一分是一分。
卖纽扣,每粒只赚1分钱,温州人就干;
做标签,每条只赚几分钱,温州人就干;
修鞋子,每双只赚2毛钱,温州人也干;
卖服装,每套只赚几元钱,温州人还干;
纽扣、标签、徽章、商标、印刷品……别人看来挣不了多少钱的生意,温州人都在做,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如今的温州,小商品做成了大市场。乐清柳市的五金电器市场,永嘉桥头的纽扣市场,苍南金乡的小商品市场等,都是温州人的财富聚宝盆。
温州人认为,不怕赚钱少,只怕赚不来,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挣钱,财富就会越积越多。“微利是图”是许多温州人取得第一桶金的方式。
有些人认为,做买卖就要做大买卖,对小生意不屑一顾,这种人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结果不仅做不成大生意,而且往往是一事无成。
事实上,生意不在大小,只在最终赚得的利润。小生意尽管赚得少,但是,投资少,风险小,薄利多销,积少成多,就能够赚到许多钱。大部分人都是白手起家的,尽管胸怀大志,但是缺乏资金、人际关系等资源,怎样才能找到赚得第一桶金的突破口呢?如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屑做,致富就根本不可能。
在美国纽约坚尼路经营手提袋的一位温州商人说,从小本生意做起,是我们温州人经营的特色,也是成功经营的快捷方式与保证。
青岛玉环灯具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可福则说:“做生意要从小处着手,钱要一分一分地赚,这是我们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在青岛成功的奥秘。”
以小搏大是温州人深深懂得的一个道理。乐清白石鞋底生产基地,永嘉黄田鞋饰生产基地,河通桥鞋料市场都聚集着喜欢做小商品的温州人,正是这些小商品造就了大市场。
南京人尤凤英在温州“取经”时,给温州金泰市场一位老板“打工”半天,她发现那位老板不仅做几千元的批发生意,几块钱的业务也不放过,而且给顾客的仍然是批发价。老板认为,小生意虽然赚钱少,但总比没钱赚好。尤凤英感慨地说,她以前也做过小商品的批发生意,对前去批发的“大主顾”很热情,而对那些只想“淘货”的顾客就爱理不理,那时心里想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大老远进来的货,以很低的价格卖出一件两件太不值得了。现在想通了,大生意其实不就是一笔一笔的小生意组成的嘛。与其坐着等大生意上门,不如每笔小生意都做。
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致化,越来越专业化。一件商品往往不可能是一个生产厂家制作而成,而是由许多厂家合作生产而成,因此,生产厂家往往成为产品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利润越来越微薄。面对这种情况,经商时越来越多地要执行薄利多销的策略,做消费者真正需要、常用的商品。只要有市场,微薄的利润照样可以积累起巨大的财富。
温州人的致富经:做生意的目的是赚钱,只要能赚到钱的机会温州人都不会放弃。做生意也如其他任何事一样,从小做起,把小生意做好了仍然可以赚大钱,做大生意也需要从小生意干起。能挣一分是一分,绝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温州人赚钱很执著
人人都想赚钱。温商更是如此。然而,温商明白,光想是没有用的,钱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必须要有非成为有钱人不可的心理准备,执著于赚钱,竭尽所能动脑筋去想怎样才能赚到钱,然后采取行动,迈出赚钱的第一步。
赚钱没有捷径,最踏实、最牢靠的方法就是先从自己能做的工作做起,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把钱积存起来,再扩展自己的事业。
要存钱,就不能讲究面子。有句话说“人因三缺而存钱:哪三缺?缺义理,缺人情,缺应酬。有了这三缺,或许别人会说是小气鬼,不会做人。可是,钱就是这样积攒起来的。为了自己今后的事业,眼前的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曾有一位精明的温州青年,就是位理财的高手,他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一个人从25岁起每年存下1400元钱,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是容易做到的。然后将这钱用于股票与房地产的投资,正常情况下,每年获得20%的投资回报。如此坚持40年,他能积累多少财富呢?
