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400000023

第23章 决战泰晤士报(2)

汤姆逊收购了《泰晤士报》之后,丹尼斯·汉密尔顿成了《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这两份报纸的总编。《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位很博学的编辑威廉·里斯莫格,成为《泰晤士报》的主编,而哈罗德·埃文斯担任《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主编。

埃文斯是一位铁路工程师的儿子,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报业。当然,他过去也是一位记者。他先是负责《北部回音》的编辑工作,获得了成功。由此名声大震,人们都把他视为一位侠胆义肠、仗义执言的好编辑。

1966年,汉密尔顿把他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并将他带到伦敦,做他的助手。一年以后,汉密尔顿提拔了他。拥有一小队出色记者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不仅是一家盈利的报纸,而且也是一家很有人情味的,令人激动的报纸。

在汉密尔顿和埃文斯的领导下,《星期日泰晤土报》发展出了新闻行业的新技术。他们组织的一小队记者,被冠以“窥视”的名字。这个名字很快就闻名于世。他们的劳动成果使报纸有了很强的特色。埃文斯将“窥视”编入一个正规的调查小组。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期间,报纸发表了大量的内幕调查报告,并公之于众。这其中包括金·菲尔比事件。菲尔比是苏联克格勃安插在英国秘密情报局M16中的间谍,这一丑闻曾经被搞得沸沸扬扬。埃文斯的小组还调查了发生在法国北部的麦·道公司DC-10的空难事件。此外,报纸将大量的钱花在调查毒品犯罪的问题上。

埃文斯把报纸和新闻事业看作是一种社会武器。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他要报纸永远痛斥政府,蔑视法律,要将所有的秘密,尤其是政府内部见不得人的事情挖出来,公之于众。他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招来了许多批评,说它的风格是生锈的、冒牌的新闻,他的新闻更多的是装饰品,表面上闪光发亮,却没有多少实际内容。但是,埃文斯和他的支持者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他们是为普通公民服务的,目的是保护公民免受伤害。在政治上,他们的报纸是中立的。虽然他们批评政府,但并非激进分子。

可能正是出于这些原因,这份报纸具有某些警察的精神。埃文斯雇用了一些非常熟练的记者。在他们当中,战果最为辉煌、最具有杀伤力的人是布鲁斯·帕奇。他是一位很有性格特色的编辑,有时为了得到正确的结论,不惜去研究18世纪德国历史或分子物理。

尽管报纸严肃认真的调查在继续,但是,到70年代末,这种精神有些褪色,甚至凋谢枯萎。埃文斯反复无常,有时是擅自作出各种决定。

他本人倒是精力充沛,常常是骑着一辆摩托车跑来跑去。他离了婚,但很快又结了婚。他与人合作出版了一本关于滑冰的书,竟然卖得不错。

随后,他又帮助编辑出版了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回忆录。尽管他一直以不与政治家来往而自居,但他的这一举动还是得到了许多人的羡慕。

《星期日泰晤士报》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在新闻方面,都获得了成功,简直是大放异彩。但它的“老姐”《泰晤士报》在70年代的情况却不算太好。

《泰晤士报》的主编威廉·里斯莫格是一个倔强的知识分子。他较早开始使报纸现代化,使用大标题和短句子。尽管这一变化不是那么激烈,也不太突然,但对于报纸的某些年轻的传统主义者来说,变动得实在太多了,太过分了。在70年代初期,他们开始抱怨了。加上当时报纸的收人情况不好,于是,许多变动被取消了。

当1976年报纸的老板汤姆逊先生去世时,报纸的每一个人都不知道今后会发生什么事。在过去那些年里,汤姆逊为这两份报纸亏了不少的钱。他喜欢它们,也喜欢英格兰。但他的儿子却不是这样,他可没有这么罗曼蒂克的感情。他生活在加拿大,发现伦敦远不那么令人感到舒适。这与他的父亲可大不一样。

