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万向节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当鲁冠球为刚刚问世不久的产品寻找销路时,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计划体制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一个出自乡镇企业的产品很难取得计划体制的帮助。万向节必须自己创天下,鲁冠球租了两辆汽车,满载万向节参加山东胶南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3万名客商,沿街的展销点,却没有鲁冠球的一席之地。3天过后,鲁冠球摸清了各路厂家的价格,毅然提出大降价的决定,市场顷刻之间发生了变化,鲁冠球站在了市场的最前面。今天,当我们重新市视这一决策时,不能不为鲁冠球过人的判断力和选择小厂走专业化的道路而拍案叫绝。
鲁冠球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1945年出生于浙江。1969年创办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这是万向集团的前身。1991年万向产值已经过亿。当年5月,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轰动一时。2006年万向投资金融、农业等领域。年营业收入计划超过260亿元。
成功的面前总是会有一些障碍,只有像鲁冠球一样能够克服困难走过去的人,才有资格品尝胜利的自豪和快乐。对此,两次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经济最有权力的女性的惠普公司董事长兼CEO卡莉·费奥利娜深有同感。她曾归纳出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的七大法则,其中之一是:“套句丘吉尔的话‘千万千万别放弃’多数伟大的胜利都发生在最后一局。”
精神造就了很多艺术家、很多科学家、很多医学权威……人们相信他们面对各种磨难能矢志不渝是因为他们热爱他们的事业。同样,对于温商来说,这种执著于经商,执著于赚钱的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是一笔真正的财富。
温州人的致富经:钱是活的东西,到处在飞,只是人们看不到。所以,必须采取一套相应的战略战术,把钱引诱到自己的身边。
第十四章 温州人认为金钱的价值是人为赋予的——坦诚地爱慕金钱,不辞劳苦地追求金钱
★创业的目的就是赚钱
强烈的赚钱欲望可能是温州人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一个温州人试图掩饰他们血液里始终兴奋着的发财欲望:不赚钱,毋宁死。
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我曾经穷过,我也富过,听我一句话,富比穷好。”
虽然大多数人头上并不承认“金钱至上”,甚至许多人还认为金钱是丑恶的,但事实上中国人都会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钱真好,而且非常重要,钱嘛,越多越好。现在已经没人会否认这一点了,每年都有那么多贪官污吏不俗为之身败名裂、乃至人头落地,可见这是强烈的共识。相应地,如何赚更多的钱就显得很重要了。
许多人在创业之前没有真切地感觉到“钱”的魔力,但随着一次次地碰壁,一次次地以钱开路、畅通无阻,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理解了钱的作用,认识到了钱的重要性。因此,总体而言。创业之人比其他人群更看重钱的作用。人们都知道巴菲特研究的是如何赚钱,而他时时刻刻关注的也是如何赚钱。有一年巴菲特到加州圣西米昂,参观报业大亨赫斯特豪宅,导游详细介绍了每道窗帘、梅张地毯、每件玩物花了多少钱买的,巴菲特截住导游的话说:“不要告诉我他的钱是怎么花的,告诉我他的钱是怎么赚的。”
只看到钱的人绝对不会成功,而看不到钱的人简直就是“傻瓜”。特别是对于刚创业的小老板,钱当然是辛辛苦苦地做老板的最根木动因。没有钱时的贫困,人穷志短的遭遇,有钱人的随心所欲都深深刺痛着他们的心。一心想当老板,一定要赚到钱的内心冲动使得千百万人前仆后继地走上老板路。
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就不忌讳对利润的追求,他说:“在做生意中,‘有利可图’很重要,换句话就是说对利益的选择很重要。我有个‘三不做’原则:自己不熟的不做、不赚钱的不做、自己做不好的也不做。”
无论老板境界多高,素质多高,在赚到钱之前都体现不出来,因为物质决定精神,如果没有充分的物质保证,即钱的保证,他就不会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老板,也根木不可能有比常人吏高的境界。所以当老板确定了自我实现的崇高目标,找到了生存支点,就需要金钱这一能最巨大的杠杆来使企业不断朝前发展。
一位商人出生在一个嘈杂的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爱好争斗、喝酒、吹牛和逃学。惟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种赚钱的眼光。他把一辆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整好,让同学们玩,然后每人收取半美分,他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
他初中毕业后,真的成为了一个商贩。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每一样他都做得得心应手。让他发迹的是一堆服装。这些服装来自日本,全是丝绸的,因为海轮运输当中遭遇风暴,结果有染料浸染了丝绸,数量足足有一吨之多。这些被污染的伙绸成了日木人头疼的东西,他们想处理掉,但却无人问津。想搬运到港口,扔进垃圾箱,又怕被环保部门处罚。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丝绸抛到大海中。
这位商人在港口的一个地下酒吧喝酒,这是他夜晚的乐园。那天他喝醉了,步履蹒跚地走到一位日本海员旁边时,海员正在说那些令人讨厌的丝绸。第二天,商人就来到海轮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把丝绸处理掉。”他没花任何代价拥有了这些被染料浸过的丝绸。他把这些丝绸做成了迷彩服一般的衣服、领带和相子,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他靠这些伙绸拥有了10万美元的财富。
现在他已不是商贩,而是一个商人了。有一次他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他找到地的土人,说他愿花10万美元买下来。土人拿了他的10万美元,心里嘲笑他真愚蠢,这样偏僻的地段,只有呆子才会这么干。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年后,市政府对外宣布在郊外建造环城公路,他的地皮升值了150多倍。城里的一位富豪找到他,甚至愿意出2000万美元购买他的土地,富豪想在这里建造一个别墅群。商人没有出卖他的地,他笑着告诉富豪:“我还想等等,因为我觉得它应该值更多。”
