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100000029

第29章 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8)

按照霍布斯的观点,偶性并非脱离开物体,在物体之外存在的东西,恰好相反,它存在于物体中,为物体自身所具有;它能作用于我们的心灵,造成观念或概念;我们认识物体,只有通过偶性才能达到,认识了偶性,也就认识了物体。因此,也可以把偶性看作是人们了解物体的方式。在霍布斯看来,按照偶性和物体的关系,可以把偶性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一切物体所固有的根本特性,如广延和形状。这类特性既没有变化,也没有消灭,它同物体一样是永恒的。与广延和形状不同,物体的另一类偶性只为某些物体所独有,是物体的非根本的特性,如颜色、声音、滋味、冷热,动静等。它的特点是既可以产生,也可以消灭。比如,一个白色的东西,可以染成黑的,其中的白色就消失了,而过去不在其中的黑色产生了。又如,运动的东西静止下来,运动消失了,则静止产生了。他说,除了广延和形状以外,“其他一切不为一切物体所共有,只为某些物体所特有的偶性,像静、动、颜色、硬之类,则逐渐消灭,为别的偶性所代替”。

●什么是自然权利?有何特点?

“自然权利”是霍布斯提出的伦理政治概念。所谓的“自然权利”,就是今天所谓的裸体权利。霍布斯从机械论观点出发,研究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解释人的感情和欲望。他指出,人同自然的其他事物一样,是一个物体。当外界物体作用于人,有助于人的生命运动时,就会引起喜悦和快乐的感情;反之,当外界物体的作用有碍于人的生命运动时,就产生厌恶和痛苦的感情。前者被称为善(good),后者被称为恶(evil)。在他看来,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存,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利益。他说:在人的本性中,我们发现发生争执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一竞争,第二猜疑,第三荣誉。竞争使人求利,猜疑使人求安,荣誉使人求名。

霍布斯认为,人们最初的生活状况是,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本性而生活。他称这种状态为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占有一切的“自然权利”,从而导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在这里,不存在善良与邪恶,无所谓是非曲直,唯有力量与欺诈。在“自然状态”中,人人自危,工农业无人治理,科学文化更无人过问,一个切都陷于混乱中。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不仅是对于远古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设想,而且凡是没有国家权力或国家权力软弱无力的地方都可能出现这种状态。换句话说,所谓“自然状态”也就是无政府状态。

●自然法是怎样的道德律令?

霍布斯的“自然法”概念是和他的“自然权利”概念紧密关联的。后者是人在自然状态下的权利,前者则是在理性的指导下确立的道德律令。

霍布斯认为,如果人仅在自然状态下不顾一切地主张自己的自然权利,自然在实现自身权利的同时影响和破坏别人的自然权利,从而导致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反而都不能实现。特别要求保存自己的愿望和对死亡的恐惧必然使人们产生求取和平,摆脱战争状态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理性就站了出来,他教导人们:不能单凭自己的情欲去生活,只有接受那些大家必须遵守的共同生活规则,即自然法,才能避免战争,使每个人都能达到保存自己的目的。理性所建立的自然法,第一条是,寻求和平,信守和平。第二条是,如果别人也愿意这样做时,一个人在为了和平与保卫自己的范围内,会想到有必要自愿放弃这种对一切事物的权利;他应该满足于相对于别人而有这么多自由,这恰如他愿意相对于自己允许给别人的自由那样多。自然法可以列举很多,但归根结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霍布斯认为,自然权利和自然法之间是有矛盾的,前者要求无限制的自由,要求占有能够占有的一切。后者则具有约束性。但是,为了大家都能生存下来,过和平的生活,只好用自然法来约束自然权利,否则大家都不会得到安宁,都处于无休止的战争状态。永恒不变的“自然法”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衡量善恶是非的标准,是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律。因此,自然法的学说,是真正的道德学说。遵循自然法,和平就有保障,有益于人们的生存和生命,就是善的。

●白板论的含义是什么?

