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200000022

第22章 从基督出发——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浅读

宗教,一旦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内化载体,宗教的力量就无所不在。当我们在现实之中走投无路时,往往是从宗教那里,获取心灵上最温暖的慰藉。而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的代表之一,不仅净化人的心灵,更主要的是引导人类,使人类的本我在明亮里学习上升,并在理念的追思与自我的反省中,走一条形而上的道路:许多人为此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省,许多人也因此正视自身的生存苦难,还有许多人甘愿为他人奉献自我的一切。

因此,当《圣经》成为西方宗教人文精神的灯塔,其与社会的基本道义就自然衔接、相互兼容,渐渐成为一条精神饱满的河流。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条细小的河流慢慢变得悠远宽广,也慢慢变得雍容深邃,最后汇成人生人性澎湃期盼的海洋。人类的自我生存道德、自我生存良知、自我生存意志,以及自我生存约束,都在基督悲悯的泪水与沉默的张望里,悄然,或者自然纯粹。

作为跨世纪的优秀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无论理念还是世俗,不仅仅受到当时世界艺术与道德的影响(政体与社会的道德教诲除外),而且还深深受到基督思想的垂怜。当世俗的欧·亨利在神性的悄然关照中上升到精神的欧·亨利时,人文的内在光华就开始闪耀。生存基本层面的自我挣扎,生命纵横走向的个体苦难,生命自我解构的茫然与善良,以及生命意志的反叛与归路,就在欧·亨利笔下强劲广阔地铺展开。无论是《警察与赞美诗》,还是《麦琪的礼物》;无论是《没有完的故事》,还是《黄雀在后》,我们都能明显感觉到,基督的力量无处不在,基督的光芒照耀人寰。为基督的教义献身,为爱、为善良、为自我生命的归宿,赎救或者祈求就成为世俗生命中最有价值的崇高追求。因此,当我们面对上帝潜心祷告,我们总是虔诚有加:主啊,请您看看,我们这个苍茫辽阔的世界,您的子民正在接受怎样的时光馈赠。或者:主啊,生命的黑暗与潮湿,何时才能从您那里获得光明。每当这时,人们的内心总是纯洁的,人们的态度总是谦恭的,人们的举止总是卑怯的。

一旦世俗的苦难成为生命中必然的霜冻,我们的内心除了苍茫的挣扎,还有坚守的渴望,除了坚守的渴望,还有顽强的等待。当漫长的等待遥遥无期,个人内化的力量,与社会现实的多元相互碰撞,生命本体的绝然行走,就在这种碰撞中,充满了自我意象的艰难逃亡。这种逃亡又在不自觉当中,构成人类最后的生命皈依:无论生存多么完美,也无论生存多么不完美,只有上帝与你同在,你的生命光辉才能真正舒展。因此,对于老贝尔曼来说,只有这种朗照不灭的基督光芒,才是生命无瑕的美丽与辉煌,才是心灵宁静的极致与归所。因此,欧·亨利这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人公——让人尊敬的老贝尔曼,在生命实质上,已经成为基督教教义的代言人。

通过贝尔曼甘愿的自我牺牲,拯救了困厄中年轻的琼珊。

琼珊在无意识之中,接受了老贝尔曼的善良奉献与生命馈赠。

老贝尔曼的社会生命,通过琼珊的生命复原,在此悄然上升。

具体事件通过侧面表现为:老贝尔曼一改絮絮叨叨的往常,不露声色地,甘心情愿地,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用自己脆弱苍老的生命,终于完成了自己毕生的杰作——画在墙上的常春藤叶,永远长在墙上的常春藤叶。正是因为这片永不凋谢的神奇叶子,才终于挽救了琼珊垂垂将亡的生命。作者在此想告诉我们,生命通过宗教般的牺牲,通过本我的善良,总是闪耀人性的光华。敬爱的老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的这幅杰作,实际上已经成为基督照耀这个世界的灯火。基督总是通过对生命具象的暗示,来提高生命抽象的整体与高度。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当然无法看见这些。因为外在表现上,仅仅是老贝尔曼给我们展示在离地面二十来尺高的墙上,一幅平常得有些孤寂的油画。

