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00000036

第36章 外篇(下)(1)

刻意

本篇延续了“养生主”的思想,进一步宣讲养生哲学,认为养生之道,要在去情寡欲,体悟纯素,做到不喜不怒,莫哀莫乐,完全与世无争,一切任其自然,而凡事刻意为亢、为修、为治、为闲、为寿的人,只能成为丧真失性的人。庄子高度肯定了养神在养生中的关键作用,并明确指出过分追求外物的危害性。

文中列出山林隐士、教诲至人、达官显贵、闲居安适、修炼气功的人这些五等俗人,以衬托出生人,接着连用六个“故曰”来盛赞圣人之德——恬淡、寂寞、虚静、无为,而以“此养神之道也”总结收圣德之美,提示全篇宗旨。为了突出宗旨,又复引养剑、野语加重申诉。末尾结以“真人”,意在示人以大道至虚至真之境。

【原文】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搞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薮泽①,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湖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②,吐故纳新,熊经鸟申③,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④,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注释】

①就:去,走向。薮泽:指湖边草滩的地方。②吹呴(xǔ):用力呼气称为吹,慢慢出气叫呴。③熊经鸟申:像熊一样攀到树上,像鸟一样空中飞翔。④澹然:寂爽淡然。

【译文】

磨砺心志祟尚品行,超脱世俗,高谈阔论,抱怨怀才不遇而讥评世事无道,为了表现自己清高罢了,这是避居山谷的隐士,毁议世事的人,正是那些洁身自好、宁可以身殉志的人所一心追求的。讲说仁义忠信,恭敬节俭,推辞礼让,为了修身而已,这是与世道相安并处之人,专门从事教育者,有时到处游说,有时定居讲学之人所喜好的。宣扬大功,树立大名,用礼仪来划分君臣的秩序,并以此端正和维护上下各级的地位,算是投身治理天下罢了,这样做乃是身居朝廷的人,尊祟国君强大国家的人,正是那些醉心于建立功业开拓疆土的人所一心追求的。隐逸在湖泽草野之间,居住在静谧荒草之间,天天钓鱼消磨时间,算是无为自在罢了,这样做乃是闲游江湖的人,是逃避世事的人,正是那些闲暇无事的人所一心追求的。调息呼吸,吐故纳新,模仿熊倒挂在树上,像鸟一样展翅飞翔,为了长寿而已。这是从事导气引体的人,修身养性的人,像彭祖那样追求高寿的人所喜好的。

如果不磨砺心志就能高尚,不倡导仁义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而天下自然得到治理,不隐居江湖而得到闲暇,不导气引体而能长寿,没有什么不忘于身外,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得到。淡漠无心之极而一切美好的东西必从之而来。这是天地之大道,圣人的高尚品德。

【品读庄子】

平常心是道

清人刘凤苞说:“《刻意》篇,摹写圣人之德。开手撰出五个样子,衬托圣人,闲闲布置,体密气疏。转入圣人,将五者一齐压倒。层层脱卸,有回风舞雪之姿。”

励行清高,宣讲仁义,追求声名,注重政绩,保养身体,对于人来说,各有不同的志向,但是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偏滞一隅,丧失真性。要真正做到“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就是最好的方法。

对人生刻意的追求,反而会有诸多的失意和挫败。面对任何事,都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

心里有鬼

古代有个比丘学习入定,可是每次都会有一只大蜘蛛来捣乱,他十分无奈,便请教一名高僧。高僧对他说:“下次入定时,如果大蜘蛛再来捣乱,你就用笔在它的肚皮上画个圈。”

比丘遵从高僧的话准备了一只笔,当大蜘蛛再度出现时,他毫不迟疑地在它的肚皮上画了一个圈,谁知刚一画完,大蜘蛛便消失了。

等到比丘入定完毕,他惊奇地发现,那只圆圈竟然就画在自己的肚脐之上。于是他明白了,真正的干扰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