洛克在批判唯理论者“天赋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原则,即著名的“白板论”。“白板论”是他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个基本标志。

洛克说: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这就重申了“凡是存在于理智中的,没有不是先已存在于感觉中的”这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但是,人类心灵的观念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来自经验。他把人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观念,只是由于后天的经验,才在白板上留下了印迹,产生了观念,有了知识。正如他所说:“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我们对于外界可感事物的观察,或者对于我们自己知觉到、反省到的心灵的内部活动的观察,就是供给我们的理智以全部思维材料的东西。这两者乃是知识的源泉,从其中涌出我们所具有的或者能够自然地具有的全部观念。”由此出发,他在心理学上第一个提出了“联想”的概念,从而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洛克说,由感觉和反省得来的观念,最初都是简单观念。而我们心中有很多复杂观念,都是人的心灵用自己的力量把简单观念联合而来的结果。

●何谓前定和谐?

“前定和谐”是德国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莱布尼茨认为,万物由“单子”构成,而单子因其绝对单纯而无部分,没有“窗子”可供出入,因而彼此不能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但宇宙万物却互相协调,构成一个和谐的总体。莱布尼茨认为,这是因为上帝在创造世界时就使每一单子具有这样的本性,在嗣后的全部发展中,每一个单子都各自遵循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又自然地与其他一切单子的发展变化保持协调,犹如一个乐队的每一乐师都各自演奏作曲家事先为之谱就的旋律,而全乐队就奏出和谐的交响曲。

●单子指什么?单子与原子的关系是什么?

“单子”,是莱布尼茨哲学体系中标志实体的重要概念。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特殊的事物可以一直被划分下去,直到达到某些不可再分的的基本物理元素为止。这些元素就是“单子”。

莱布尼茨的“单子”近似于现代科学中的“原子”,只不过他的“单子”是有意识的精神实体。单子没有“窗户”,彼此之间没有影响和交往,但由“单子”组成的事物却能和谐有序运行,这是由上帝预先设定的和谐。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单子没有部分,是不可分的。它不能通过各个部分的结合而产生,或通过分解而消灭。单子的开始和终结只能一下子发生,它只能通过被创造而获得开始,通过被消灭而告之终结。2、单子是非物质的精神性的东西。他认为,精神实体不具有形体,因而是单纯的、不可分的。3、单子的数目是无限的,单子有质的区别,在性质上还具有多样性。世界万物之间样式的差别就是来自单子的差别。4、单子有知觉,可以称之为灵魂。单子的变化,就是在欲望的推动下,从一种知觉向另一种知觉的变化。

●什么是功利主义?

图片30

功利主义是以功利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又称乐利主义。主要代表人物除了边沁以外,还有J、S、密尔。功利主义思想早已有之。古希腊学家伊壁鸠鲁就提出过人生的目的在于摆脱痛苦和寻求快乐,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最大利益。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用求乐避苦的人性主张来反对封建束缚和禁欲主义,并从理论上对利益原则进行了探讨。后来,边沁接受了这些思想,创立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

密尔继承了他的观点并最早使用“功利主义”一词。功利主义继承发展了历史上幸福论和快乐主义的伦理传统,认为:幸福就是免除痛苦,求得快乐,而利益则是幸福和快乐的基础,个人幸福就是个人的利益,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因此,边沁提出,追求利益是道德最高也是唯一的标准。功利主义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道德原则,提出为了增进个人的幸福和保障个人利益,也需要增进社会的幸福和利益。但功利主义把个人利益看成唯一现实的利益,而社会利益仅仅是个人利益的总和。所以,功利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更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伦理学说。

●康德的哲学批判有何特点?