3年后,他的地皮值2400多万美元,他成为城里的一位新贵,可以像上层人一样出入高贵的场所了。他的同道们想知道他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甚至怀疑他和市政府的高级官员有来往,但结梁令他们很失望,商人没有一位在市政府任职的朋友。商人的发迹传奇好像是一个谜。
商人活了77岁,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消息,说他即将赴大堂,愿意给别人逝去的亲属带口信,撼则收费100美元。结果他赚了10万美元,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大,可能赚得还会更多些。他的遗嘱也十分特别,他让秘书再登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礼貌的绅士,愿意和一个有教养的女士同卧一块墓穴。结果,一位贵妇人愿意出资5万美元和他一起长眠。有一位资深的记者报道了他生命最后时刻的经商经历,他在文中感叹道,每年去世的人难以计数,但像他这样将执著的商业精神坚持到址后的人又有几个?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成为千万富翁。
上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虽然不是温州人,但温州人也一样地从不讳言对金钱地追求与热爱,”赚钱”是他们艰苦创业最根本的原因。而他们拥有财富之后继续拼搏的原因不一定是为了钱,但结果却是“赚了更多的钱”。总之,温州人清清白白做人,辛辛苦苦创业。勤勤恳恳赚钱,“商海无涯钱做舟”是他们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温州人的致富经:做一个生意人,一定要谨记“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的金钱本性,一定要悟透“爱钱如命、唯利是图”的从商真谛。生意之道就在于赚钱,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投资而获利。
★温州人能坦诚地面对金钱
温商深信此语:“路上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唯钱是求。”
《圣经》说:爱财是万恶之源。《佛经》上说:如梦幻虚影,如雾亦如电;一切有无法,当做如是观。儒家经典说:君子固穷,小人好利;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正是这些经典,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创富心一德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无人“乐财”。因此人们大多都羞于谈钱,耻于谈钱,不屑谈钱,看见那些对于金钱抱有过高热情的人,人们会不留情面地加以嘲讽甚至鞭笞。
温商并不这么看,尤其是在现今社会里。在温商眼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单单认为金钱是罪恶之源,不仅是过激的,而且否认了金钱只是人的工具这一事实一如果它罪恶,那么罪恶当归于不正当地谋取和使用金钱的人。这种人往往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喜爱金钱,明着附和人们痛斥金钱,其实一切谋取金钱的行为只不过是在暗中进行罢了。
在温商的思想观念里,经商、赚钱、做生意没有什么可耻的,是天经地义的事。温商始终相信:“路上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唯钱是求。”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代,经商、赚钱、做生意,这种观念在温商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即使是在“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温商也从未放弃过。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注重钱的“出处”,认为钱有“肮脏钱”和“干净钱”之分,规规矩矩、老老实实赚到的钱是“干净钱”,反之则是“肮脏钱”。但在温商看来,金钱只有“辛苦钱”和“便宜钱”之别,并没有,“干净”和“不干净”之分。当然,温商也不讳言金钱的消极功能,不否认许多人为了金钱会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违背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来。但是温商认为:用金钱堆积起来的现代文明,其福祉远大于弊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承认,现实生活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又万万不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定的财产:宽敞的房风、时髦的家具、现代化的电器、流行的服装、小轿车,等等,而这些都需要用钱去购买。人们的消费永无止境,当你拥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东西之后,你还想要得到新的更好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金钱是交换的手段,金钱就是力量,金钱虽然可以用于干坏事,但更重要的是用于干好事。
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金钱对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钱是有益的,它使人们能够从事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人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可以对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记住,钱不是坏东西。怀着富足自己并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愿望,怀着实现健康的人生价值的愿望去赚钱,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
温商认为,从天性上来说,名和利都是人类的至爱,因为这些表面的东西,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和满足个人欲中,不承认这一点是不行的。看着腰缠万贯的富翁,在嗤之以鼻之余,难道我们心里不羡慕吗?通过一番辛苦赚到了钱之后,我们表面淡然地接过它来,难道心里不激动吗?