欧·亨利通过老贝尔曼,完成了自我生命意义上的善良升华。作为老贝尔曼,一生都在社会的底层挣扎奔走,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画一幅杰作,能够经受住时光考验的杰作。这幅杰作能够慰藉老贝尔曼日益苍老的内心,也能够滋养老贝尔曼的生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贝尔曼在几十年的落魄苦难中,并没有真正消沉,而是恰好相反。虽然在表象上,老贝尔曼穷困潦倒、酗酒成性、牢骚满腹,但在内心深处,老贝尔曼是自尊的,也是高傲的,并始终坚信自己的艺术气质与艺术才华。老贝尔曼在这种自尊与高傲里,坚韧不拔,决心要用自己一生的光阴,极力寻找表达自我艺术灵魂的外在契机。这个契机,当然是琼珊的疾病——仿佛上帝为了同时拯救两个人早就这样安排好了。老贝尔曼的一切牢骚一切脾气一切的不愉快,都被琼珊的疾病冲走了。所以,当苏艾去向邻居老贝尔曼求救时,老贝尔曼并没有倨傲地拒绝,而是在表面上有些讨厌,实质上却有些可爱地发了一通牢骚之后,认认真真发出生命深层的叹息:“唉,可怜的琼珊小姐。”“像琼珊小姐那样的好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天哪!是啊。”这种叹息,无疑是老贝尔曼善良心灵的反映,也是老贝尔曼生命情怀的纯净表达。

这种表达,无疑映射出老贝尔曼的个性:外冷内热,悲悯善良,友待他人(我们如果把这种情怀稍加提炼,就是基督的悲悯,就是基督的爱,就是宗教的善。真正意义上的宗教都是善的)。虽然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些与众不同,又特别是正在生命冰霜季节中挣扎的老人。

作为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琼珊,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的折磨,基本上已经丧失了生存的勇气。这种丧失,更多的是由于生存的现状、生存处境的压力。琼珊与苏艾,两个年轻的艺术家,在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格林尼治村一座矮墩墩的三层砖砌房屋的顶楼,租下一间屋子,设立了她们的画室。由于她们彼此秉性相投——按照小说的叙述,“发现她们对于艺术、饮食、衣着的口味十分相投”,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充满了新的期盼,对人生、对艺术,充满了自觉的渴望。也就是说,她们都想使自己黑暗的生命底色能够越过这个冷冷的冬天,而后渐渐明亮起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前提,她们才走到了一起。但就在这这时,被称为“肺炎”先生的不速之客突然找上门来,琼珊就这样被肺炎彻底击倒了。琼珊整天躺在床上,这时唯一的期盼是死亡。琼珊每天的生命寄托,就是等待窗外的常春藤叶子慢慢掉下来。按照琼珊的想法,当常春藤的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琼珊坚信,她的生命也将会离她而去。欧·亨利在此,虽然没有用过多笔墨来渲染,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出,作家的行笔是凝重的。欧·亨利用比较轻微,但又缓慢的细节,给我们展现出琼珊从外到内的病理状态。这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想死的人,如果硬要与外界的某个事物强烈地牵连起来,这种死亡的几率,既是很小的,也是很大的。在此当然属于后者。琼珊毫不接纳好友苏艾的鼓励,只是痴痴地望着窗外渐渐凋零的藤叶。此时的她,已经放弃了求生欲望,而且深信,只要最后一片叶子掉下,她就将离开人世。