我们日常意义上“批判”,指的是对所认为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但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则是在另外一个意义上使用这个词。他说:“我说的批判并不是对诸书本和体系的批判,而是从理性可以不靠任何经验独立取得的一切知识着眼,对一般理性能力进行的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的“批判”其实是“审查”的意思,即对人的理性能力进行审查,考察其应用的范围和界限。在什么范围内应用是有效的,而在什么范围内是无效的。如果僭越了自己的应用范围,会出现什么后果。由此,康德的哲学又被称作批判哲学。

康德把人类理性区分为“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他认为,作为认识能力的思辨理性为自然立法,从而使科学知识成为可能;作为意志能力的实践理性为自身立法,从而使人能够自由地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虽然能够为自然立法,但他自己却仍然不得不服从他为自然确立的法则,因而人没有超越自然的自由。但是,人毕竟又是有理性自由存在,不过这种理性不是思辨理性或理论理性,而是实践理性。康德强调,实践理性高于思辨的或理论的理性,因为只有实践理性才能使人超越自然必然性的限制,即超越感性领域和经验的界限而达到无限的自由境界。为此,康德先后发表了他著名的“三大批判”。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把人的认识限制在现象的范围内,论证了现象界即自然是受因果规律支配的;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论证了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它能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决定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在《判断力批判》中,他以“判断力”为中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自然与自由的统一。康德的批判哲学由此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何谓物自体?

“物自体”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或哲学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又译为“自在之物”或“物自身”。

在康德的哲学中,“物自体”是作为现象的基础而存在的。他认为,人的感性认识是由于外物的影响作用才产生的,我们只能认识外物作用于感官时所产生的现象(表象)。人们承认了现象的存在,也就必然承认作为现象基础的物自体存在。在这个意义上,物自体是感觉的基础。但是,人不可能超越感官去认识物自体,物自体对人来说,永远不可知。物自体既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也是认识的界限。人的认识只能局限在现象界,如果想跨越现象而去认识现象背后的物自体,就会引起一系列的二律背反。可以说,“物自体”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人认识能力的考察。

作为感觉认识来源的,是物自体。而作为人类主体知性能力来源的,也是物自体,康德称之为“先验统觉”。这种先验统觉根植于人类主体先验的自我统一性,也是无法认识的,我们只能认识其作用于感觉材料的一系列范畴。因此,康德把主体方面的“物自体”又看作是自由意志、灵魂和上帝这些本体性的东西。它们虽然不是认识对象,但却是道德实践的依据。康德把现象和物自体割裂,使认识停留在现象的此岸,把彼岸的本体界留给信仰,突出地表现出调和科学与宗教的性质。物自体概念和康德哲学本身一样,历来受到来自左右两个方面的批判。

●现象指什么?其与物自体有什么关系?

“现象”是康德哲学中与“物自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康德的整个哲学就是建立在“现象界”和“本体界”二元划分的基础之上。康德指出:“我们要从两种意义看待客体,即一方面可视之为现象,另一方又面可视之为自在之物本身。”康德所谓的“现象”,指的是“感性的表象”,即“物由之而向我们表现的样式的表象”。也就是说,现象,就是物自体刺激我们的感官向我们呈现的感性材料。和经验论者不同,这些感性材料不是外在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因为我们仅仅知道外在物体(物自体)通过感觉器官呈现出来的样子,至于客观物体本身,我们则是不能认识的。和唯理论者也不同,人的心灵中并没有什么“天赋观念”。我们在心灵中的观念都是出自主体的“悟性范畴”对感性杂多的材料综合统一的结果。如果没有从感官而来的感觉材料,所谓的“悟性范畴”只能是空的。正如康德所说的:“概念无直观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

康德认为,人类的思辨理性只能应用在现象界,而不能应用到本体界。否则,就会出现二律背反。因为一旦离开经验,就不会有任何知识。比如,中世纪安瑟尔谟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就是理性摆脱经验界进入本体界的例证。再比如,“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人的理性所能回答的。因为你无论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是不正确的,或者说都是正确的。说它是有限的,谁也没有看到边界,所有说是不正确的。说是无限的,也不对,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其是否真的没有边界。所以说,超出了现象界,理性就为自己提出了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这样,得出的根本不是知识,而是“先验幻相”。也就是说,看起来是知识,其实只是幻觉。