在70年代,英国的报纸管理阶层都在认真地考虑如何引进划算的“新技术”,也就是计算机化。如果记者和广告设计人员可以直接把稿件输入计算机排版系统,不仅漂亮,而且可以减少一些打字员。但是,打字员们都属于全国绘图协会。全国绘图协会拒绝任何这样的革命,除非报纸的资方同意“重复输入”。也就是说,由任何非协会会员所打印的东西,必须由全国绘图协会的人再重新输入一次。在无休止的谈判之后,在一次又一次停工之后,在损失了数以千计的报纸之后,由汤姆逊家族控制的国际汤姆逊集团失去了耐心。他们告诉工会,除非工会同意不中断生产,并引入一些新技术,否则,他们就在1978年11月底关闭这两份报纸。公司的经理们确信,在经过“短期的剧烈震动”后,全国绘图协会将会退却。但是,他们估计错了。

在报纸被关闭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工会没有做出任何有实质性的让步。最后,公司不得不自己来解决这一问题。关门造成了4000万英镑的损失。1979年11月报纸重新开张时,几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汤姆逊家族只好自认倒霉。在报纸歇业期间,报纸的经理和记者们照拿工资。这还不算,汤姆逊家族甚至对全国绘图协会的要求做出了让步,同意“重复输入”。

1980年间,印刷工会继续经常中断报纸的出版,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泰晤士报》严重亏损。到秋天时,全年的税前损失大约达到1500万英镑。肯·汤姆逊觉得,他佩服他父亲对报纸的热爱,但不明白这么长时间里,他是怎样弥补报纸的亏损的。1980年的8月,《泰晤士报》的记者们也起来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对于汤姆逊来说,他已经受够了。

如果记者们也不忠诚,那他为什么还继续自寻烦恼呢?

1980年10月22日,他把报纸推出来卖。他让一家投资银行来负责出售,投标日期截止于12月31日。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来买它,报纸将在3月初关闭。汤姆逊家族当然极力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将意味着公司必须支付3600万英镑的补偿金。

谁将是最终的老板?

有可能买《泰晤士报》的人很多。这其中包括洛德·罗斯莫尔,他是老报王诺斯克利弗的后裔,现在是联合报业集团的老板,拥有《每日邮报》。另一个人是《电讯报》集团的老板洛德·马休斯。还有野心勃勃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佩尔加门出版公司的老板,他对任何一份报纸都喜欢插上一脚。大西洋富田公司也是一个候选人,这家美国的石油公司曾经和默多克竞争《观察家报》,最终得手。然后,就是默多克了。

以前他一直说他将“永远”不会买《泰晤士报》。当出售的计划刚一公布的时候,他说他没有真正的兴趣。他手头的事情已经够他忙活一气的了,而《泰晤士报》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漩涡,是可能会咬伤自己的“一条蛇”。

默多克也知道,自他在1960年买下《太阳报》以来,英国的报业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已经是一份英国报纸的老板了,这意味着如果他试图再买下一份报纸,他投标的报价必须通过垄断与兼并委员会的检查,这可能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可能会不同意。然而,这也有一个漏洞。如果考虑到报纸肯定是不赚钱的,而且有关闭的威胁,一个已经有一份报纸的老板的投标就不会受到挑战。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里斯莫格和埃文斯决定联合起来,自己来拯救他们的报纸。里斯莫格先是飞到美国,去寻求支持者,没有明显的收获。但他在纽约遇到了默多克,被这个人的绅士风度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也许默多克不是那种“职业记者们所害怕的”魔鬼,根本就用不着担心。默多克显然对埃文斯充满了敬佩之情。埃文斯本人为他的集团在费力地寻找支持者。他也来到了美国。但是,他在美国遇到的人都觉得,报纸不应当是由集团来经营的。有些人是被伦敦的印刷工会给吓坏了:“这简直是骇人听闻。”他一无所获地回到了伦敦。这时,伦敦的《卫报》表示有兴趣,但只是对《星期日泰晤士报》。它说不愿意与保守的《泰晤士报》发生任何联系。

在12月初,默多克来到伦敦,参加路透社召开的一个会议。在伦敦的投资银行家洛德·卡托的公寓里,他遇到了《泰晤士报》的执行编辑戈登·布伦顿。布伦顿和默多克早就认识,他们过去常在报纸出版商协会的会议上见面。这个协会是一个报纸老板的组织,他们过去企图联合起来对付印刷工会,但却徒劳无功。布伦顿曾经说过,默多克是很少的能够信守诺言的出版商之一。布伦顿是一个管理者,而不是一个记者。他敬佩默多克的商业头脑,把他视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希望默多克买下报纸。相反,他瞧不起马克斯韦尔,也不信任罗斯莫尔,这两个人显然也是很有竞争力的候选人。

