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200000023

第23章 素心菩提——永远的泰戈尔

世界上永远有这样一种人,面对世界微笑,背对世界流泪,不因世界的黑暗而拒绝微笑。还有一种人恰好相反,面对世界流泪,背对世界微笑,不因世界的微笑而拒绝黑暗。对前一种人,我充满了敬意;对后一种人,我也充满了敬意。世界,总是在光明和阴影里远去;我们,总是在生存和死亡里成长。正如金属形成于火焰,煤形成于黑暗。

多年来,泰戈尔已成为我黑暗岁月里唯一的灯火。他那悲天悯人的善良情怀,他那诗意盎然的民族精神,在他明亮凝重的一生中,不知点燃了黑暗里多少颤动的心灵。今天,在我们追逐繁华、追逐流俗的灿烂世界里,诗意,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伟大的泰戈尔,也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纯粹,自然,诗意地生活,贯穿了泰戈尔的一生,无论是在困难或者苦难里,泰戈尔都为我们的精神领地树立了榜样。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在《飞鸟集》中,泰戈尔如是写道。“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这就是泰戈尔。“忧思在我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这是泰戈尔对自我苦难的反思,泰戈尔挺住了失去亲人的哀痛。对世界和人类的爱,对劳动的赞美,构成了泰戈尔思想的主旋律。“他们形形色色的劳动,散布四方,是他们,推动整个世界,在前进。”“如果一位诗人不能走进,他们的生活,他的诗歌篮子里,装的全是无用的假货。”面对黑暗政治和殖民霸权,泰戈尔总是拍案而起,正义凛然地站在劳动人民一边。在他的小说《沉船》里,在他的戏剧《摩克多塔拉》和《红夹竹桃》里,都揭示了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深刻主题。特别是,当看到祖国正处于愚昧、贫穷而被凌辱的境况之中,诗人悲愤地写道:“祖国啊,它现在风雨飘摇,软弱无力,任人宰割。”但诗人并不因此沉沦。诗人在《现在让我回去》一诗中呐喊道:“起来,诗人,给那愚笨、悲哀、哑巴的嘴以语言,给那些疲乏的空虚和破碎的心以希望。”在泰戈尔的世界中,国家民族应该是心灵最美好的寄托。一个没有国家民族的人,就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在今天,面对地球文化的相互侵略,我并不以为,没有国家民族的文化是伟大的。

在印度那个苦难的民族中,神一直是他们的精神母体,甚至生活中的某个细节,都与神有关。这是个信奉宗教与神的民族,也是盛产哲学家与思想家的民族。在泰戈尔的世界中,宗教情结是其思想中的主要特点。气势磅礴、细腻柔韧的宗教抒情诗集《吉檀迦利》,概括了诗人一生的歌唱:人本主义的宗教伦理观。这本诗集,来自于孟加拉文版的《吉檀迦利》《奉献集》《渡口》和《歌之花环》等集子。“吉檀迦利”原是“歌之献”之意,即向神献歌,是以渴求与神结合为主题的歌。在诗人笔下,神不是木雕偶像,也不是绝对理念,而是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中,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神是一种无限,人和自然是一种有限。二者合一,构成完美的无限佳境。

但作为诗人,并不是纯粹的泛神论者。诗人接受了西方的博爱思想,将泛神论建立在泛爱的道德基础上。为此,诗人的神是在真善美之中善意地微笑。诗人的神不仅在火中、水中、植物中、人类社会中,而且也在婴儿的微笑中,母亲的亲吻中,玫瑰的盛开中,风花雪月的琴曲中,特别是在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中。神在“最贫穷最下贱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是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太阳下,阴雨里,他和他们同在,衣袍上蒙着尘土”。其实,在诗人那里,神已经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和真理。“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园的城墙隔成片段;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延伸;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在那里,心灵受到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进入那自由的天国,我的父啊,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吧。”在整部诗集中,洋溢着虔诚的情愫。诗人讴歌神的恩赐,表达人对神的敬仰和结合的渴求。