在此之前,善良的医生就对苏艾说过,琼珊的病,只有一成希望能够治好,而且那一成希望,还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这话的意思是,如果琼珊,愿意活下去,还是有可能。言外之意,我们都明白,琼珊是死是活,全在她自己的意愿。当了解了琼珊的实际情况后,医生又说,如果让琼珊的心理发生转移,就有五成的希望能够恢复(这里,当然是个伏笔)。因此,苏艾任劳任怨,作了一切努力。当然,这些努力都是为她们的邻居——老贝尔曼的出场作铺垫。老贝尔曼在一通激烈的牢骚之后,答应了苏艾的要求,给她充当模特儿——“穿着一件蓝色的旧衬衫,坐在一口翻转过来权充岩石的铁锅上,扮着隐居的矿工”。我们可以想象,当老贝尔曼见到琼珊病情的实际状况之后,内心是受了震动的。正是因为这种震动,才使得老贝尔曼不顾一切,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毫不犹豫地爬上了墙壁,画下了他自己一生的杰作——永远长在墙上的常春藤叶子。正是因为这片叶子,才使琼珊重新点燃了生之欲望。这当中,欧·亨利有下面一段精彩的描写:当苏艾第二天早晨拉开窗帘时,她们看见了奇迹,那常春藤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并没有掉下来,而是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作者如是写道:“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尺高的一根藤枝上面。”我们可以想象,当琼珊看到这片生机盎然的叶子时,应该是多么惊异。本来,按照琼珊的想法,这最后一片叶子,在昨晚就应该凋落的。如果凋落了,琼珊也相信,自己应该走向天国了。但事实恰好相反。

作者在此,给我们拓开一个想象空间。所以,当医生下午来时,看到琼珊的实际情况,也惊讶异常。到第三天,当医生再次出现,见到琼珊的现状,善良的医生不得不相信一个事实:

死亡已经彻底离开了琼珊。

与此同时,我们的老贝尔曼却即将离开人间。这种离开,是通过医生之口传达给我们的一个事实:他已经染上了肺炎,而且已经毫无生存的希望。我们不禁要问,老贝尔曼是怎样染上肺炎的?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染上肺炎的?在此,作家故意留下了一个悬念,这个悬念到小说最后,才通过苏艾的嘴传达出来。而这时,我们尊敬的老贝尔曼已经在上帝福音的召感之下,正走在天国平坦或是旖旎的道路上。行文到此,整篇小说也就结束。我们读到这里,终于明白,老贝尔曼是为了挽救琼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当然,并不是说,老贝尔曼直接治好了琼珊的病症,但是,如果没有老贝尔曼的生命付出,琼珊的死亡是肯定的。因此,我们还是肯定地认为,正是老贝尔曼用自己的生命,才挽救了琼珊的生命。如果没有老贝尔曼,琼珊的死亡必将提前到来。

综观这篇小说,我最深的感觉是,小说家通篇写了一个充满基督情怀的故事:无论是老贝尔曼还是琼珊,无论是苏艾还是医生,都具有明显的宗教情结。单就这几个人物的身份,他们的活动范围,他们的生活走向,他们的精神状况,我们完全可以看出,都是生存在社会底层,都是属于生命中挣扎的一群(虽然医生的状况稍好一些,但仍然没有例外)。与此同时,又都具有宗教般的善良感情:悲悯、友善、乐于助人。这其中,又特别是苏艾和医生。苏艾不但尽职尽责,全心全意照顾好琼珊,而且还尽一切可能帮助(如果老贝尔曼不去画常春藤叶,我不知道苏艾会不会去,按照人物个性与人物的相互关系,应该是苏艾去完成才更恰当一些,也更符合情理一些。但这样,却减少了艺术生命的感染力——无法突出老贝尔曼的生命杰作,也无法突出小说人物的内在丰满性,也就相对削弱了作者的真正意图)。医生不仅善良,而且还幽默谐谑,言语中展现的是一个可爱而值得尊敬的大夫形象:“我一定尽我所知,用科学所能达到的一切方法来治疗她。”当然,最值得赞颂的还是主人公老贝尔曼,虽然这个人物仅仅出场两次。作家惜墨如金,通过肖像,通过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感人的老艺术家形象。而且,在整篇小说的表达中,作家对老贝尔曼的描写有意淡化,甚至连最感人的画常春藤叶的镜头都没有。这个情节的空白,需要我们读者自己去填补。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着冷雨,踉踉跄跄地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高的墙上,颤抖着身躯,调拌着黄色与绿色,在那冷冷的墙上,施展着自己整整积淀了一生的艺术才华。而与此同时,又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按照博尔赫斯的观点,小说实际上是一种镜像,叙述只是为了抵达感觉的真实,也就是观念的再现;真正的艺术作品,描写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世界的轮廓:生命、死亡、梦幻、迷宫……一切的循环与结束、空间与时间。当作家在空间与时间之上,便把人生的一切经历,都上升为一个梦魇、一支乐曲、一声细语、一个象征。因此,无论怎样的小说家,都无法复原生活本身,我们平常所看见的生命真实,常常是一种艺术假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评价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是相当不恰当的。这篇小说,通篇单一:叙述单一,人物单一,情节单一,甚至表达单一。但就在这种单一中,我们看见了复杂的回归:人性整体的复杂向人性的单一回归,欲望的复杂向欲望的单一回归,道德的缺失与回归。这种回归是真实的。这种回归,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仍然存在。在这种回归中,我们清清楚楚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这种善良的来源,不仅来自于文化,也不仅来自于社会,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宗教,来自于基督的悲悯与温暖,来自于被悲悯的人性本身。

