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400000025

第25章 与魔鬼的较量(1)

报纸的魅力在于它能操纵大众的趣味和思想。

在现代社会,拥有报纸等于拥有权力。

——鲁伯特·默多克

“永远不要卖给澳大利亚的那个混蛋”

传媒大亨默多克向来给人以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之感,只要是他要做的,都会全力以赴,力求实现自己的目的。可是,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很多的阻碍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他这一生中最大的敌人,非罗伯特·马克斯韦尔莫属,在默多克眼中这是个魔鬼。但事实上,在别人眼中默多克也是个可怕的魔鬼。这两个魔鬼在漫长的岁月中有过多次交锋,不过,胜利的总是默多克,这让马克斯韦尔非常恼怒,毕竟他也是一代传媒大亨。

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曾经是英国最大的科技期刊出版商。20世纪80年代是他最风光的10年,这个很有智慧和手腕的人先后吞并了麦克唐纳出版公司、经营多元化的霍利斯集团、比夏普斯盖尔信托公司和菲利普·希尔投资公司。他还买下英国印刷公司和镜报集团。1988年,他展示了他的一次大手笔,以26亿美元吞并麦克米伦出版集团,组建马克斯韦尔通信公司。他试图把自己的根据地圈定在北美,并为此投入了42亿美元兼并出版业、信息业。可以说,这个人的智慧和能力不逊于默多克,不过在《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甚至《泰晤士报》的收购战中,他却连续惨败给了默多克。对此,马克斯韦尔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因而,此后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与默多克的较量屡屡上演。

柯林斯公司是英国最古老的家族出版商之一,柯林斯家族第六代仍然控制着它。它出版的《圣经》在英国和海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安·查普曼是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个苏格兰人在二战前曾经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家,不过命运没有允许他继续自己五线谱的旅程而是转到了出版界。不能否认,这是个聪明人,因为不久之后,也就是到70年代中期,他从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该企业的执行经理。

公司前任总裁是比利·柯林斯爵士,1976年他去世后,其子让·柯林斯被任命为公司总裁。相信每个家族企业都希望能长远地发展下去并且世代相传,可柯林斯公司却屡屡陷入危机。从1977年到1979年中期,巨大的亏损袭击着它,这多少让所有人感到应接不暇,因为这是自1949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即使如此,也没有挡住一个人贪婪的注视,那就是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只不过这个精明的人知道,出手的时机还未到来。

1979年8月,让,柯林斯只任名誉总裁,不再负责公司的具体事务。

这似乎意味着,柯林斯家族仅仅剩下了一层荣誉的光环,家族的势力逐渐走向了终点。这就为后来让默多克进来提供了机会。

不过查普曼并没有放弃,他担任公司的副总裁之职,因而深知自己有义务、有责任保住这家老牌企业。所幸公司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导人戴维·尼克森也和他想法一致,因而这两人并肩作战,试图借助减少公司成本等措施来扭转公司的困顿局势。

要想减少成本,首先就要去除臃肿庞大的行政机构。二人权衡之下,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卖掉公司在伦敦的办公大楼,将800个工作人员转移到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那也是柯林斯公司最初创建的地方,是它的诞生地。不过,辛苦没有白费。到了1979年年底,公司果然有了起色。

在1980年,税前利润为200万英镑,公司价值达到了1050万英镑。这时候,罗伯特·马克斯韦尔认为时机成熟了,为了避免再让默多克占了便宜,他抢先一步出手了。

1981年年初,收购的流言席卷了整个出版界。事实上,如果不是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收购其他公司的股票,所持股份超过5%,就必须申报达到了这一界线,罗伯特·马克斯韦尔还在暗箱操作。这引起了默多克的警觉,他立即打电话给查普曼,虽然尽可能让语气显得那么轻松自然,但可以想象,此时默多克心中正波澜起伏。“我见你有了新的股东,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位骑士?”

“绝对没有,鲁伯特。公司不能被收购。它得到两个家族的信托的保证,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但是,非常感谢你。”当时,查普曼的回答肯定而真诚。在下次公司的董事会上,查普曼汇报了他与默多克的这次通话的内容。确切地说,他之所以还能保持这份淡定,是因为他还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查普曼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了。

1981年4月,比利·柯林斯的一个职业信托人去世了,这对于查普曼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消息,因为这表示他将失去整个信托的支持。为了稳妥起见,这个家族的成员马上与默多克在伦敦的律师洛德·戈德曼联系,问默多克是否仍然对柯林斯公司有兴趣。是的,整个老牌家族和查普曼都深知,要想继续生存必须找到一个救星,而此人非默多克莫属。