默多克就在汤姆逊定下的12月31日这个最后的界限之前,跨进了门槛。他出了一个价,100万英镑。和其他的投标者一样,默多克也知道,如果交易没有达成,汤姆逊家族将不得不在3月份关闭报纸,而且将负责支付巨额的补偿金。

在投标者中间,还有两个主编。里斯莫格组成了一个由记者们组成的小集团,名叫“《泰晤士报》记者”,他们要买下《泰晤士报》和它的附属设施。就在最后一天,摩根·格林费尔也出了一个价。他是“代表哈罗德·埃文斯,《星期日泰晤士报》主编、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他的亲密的同事们”。但埃文斯的希望很快就成了泡影。首先是《卫报》撤出了合伙,然后是工会。前工党首相詹姆斯·卡拉汉决定倾向于默多克。因为他在《太阳报》一事中,保住了就业机会,而且创造了更多的工作。他虽然很难对付,但是值得信任。埃文斯现在也认识到,对于汤姆逊董事会来说,默多克也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他感到有点可悲,他们竟然喜欢一个外面的人,而他们过去曾经对默多克表示过轻蔑。

然后,埃文斯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路透社的总经理杰拉尔德·龙格打来的。他告诉埃文斯一个最新秘密,默多克曾经征求他的意见,要他担任《泰晤士报》的总经理,而且默多克想同埃文斯谈一谈。埃文斯给了龙格他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当天晚上,默多克就打来了电话。

“都是我的,”默多克立刻就说,“除非罗斯莫尔提出更高的价钱。

同类推荐
  • 德川家康的智慧

    德川家康的智慧

    第一部多角度深入评点德川家康的精简读本,不得不读的经典励志书。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乱世的终结者,他用雄心支撑人生,用耐心等来机遇,用进取心直面成败;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的开创者,他以诚心广纳贤才,以信心威慑四夷,以平常心淡看荣辱。日本史上的英雄智慧,同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热门推荐
  • 清商

    清商

    古为郡国之地,今谓羊绒之都;早称天下北库,现誉北方温州。清河故地,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沧桑演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更为后人遗留下特有的商业根脉。清河商业活动较早,史上久负盛名。著名文学家左思曾在《魏都赋》中盛赞:“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自那时起,清河人就以“崇德尚义,勇闯天下”的精神,踏上了永不止息的创业之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贯通以来,油坊古镇便借助清河为郡为国的封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云集此处,一度成为华北外埠来货和当地物产集散进出的重要枢纽,闻名遐迩。
  •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在人生奋斗中,不慎跌倒并不表示永远的失败,唯有跌倒后,失去了奋斗的勇气才是永远的失败。我们若以平常心观之,失败本身也就不足为奇。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失败,他就难以尝到人生的辛酸和苦涩,难以认识到生命的底蕴,也就不可能进入真正宁静祥和的境界。其实,通向成功的路绝不只是一条,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路,成功与否,往往不在于对道路的选择,而在于一旦选定了自己的路,便不再彷徨。所以,能否到达心中的目标,首先取决于对脚下道路的信任。
  • 极品弃妃(完)

    极品弃妃(完)

    PS:红袖常抽风,看文不顺畅就到下面地址去看:《http://m.pgsk.com/a/201600/》或《http://m.pgsk.com/a/201600/》**************她欢欢喜喜嫁给自己最爱的男人,却从未想过自己只是一枚利益的棋子。宁王含笑娶她,却讨厌极了她的一切,一切隐忍一切关爱不过一场为了换取利益的假相。当所谓的目的消失,她竟瞬间卑微的如同一颗尘埃,在他的面前,从此百般痛苦,百受折磨。皇甫祥,这,就是你曾经给的爱所换来的代价么?*********危难之时,温润如玉的美男慕容修向她伸出援手。殊不知这个温柔亲切的大哥,竟然是宁王皇甫祥的死对头,又把她搅入一场争斗之中......早上醒来,惊见刺客拿着匕首比在她的脖子上,除了给她喂下毒药奴役她做事之外,还厚颜无耻地脱光衣服躺在她床上......当一切真相大白之时,她幡然醒悟,浴火重生,华丽蜕变......********************我的小说:《狂情总裁难消受(完)》http://m.pgsk.com/a/212633/《总裁恋上小甜心(完)》http://m.pgsk.com/a/107508/《穿越:邪王残妃(完)》http://m.pgsk.com/a/107955/《极品弃妃(完)》http://m.pgsk.com/a/201600/
  • 魔教教主太妖孽