无论做什么事,心猿意马都是最要不得的。很多人把自己的不专心归咎于外界的干扰,其实不知,有时,那只讨厌的蜘蛛正是从自己的心里爬出来的。

摆脱心魔的纠缠,只能从“心”做起,只要心里平静了,外物的刺激就再也难以产生作用。

【原文】

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追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苦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燿,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①,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②,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③,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

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注释】

①纯粹:纯净不掺杂。②弊:疲惫,困乏。③郁闭:滞留,郁积。

【译文】

所以说,恬淡寂漠、虚空无为,这是天地的准则和道德的根本。

所以说,圣人息心于恬淡虚无的境界,遇到艰难险阻能够化险为夷,然后就能心境恬淡。安稳恬淡,那么忧患不能进入内心,邪气不能侵袭肌体,因而他们的德行完整而内心世界不受亏损。

所以说,圣人在世时能够顺应天理行事,死去了就像万物蜕然变化一样而无挂念;平静时跟阴气一样宁寂,运动时又跟阳气一道波动。不做幸福的先导,也不为祸患的起始,受到外界感动而后才有应和,受到压力而后采取行动,迫不得已而后兴起。抛弃智巧与事故,遵循自然的常规。因而没有自然的灾害,没有外物的牵累,没有旁人的非议,没有鬼神的责难。生时如同漂浮的泡沫,死后看做疲劳后的休息。不假思索、考虑,也不预先谋划。明亮而不耀眼,守信而不要求必定兑现。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没有忧愁,其精神纯净不参杂,故不疲劳。虚无恬淡,就与自然之德性相合。

所以说,悲哀和欢乐,都是违背纯真本性的邪恶表现;喜悦和愤怒,都是大道的罪过,喜好和憎恶乃是忘却真性的过失。因此内心不忧不乐,是德行的最高境界;持守专一而没有变化,是寂静的最高境界;不与任何外物相抵触,是虚豁的最高境界;不跟外物交往,是保持恬淡的最高境界;不与任何事物相违逆,是精粹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形体劳累而不休息那么就会疲乏不堪,精力运用而不停歇就会使元气劳损,元气劳损就会精力枯蝎。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停滞不流动也就不会清澈,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

所以说,纯净精粹而不混杂,虚静专一而不随物改变,恬淡而又无为,顺应天理而运行,这就是养神的道理。

【品读庄子】

心不忧乐德之至也

在庄子看来,没有快乐忧愁的境界是人最原本的德性。这种思想便是“心不忧乐,德之至也”。

人之所以有快乐和忧愁,与个人的得失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己有所得,就快乐;有所失,就忧愁。在人的心境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时候,心中就没有了任何东西,心中没有了任何东西,也就没有了自己和自己的得失。既然没有自己和自己的得失,那也就没有了快乐和忧愁。而与大道融为一体,也就是人的本性回归于道。

人的本性回归于道便是人本性最纯洁的时候,庄子将本性称之为德,心中既不忧愁也不快乐,这就是德性最为完美的时候。

老板不是拿来喜欢的

她去应聘一个秘书的工作,对方问:“你喜欢怎样的老板?”她顺口答:“老板不是被喜欢的。他是付你工资、你得替他工作的那个人。所以,喜欢怎样的人,与老板无关。”

很多年前,她碰到的第一个老板是位老先生。他非常体恤下属,他会自己坐出租车去参加会议,而让他的司机开车去机场接出差回来的同事。就冲这一点,她无怨无悔地在那个老板那儿工作了许多年。直到要买房子,认真地把老板付的工资折算成可以购买到的平方米数,发现前景不容乐观,才痛下决心跳了槽。

第二个老板是个德国人,第一次见面她就同他起了争执,没想到,从此引起了老板的注意,大会小会都要叫上她,要是哪次会上她不提问题、没点儿争论,老板竟会觉得那个会没开透。