因为他一直忠贞和执著地对这家企业摇晃着橄榄枝。

默多克一如既往的回答令所有人松了一口气。于是,没过多久,这个家族就决定将股票卖给默多克。起初戈德曼和默多克还有些犹疑,毕竟没有哪个家族乐于看到自己的企业易主。可事实上,董事会和查普曼了解这一行动。但事实上他们错了,董事会为此感到很不高兴,让柯林斯辞去了总裁的职务,而查普曼被任命为公司的总裁和执行总经理。因为他们知道,马克斯韦尔的进攻远未停止。

马克斯韦尔知道事已至此,他很难打倒默多克,于是退而求其次,想在董事会得到一个席位。当时,默多克的股份占了公司全部股份的31%。根据法律,他必须为整个公司出一个价。而同时,马克斯韦尔也增加了他的股份,达到了大约90%。不过谁都看得出,力量如此悬殊之下,胜利者只会属于默多克。于是,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在夏初强烈要求查普曼召集一次会议,希望借此打人柯林斯董事会。

查普曼显然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他问马克斯韦尔,如果马克斯韦尔将他的股票卖给默多克,是否会有什么风险。马克斯韦尔愤怒地敲着桌子,把茶杯震得直颤,大吼着说:“我永远也不会卖给那个澳大利亚坏蛋。”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还不到72个小时,他就卖了。

默多克为这个公司出的价是2500万英镑。查普曼和整个柯林斯公司惊恐地意识到末日的来临,他们希望公司长足地发展下去,于是动员了他的报纸的一些作者反对这个价钱。他们都督促股东们拒绝默多克这个报价。1981年7月,股东们演了一场好戏,默多克受到了坚定的抵制。

不过,有实力才有发言权,此时的默多克拥有柯林斯公司41%的有投票权的股票,并在董事会中有两个席位。似乎一切尘埃落定,没有谁能扭转乾坤了。不过不要小看查普曼,他在此时做了最后一搏。他劝说默多克为自己留一个席位,并把另外一个给爱德华·皮克林爵士。

默多克深知查普曼的地位和智慧,深知要想拥有柯林斯,势必要做些让步。于是,他许诺将不干预公司的管理业务,也不会再试图买下整个公司。此后,这家老牌企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查普曼的领导和默多克的支持下,柯林斯公司在80年代初期发展得很好。利润从1981年的400万英镑增长到了1986年的1500万英镑。在这段时间里,默多克果然遵守了他的诺言,既没有干预业务,也没有再试图增加他的股份。

而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又以完败收场。

1983年,查普曼为柯林斯公司获得了格林纳达出版公司,并将它改名为格拉夫通图书公司。到80年代中期,他又为柯林斯公司增加了一家美国出版公司。明眼人都看得出,查普曼在全力以赴地致力于公司的发展,希望柯林斯壮大,有能力抵御外敌的入侵,毕竟此前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和默多克两大传媒巨头的进攻令查普曼至今心有余悸。

1985年,若不是价格太高,查普曼差一点儿就买下了新美国图书馆。到了1987年年初,他又想买下美国的哈伯·罗公司。这一次他是志在必得。

哈伯·罗出版公司也是一家老牌企业,它创立于1817年,曾经出版过马克·吐温的书。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成了纽约仅存的很少的几家独立的出版商之一。这家公司的董事会不愿意被人兼并,希望保住自主权。

瑟德罗·克罗斯是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他是一名律师,也是主编,拥有公司5.3%的股份。3月9日,查普曼出高价试图想买下整个公司。

该公司股票当时的市场价格是24美元,而查普曼的出价是1.9亿美元,这个价格相当于每股34美元,这个价格一出,让许多人感到吃惊。不过,显然不是只有查普曼一人意识到这是块肥肉,一个名叫哈科特·伊万诺维奇的人马上也提出收购该公司,他出的价是2.2亿美元。无疑,这意味着查普曼的计划有可能泡汤。

默多克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认为,买下一家美国的出版商,正是新闻公司帝国所需要的。于是,他给查普曼打了个电话,希望能携手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当时,查普曼正在与哈伯·罗公司的总裁布鲁克斯·托马斯洽谈。

与默多克相比,查普曼占有明显的优势,因为他与哈伯·罗公司之间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这也是默多克要联合查普曼的重要原因。查普曼同意给托马斯打个电话,并提出柯林斯公司充作“骑士”。托马斯回了个电话,答复说哈伯·罗公司将很高兴让柯林斯公司进来。围绕哈伯·罗公司的谈判之后,哈伯·罗公司、柯林斯公司和新闻公司之间做了一笔交易。查普曼和默多克同意新闻公司通盘买下哈伯·罗公司,而柯林斯公司将有权在三四个月后从新闻公司手中买下50%的股份。哈伯·罗公司此时有些胆战心惊,因为他们对传媒大亨默多克早有耳闻,生怕会将这家老牌公司葬送于默多克之口。查普曼有必要做一些工作,他建议哈伯·罗公司的负责人说,默多克并不是那样令人害怕。在柯林斯公司,他是一个完美的合作伙伴。

