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研究现有财务会计系统及其方法在价值链管理框架下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其核心是在价值链管理前提下,研究如何在现有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跨实体企业的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跨行业的会计信息交换和信息披露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因为对于价值链管理而言,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价值链跨企业的会计信息整合、交换,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查询分析、预测和决策。
21世纪是虚拟网络和现实网络完美结合的时代。全球一体化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把这两种网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让我们顺利地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韦伯
$第一节 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从会计信息化的角度看,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和分析,并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会计核算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这一概念用在单个会计实体,即是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同理,在价值链联盟体这一虚拟组织范围内,也存在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利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价值链联盟体内跨企业的各种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会计核算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很显然,由于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并没有取代和消灭单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而它本身又不能脱离单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而存在。因此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建立在单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基础之上。实际上,在国内现有的虚拟组织会计信息工具系统(如用友U8和新中大的URP)中,企业集团或虚拟组织的会计信息就是在系统所能采集的单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数据整合,形成企业集团或虚拟组织的账簿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链上跨企业的数据挖掘、钻取和分析。
$第二节 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
一 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
根据会计主要流程“证—〉帐—〉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也可抽象化为会计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输出”。如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账务处理系统中,“输入”是指根据原始凭证录入计算机的记账凭证过程,“存储”是指计算机保存操作员每一步处理后的数据,“加工”则是指计算机根据存储数据进行审核、记账、过账等处理,“输出”即是及时分析、查询和打印各类账表的过程,特别是对最终财务报表的分析、比较和打印。而随着价值链概念和虚拟企业的思想深入人心,其会计信息系统同样具有以上流程。但由于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实体”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不同于实体企业,因此有着独特之处:
“输入”:虚拟企业链接着所对应的各实体企业,所有原始数据都应来自各实体企业,因此无需输入任何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只需要从各实体企业导入记账凭证或业务单据。
“存储”和“加工”:从各实体企业导入的数据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分析目的需要生成整个价值链联盟体或部分子价值链的会计数据,即生成特定目的虚拟企业的会计数据。
“输出”:根据需求分析、查询和打印虚拟企业的各种账表,并且输出和汇总会计报表。首先,输出的是各期财务报表的汇总或合并输出。这与当前控股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相似,但不同的是合并的基础不同,控股公司报表合并是基于资本控股权的合并,而价值链虚拟企业报表合并是基于价值链的合并。其次,是证、账、表的联合查询分析输出,点击任何帐簿都可以调出来源凭证和由此关联明细帐。这是传统会计模式特别是在手工方式下无法实现的。
二 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手段
近年来,国内各大商业会计软件公司在原来ERP平台的基础上纷纷推出虚拟企业会计信息整合和交换的软件平台。当前运用较为广泛地是用友公司的“U8管理软件”、金蝶公司的“集团公司K3系统解决方案”和新中大公司的“联盟体资源管理计划(URP)”。这些商业软件平台不仅新建了报表层面上的“报表汇总”和“合并报表”这样的信息整合系统,而且打破了原始证、帐、表单一模式查询,提供了任意范围和各层次面上的原始数据、记帐凭证和联合账簿的查询,从而可以根据企业集团的各个组成单位或信息使用者的各种特定进行组合,形成供决策者、投资者使用的特定意义数据报表,以反映价值链中特定会计信息如“各车间成本分析表”、“各分销渠道销售状况分析表”、“各商品库存报表”等等。在这些软件平台中,用友公司的“U8管理软件”和新中大公司的“联盟体资源管理系统”具有一定代表性。以下主要以用友公司最新的“U8管理软件V8.6”为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第三节 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与单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既相联系又相区别。U8系统的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功能体现在其“集团应用”子系统的虚拟组织账套的相关功能模块中,涵盖了虚拟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
一 价值链联盟体或虚拟企业的定义