在不断的争论中,她发现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清晰,英语口才越来越好,胆子越来越大。可是有一次老板在会上又一次习惯性地大发雷霆、口不择言时,她忍无可忍,当着许多人的面一拍桌子站起来:“你喊什么喊!”愤然离席、辞职。不过平心而论,在这位老板的高压政策下,她发现自己学到很多东西,也进步、成熟很多。所以,虽然“不喜欢”那个老板,她却感激他。

第三个老板年轻、英俊、聪明、礼貌,事业成功,更有无量前途,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这个老板,包括她。可是当她开始有点儿迷惑自己更多地是在欣赏一个好的老板,还是在欣赏一个优秀的男人的时候,当她越来越经常地以老板为参照物去苛求自己的男友的时候,她知道自己该换工作了,因为老板不是被喜欢的。

【原文】

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①,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②,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③。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土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注释】

①柙:通“匣”,放在匣子里面。②蟠:遮布,遮及。③同帝:如同天帝。

【译文】

今有吴越地方出产的宝剑,用匣子秘藏起来,不敢轻易使用,因为是最为珍贵的。精神可以通达四方,没有什么地方不可到达,上接近苍天,下遍及大地,化育万物,却又不可能捕捉到它的踪迹,它的名字就叫做同于天帝。纯粹素朴的道,就是持守精神,持守精神而不失却本真,跟精神融合为一,浑一就使精智畅通无碍,也就合于自然之理。俗语有这样的说法:“普通人看重私利,廉洁的人看重名声,贤能的人崇尚志向,圣哲的人重视素朴的精神。”所以,素就是说没有什么与它混杂,纯就是说自然赋予的东西没有亏损。能够体察纯和素,就可叫他“真人”。

【品读庄子】

做“真人”

本节中提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收藏起来,舍不得轻易使用或浪费,这是人之常情。那么,什么东西是人生最宝贵的呢?

庄子说:是精神。因为人的精神可以通达四方,没有什么地方不可到达,上接近苍天,下遍及大地,化育万物,却又不可能捕捉到它的踪迹,庄子劝我们,必须好好珍藏,好好保守,好好使用,绝对不要亏损精神。

之后,谈到“真人”,说“真人”精粹不混杂,不亏损精神,能够轻易地体察纯和素。如何才能做一个能体察纯和素的真人呢?庄子告诉我们:形体劳累而不休息那么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使用过度而不止歇那么就会元气劳损,元气劳损就会精力枯竭。他用“水”来做比喻。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但是闭塞不流动也不会纯清,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一方面既要流通;另一方面又必须平静。在实际的操作上,身体必须与精神融合为一,合一就能使精神智慧在身体内畅通无碍,也就合于自然之理了。

同时要做个“真人”,庄子提醒我们要好好自我反省,弄明白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伪装。

伪装也许很容易,但是人生已经很辛苦,又何必再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一点蜗角虚名勉强自己?

蜘蛛技穷

一个农夫正在菜园里松土,突然从土堆后面跳出一只很大的毒蜘蛛,农夫吓得惊叫一声,跳到一边去。“谁敢动动我,我就咬死谁!”毒蜘蛛舞动着长脚威胁农夫,还发出咝咝的怪叫。它张开大嘴恶狠狠地对农夫说:“蠢农夫,你给我听明白了,只要被我咬一口,你就会死得很惨。你会在痛苦中抽搐,然后再慢慢地咽气!”农夫心里清楚,这只毒蜘蛛只是在装腔作势,他向后退了一步,运足力气,光着脚丫子狠命向蜘蛛踩去,一边说:“你嘴上讲得那么厉害,我这个泥巴腿倒要领教领教,看你能不能咬死我!”毒蜘蛛不声不响地被踩死了,它用最后一口气狠命地在农夫的大脚掌上咬了一口。但是农夫的脚掌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他除了感到轻轻一蜇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感觉。