●什么是二律背反?康德提出哪四组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方式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通俗地说,这两组命题可以同时为真,也可以同时为假,违反了形式逻辑上的统一律和矛盾律。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列举了4组二律背反:

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限。

②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③正题: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一切都是依自然法则。

④正题:在世界原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里边没有必然的东西,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是偶然的。

同类推荐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热门推荐
  • 棺材王妃

    棺材王妃

    静娴卷前生:恨幽幽,一缕芳魂归去,无限倦恋,无限爱恋,统统都抛去今生:慢悠悠,异世灵魂附身,无奈棺材中苏醒。又遇强人欲耍“非礼”吓退强人,却弄不清状况,沦落红尘,又要如何脱困?静娴:皓月当空,内心寂寞无助,一个身体,却同时拥有了现代的和前身的记忆,何去何从,是放纵报复还是再续前缘?画外一:“凭什么你们男人三妻四妾的,我就不能有更多的仰慕者?”唐妮并不示弱。“小样,我这个现代来的聪明人还摆不平你,那我可真是白活了!”凭你是王爷还是太子,还是什么将军。统统要拜倒在偶的石榴裙下等候发落!宁王:斯人已逝,为何过去没有发现她的那么多好处,如今面对容貌一样的她要何去何从?最终明白她们只是同一人,如何挽回那颗曾受冷落的心,如何除去她现在一身的戾气。。。。。太子:天下竟有这样的奇女子?可不能错过。宁王妃又怎么样,他现在是自己的妹夫了,没有资格来跟自己抢。冷绝情:此生我对你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也不会原谅我自己,就罚我永远陪在你身边吧。冬不离:你是我的,谁也别想把你从我手中抢走!美男甲美男乙。。。。诱惑那么多。是照单全收呢,还是从一而终?唐妮卷-重生回到现代的唐妮生活并没有平静,她遇到了相同样貌的几个男人,居然连名字都是那么的相似,而她此次的回归却是为永久回到古代做的准备,究竟要准备什么?还要经历哪些波折?请亲们耐心往下看。。。终于回到了古代,却又遇到了一连串诡异的事情,如何修炼金身,还君明珠,且让这个小女子施展魅力,一步一步去完成,最众登上顶峰,一览众山小!推荐好友的文文:《丑妃无敌》《二嫁豪门长媳》《冷凰天下》**************************************************推荐雨的新文:《棺材女》
  • 光荣的草原

    光荣的草原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狂妃逆世:妖娆御兽师

    狂妃逆世:妖娆御兽师

    凤凰浴火,异世重生!她本生性淡泊,却被迫走上复国之路!凌厉狠绝,纵横颠覆!龙心隐忍,乱世纷战!他一心称霸,却故意隐藏光芒,只为一击必胜,称雄为傲!当命运的枷锁让两人相对,无法逃离的相守,谁将会成为这操控一切的强者巅峰对决,谁比谁更沉的住气,谁又比谁更胜一筹?冰与火相遇,是折磨还是燃烧!且看异世重生女如何称霸四方,乱世为凰!
  • 星辰微暖萤火光