总之,小说的生命是社会的,这点可以肯定;小说的表达是自我的,这点也可以肯定。欧·亨利生存的社会时代,正是美国社会发展上升的时期,作家看得最多的,不仅仅是社会的整体际遇,也不仅仅是个人的遭遇,而是生命基础上的社会整体观照。这种观照,既能让生命自然膨胀,也能让生命悄然萎缩。在欧·亨利的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不少作品都是反映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的苦难,他们的遭遇,他们的善良,他们的悲悯,他们的爱,他们美丽而又忧伤的基督情怀。这点,与另一位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作品理念异曲同工。

契诃夫在我的印象中,始终是一个面对世界微笑,背对世界流泪的人。他的《小公务员之死》,他的《凡卡》,他的《钉子》,他的《乞丐》,他的许许多多的篇章,都给人想流泪的冲动。也许,世界的悲悯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在于人性的异化。

欧·亨利在这篇小说中,通过单纯的艺术形象,对那个时代进行解构,这已经不是传统的道德意义,也不是逻各斯中心主义,更不是黑格尔的“感性、知性、理性”三部曲,而是在传统的人文理念下,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社会镜像。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反复与同一。也许,人类只有在宗教中,才能真正站立和纯洁起来。如果揭开生命的表面,也许其本质会更加憔悴。在此,我不想再从字面意义上作任何阐释。因为传统意义上的阐释,都是妄图在字面意义上建立起另外一层含义。这种含义会离世界的本原越来越远。正如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说:“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阐释还是智力对世界的报复,去阐释,就是去使世界贫瘠,使世界枯竭——为的是另建一个意义之外的影子世界。”

同类推荐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2013年散文排行榜

    2013年散文排行榜

    梳理总结了2013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 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三十几篇散 文佳作,编著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 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 艺术魅力性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是一本散文作品合集 。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战车王国

    战车王国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殡仪馆客人多

    殡仪馆客人多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殡仪馆的人都很多,白天有人光顾,晚上有曾经为人的鬼光临,出出入入,完全把这里当成了歇脚的地方。想到这里不得不对这里的守夜人肃然起敬,毕竟这个活可不是一般人都敢接的,那么他们都遭遇过什么呢……
  • 国防部长浮沉记

    国防部长浮沉记

    这一历史的大悲剧仅仅是本书的序幕,而层出不穷的磨难和骇人听闻的迫害才是彭德怀坎坷命运的真实记载。老奸巨猾的康生之流如何在毛泽东面前诡进谗言;毛泽东将彭德怀遣往大西南目的何在;奉“中央文革”之命的两大派红卫兵头头如何十万火急抢押彭德怀进京。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彭德怀从此罹难。为民族昌盛两呕心沥血的彭大将军如何被惨不忍睹的法西斯手段摧残至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基于物竞天择的本性,对外界的索求是永无止境的。由此引发的战争贯穿着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历史。在探究历史上那些战争真相的同时,人类也在那些断垣残壁中反思。
  • 戴尔·卡耐基经典全集