虚张声势永远都是吓不倒别人的。也许别人会被你的装模作样蒙骗一时,但是,久而久之,你的真实分量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那时候,再多花哨言辞也将无济于事。

缮性

本篇以义名篇,取开篇“缮性”两字为题,揭示全篇修养性情的宗旨。

北宋王雾说:“夫矫削僻异之行非出于人之天真,而生于世俗之伪心。伪心用,则正性所以失。正性失而不悟其自失,复欲以伪而完治矣。庄子因而作《缮性》篇。”

明代程以宁说:“此篇为性命而发。俗学俗思性命交丧,惟深根宁极,性反而神完,乐全而志得,与倒置之民异矣。”

明代陆西星总评本篇时说:“此篇亦是一片文字递递说下,‘以恬养知’是其主意。说以世道交丧,圣人之德隐,遂将‘隐’字生下许多意思,与孟子‘所性分定,大行不加,穷居不损’意同,议论极醇无疵。”“极醇无疵”一语,在此篇是中肯的评价,在古人亦是最高境界的赞语。

【原文】

缮性于俗学①,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②。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道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③,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④,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逮德下衰⑤,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枭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⑥,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

【注释】

①缮性:修身养性。②蔽蒙之民:迂腐愚昧之人。③冒:覆盖。这里指强行给予。④混芒:天地形成初期的混沌样子。⑤逮:待到,以及。⑥溺:淹没。

【译文】

同类推荐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热门推荐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新概念作文人气新星+90后主力青春作家,集体书写生命之初那些最美最真令人动容的友谊与爱情。
  •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当代社会交往的变革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类型、特征和方式;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缉毒先锋

    缉毒先锋

    三名特种兵战士,为切断进入我国的毒品运输线,秘密潜入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地金三角,身陷绝境之中。凭借对祖国的铁胆忠魂。不仅铲除了所有的武装毒枭,而且改变了当地老百姓沿袭了百年的生存方式。使罂粟在金三角彻底消失,创造了世界禁毒史上的奇迹。
  • 八岁小狂后

    八岁小狂后

    传说她是一个煞星,她一出生,她那温柔美丽的娘亲就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别人都说是她克死了她自己的娘亲。于是乎!她那王爷老爹就故意将她遗忘,任其自生自灭。在这陌生的古代,她照样能够随心所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江湖、皇宫,乃至整个天下,都尽在她的手中掌握。没爹疼、没娘爱,她照样活得精彩!要知道,其实她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暗夜公主,IQ200,跆拳道十段九级的顶级高手!更是古老而又神秘的隐世家族后人,她一出生,灵魂便带着神秘异能,且那异能会随着自身的修炼以及灵魂的增长,不断变强。想欺负她,找死!不屑她,找抽!敢命令她,欠扁!管你是我老爹还是天王老子,敢惹我,我就让你们瞧瞧什么叫混世小魔女!感情,什么东西?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没兴趣!可当他散尽三千后宫,放弃帝王之尊,只为博她一笑时,她,迟疑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说到爱情,人们自然会认为是城里人和小资才享有的专利,农民被屏蔽于爱情之外。农民有爱情吗?答案是肯定的。农民的爱情不乏浪漫与温暖,还实实在在多了踏实的成分。农民的爱情就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虽说平淡,却也不可或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乡村的精神生活也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物质化、世俗化,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在情感和审美方式上的变化也令人震惊。
  • 兽宠小娇妻

    兽宠小娇妻

    狼爱上羊啊爱的风光,谁让它们真爱了一场。狼爱上羊啊并不荒唐,它们说有爱就有方向。狼爱上羊啊爱的风光,它们穿破世俗的城墙。狼爱上羊啊爱的风光,它们相互搀扶去远方……欢快的歌声在夜幕之下响起,清灵的嗓音不难听出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小雅……喂!前面骑自行车的濮、小、雅……”后面有人在喊她,可此女带了耳机没有听见,依旧哼唱着MP3里的歌曲,披星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