虚拟组织是在系统可采集数据的价值链联盟范围内,选择若干个企业实体组成的集合。它是以后查询集团财务数据的范围,以及集团内结构账的透视范围。一个价值链联盟可以定义多个虚拟组织,这些虚拟组织对应着不同的子价值链。整个价值链联盟是由全部的企业实体组成的,它是虚拟组织的一个特例。
[示例8-1]环球集团是一个以家用电脑为主要产品的企业集团,该集团覆盖了家用电脑行业价值链的外设与整机设计、生产、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子价值链。
二 数据抽取(合并)
数据抽取(合并)是指向集团内单个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采集基本的会计数据,合并生成并刷新集团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数据抽取实际就是在虚拟组织内部进行数据合并。各实体账套数据库是抽取(合并)的数据源,而虚拟组织账套则是目标数据库。抽取(合并)方式既可以采用“明细”方式,即抽取企业账套中的每一笔凭证;也可以“按日”和“按月”抽取方式,对抽取期间内的凭证按照凭证类别每日或每月汇总生成一笔新的凭证,抽取这张新凭证到集团账套中。甚至还可以抽取原始单据,也就是说,这一抽取(合并)既可以基于记账凭证,也可以基于原始凭证。如果抽取原始凭证,当然这将导致集团账套的数据量巨大,查询的速度可能变得很慢。
经过数据抽取,就从实质上形成了虚拟组织的数据库。从数据库系统角度看,虚拟企业拥有了自身的物理数据库。但其他一些应用系统如新中大公司的“联盟体资源管理系统(URP)”,对联盟体虚拟企业本身并不建立物理数据库,其所有的跨企业查询分析均基于相互独立的数据实体,这样简化了虚拟企业的数据组织,但在数据查询输出方面却降低了效率。这两种处理方法的差异,可能对应了不同用户的需求特点。前者对于数据量巨大特别是基于原始单据的数据抽取(合并)较合适,而后者则适合于在分布式数据架构下灵活组成任意范围的联盟体查询范围,迅速获得特定联盟体会计信息。
三 虚拟企业账簿体系
在U8系统中,经过数据抽取,生成并刷新虚拟组织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即可输出虚拟企业的各种账簿。与企业实体相同,虚拟企业也有总账、明细账等账簿形式。
1.应收账款总账:在U8系统的“企业应用平台”,打开虚拟组织定义界面,点击“虚拟组织帐簿”-“虚拟组织总账”,在条件对话框中输入查询条件即虚拟组织(例如“产品销售渠道”)和查询的科目(例如“1131——应收账款”),即弹出虚拟企业总账界面“应收账款总账”:
2.应收账款明细账:在U8系统的“企业应用平台”,打开虚拟组织定义界面,点击“虚拟组织账簿”-“虚拟组织明细账”,在条件对话框中输入查询条件即虚拟组织(例如“产品销售渠道”)和查询的科目(例如“1131——应收账款”),即弹出虚拟企业明细账界面“应收账款明细账”:
不仅如此,虚拟企业账套还提供跨企业的结构账。结构账反映每一会计科目余额或者发生额在各个实体企业之间的数据构成,并提供结构百分比。
仍以环球电脑为例,在U8系统的“企业应用平台”,打开虚拟组织定义界面,点击“虚拟组织帐簿”-“虚拟组织结构账”,在条件对话框中输入查询条件即虚拟组织(例如“产品销售渠道”)和查询的科目(例如“1131——应收账款”),即弹出虚拟企业结构账界面“应收账款结构账” 。
$第四节 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 异构系统的整合问题
对于非紧密型的价值链联盟体而言,联盟体内的各实体企业之间的系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建设时间先后不一、建设水平高低不一,或分别采用异构的硬件、系统软件和异构的数据库系统。这样将给联盟体会计信息的整合带来巨大挑战。
就目前各大会计软件公司生产出的关于虚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品而言,各大公司尚有细微差异,如用友U8系统虽然只支持,但附带了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数据交换的“企业应用开发”工具,扩大了应用层面,使其具备了和任何会计信息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交换数据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进一步应用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前景;新中大软件比U8系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上整合价值链上不同单位的会计数据,因为新中大软件借助了优秀的数据库连接技术,可以支持目前几乎所有主流数据库系统。
二 不同类型企业实体的整合问题
由于各企业实体使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造成整合差异问题,即使在同结构或同种应用系统架构下的数据库系统,由于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或不同企业使用不同二级科目编码系统,其联盟体内不同实体企业的数据结构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如一级会计科目“应收账款”编码为“1131”,其二级科目编码“113101”在甲公司可能表示“应收加盟商账款”,而在乙公司则可能表示“应收地区销售商账款”,在不同含义科目编码下,其联盟体虚拟企业会计数据的整合是不具有实际意义的。
最佳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建立联盟体虚拟企业和各实体企业之间数据转换接口。利用数据转换接口使各实体企业的会计数据和联盟体虚拟企业会计数据达成语义或定义一致。这个接口程序在各大软件公司运用或称谓都有所不同,如在用友U8系统中称为“数据映射”,是指通过词语转换处理程序,将待转换的各实体企业会计数据映射到联盟体虚拟企业数据库;而在其他某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中,该过程又被称为“定义数据查询元素”,是以我国颁布的一级企业会计科目为基础,在信息系统软件中定义二级以上联盟体虚拟企业的会计科目;甚至还被称为“会计元素”,更趋向于数据库使用,将联盟体的会计科目不仅用来组织查询,更重要的是建立会计元素基础上的虚拟企业会计数据。
三 远程数据的抽取问题
网络程序的使用,使得虚拟企业的会计数据跨服务器的远程整合成为可能。主要是把价值链上的实体企业的会计数据通过不同的服务器同步抽取其会计数据并复制到需要整合的虚拟企业服务器上,实时或按日、按周或按月成批地进行整合。为了能及时更新数据库,可以事先将实体企业账套数据库所在的服务器设为“发布”者,而虚拟企业账套数据库所在的服务器设为“订阅”,借助数据库的增量复制机制,实时或定期启动“发布”、“订阅”系统,通过远程网络控制,将实体企业的更新变化数据及时传送到虚拟企业,以保证虚拟企业会计数据的及时更新。
四 联盟体虚拟企业的内部交易问题
联盟体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基于许多实体企业大量内部交易业务,同一虚拟企业不同实体部门之间应视同于本企业内部交易,区别于对外实质性交易。从会计做账流程中,抵消内部交易事项如资金往来、服务交易等,过程类似于母子公司之间的合并会计报表,仅将其实质交易的部分反映到联盟体虚拟企业账簿体系中去。
而如何抵销联盟体虚拟企业的内部交易事项,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要在数据中选取哪些归属于联盟体虚拟企业内部,哪些归属于联盟体虚拟企业外部;其次,要选取合并的数据是凭证和单据的数据合,还是报表数据的合并。选择方法的不同,其抵销的结果也肯定有所不同。该问题还处于待研状态,还没有相应的理论成果和方法可供参考。现在从软件中提取的关于虚拟企业的会计数据只是通过数据库进行简单合并的数据,如何完善复杂的提取数据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后续研究和实践。