    戴尔·卡耐基经典全集

    本书收录了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导师戴尔·卡耐基先生最具影响力的六部作品: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快乐的人生》、《语言的突破》、《伟大的人物》和《林肯传》。这些作品出版后,立即风靡全球。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这些书与卡耐基的成人教育实践相辅相成,将卡耐基的人生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思想和心态,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无限热忱与信心,使他们勇敢地面对与搏击现实中的困难,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
  • 鸾凤之舞

    鸾凤之舞

    夜溪:生性冷漠的青龙国二皇子,霸道强权不喜欢被人束缚的生活,却偏偏任她束缚尘幻:鸾凤国国师,才富五车温柔善良却又有着坚定的心,替她挡去风风雨雨环儿:她的贴身男侍,贴心又善解人意,毒术天下居一凌无缺:江湖和明月宫齐名的破尘殿殿主,看似温柔骨子里却是腹黑型代表,冷心冷血却又对她千依百顺司空满:玉虎国大学士司空苍之孙,邪媚妖娆,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做事狠绝,甘愿和他人共侍一人她,鸾凤国七皇女冷墨晴,在皇宫与江湖之间徘徊,无奈的收美男.好吧,她承认自己长的还不错,武功也还过得去,可是,为什么就只能被动挨打呢?决定了!她要主动出击!可是,谁能告诉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丞相,快到碗里来

    丞相,快到碗里来

    女扮男装文,爆笑,非NP!!但口味略重,男女主干净,结局一对一,入坑者慎之…*她常常在想,名气这玩意绝对是炒出来的!否则为何一本“合房指要”背的融会贯通的她,愣是被传成了三岁识五经,四岁论国策,这般坑爹?她也偶尔会想,若不是当初头脑一热,放着好好的公主不做,非要女扮男装入朝为官。如今便也不会落得遂安城断袖之首的名声,任人鄙视了…她曾无数次的想,如果不是当初色迷心窍,调戏了当朝丞相,结果弄得被他三天一次大弹劾,两天一次小弹劾,也就不会被皇上那鸟人,俸禄扣到差点倒贴了…面对着这样一个正直,凛然,从来不拿正眼瞧一下自己的丞相,她到底是该挠墙呢?还是挠墙呢?*片段一边关战事告急,众臣举手表决。看着尚在犹豫中的丞相大人,莫纤语猛的一拍桌子:“丞相,你到底举是不举?给个话!”众臣无不低头窃笑,某丞相脸上一道绿光闪过,缓缓将手举了起来…话说此时谁敢说“不举”?片段二清早时分,正是欲望最胜之际,某男某女折腾了半个晚上,终于气喘吁吁…被骑在身下的男人,喘息道:“我说你到底行不行?要不还是我来吧…”说完正准备翻身将某女压在身下。某女:“他婶婶哎~明明书上就是这么教的么,怎么换到我身上就不灵了呢?再来…”某女再一次将男人按在身下,口中说道:“我在上面!”片段三某丞相温柔执笔,一副爱妻的丹青摆在眼前,低头对着自己四岁的儿子,说道:“宝贝,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的东西便是你要画的东西…”萌宝看着娘亲的丹青,奶声奶气道:“爹爹闭上眼睛就看见娘亲了?”某丞相微笑着点头,示意萌宝闭上眼。片刻之后,丞相问道:“看见什么了?”萌宝:“一片漆黑…”==!P:本文开头要多搞笑有多搞笑,过程要多激情有多激情,结局要多美好有多美好~狐狸再次声明,简介无力,内容不小白,至于乃喜不喜欢,看上几章自然会有答案!倘若乃不喜欢,完全可以甩甩衣袖,呸上一句:“什么鸟文…”转身即走~如果乃喜欢,也请成全作者,动动手指“加入书架”,狐狸将会万分感激~若是恶意留言的,狐狸据对可以保证,先删了乃的留言,然后…P:推荐自己的完结文《无赖王爷彪悍妃》推荐好友古文:霏妍《霸宠懒妃》原妖《阁主,夫人来了》推荐好友现代文:风若羽《重口味腹黑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