    星辰微暖萤火光

    一场考试的失利,令她与他不期而遇。原本像平行线一样的人,却被一封封书信紧紧拴在一起。飞舞的红色萤火虫,寻不到的白色月亮门,徘徊在楼下的卷发男孩,事实扑朔迷离;被背叛的友谊,被欺骗的亲情,被反抗的命运,未来晦暗不明。他们,像雪地里跌跌撞撞的行人,固执地守着彼此的秘密,慢慢前行,直到萤光倏然大亮,直到眼泪变成春花。待真相一一揭开,她还他一个清白,他许她一个未来。青春本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所幸,她一抬头,就能看见他如星辰般熟悉的眼眸。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刘亦菲、杨洋主演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8月3日上映,带你重回十里桃林,感受白浅、夜华“三生三世”虐恋!那一世,大荒之中一处荒山,成就她与他的初见。桃花灼灼,枝叶蓁蓁,妖娆伤眼。记忆可以封存,可心有时也会背叛,忘得了前世情缘,忘不了桃林十里,亦忘不了十里桃林中身着玄衣的少年。这一世,东海水晶宫,他们不期而遇。不是每个人都能看透这三生三世的爱恨交织,只要你还在,只要我还爱,那么,这世间,刀山火海,毫不畏惧。有些爱,藏在嘴边,挂在心尖。浮生若梦,情如流水,爱似桃花……
  • 千金王妃买一送一:六王妃

    千金王妃买一送一:六王妃

    第一眼,他看上了那个可爱的小娃娃;第二眼,他觉得这个当娘的真好玩;第三眼,他决定把这对母女收归自己麾下。第一眼,她觉得这个男人不简单;第二眼,她断定他会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第三眼,她答应下嫁,带着女儿坐上花轿。一个是太师府中最为低贱的庶出小姐,众所周知的破鞋,还带着一个小拖油瓶,一个是凤凰王朝最为高贵的嫡出皇子,少女的理想郎君,年及弱冠却无妃无子,两个身份天差地别的人,一段不为世人看好的婚姻,却——照样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她的男人,他的反应:青梅竹马找上门?简单一个字:滚!孩子她亲爹出现?长腿一踢:你怎么不去死!镇国大将军要带她远走高飞,远离这是非之地?怒气冲天:你当我这六王爷是死人啊?他的女人,她的对策:家有小妾三只?淡然一笑:关我什么事?下属送来美人十个?无辜大眼一眨:你塞给我干什么?邻国公主一口咬定要下嫁?收拾东西:那你娶她呀!我这就让出正妃之位?最后,王爷抓狂了:你这个女人,为什么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呢?最后,王妃郁闷了:你这个男人,为什么非要逼我出离愤怒呢?场景一:——爱妃,本王今天又在朝堂上摆了那个老不死的一道,真是大快人心啊!哈哈哈!——…——你为什么不说话?——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爷威武,王爷天下无敌,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场景二:——爱妃,本王今天兽性大发,杀了你的狗大宴宾客。——哦。——你没别的话说?——没。——为什么?那可是陪了你和清儿五年的狗啊!——第一,那本就是一只畜生,还是一只年已迟暮正在等死的畜生,王爷杀了它是助它早日解脱;第二,它是臣妾的,臣妾的一切都是王爷的,王爷想拿自己的东西怎么办,臣妾无权置喙;第三,您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只要能让您高兴,牺牲一条小小的狗命算什么?第四…——来人,把王妃的狗还给她!场景三:——爱妃,皇兄看上了咱们的女儿,想把她聘给太子做太子妃。——不行。——为什么?——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你说什么本王听不懂。不过,本王已经答应了皇兄了,圣旨即刻就到。——…——爱妃?——王、八、蛋!——嘎?爱妃,你、你说话了?——你这个王八蛋!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是不是?快快把我女儿的婚姻自主权还来来来来来来!
  • 怎样保养你的肾

    怎样保养你的肾

    本书为“健康快易通系列”丛书之《怎样保养你的肾》分册,由王元松、陈志强等主编。全书分两篇,第一篇为基础知识,第二篇介绍肾病的病因、症状、检查方法、治疗措施及调养技巧等,旨在身边没有医生时,家庭成员也能懂得如何观察患者和正确进行一般性的处理。为了增强本书书的可读性、实用性,本书尽量做到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内容充实全面,希望对广大读者保持健康的身体有所帮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