默多克为整个公司的出价是3亿美元,每股65美元,是收益的55倍。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价格。托马斯说:“如果有人提出了比你所想象的价格要高,比通过赢利所赚取的钱更多的出价,你将不得不接受。”谁都知道默多克是个精明的人,这一役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与哈科特·伊万诺维奇相比较,默多克的风险更小,因为一些人认为,伊万诺维奇将会只是获得书刊的目录,然后就会肢解整个公司。短短几个月后,默多克按照他的许诺,将公司的50%的股份出让给柯林斯,价格是1.56亿美元。不要以为默多克吃亏了,恰恰相反,他才是最大的赢家,因为通过联系柯林斯公司和哈伯·罗公司,默多克在英语世界创造了一个最有权势的出版公司。

这笔交易震惊了美国出版业,夹带着股新的热潮翻滚而来。到了80年代,图书出版变得越来越为大财团所主宰。威廉,莫罗被赫斯特买下了,西蒙·舒斯特被帕拉门托通讯公司买下了,麦克米伦把斯克布纳买下了,贝塔斯曼公司又买下了杜伯迪公司,出价是4.75亿美元,并将它与班塔姆公司和迪尔公司合并了。国际汤姆逊组织(伦敦《泰晤士报》原来的老板)曾经在美国进行了收购活动,用2.7亿美元买下了西南出版公司。哈科特·布拉斯为买下CBS教育和职业出版公司支付了5亿美元。时代公司支付了5.2亿美元,买下了一家学术出版商斯科特,弗里斯曼公司。这一连串的兼并收购改变了传媒界的格局,而默多克自然不落人后,好戏正在上演。

又遇到了老对手

默多克的很多次收购,都无可避免地与他的老对手正面冲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默多克和马克斯韦尔之间的敌意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稍有减退。由于同样对于报纸媒介的敏锐嗅觉,使得这两人经常水火不容。

1980年,马克斯韦尔成功买下了英国的佩尔加门出版公司并将其改名为马克斯韦尔通讯公司。但是,他一直都还想再弄到一份报纸。要知道这可是个有野心的人,丝毫不逊于默多克。马克斯韦尔的野心是建立一个国际传媒帝国,比默多克的还要大。遗憾的是,最终他没有成功。

但是,自从他在1968年《世界新闻报》的争夺战中被打败以来,他自己的帝国的确扩大了不少。很快机会又来了。1987年春天,马克斯韦尔对英国的《今日报》产生了兴趣,而老对手默多克也想收购这份报纸。本来罗伯特,马克斯韦尔一度遥遥领先,但他的自大坏了事。1987年6月27日,星期六,本以为胜券在握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想杀杀对手的威风,于是在英格兰给位于洛杉矶的默多克打了一个电话。但是,出乎马克斯韦尔意料的是,正是这个不合时宜的电话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不要以为默多克的对手都是一群酒囊饭袋,事实上,这个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手段了得,头脑精明,战绩辉煌。20多年来,马克斯韦尔也一度创下了不俗的战绩,构建了自己的媒体王国。只是同行是冤家,因而尽管这一对老对手经常拼个你死我活,但不能否认在相互忌惮之余,他们彼此还是为对方的才智所钦佩。不过,这并不能消除他们彼此间的敌意。默多克多次表示自己很瞧不起马克斯韦尔,认为他不值一提。私下里,默多克更是评价马克斯韦尔是发疯的恶棍。显然,默多克在罗伯特·马克斯韦尔眼中口中也好不到哪里去。

1980年,马克斯韦尔成功地买下了佩尔加门公司这家英国出版公司。为使它不破产,他将工人从1.3万人削减到7000人。后来,这家公司的名字被改为马克斯韦尔通讯公司,也开始为马克斯韦尔积累财富。

但是,这并不能满足马克斯韦尔的大胃口,他仍然想弄到一份报纸。此前他曾经为获得《世界新闻报》、《太阳报》、《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而努力过,但遗憾的是在这四次战斗中,有三次都败给了默多克。

这令马克斯韦尔恼恨不已。最终,在1984年,他从里德国际公司手中买下《镜报》集团公司。

如此一来,他旗下包括了一份日报和两份星期天报纸。而且不仅仅是这样,他拥有的日报是直接同默多克的《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竞争的。似乎这个人下定决心要和老对手竞争到底。