似乎没有与神的会合,现实将一片黑暗,人性也会堕落;一旦结合,人们欢乐,人性升华,国家自由。在诗人这里,只要摒弃一切私欲,净化自己的灵魂,人性就会升华。他号召人们“在劳动里,流汗里”去迎接神的到来。针对当时物质主义泛滥、权势横流、祖国蒙尘的社会现实,诗人号召人们不懈努力,不断进取,使人格向完美伸展,争取国家觉醒,进入自由天国。诗人的脉搏与时代一起跳动,与社会一起跳动。诗集寄托了对人民和祖国的挚爱真情,对崇高理想的热切向往。整个诗篇呈现出“单纯”的美感:姑娘搜寻花瓣、仆人等待主人、旅人急赴归路,以至花朵、河流、大雨、炎热,以及天真的儿童等等意象,在诗中展现出多层次的变化。这些外在和内在的形象,使整个诗篇弥漫着一种恬淡、静谧、飘逸、肃穆的意境,令人神思遐想而又飞跃。

这就是泰戈尔,一个伟大而又忧伤的诗人,对人类苦难表达了深切悲悯的诗人。一个智性而又胸怀宽广的诗人,一生都在不断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诗人。在诗人那里,苦难是不算什么的,只要神性存在;坎坷是不算什么的,只要智性永恒;人只要有尊严和道德,神性的光芒就会降临。在泰戈尔的诗歌世界中,思想的深邃、情感的强烈、比喻的完美与动人、广泛多样的音调和色彩,和谐优美地表达着诗人的内在激情:从灵魂对永恒的追求,到被游戏的儿童激起的欢乐。在诗人的世界中,印度充满了神性的诗意,充满了宗教中最完美的光芒。在那块苍茫、宁静、圣洁的土地上,诗人的歌唱体现了一种大美的文化走向:首先寻求灵魂的平静,永远与自然生活协调一致。向神靠拢,诗人表达的虔诚与他诗歌的整体完全协调,诗人充当了人与神这二者的桥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短暂的万物怎样汇入永恒之中:

你手里的光阴是无限的,我的主。你的分秒是无法计算的。

夜去明来,时代像花开花落。你知道该怎样来等待。

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

我们的光阴不能浪费,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必须争取机缘,我们太穷苦了,决不可迟到。

因此,在我把时间让给每一个性急的、向我索要时间的人,我的时间就虚度了,最后你的神坛上就没有一点祭品。

一天过去,我赶忙前来,怕你的门已经关闭;但是我发现时间还有余裕。

(《吉檀迦利》82首)在诗人的眼中、心中、灵魂中,神是至上的,但又充满了最伟大的人文性,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初(1913年),诗人以那“至为敏锐、清新、优美的诗作”,更由于这些诗作“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英国国王封他为爵士。虽然后来由于政治原因,诗人放弃了这份荣誉。

诗人一生中,留给这个世界五十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百余部短篇小说,四十余部戏剧,以及大量的其他著作。

不仅如此,诗人还是造诣很高的音乐家和画家。一生中作了两千多首歌曲,其中一首定为今日的印度国歌。他一生当中留给世人一千五百多幅画作,并在世界各地展出。他的全部作品构成印度文艺复兴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侧面,对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艺运动都发生了重大影响。这就是诗人,这就是印度的伟大诗人,一个民族的灵魂之一。一个民族是需要灵魂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是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诗人的。在我们今天,重读泰戈尔,仍然让人感动。

想起历史上的屈原,这个伟大的爱国者,在《离骚》《天问》《涉江》中,控诉了当时的黑暗,最后不得不在阴郁的时光里,跳进了万劫不复的汨罗江,用自我决然的方式,向世人书写了一曲苍凉的人生哀歌。我们不否认,屈原的跳江有他个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因素,是社会的责任。那个时代的政治集团利益之争,导致了人性的相对异化,屈原的存在就是一个不可更改的悲剧。在此,泰戈尔的人生走向却决然不同。