在温商看来,金钱是一种手段而非命运的载体。
有一位演讲者在一个公众的场合演讲,为了证明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看得起自己,他拿起了50美元,高举过头顶。
“看,这是50美元,崭新的50美元,有谁想要。”结果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
然后,他把这张纸币在手里揉了揉,纸币变得皱巴巴的了,然后又问观众:“现在有人想要这50美元吗?”所有的人举起了手。
他把这张纸币放在地下,用脚狠狠地跟了几下,钱币已经变得又脏又烂了。他拿起钱来,又问:“现在还有人想要吗?”
结果还是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于是他说:“朋友们,钱在任何时候都是钱,它不会因为你揉了它,你把它踩烂,它的价值就会有任何变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里花出去。”
为什么那张钞票在那个演讲者的手里揉皱了,又被它踩脏弄破了,还是有人想要它呢?因为钞票就是钞票,钞票是没有高低贵贱的,它不会因为受到了什么“待遇”就有所差别,它的价值还是和以前一样,和其他等值的钞票一样。只要它们的价值一样,钞票就都是平等的,这就是温商的金钱观。
温商正是拥有这样的观念,所以他们总是不怕生意细微,即使连最小的生意也不会放过。在他们的经商历史上,温商喜欢把“金钱不问出处”这句话挂在嘴上,实际上是在教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必须处心积虑,必须巧捕商机,必须妙用手腕。
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有多少的标志,它本身不存在贵贱问题。温商的赚钱观念和我们的传统现念不一样,他们丝毫不认为拉二轮、扛麻袋就低贱,而当老板、做经理就高贵,钱在谁的口口袋都一样是钱,不会因为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就不是钱了。
因此温商在赚钱的时候,不会觉得钱是低贱或高贵的,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不好而感到自愧不如,他们在从事所谓的低贱的职业的时候,心态也表现得十分平和。
其实,温商的可贵之处也就在于:他们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金钱,以坦诚的态度爱慕金钱,不辞劳苦地公开追求金钱。这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商业氛围中的社会群落通过经验教训形成的传统认识,因为承认金钱也就等于承认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温州,若说起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敢于创富的人,大家都会提到人称“潘爷”的潘明虎。他自幼学得了一手编蒸笼的手艺,建国后在温州市街上开了一家蒸笼店。但不久由于搞“公私合营”,潘爷的创富之梦没做成,却由小老板降成了一名青年店员。但一颗创富的心是关不住的,为了补贴家用,利用业余时间,涛明虎还是要编蒸笼、编竹筛。他编出的蒸笼和竹筛光滑,又细又密,经久耐用,人们都喜欢买。只是由于时代的关系,他只能偷偷进行。
1962年,25岁的潘明虎由于再不想这样混日子,就不顾家人的反时,辞职下海做了一名个体劳动者。刚一开始,潘明虎从福建买回一些当时十分时髦的腈纶衫、尼龙衫和尼龙裤,这些“稀罕物”一到温州便一销而空。当时他的生意做得不错,可难在不是“名正言顺”,总让人觉得提心吊胆。1980年10月13日,43岁的潘明虎鼓足勇气走进了成立不久的温州市工商局,在全市第一份个体工商业户开业登记表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潘明虎。从此他开始借改革的春风放手做生意了。
在繁荣发展的温州小商品经济浪潮中,潘明虎的经营方式、经营意识历经磨砺,自然不再是编蒸笼或卖腈纶衫了,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潘明虎觉得力不从心,因而他也时时叹道:“放开让你做,也难呀”。话虽这么说,潘明虎的日子毕竟早已小有殷实,而今他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都已侨居法国,自己则和老伴在温州过着自在悠闲的日子。但和众多的温州人一样,年逾花甲的潘明虎并不因年龄的衰迈而休闲,仍然在商海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