    魔教教主太妖孽

    传闻魔教教主癸步月一夕之间,踏平江湖八大门派,武林之上惨遭夷为平地。血腥遍地,横尸无数。江湖之上人人担惊受怕,彻夜不眠。【生的一副妖娆容长的一颗无情心】【不惧一朝生死灭最寒一袭红衣笑!】本是一代魔教教主,却无意捡来了一个七岁女孩。那时,情爱他尚不知为何物。——————————————————————————黎小小性格活泼,本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一场车祸现代的灵魂却注入了一个七岁的女孩身体中。落入古代初见时,他一袭红衣惊为天人。无意间发现,他居然是那个人人得而诛之的魔教教主癸布月。一次落跑门梁悬尸以示警告再次逃跑他妖娆一笑纤手微抬,小小经脉尽断。那时,小小心中只是害怕。———————————————————————————小小偶遇武林人士,却被作武林群雄当是讨伐癸布月的武器。铃铛哐啷作响,华轿姣丽,一袭红衣暗妖娆,救与不救?杀或不杀?群雄四起,逐鹿争锋。他素手纤扬,招摇笑。刹那,血海滔天。他站在万千枯骨横尸之上,美的极为危险,若那九重地狱之下的索命修罗。“小小,你若再想跑。天下人皆为你,葬。”———————————————————————————【精彩片段】帝王死,她将陪葬。活人棺,忽被震开。“小小,是我来迟。”别人视他索命恶鬼,可在小小眼中,却美的直叫她想流泪。“从今以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不允许你再次心伤,我要夺得这一片天下,我要站于那万里巅峰,我要你立于万人之上再不受欺悔!”癸步月妖娆容颜上,阴郁至极。这是他第一次发火,而不是那令人发颤的笑。踏皇宫、斩少帝、漫天遍血。为她厮杀,双手擒血,只为换得她一生平安。男主性格极度阴暗缺乏安全感女主性格可爱活泼安全感最多结局为喜【作者满地打滚】【求收藏呀】-.-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重生之情薄天下

    重生之情薄天下

    西夏元年十月,西夏国册封三公主冷幽璃为太女,六国国主亲临六年前曾轰动一时的西夏国二公主冷薄情走出六年未曾踏出一步的冷宫,在六国国主与西夏国主瞪大的瞳孔中,手起刀落,斩杀了将要成为西夏太女的三公主冷幽璃——众人震惊,面色齐变。六年,二千多个日夜,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所有人都淡忘当年那个惊才绝艳,风华绝代的西夏二公主时,她却用着更为震惊世人的面目,从冷宫深处一步一步走出,直至众人心底.整整六年,冷薄情一步一步让自己强大起来,直至再也不需要人挡在她的身前——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冷傲淡漠的女子,她凌厉,阴冷,邪肆,魅惑,风华绝代,惊才绝艳!当现代女王穿越到古代被打入冷宫的二公主身上,便已注定,这片大陆将再无安宁!P:本文NP!女强!【简介无能。。。。简而言之,此女重生前不是什么善茬,重生后更不是什么善茬。】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鱼跃农门

    鱼跃农门

    投身农家的杜小鱼发现,原来小农女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地少要买田,没肉吃要开源,看病看不起要自个儿学医,除了种大米外还得寻找合适的经济作物,总之,纯靠天吃饭绝不靠谱! 所以,她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农书绝不离手,种田高手绝不放过,杜小鱼相信,只要努力,日子总能越过越好,一切都取决于态度! (新书闺门春事已开,求收藏求推荐!)
  •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精美散文,或细致入微,或深刻感人,如微微泛波的河面上漂流的一叶小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散文将多彩感情、生活小事等方面的描写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闪亮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有回味和咀嚼,为其中的“精”所吸引,为其中的“美”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