为了能赢过默多克,他不惜一切手段。在他完全控制了《镜报》之后,他比默多克对报纸的控制更严。当然,他优于默多克的一点是利用自己不断地制造新闻,他经常飞到东欧去采访那些国家的领导人,甚至去过埃塞俄比亚。他继续让报纸支持工党,使它一度变成了马克斯韦尔发挥影响的主要工具。

同类推荐
  •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提出的这则法门必会跃然纸上,活脱脱横陈在你眼前,只要你一切就绪,一旦纵身跃出,你就会辨识出它来。不论你是在第一章还是在最后一章里,接收到了它出现的讯号,都要停顿一下,拿个玻璃洒杯来倒立,因为这个场面标示着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你读这本书时务必要牢记,这本书讨论的是真人真事,而非凭空杜撰的子虚乌有,本书的目的是要昭告世人,赁着一则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所有一切就绪的人都可以学到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平行空间默默爱:男神争夺战

    平行空间默默爱:男神争夺战

    他是高高在上万人敬仰的男神,她是身患眼疾视力模糊的女屌丝,七年后在医院无意重逢,勾起年少一段惹人啼笑又辛酸悲伤的爱情,倒叙的手法徐徐展开回到那个青春气盛的年代,为了正义与公平,她冒着危险与黑社会老大的女儿宋樱子杠上,两个人之间开始了一场争夺男神的战争,尽管用尽一切方法讨男神的欢心,可惜因为视觉障碍常常弄巧成拙,男神更是见缝插针的挖苦和打击她的自尊,为了追到男神,她开始了人生中一段死缠烂打的挫败时光。转眼七年过去,死里逃生的她从美国回来,再度与男神的生活重叠,原以为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得到他的青睐,却在不经意中发现他在她深爱着他的平行空间中默默的回应着她......
  • 仰角

    仰角

    本书以特殊年代军营男女的一段特殊生活经历为背景,在军队于部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浪潮中,数十名百里挑一的炮兵精英突然遭遇进退去留的抉择。苦恋与别离,捍卫自尊与选择出路等等问题接踵而来。难忘岁月里的难忘故事,在军营文化的浸润下,洋溢着阳刚之美、智慧之美和人性之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职场女性最讨巧的升职术

    13年前,它只是一个概念,我开始了观察成功的女性,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质——职场女性奋斗靠巧劲。要知道,光凭直觉敏锐还不行,只有上升到洞察力,往往最先洞察人心和先机,因而他们年纪轻轻就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 彼年豆蔻

    彼年豆蔻

    大学亲密的同窗好友反目成仇,昔日温情的恋人误会重重,相濡以沫的亲人历经坎坷,最潦倒的时候带着家人远赴法国,艰难的开始新的生活;亲情,爱情,友情,当这三者同时摆在眼前的时候,到底该如何抉择?
  • 尼洛亚特狂歌

    尼洛亚特狂歌

    由于父皇暴毙,阔别故国11年的第七公主慕艾拉归来主持大局,随即她就被卷入了激烈的争权漩涡里,而此时出现在她面前的苍金骑士狄瓦诺,身上笼罩着的重重谜团更为让她在意。到底狄瓦诺在图谋着什么,抑或他与皇帝之死以及王国动荡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首注定席卷尼洛亚特整个大陆的血火狂想曲,此时正在以让人无法自拔的激昂旋律演奏着……这一切都在《尼洛亚特狂歌》中揭开了谜团。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紫宅

    紫宅

    留居国外的富家女周彤带着未婚夫李毅回国继承家族的百年老宅,自她踏人紫宅的那一刻起.诡异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一切遁八迷雾与悬疑之中而不可逆转…这座长年笼罩在浓雾中的紫宅.是周彤的噩梦……那一条条阴暗的过道、门的吱嘎声、窗帘的摇曳、夜半传来的门锁声、神出鬼没的园丁、充满阴气的私人护理、诡异的叶安,这座紫宅更是每到夜晚就阴气弥漫、鬼影憧憧……
  •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公孙敬,我受不了你,你有那么多前女友,我要跟你分手!”说完,转身离开。他一下子抓住了她,可怜巴巴地说,“不要分手嘛,那38个我一个都不要,我就要你……”她转过身来,看着这个超级萌爆了可怜娃子,再看看四周揭示职责自己的目光,火山再次爆发,“不许装可怜,不许装可爱,不许卖萌!什么都不许!”说完,搜的一声跑掉了。他则是赶紧追了上去,于是赛跑游戏再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