同样出身于贵族家庭,同样是诗人,同样参加了社会运动,同样介入了政治,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我的理解是,文化的差异导致心理的差异,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导致社会人思想走向的差异。我们不否认屈原是伟大的,死亡需要勇气才能完成,无论哪种方式。当我在灯光下偶尔读屈原的时候,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国家制度的差异、文化观念的差异。泰戈尔接受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理想,放弃了自我、小我的方面,眼光看得更远,思想更加辽阔,在此背景下的宗教理念,更加深了这种人文观,因此,在泰戈尔这里,我们看不到低沉无绪的思想表征。我们只看见了美丽——神性的美丽。从1861年到1941年,八十年的光阴,诗人八十年的世俗生命,却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一份珍贵的遗产。早年的清新,中年的单纯,晚年的明快,构成了泰戈尔诗歌世界中的一生,也构成了泰戈尔人文理念的一生。

每当我在疲惫或者黑暗的苦闷里,每当我在虚伪狡诈的无奈里,泰戈尔总让我听懂来自黑暗以外的声音。那里,遍地的月光如闪烁的水晶;还有花朵,来自尘土又消亡于尘土的花朵;还有歌声,来自黑暗深处的歌声。他们在我疲惫的灵魂旁,用他们自身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尘世中、对黑暗中的生命仅有的爱:

在许多闲散的日子,我悼惜着虚度了的光阴。但是光阴并没有虚度,我的主。

你掌握了我生命里寸寸的光阴。

你潜藏在万物的心里,培育着种子发芽,蓓蕾绽红,花落结实。

我困乏了,在闲榻上睡眠,想象一切工作都已停1早晨醒来,我发现我的园里,却开遍了异蕊奇花。

(《吉檀迦利》81首)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 它需要良好的方式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 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热门推荐
  • 暴帝狂爱

    暴帝狂爱

    重要提示:本书加入了半价书库,五折优惠哦。大概人民币3块以下。———————————————————————————————四帝集团:掌控了全球一半的金融,在商界呼风唤雨一跺脚即能震动半边天,黑白两道通吃,四帝集团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后果自负。他,几年后又遇到了她。可是,她已完全不认得他了。仿若重生的她,完完全全的勾起了他的兴趣。可是,为何她却只对别人笑靥绽放。对他却避之若蝎。那是只有他才拥有的权利。他现在在此宣布,你——紫昕,是我的了。这人是谁?为何三番两次的调戏她。还装出一副跟她很熟的样子。什么跟什么啊。她最讨厌这种人了,看他那似笑非笑的笑容和眼神,仿佛所有的人都是笨蛋似的嘲讽别人。她,紫昕,决定第一个讨厌的人就是他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良宝宝绝色庶女

    无良宝宝绝色庶女

    庶女逆袭,风华无限,无良宝宝助阵,腹黑无敌,且看母子联手,谁与争锋!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欺婚厚爱

    欺婚厚爱

    某女伸出手来:“请付现,谁知霍景容却是一只铁公鸡,嘴里还念念有词:“之前的还没付清,请一次付清吧,意识到自己被骗婚,欠账对您的声誉不好。”楚嘉洺,女,楚嘉洺决定要讨回自己应有的财产。某男已经无语凝咽了。,概不赊账。”某男冲着书房忙碌的小女人大喊。新娘顿时双眼放光,包袱款款嫁入霍家,就寝了。新郎靠近新娘,勾过新郎的脖子就扑了上去。“难道你不想要十万了?”某男诱惑,“一晚十万哟。”“老婆大人,男,霍先生,新郎和新娘成为合法夫妻,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挣很多很多钱给家里的小女人花。”霍景容,郎才女貌。”礼堂上,牧师微笑的看着眼前的一对新人,被他描绘的金库蓝图所诱惑,在耳边低声开口:“一个KISS,开价十万。”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的敲了起来。生平最大爱好就是喜欢钱,“我现在宣布,遇到富家大少霍景容,现在新郎可以亲吻新娘了“今晚请睡书房。”小女人坚定不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