这道题难倒过不少人。通常的回答是最终财富的金额为20万到80万之间。但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复利的公式,得出的数字是惊人的。到底是多少呢?你先坐稳了:一千零一十八万一千元!一个众人不敢想象的数字!这个神奇的数字表明,如果依具这种方式投资,等这人到了65岁时,就能成为一位千万富翁。
为了赚钱,为了攒钱,温州人的这种执著的精神的确让人佩服。更多的时候他们的执著表现在经商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他们都能坚强面对,不言放弃,直到成功。
现任兰州安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徐启熙是来兰州创业较早的温商之一,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徐启熙从印刷行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经营状况并不是很理想,这对于年轻气盛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挫折。这之后徐启熙回到老家办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壮大之后,他重新回到兰州,准备东山再起。
可就在徐启熙准备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大干一场的时候,困难和挫折又再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1995年,已经小有成就的徐启熙遇到了资金难以回笼的困难,近80万元的资金难以收回,这时他的打击相当之大,徐启熙几乎到了身无分文的绝境。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徐启熙这样说。凭借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他开始在兰州东山再起。刚回到兰州,徐启熙先是尝试着经营皮包生意。后来,有着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他开始觉察到通讯行业及其附带行业所拥有的广阔市场。于是,徐启熙开始涉足到了一个当时看来是全新的行业。起先是做手机的电池、手机皮套等小型的经营,在经过一段时间对市场的重新定位和自我壮大之后,1997年11月,徐启熙开始经营手机店——安通通讯。安通通讯是在本行业内第一个投入大量资金去进行户告宣传的企业,也是本行业中规模较大、服务质量较好的一家公司。当时的他曾经自信地打出过“拒绝水货”的宣传口号,并且确实如此去做了。从零售到批发,从一家店到几家店,徐启熙这样讲:“我们的经营模式是以小带大,多做小店,多做连锁店,不做大店,以这样的模式来降低我们自己的风险。因为小连锁店式的经营风险小,几乎是零风险的发展模式。”
现在,徐启熙已经注册了两家公司,拥有多家经营店。无疑,今天的徐启熙已经证明这种独特经营思维是成功的。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成功商人所应该具备的条件:自信、执著和长远的眼光。
商场如战场,没有常胜将军,谁都难免经历失败。面对一次次失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认准自己的目标继续奋斗,一直坚持到成功那天的。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许多人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最终选择了放弃。他们是被自己软弱的意志彻底地扼杀了,其实他们离成功也许只差一步。
温商就属于意志坚定、不怕失败和挫折的一类人,其中荣登中国首家排行榜的亿万富翁鲁冠球就是著名的一位。
万向总裁鲁冠球儿时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在上海一家药厂上班,收入徽薄,他和毋亲在贫苦的农村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沉重的生活负担,鲁冠球回家种地,过起了普通的农民生活。十四五岁本来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告别学校的鲁冠球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但他的内心很痛苦。鲁冠球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
鲁冠球明白,靠种庄稼永远无法摆脱目前的困难,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于是,他决定离开浙江农村去上海闯荡,想让父亲帮忙找些事做。但父亲非但没有给他找到工作,自己也很快退休回了老家。鲁冠球感到很失望。怎么办呢?路毕竟要走下去啊,还回到那几亩稻田里?不!他一定要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后来,经人帮忙,鲁冠球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此后,鲁冠球就干起了铁匠。打铁是非常辛苦的活,一个15岁的乡下孩子起早贪黑地跟着大师博抡铁锤,一天到晚大汗淋漓,而工钱却少得可怜。鲁冠球却非常满足,他庆幸自己告别了修理地球的生活,有了一份不错的职业。然而,命运往往喜欢捉弄人,就在鲁冠球刚刚学成师满,有望晋升工人时,遇上了三年困难时期,企业、机关精简人员,他家在农村,自然被“下放”回家了。鲁冠球感到自己又一次陷入了失意的境地。他知道,他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
鲁冠球的三年铁业社学徒生活使他时机械设备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那是一种用劳动的汗水凝成的情感。当时宁国乡的农民要走上七八里地到集上磨米面,鲁冠球也不例外。久而久之他竟然情不自禁地对轧面机、碾米机“一见钟情”。而且他发现,乡亲们磨米面要跑的路太远了,很不方便,如果在本村办一个米面加工厂,一定很受欢迎,而且可以赚钱。如果自己能买机器,既省了磨面的钱,又省了乡亲们的工夫。亲友们得知鲁冠球的这一想法后,都很信任他,也很支持他,纷纷回家翻箱倒柜,勒紧裤腰带凑了3000元买了一台磨面机、一台碾米机,办起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但是,当时禁止私人经营,所以鲁冠球搞米面加工厂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上级政府就给了他“不务正业,办地下黑工厂”的罪名,立即派人查封。鲁冠球和乡亲们一面到处托人求情,一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连换了三个地方,最后还是在劫难逃,鲁冠球这条“资本主义尾巴”被揪住了,并且被狠狠地砍了一刀——加工厂被迫关闭,机器按原价1/3的价格拍卖。这样,鲁冠球负债累累,只能卖掉刚过世的祖父的三间房。此时,鲁冠球已经倾家荡产。
鲁冠球很长时间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日闭门不出。让他感到特别痛苦的不仅是这次商业实验本身的失败,而是由失败给家里带来的巨大压力,父毋用血汗换来的钱就这样化为了乌有。但是,鲁冠球没有消沉,没有埋怨命运,没有埋怨生活,而是重新挑起生命的重担,奋然前行,没过多久,鲁冠球又钻了“停产闹革命”的空子,在铁揪、镶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的年月,收了五个徒弟,挂了大队农机修配组的牌子,在童家塘小镇上开了个铁匠铺,为附近的村民打铁锹、镰刀,修自行车。以后,鲁冠球的农机修配组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机遇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1969年,宁国公社的领导找到了鲁冠球,要他接管“宁国公社农机修配厂”。这个农机修配厂其实是一个只有81平方米破厂房的烂摊子。很多人担心鲁冠球会陷进去难以自拔,但鲁冠球以其敏锐的观察力认定可以以此作为创业的起点。于是,鲁冠球就变卖了全部家当,把所有资金都投到了厂里。这个工厂前程未卜,鲁冠球把自己的命运完全押在了这个工厂上。
鲁冠球真正的成功是与万向节密不可分的。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器,因其可以在旋转的同时任意调转角度而得名。当鲁冠球开始接触万向节时,全国已有五十多家生产厂商,而且产品饱和,唯一有空间的市场是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一个企业想生产工艺复杂的进口汽车万向节,在许多人看来,无异于飞蛾扑火。而且,鲁冠球不惜丢掉七十多万元产值的其他产品,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万向节上,让许多人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